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对围产期奶牛干物质采食量、生产性能及生殖激素的影响

2017-03-06欧阳富龙彭媛媛蔡懿鑫欧淑琪贺建华

中国饲料 2017年3期
关键词:围产期产奶量中草药

欧阳富龙, 彭媛媛,2*, 蔡懿鑫, 陈 福, 欧淑琪, 贺建华*

(1.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湖南长沙410128;2.湖南利尔康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岳阳414000)

添加剂

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对围产期奶牛干物质采食量、生产性能及生殖激素的影响

欧阳富龙1, 彭媛媛1,2*, 蔡懿鑫1, 陈 福1, 欧淑琪1, 贺建华1*

(1.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湖南长沙410128;2.湖南利尔康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岳阳414000)

本试验旨在探讨不同剂量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对围产期奶牛的生产性能及生殖激素等指标的影响。按照预产期、胎次和泌乳量相近的原则,选取24头围产前期荷斯坦奶牛,将其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Ⅰ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每头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0、200、300 g/d的复方中草药制剂,从产前21 d到产后21 d连续添加,正式期42 d。结果表明:(1)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可显著提高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P<0.05)。而产前7 d至分娩,Ⅱ组、Ⅲ组、Ⅳ组的干物质采食量分别比Ⅰ组高9%、20%、7%(P<0.05),且Ⅲ组比Ⅱ组和Ⅳ组分别高出9%和11.6%,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2)复方中草药添加剂组围产期奶牛的日产奶量和乳成分有显著提高(P<0.05)。并且Ⅲ组、Ⅳ组奶牛的日平均产奶量较Ⅱ组分别提高了5%和6%(P<0.05),但Ⅲ组、IV组无显著差异;各处理组的干物质含量分别提高0.46%、0.48%、0.53%(P<0.05),乳糖含量分别提高0.02%、0.08%、0.12%(P<0.05);Ⅲ组和Ⅳ组奶牛乳蛋白率分别提高0.08%、0.07%(P<0.05)。(3)复方中草药对奶牛血清中E2、FSH、LH含量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能缓解由E2剧烈变化引起的生理应激。由此可见,中草药复方添加剂能有效提高围产期奶牛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及乳品质,且能调节生殖激素,稳定产后生殖机能恢复。且每头以200 g/d剂量添加效果最佳。

复方中草药;围产期奶牛;生产性能;生殖激素

围产期是奶牛生长周期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阶段(王福兆,1987)。奶牛在围产期要经历妊娠、分娩和泌乳过程,这势必造成一定的生理应激。且围产期奶牛胃肠干物质的摄入量减少而营养需求增加,这又会导致能量负平衡营养应激,这一系列应激会严重影响奶牛的免疫能力以及产后机能恢复。而中草药制剂能有效的缓解围产期奶牛的生理应激,是解决此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

研究表明,中草药添加剂不但可以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促进动物生长,改善畜禽产品的品质,同时还具有驱虫杀菌,增强动物免疫能力,增强畜禽繁殖机能,促进产蛋、泌乳能力等功效。高微微(2006)研究表明,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可以改变高热环境下畜禽的生产性能。吕建存等(2012)发现,在分娩前后给奶牛喂服加味四君子散和益母生化散能有效改善其血液生化指标及产后生产性能的恢复。总之,中草药在畜牧行业有巨大的药用价值,但部分中草药存在着资源不足以及造价极高等问题(卢德勋,2002),限制了其广泛应用。因此利用廉价,易得的中草药资源,通过配伍方式,制成简单,成本底,效果好的中草药制剂,是中草药在畜牧行业应用的最佳途径之一(李玉娟,2015)。本研究利用简单易得的中草药原料如党参、炒白术、甘草等配伍成制剂,并在围产期奶牛的饲粮中以不同水平添加,通过对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生产性能及生殖激素等相关指标的检测,以探讨其对围产期奶牛的作用效果及其最佳剂量。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 本研究选择24头荷斯坦围产期奶牛 (由湖南常德湘闽牧业有限公司所提供),将其随机分为4组,分别是Ⅰ组、Ⅱ组、Ⅲ组和Ⅳ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Ⅰ组饲喂基础饲粮,Ⅱ组、Ⅲ组、Ⅳ组每头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复方中草药添加剂100、200、300 g/d,从产前的第21天至产后的第21天连续添加,产前产后使用不同的复方中草药添加剂。试验奶牛在围产前期、围产后期的饲粮组成按照中国奶牛饲养标准2004版的要求配制。本试验预饲期7 d,正式期42 d。试验研究过程中各组奶牛的饲养管理与环境均保持一致,中草药添加剂一律添加在奶牛的精料补充料中,早晚分两次等量添加,奶牛自由采食和饮水,夜间运动场放牧。试验期间观察和记录奶牛的采食行为和健康状况。

