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里的“鲁迅”应该怎么教

2017-03-04蒋杰峰

成长·读写月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教学实践鲁迅高中语文

【摘 要】鲁迅作品历来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在高中语文课堂上应该如何解读也是教师颇为关注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鲁迅作品本身及其教学意义入手,分析对于鲁迅作品教学的一些思路。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实践;鲁迅

解读好鲁迅作品是高中语文教学工作者颇为关注的问题,由于其立意深刻、背景知识丰富,故有学生流传着“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的说法。在新教学改革中,社会对于鲁迅作品在高中语文教材的存废问题存在着诸多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鲁迅的作品在文学界一直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如何更好地教学鲁迅作品理应成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重要反思内容。

一、当下高中语文鲁迅教学中的困境

来自基础教育第一线的高中语文教师对鲁迅作品的增删有更直观的看法。成都树德高中语文高级教师杨小泉认为,当前高中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的选编,数量适度,学生有完全的认知能力去理解。西南大学附中语文高级教师张爱明则从高中教材中所选鲁迅作品的类别着手,就鲁迅作品增删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并特别提出高中教材中所没有涉及的关于鲁迅生命哲学的作品理应受到编写者的重视。[1]

当前鲁迅作品教学中的很多问题,也可归结为相关领域沟通不够所造成,因此各界的“沟通”在鲁迅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是学术界和教育界之间存在隔膜。张爱明提到现行教参和教材的编选脱节,教参的编写者对于学术界关于鲁迅研究的最新成果毫无所知,单单从自己想象出发解读鲁迅。唐小林认为捍卫和遴选现代文学的经典是现代文学研究者的职责,而学者们恰恰在现行教材的选编中被边缘化。为朋强基础教育界和学术界之间的交流,李怡和黎本初均建议在四川省鲁迅研究会中设立由基础教育的老师参加的高中语文鲁迅教学委员会。西南交通大学黄曙光建议应将高中和大学对鲁迅的不同接受方式和塑造方式进行交流,为鲁迅的教学带来新的感受。

二、经典阐释与当前高中鲁迅作品教学

经典性是一部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基本保证。但文学作品的经典性,是一个建立在阐释学基础上的概念,它带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它可能因人的政治立场、审美趣味方面的差异而呈现不同的意义,如一部《红楼梦》,鲁迅说过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佳人,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闻,说明一部文学作品,哪怕经典如《红楼梦》者,其意义也会因人而异;同时,经典性的不确定也源于对一部作品的理解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发生变化。鲁迅的作品,尤其是小说,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凡经得起从不同角度发掘的作家,肯定有其非凡的一面。然而即使是伟大的作家,也不能指望受到任何时代读者的普遍喜爱。鲁迅在世时就遭到一些人的反对,这主要是出于意识形态方面的分歧和对立。鲁迅去世后,左翼方面对他的研究逐渐消除了内部的分歧,最终把鲁迅研究纳入到了共产党人意识形态的大战略中。从此,推崇鲁迅的意见占据了上风。当然也不时会出现一些贬低的声音,而这往往是与意识形态领域的重大变动联系在一起的,代表了一些人希望突破既有思想秩序的一种冲动,其表达的形式则又往往是偏激的。由于鲁迅研究与中国现代重大的政治问题和思想问题纠缠在一起,我们不妨说,一部鲁迅研究史就是一部中国现代思想斗争史。[2]

三、“去鲁迅化” 到语言能力的培养

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当着语言规划者的角色,引导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与人文素养的提高。他们掌握的语言知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语言资源是否能够得到充分的整合和有效的利用,交际效益能否实现最大化。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能够对语言进行理性反思,描述并揭示其发展的内部规律,同时通过分析比较,对错误作出甄别、 筛选,用语言理论知识帮助母语的使用者更高效率发展语言能力。

语言是动态发展的, “语言也像别的事物一样,在几个世纪的时间里慢慢地改变,这是毫不奇怪的事。在一个人会老、 蝌蚪会变成青蛙、 牛奶会变成奶酪的世界上,如果只有语言会一成不变,那倒反而令人奇怪了”。任何一种语言由于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语音、 语法、 词汇都会发生变化。鲁迅的作品语言是典型的现代白话文,无论词汇还是语法都与我们目前使用的普通话有较大差异,充分体现了现代汉语发展早期的特点,此阶段的语言正逐渐从近代汉语向现代汉语过渡。经历了“五四”时期“文白之争”的洗礼,书面语言是相当混杂的,既吸收了欧化成分,又保留了古代汉语中的文言成分,再加之现代口语,这些不同来源、 不同性质的成分拼凑起来,呈现出系统性的发展变化,这绝非是某个个体临时性的言语创造或调整。

语言知识能够加速语感的转化,对母语学习者而言,语言能力是与生俱来的,即使目不识丁的农妇也往往能够不假思索地对一些语言形式能否成立、 是否顺口作出判断,但是这种判断多依赖于具体语境,更适用于较简单的语言形式,结构语义一旦变得复杂,语感的准确性就会大打折扣,错误率也会增高。[3]无意识、 潜意识状态常常混沌不明,较难归纳概括,如果上升为语言规律,就能将各个语言点纳入整体框架中,在语言系统中举一反三,思考每一个语言现象在各种关系中的价值与意义。这样就实现了语感向语言知识的转化,在这个过程中,语感增添了理性的语言知识而得以完善提升,语言能力也会随之得到发展。

四、结语

大家可能都同意鲁迅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和重点,但我认为鲁迅还是一把金钥匙:学生过了鲁迅这一关,就不可能不喜欢语文,不可能不喜欢文言文,不可能不喜欢作文。鲁迅这一关拿下了,语文教学会有一个整体的提高和前进。

作者简介:蒋杰峰(1981-),男,汉族,湖南衡东,衡东县第一中学,学士学位,中学一级教师,主要从事高中语文教学。

参考文献:

[1]黄菊,罗维斯.意义和标准:当下高中语文鲁迅教学中的困境——“高中语文教材与鲁迅”学術研讨会议综述[J].社会科学研究,2011(3):196-196.

[2]陈国恩,徐鸿沄.经典阐释与当前高中鲁迅作品教学[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7(3):46-50.

猜你喜欢

教学实践鲁迅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鲁迅《自嘲》句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