APP下载

别忘阅读与写作

2017-03-06张敬义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做学问学问汪曾祺

张敬义

我有一个朋友在江苏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做教师,短短几年已晋升为副教授。前几天,他与导师联系,导师回复了一则短信:别忘阅读与写作。

这短短七个字让我很有感触!为什么别忘阅读与写作?

做学问首先要爱上阅读。阅读是吸纳、积累,其价值在于能源源不断地丰富和更新知识,开阔眼界,改变气质,提高精神境界,使人不俗。

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一勞永逸、终生坐享的学问,人的主观世界如果不随着客观世界一道前进,抱残守缺、孤芳自赏是会落伍的。世界是博大的,学问是海量的。天天在学,越学会越感到自己知之甚少。阅读,可集腋成裘,洗涤无味的语言,远离猥琐与庸俗。黄山谷说得好:“士大夫三日不读书,便面目可憎,语言无味。”长时间不阅读,会变成“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在课堂与生活中定会捉襟见肘。

阅读,不只是用眼睛看,更需要用心去看。字里行间有无穷的奥妙,有说不尽、道不完的学问。阅读贵在参悟。“参是走进去,知其堂奥;悟是创造出来,有我的面目。”(林散之语)这一进一出便是阅读的学问。参的过程是渐悟、积少成多的过程,有了飞跃,便是悟。在这里,语言文字与生活现象之隔膜被打通,古人智慧与今人睿达相交融。真正的读书人,他们会把阅读看作同穿衣吃饭一样重要。

读书不光要读文字书,还要读社会与自然这两部活书。两部活书篇幅无限,内容丰厚。读万卷书是阅读,行万里路也是阅读。

做学问还要爱上写作。写作是输出创造,是在阅读基础上的发展提高,对人的思维认识深化、语文能力的提高作用巨大。著名作家孙犁说:“写作是我最好的休息。”汪曾祺说:“一个人在写作的时候是最充实的时候,也是最快乐的时候。凝眸既久,欣然命笔,人在一种甜美的兴奋和平时没有的敏锐之中,这样的时候,真是虽南面王不与易也。”思索是一种富有智慧的快乐。

有些人认为作文苦,原因是我们阅读量不足,思想干枯,语言贫乏。多读书,多实践,多思索,下笔才有力量。正如郭沫若先生云:“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

立志于写作要具备“三要”:

一要“习静”。习静是道家的一种功夫。静,是一种气质,也是一种修养。诸葛亮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心浮气躁,不利于写作。

二要“习惯”。习惯是指积久养成的生活方式。汪曾祺说,如果平日留心,积学有素,就会如有源之水,触处成文。

三要“习磨”。写作是一项复杂的脑力劳动。文章需要精心打磨,大到文章的立意,小到一个字词,都要反复推敲。此外,也可以请名师指点,与同行切磋琢磨。

“文章信口雌黄易,思想锥心坦白难。”为了后者,别忘阅读与写作。

猜你喜欢

做学问学问汪曾祺
教师是做学问的
意林双周历学问勤中得(2017.9.16—2017.9.30)
没有什么值得害怕的
裁剪的学问
赛跑中的学问
爱逃课的汪曾祺
做学问像爬山
静与动的学问
“做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