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策略探究

2017-03-04李凤霞

成长·读写月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合作学习高中数学

李凤霞

【摘 要】目前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实施情况并不理想,教师从教学理念和实践操作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解也不够深刻和全面。本文试对开展高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构建和实施步骤进行探究,以期为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上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

一、高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基本教学模式构建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分组方法

1.对于学习难度较低的数学知识,可采用“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方法

“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方法较为常见,具有长期性。这种分组方式能够提高小组活动的效率,有助于学生开阔思维,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思考,促进每个小组成员的思维发展。这样混合分组可以使各小组内的男女比例平衡,有利于小组内部成员之间相处融洽;各小组都有不同层次的成员,层次高的学生能够作为其他成员的学习标杆,并且他们在帮助其他同学的同时也会加深自身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还能够保持各小组水平相当,便于展开小组间的竞争。不过,当数学知识的难度较大时,学习能力较高和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通常无法在同一个层面上开展合作学习,就达不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这种分组方式不适用于学习中等难度以上的数学知识,比较适合学习中等及中等以下难度的数学内容。

2.对于学习难度较高的数学知识,可采用“组内同质,组间异质”的分组方法

“组内同质,组间异质”可以更好地促进组内层次相当的小组成员之间展开竞争,是种具有灵活性的临时的分组方式。当面对问题和困难时,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进行讨论,常常会发生能力高的学生指责能力差的学生的解题思路行不通,容易使双方产生矛盾和隔阂;而相同能力的小组成员之间的沟通更顺畅,更容易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因此,对于层次水平较高的学生来说,这种分组方法有利于攻克探究性的数学难题;而对于层次水平较差的同学来说,这种分组方法也能够帮助他们理解基础知识,训练基本能力,为他们打下扎实的数学基础。

3.针对补差,可采用自愿组合的分组方法

以数学知识中的概念和定义为例。对于许多学生来说数学课本上的概念和定义十分枯燥,往往学生看了好几遍定义,不明白定义讲明的是什么问题。这时,我们可以结合所学专业,对概念和定义进行讲解,这样学生对定义就有了更为直观和深刻的感受。

在进行分组时,学习小组的成员不是一成不变,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灵活分配。教师在日常多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理变化,适时对学习小组进行合理的调整。对于个别不能展开正常学习活动的小组;经过一点时间的分组学习后,产生了“小团体”;以及各小组之间出现了较大的能力水平差异等现象,教师都要对小组成员进行适时、合理的调整,以保证各小组间平衡、稳定的发展。

(二)制定合理的评价规则

教师评价:教師不仅要将重点放在哪个小组学习效果好、完成质量高等小组评价上,还要关注学生的个人表现和参与状态等。

组内评价: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让学生对本组成员进行评价打分,让学生总结自己的不足,激发参与热情。

组间互评:让各小组之间针对合作学习的开展情况进行相互评价,实施科学合理的奖罚制度,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步骤

(一)组建合作小组

笔者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及座位安排,将班上48名学生分成8组,6人为一个小组,并将同一小组的学生作为安排在同一区域,以便于小组成员开展合作活动。并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分工合作”的原则进行分组。之后参照各个合作学习小组成员的成绩、性别、性格和智力等因素的比例结构进行组间平行微调,使每组的整体水平相差无几,保持各个小组间的整体综合水平基本平衡。学生座位按前后就近原则,小组成员相对稳定,再班级座位轮换时对小组进行整体移动。同时要求各小组要打造出本组特色的小组文化,各小组设立组名、组训、目标和口号等,增强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组内分工明确,各小组设小组长一名,其他职位若干。选择组织和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小组长,负责带领整个小组进行合作活动,作为师生间的桥梁,还要关心组内成员,保证小组成员间和谐共处;一位检查员,负责检查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一位记录员,负责小组内学习材料的收集和整理,记录每次合作活动的过程和结果等。为了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成就感,各小组成员定期交换自己所担任的角色,实现所有学生的共同发展。

(二)课前合作

在上课前提前分发预习提纲,让小组成员分工查找有关资料,解决有关问题,进行课前合作。

(三)课堂合作

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提问、交流和讨论,让小组成员之间进行提问和质疑,让他们互相帮助,互相点评习题、互相检查作业、互批试卷、互相评分等,进行课堂合作。

(四)小组评价

小组评价主要包括:制定评价规则、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对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处理三个方面。具体内容如下:

1.制定评价规则:教师要以公平公正为准则,制定并且向学生公开评价的规则,并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够熟练的进行操作,评价规则需要体现指导性、全面性、针对性和鼓励性等特点。

2.多样化的评价方式:组内自评、组内互评、组际评价、教师口头评价和暗示评价相结合。

3.统计处理评价结果:通过建立每个合作学习小组的档案学习资料,由每组的组长代表对每个组员当天的发言效果、发言次数、作业情况、教师评价以及违纪情况等进行统计记录,并在每天放学前上交给值日班长,然后由值日班长进行统计整理,并在第二天上课前将评价结果公布于众。

(五)课后合作

在课堂结束之后,教师要让小组长组织带领本组成员对本节课的知识结构、疑点难题以及新发现的问题进行复习和整理,然后在组内进行交流学习,之后将问题汇总由组员轮流抄写在学习记录本中,交给老师批阅或进行小组间的交流和评价等。

参考文献:

[1]刘术青,田炳娟.转变高中数学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创新意识[J].才智,2011(08):55-58.

[2]张丽,付庆龙.如何有效实施高中数学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07):22-24.

[3]姜莉莉.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10):90-92.

[4]唐夏云.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初建立[J].学周刊,2013(36):44-47.

猜你喜欢

合作学习高中数学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