1.2 试验材料 本研究将党参、炒白术、甘草、炙黄芪、熟地黄、茯苓、白芍按照中草药复方制剂粉碎并混合均匀用于围产前期,将党参、炒白术、炙黄芪、当归、益母草等按照中草药复合配方的要求进行粉碎混匀后应用在奶牛的围产后期。

1.3 试验饲粮 围产前期日粮组成及营养成分如表1所示。围产后期饲粮组成及营养成分如表2所示。

表1 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围产前期)

1.4 试验指标及测定方法

1.4.1 测定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 称量并记录试验中每头奶牛每周的采食量,取适量样品检测其中所含的干物质含量,计算出每头奶牛每天的平均干物质采食量。

1.4.2 测定奶牛的体重 分别测定奶牛在分娩当天、分娩后第7天、分娩后第14天、分娩后第21天的胸围和体斜长,根据公式:体重/kg=胸围2/m×体斜长/m×90计算出奶牛的体重。奶牛胸围测定参照宋元振等(2013)方法。

表2 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围产后期)

1.4.3 测定奶牛的日产奶量 测定每头试验奶牛在每天07∶00、14∶00、19∶00的产奶量,将三次测得的产奶量之和记为奶牛的日产奶量。根据4%校正乳计算公式计算出校正乳产量。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M表示产奶量,kg;F表示乳脂率,%。

1.4.4 测定奶牛的乳成分 分别测定试验奶牛在分娩后第7天、分娩后第14天、分娩后第21天的乳成分,于早、中、晚按4∶3∶3的比例采集40 mL奶样,测定干物质、乳脂、乳蛋白、乳糖的含量。采用全自动乳成分分析仪(丹麦FOSS)进行分析检测。

1.4.5 测定相关的生殖激素水平 分别在分娩前第21天、分娩前第14天、分娩前第7天、产犊当天、分娩后第7天、分娩后第14天、分娩后第21天采集奶牛的血样,测定奶牛血清样品中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素(LH)的含量。采用ELISA方法测定,试剂盒(编号分别为REFE-80126、REFE-81502、REFE-77065)由长沙维世尔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1.5 数据统计分析 用Excel对所测得的试验数据进行初步的记录汇总,然后运用软件SPSS 21.0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并用Duncan’s方法进行多重比较,试验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剂量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对围产期奶牛干物质采食量及体重的影响

2.1.1 不同剂量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对围产期奶牛干物质采食量的影响 由表3可看出,奶牛在围产期干物质采食量均属产前下降和产后回升的趋势,并且在分娩至产后一周内达到最低。与Ⅰ组相比,添加中草药制剂对提高围产期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有显著影响 (P<0.05)。其中,在分娩前14 d至分娩前7 d,Ⅱ组、Ⅲ组和Ⅳ组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比Ⅰ组分别提高1.74、1.56、1.72 kg/d,提高比率分别为13%、11.6%和12.8%,且差异显著(P<0.05),但各处理组间差异并不显著;而产前7 d至分娩,Ⅱ组、Ⅲ组、Ⅳ组的干物质采食量分别比Ⅰ组高9%、20%、7%(P<0.05),以Ⅲ组效果最好,且Ⅲ组比Ⅱ组和Ⅳ组分别高出9%和11.6%,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分娩至产后7 d,Ⅱ组、Ⅲ组、Ⅳ组的干物质采食量分别比Ⅰ组高1.00、1.08、1.39 kg/d,且差异显著 (P<0.05),Ⅳ组比Ⅲ组和Ⅱ组的采食量分别提高3% 和2.6%。而产后添加的药剂对奶牛采食量并无显著影响。由此看来,中草药添加剂有利于产后干物质采食量的迅速恢复,从而缓解能量负平衡造成的负面影响,且产前以Ⅲ组效果最佳。

