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领学生走进古词的氛围

2017-03-04俞超

成长·读写月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激发兴趣境界情感

俞超

【摘 要】营造一种浓郁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古词的兴趣,引领着他们在形式多样、活泼有趣、内容丰富的教学环境中“以情启思,以思促知”,让他们在品诵中感受古词的魅力,在仿作中产生沖动,在寻问中得到感悟。

【关键词】古词教学;激发兴趣;境界;仿作;情感

小学古词教学对于学生精神的提升、人格的塑造、情感的陶冶、文化素养的形成、语文能力的培养等诸多方面起着无可估量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学生一生受用无穷。但是对于像古词这类生涩难懂的作品,小学生一般不会主动欣赏和吟诵。那么如何营造一种浓郁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古词的兴趣,让学生走进古词呢?下面粗浅的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走近作者,走进古词境界

小学生的认知十分感性,往往是喜欢某个人才会去喜欢他的作品。因此在教学古词前,我始终贯彻“要想读懂古词,必先走近词人”的学习理念。虽然古词比较难懂,但与词作者相关的思想情感、生平故事、民间传说本身就是一本百读不厌的百科全书。为此,我总是在课前布置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查阅词作者的各种信息,为他们阅读、理解、欣赏古词打下基础。这一做法,不仅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丰富了他们历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也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教学李煜的《虞美人》前,我要求学生完成南唐后主李煜相关资料的查阅。教学时,我首先让学生交流词作者李煜的有关资料,学生交流完毕后我组织讨论:李煜为何被后人评为“作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学生能够读出:李煜作为一个“好声色,不恤政事”的国君,最终国破人被囚,被迫饮毒酒而死,这是他的人生悲剧。但他作为一个绝代才子、一代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李煜给后人留下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传世佳作。接着我引导学生思考:李煜的《虞美人》为什么会有如此之魅力?我出示了法国作家缪塞的一句名言“最美丽的诗歌是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血泪。”学生联系名言感悟到正是李煜那句“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所表现出来的缠绵悱恻的情感,犹如那一发不可收拾的滔滔江水,绵绵不绝,这正是他绝望的呼喊与悲泣心情的真实写照。然后我又满怀深情的说道:《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绝命词,只要大家用心去读,就会为之沉醉、为之激荡。学生在这种情境中非常投入地学完了这首词。课间有的同学还在感叹李煜悲泣的一生,感慨他惊世的才华,更有的同学在感叹亡国之恨的同时,也想到我们要认真学习,让祖国变得更加强大。学生们走近了词作者,了解了词作者,可以很容易进入作品的意境。

二、组织仿作,激发词意表达

和所有的文学艺术形式一样,古词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所以教学中我不仅仅满足课文中的古词学习,更重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为此,我开始尝试着让他们结合实际生活进行词仿作。

应一位朋友所邀,尝试了一堂苏教版六年级课本中,李清照的一首《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学完这首通俗易懂的词作后,我让学生们比照着仿作一首,学生们的情趣大增,习作中不乏生动有趣的佳作。

单张翔同学的习作是:“常记早晨下雾,模糊不见马路,心急晚到校,误闯红绿灯处,站住,站住,惊起一身冷汗。”

余一鸣写道:“常记晚上不睡,上课眼皮直闭,实在难以支撑,误入梦里深处。呼噜,呼噜,惊起笑声无数。”

最有趣的是俞锦涛同学的作品:“常记喝酒过度,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家,误入公园深处,呕吐,呕吐,惊起麻雀无数。”这首仿作生动地描述了他父亲的酒后醉态,并把公园里的一对对情侣比作鸳鸯,煞是生动有趣。

虽然同学们的仿作韵味不足、文笔稚嫩,但他们用心描述了自己的日常生活、真情感悟,他们在仿作过程中增强了理解力、丰富了想象力、激发了创造力。

三、联动音乐,陶冶词调情感

古词原本就是配合音乐用来歌唱的新诗体,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人们创造了一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古词歌”。它把现代音乐与古词优美的韵律完美的结合起来,更能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古词的意境、风格以及思想感情,曲调优美、歌词动听。为此我采用了“学唱古词歌,在唱中学,在学中唱”的学习方法,并用实际行动带动、影响他们。岳飞《满江红》的悲壮,李煜《虞美人》的忧郁,李清照《月满西楼》的抒情,一首首充满现代韵律的古词歌深深感染了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在唱古词中学古词,学生学的轻松学得愉悦记得长久,更让他们体验到了古词作者写作时的文学意境,使他们对古词有了更深刻的领悟。

例如在学唱《明月几时有》后,同学们还陶醉在美妙的音乐世界里,我问:这首词表面上看起来是作者与明月的对话,如果大家仔细寻味一下,你会发现这首词既有情趣,又有哲理,蕴涵着对人生的思考,你们能不能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学生在交流中谈到了作者对人生的执着,豪放而浪漫的性格,加深了对词作的感悟。

四、学以致用,渲染词性生命

“学以致用”,是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基要理念,也是检验学习成果的最好方法。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运用能力,让同学、家长、老师共同分享学习古词的乐趣,我在日常教学及课余生活中,经常性地组织“学古词,醇酿生命底色”的交流活动。在活动中,《清平·乐村居》被排成了一出活泼清新的话剧,《明月几时有》在中秋节那天被演绎成了优美的舞蹈;有的同学兴致盎然吟诵着自己的仿作,有的同学则泼墨挥毫用书法、国画来表现古词的意境。

如此接地气的古词学习交流活动,成功赢得了学生、家长、其他学科老师的一致好评,目前,学古词、仿古词、唱古词、演古词的“词性生活”已经成为我们班中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更为学生的母语学习、日常活动抹上了一层厚重的文化底色,濡染着他们的人文生命。

著名教育家赞科夫认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古词作为一种承载着生命情感与时代精神的文学形式,于让小学阶段的孩子而言,如同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向祖先心灵的窗户,而作为语文老师,唯有引领着他们在形式多样、活泼有趣、内容丰富的教学环境中“以情启思,以思促知”,让他们在品诵中感受魅力,在仿作中产生冲动,在寻问中得到感悟。亦唯有如此,这群纷繁世界里的孩子,方能重拾祖国经典,重灼诗词芬华。

猜你喜欢

激发兴趣境界情感
三重“境界” 让宣讲回味无穷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培育情感之花 铺就成功之路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情感移植
“人师”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