表3 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对围产期奶牛干物质采食量的影响 kg/d

2.1.2 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对围产后期奶牛体重的影响 由表4可知,奶牛因受妊娠应激的影响,在产后21 d内体重呈下降趋势。但中草药添加剂组比Ⅰ组下降要缓慢,且差异显著(P<0.05)。而不同剂量的处理组之间,也有显著差异,产后7 d,各处理组的平均体重比Ⅰ组分别高3.50、2.58、4.24 kg(P<0.05)。IV组在产后7、14、21 d的效果都较Ⅰ组、Ⅲ组好。Ⅲ组在产后14 d的作用效果较Ⅰ组、Ⅱ组好,但在后期与Ⅱ组差异不大。

各试验组奶牛的体重在围产后期呈降低趋势,且使用复方中草药的各处理组奶牛的产后体重均略高于Ⅰ组,且体重的降低趋势较Ⅰ组平缓,说明复方中草药能减轻奶牛产后失重,有助于奶牛产后体况恢复,从而尽快进入下一个发情周期。

表4 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对围产后期奶牛体重的影响 kg

2.2 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对围产期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

2.2.1 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对围产期奶牛产奶量的影响 如表5所示,复方中草药对围产期奶牛的日平均产奶量以及4%校正乳产量都有显著影响(P<0.05)。Ⅱ组、Ⅲ组和Ⅳ组奶牛的日平均产奶量分别比Ⅰ组高4.08、5.37、5.54 kg/d(P<0.05),并且Ⅲ组、Ⅳ组奶牛的日平均产奶量与Ⅱ组分别提高了5%和6%,具有差异显著性(P<0.05),但Ⅲ组、Ⅳ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由此可见,复方中草药制剂能有效提高奶牛的产奶量,且以Ⅲ组剂量最为经济和有效。

表5 复方中草药对围产期奶牛日平均产奶量的影响 kg/d

表6 复方中草药对围产期奶牛乳成分的影响 %

2.2.2 复方中草药对围产期奶牛乳成分的影响由表6可知,在产后乳中干物质含量、乳蛋白及乳脂含量都随时间的推移而下降,但乳糖却呈上升趋势。复方中草药制剂对奶牛产后乳中干物质含量有显著影响,在产后的第7天就可以看出低剂量处理组Ⅱ与Ⅰ组有显著差异趋势,但Ⅲ组、Ⅳ组高剂量组分别比Ⅰ组高3%和4%,且差异显著(P<0.05),Ⅳ组在产后14 d达到4.8%。产后21 d时,Ⅰ组与Ⅱ组没有显著差异,而Ⅲ组仍比Ⅱ组高5.9%,且差异显著(P<0.05)。但是从产后时间来看,随着时间的推移,乳中干物质含量呈下降趋势,这可能与乳成分中的乳脂与乳蛋白的成分随时间推移而下降有关。在产后7~14 d,添加中草药制剂对乳中乳脂含量无显著影响,但对产后21 d有显著差异,Ⅲ组与Ⅳ组分别比Ⅰ组高7.2%和11.4%。而在21 d期间,Ⅱ组乳糖含量的减少效果不明显,反而有加强的效果,可能是低剂量中草药的剂量不够,没达到药效剂量却产生了一定的负效应,而Ⅲ组Ⅳ组却与Ⅰ组相当。这表明本复方中草药制剂对乳中乳含量变化并无显著影响,但剂量偏低,有可能导致负影响。

2.3 不同剂量复方添加剂对围产期奶牛血清繁殖激素含量的影响 由表7可以看出,在奶牛围产期这段时间内,血清中繁殖激素变化趋势是不同的。LH与FSH含量都呈产前下降,产犊当天降至最低,产后回升的趋势。而E2却表现出在产前14 d左右上升至最高,之后持续降低,到产后21 d时,其含量比产前21 d降低了80%~88%。另外,中草药制剂对奶牛繁殖激素含量的影响及作用时间不尽相同。本试验用中草药制剂在围产前期对奶牛LH的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在产后至14 d左右,处理组与Ⅰ组有显著差异 (P<0.05),Ⅱ组、Ⅲ组、Ⅳ组分别比Ⅰ组高6.7%、14.48 和9.3%。但在21 d期间处理组与Ⅰ组无显著差异(P>0.05)。在产后7~14 d左右,中草药制剂对维持血清中FSH的浓度有显著效果,其分别较Ⅰ组高出6.7%、10.7%和9.3%,但不出现剂量反应且在21 d左右没有明显效果。各试验组奶牛血清中E2水平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分娩前14 d至分娩前7 d,Ⅱ组、Ⅲ组和Ⅳ组奶牛的血清中E2水平与Ⅰ组奶牛血清中E2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分别高出5.3%、8.2%和5.7%。在分娩后14 d,与Ⅰ组相比,Ⅱ组、Ⅲ组奶牛血清E2的水平略高,但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在分娩后21 d,各处理组奶牛血清E2的水平均高于Ⅰ组,差异也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

表7 不同剂量复方添加剂对围产期奶牛血清繁殖激素含量的影响

3 讨论

3.1 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对围产期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及体重的影响 充足的干物质采食量是奶牛满足其自身能量及营养物质的基础,也是维持奶品质与奶产量的必要保证(佐之才等,2006)。体重的大小决定了奶牛进入下一个繁殖周期时间的长短。而奶牛在围产期其干物质采食量与产后体重却呈下降趋势,干物质摄入量的减少与胎儿体积增大以及腹腔膜脂肪蓄积对瘤胃造成的机械性压迫有关(牛淑玲,2005)。干物质采食量不足,势必导致奶牛能量负平衡。而在围产期奶牛一旦发生能量负平衡,其体重会发生急剧下降。为了满足机体泌乳的营养需要,奶牛会动用体内蓄积的脂肪,所产生的游离脂肪酸会进入血液,过多的游离脂肪酸会在体内蓄积,导致酮病、脂肪肝等疾病的发生 (张银,2013;Kunz等,1985;Chew等,1979;Edgerton等,1973)。本试验所添加的中草药制剂能有效缓解围产期奶牛干物质采食量和其产后的体重下降趋势,其中以处理组Ⅲ的剂量,效果最佳。其可能原因是中草药复方制剂中所含的脂肪、糖类、氨基酸、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等各种营养成分,能对奶牛饲粮中某种营养成分的缺乏或不足起补充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奶牛饲料中某种营养成分的不足所引起的营养缺乏症,进而能够改善奶牛的生长和发育。宋元振等(2013)在围产期奶牛饲粮中添加复方中草药可增加其采食量,且提高幅度与中草药的添加量有关。顾小卫等(2010)也得到了相同的结果。因此表明,在围产期奶牛的饲粮中添加中草药,能使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得到提高,明显促进围产后期采食量的恢复,并能使采食高峰得到维持,其影响程度与添加量有关。

3.2 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对围产期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 高产奶量和较好的奶品质是奶牛产业经济收入的重要保证 (皮宇等,2014)。产奶初期,乳中的乳蛋白等是犊牛获得免疫能力的重要保障。但奶牛的泌乳性能受遗传、营养、饲养管理、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吕建存等,2010)。本试验结果表明,Ⅲ组、Ⅳ组奶牛的日平均产奶量分别比Ⅰ组高5.37、5.54 kg,差异显著(P<0.05),说明本试验所用复方中草药对提高产奶量、牛奶中的干物质含量、乳糖率和乳蛋白率均有一定的效果。这与麻延峰等(2005),韩春等 (2011),刘海林等(2011)所得的试验结果一致。刘海林等(2011)也发现,以青篙、党参、黄芪、薄荷、藿香、甘草、生石膏等为主的中草药添加剂不但具有抗热应激效果,还对提高热应激期的奶产量和乳脂率效果显著。王力生等(2007)发现,添加中草药的试验组产奶量比对照组分别提高1.88、1.22 kg(P<0.05),但试验组的乳蛋白率和乳脂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而本试验用的中草药制剂能较好的改善乳蛋白率和乳脂率,可能是因为选择的中草药有所不同而导致。

3.3 不同剂量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对围产期奶牛血清繁殖激素含量的影响 近年来,奶牛养殖者们不断追求奶牛的高产,而忽视奶牛的优选优育,导致奶牛的繁殖性能不断降低(丁自勉,2013)。奶牛的繁殖性能不仅受其身体状况的直接影响,还与营养水平、养殖环境、牛场设施建设、管理水平、配种等密切相关(王慧军,2010)。奶牛在妊娠后受到的应激,对其繁殖性能会有一定的影响。其产后FSH含量水平直接关系到产后卵泡的发育,并且决定了奶牛是否能够快速进入新的发情周期。而E2是由卵巢成熟滤泡分泌的一种雌激素,能增进和调节雌性性器官及副性征的正常发育,其含量的波动过大会对奶牛产生一定的生理应激,造成干物质采食量减少等问题。LH是由脑垂体前叶嗜碱性细胞分泌的,作用于成熟的卵泡,能引起排卵并生成黄体生殖激素。提高围产期奶牛血清中LH含量,可促进奶牛排卵最终提高奶牛的受胎率。本试验结果表明,复方中草药对E2、FSH、LH含量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能缓解E2剧烈变化引起的生理应激,提高FSH水平从而促进产后卵泡发育,提高LH水平从而有利于产后生殖机能的恢复,这与其他将复方中草药应用于奶牛的研究结果一致。许美解等(2010)研究发现,中草药添加剂不仅能够提高奶牛受胎率、促进产后发情、还能缩短分娩至产后配种间隔时间。张世昌等(2011)发现,添加当归提取物不仅能显著提高奶牛产后45 d内的采食量和产奶量(P<0.05),同时对奶牛的部分产后疾病的预防效果较为明显,产后首次发情日期提前。郭善军等(2004)发现,将复方中草药制剂添加在围产期奶牛饲粮中,一方面能使肝脏功能得到有效的改善,另一方面能使奶牛的正常代谢得到维持。可能的原因是中草药的类激素作用,一方面能有效地促进卵泡的生长,另一方面能协同LH发挥作用。总之,在围产期奶牛饲粮中添加本复方中草药可以加快奶牛产后发情,缩短发情间隔,其原因可能与本研究所用复方中草药能够使奶牛产后血清中卵泡刺激素水平得到迅速恢复有关。

4 结论

4.1 本复方中草药能提高围产期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和围产后期奶牛体重,并且有助于产后采食量的恢复,减轻奶牛产后失重,缓解能量负平衡。

4.2 本复方中草药能提高围产期奶牛产奶量与奶品质,且对奶牛产后生殖机能恢复有较好的作用。

4.3 本中草药制剂对围产期奶牛的作用效果与其添加剂量有关,在本试验条件下,以每头200 g/d剂量添加效果最佳。

[1]程远芳,宋代军,曾有权,等.中草药添加剂对生长猪抗热应激机理研究[J].动物营养学报.2006,1:43~48.

[2]丁自勉,石凤敏.中国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现状与展望[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3,3:446~454.

[3]高微微,佟建明.中医药学和动物营养学理论在饲料添加剂生产应用中若干问题的讨论[J].动物营养学报.2006,2:69~73.

[4]顾小卫,赵国琦,金晓君,等.中草药添加剂对奶牛干物质采食量及瘤胃内环境的影响[J].中国奶牛,2010,4:18~21.

[5]郭善军.复方中药制剂对奶牛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1(5):502~507.

[6]韩春.中草药添加剂对奶牛产奶量及产后疾病的影响 [J].中国奶牛,2011,1:63~64.

[7]刘海林.中草药及复合添加剂对奶牛热应激生产性能、生理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研究:[硕士学位论文][D].湖南:湖南农业大学,2011.

[8]吕建存,周帮会.中药对围产期奶牛生产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J].江苏农业学报,2012,28(1):108~113.

[9]吕建存,安胜英,王凤霞.中药对围产期奶牛血浆IL-2、IL-6含量的影响[J].畜牧与兽医,2010,6:79~81.

[10]卢德勋.乳牛围产期营养工程技术[J].乳业科学与技术,2002,3:31~34.

[11]李玉娟.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特性及在养殖业中的应用[J].家畜生态学报,2015,36(1):76~79.

[12]麻延峰,王宏艳.中草药饲料添加剂提高奶牛产奶量效果研究[J].家畜生态学报,2005,26(2):36~38.

[13]牛淑玲.围产期奶牛干物质摄入减少及脂肪动员的神经内分泌调控机制:[硕士学位论文][D].吉林大学,2005.

[14]皮宇,李华伟,陈青,等.中草药添加剂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J].饲料博览,2014,6:21~25.

[15]宋元振,穆淑琴,李鹏,等.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对围生期奶牛采食量及体质量影响的研究[J].饲料研究,2013,3:44~46.

[16]王福兆.高产奶牛饲养问题[J].中国奶牛,1987,3:1~6.

[17]王力生,辛省事,方必春,等.中草药添加剂对奶牛生产性能及乳品质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118~119.

[18]王慧军.中草药添加剂在我国养殖业的应用现状 [J].山东畜牧兽医,2010,12:77~79.

[19]许美解,何华西.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研究[J].家畜生态学报,2010,31(1):79~82.

[20]张银.围产前期添加阴离子盐和中草药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硕士学位论文][D].吉林农业大学,2013.

[21]张世昌,叶宏伟,徐欢根,等.当归提取物对围产期奶牛生产性能及健康状况的影响[J].中国畜牧杂志.2011,17:47~51.

[22]佐之才,邓俊良,王哲,等.能量摄入水平对围产期奶牛健康生产性能及生殖激素的影响[J].中国奶牛,2006,12:3.

[23]Chew B P,Erb R E,Fessler J F,et al.Effects of ovariectomy during Pregnancy and of Prematurely induced Parturition on Progesterone,estrogens,and calving traits[J].Journal of Dairy Science,1979,62(4):557~566.

[24]Edgerton L A,Hafs H D.Serum luteinizing hormone,Prolactin,glucocorticoid,and Progestin in dairy cows from calving to gestation[J].Journal of Dairy Science,1973,56(4):451~458.

[25]Kunz P L,Blum J W,Hart I C,et al.Effects of different energy intakes before and after calving on food intake,Performance and blood hormones and metabolites in dairy cows[J].Animal Production,1985,40(2):219.■

This experiment aimed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doses of compound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additive on dry matter intake,production performance and reproductive hormones in perinatal cows.A total of 24 Holstein cows with similar calving date,parity,average milk product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4 groups with 6 replicates of 1 each.The cows in control group(Ⅰ)were fed basal diet,and others in experimental group(Ⅱ,Ⅲ,Ⅳ)were fed the basal diet supplemented with 100,200,300 g/d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per cow respectively.The experiment lasted for 42 days,from prenatal 21 days to postpartum 21 days.The results showed that:(1)compound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additive could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dry matter intake(DMI)of dairy cow(P<0.05).And prenatal 7 days to deliver,the DMI ofⅡ,Ⅲ,Ⅳ group were increased by 9%,20%and 9%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P<0.05),groupⅢandⅡ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by 9%and 11.6%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groupⅣ(P<0.05). (2)the milk production and milk composition in adding compound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additive groups hav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0.05).And groupⅢ andⅣ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by 5%and 6%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groupⅡ (P<0.05),but groupⅢ,Ⅳ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The dry matter contents of each treatment groups were increased by 0.46%,0.48%and 0.46%respectively(P<0.05),lactose contents were increased by 0.02%, 0.08%and 0.12%respectively(P<0.05);the cow milk protein rates of groupⅢ andⅣ were increased by0.08%,0.07%respectively(P<0.05).(3)the compound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had a certain regulation effect on cow serum E2,FSH,LH levels,it could alleviate physiological stress caused by E2dramatic change.In conclusion,the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compound additive could improve the perinatal cows dry matter intake,improve the milk yield and milk quality,adjust the reproductive hormones and stable the postpartum reproductive function recovery.And adding in 200 g/d per cow was the best.

compound Chinese herbal medicine;perinatal cows;production performance;reproductive hormones

S816.7

A

1004-3314(2017)03-0027-06

10.15906/j.cnki.cn11-2975/s.20170308

*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围产期产奶量中草药
肌筋膜触发点针刺联合低频电刺激和骶髂关节拉伸复位治疗围产期耻骨联合分离症的疗效分析
益林中草药 初现规模化
三味中草药 消炎效果好
荷斯坦牛产后前7 天日产奶量影响因素分析:南京地区牧场案例分析
中草药制剂育肥猪
围产期预防保健干预对高危孕妇妊娠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观察
Effect of 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 on postoperative weight control in patients with 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
冬季奶牛多产奶有啥法儿
荷斯坦牛各胎次产奶量规律研究及相关性分析
围产期时间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