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家窑装饰纹样研究

2017-03-04郎济明

人间 2016年33期
关键词:审美特征表现手法主题

摘要:马家窑文化的彩陶纹饰,是人们对充动物、人物、植物和自然景象进行的艺术构思,它们凝聚着史前艺术家的情感。本文对马家窑装饰纹样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马家窑装饰纹样;主题;表现手法;审美特征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166-01

一、马家窑装饰纹样的主题和题材

马家窑人把自然物象、动物以及一些植物不断地作为创作主题吸收进彩陶的创作中,反映了马家窑人的审美心理以及思维方式。他们在陶器上通过对自然的模仿表达自身丰富的情感。

(一)螺旋纹。

马家窑陶器的螺旋纹是当时的人们仔细观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在器表上加以临摹和表现的结果,可以看作是雷电状貌的一种表现,故被看成是一种雷鼓纹。圆形是鼓的俯视平面形象,填充纹是表示爬行动物的鳞纹、蟒皮等蒙成的鼓面,而圆周围的波状纹则是闪电的象征。鼓纹和闪电纹一起,表达了古人对雷电敬畏的心态。在古人的祭天和祈福的仪式中,鼓是重要的乐器,模仿它主要是在模仿雷神的神威。

(二)水纹。

水纹是马家窑陶器上常见的纹饰。水对原始人身心的陶冶,让原始人获得了极大的精神享受,体现在纹饰上就是对水和水生动物的摹仿刻画。马家窑类型的旋涡纹体现了当时黄河上游地区人们对水的感受,蕴涵着一种生机和活力。彩陶上的漩涡纹深受湍急、奔腾水流的激发。

(三)蛙纹。

蛙纹等水生动物纹也是源自当时环境中习见的水生动物对灵感的激发。蛙可以理解为控制水的神,人们此时已从对水的敬畏中走出 , 转而对蛙崇拜。当时黄河上游流域农业已经很兴盛,雨对人们来说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蛙的生理变化与雨水、季节变换有着极强的对应关系 ,很容易被联想为与降雨或季节变化有关。马家窑类型的蛙纹彩 陶钵,蛙的形象是大眼圆瞪,腹部圆浑,由三条黑色竖线一分为二并绘有整齐的网纹,根据器物颜色可以判断不是长期使用的实用器,有着特殊用途,可能是人们用来祈雨的。随着蛙纹演变为万字纹,越来越向抽象化发展,这种象征意味也越来越明显。

(四)鸟纹。

马家窑陶器中的鸟纹也别具特色。马家窑类型中的鸟纹以点为中心,向四周旋转。有研究提到:“鸟纹经过一个时期的发展,到马家窑期即已开始漩涡纹化。而到半山期漩涡纹和马厂期的大圆圈纹,形象模拟太阳,可称之为拟日纹。

(五)组合纹。

类似的纹饰还出现了相关内容的组合,如水纹与网纹、水生动物纹的多重组合等 ,构成一个表意的画面。1966 年甘肃兰州出土了双鱼网纹彩陶钵,图案装饰于钵体内,两条肥鱼很写实,网纹可以看作是鱼网,反映了当时的原始人捕鱼丰收的祈愿。网纹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没有意义的单纯几何纹, 这也是马家窑文化时期装饰的一个特点 , 即:动植物纹和几何纹组合的使用。此外,还出现了波形水虫纹、平行水波纹等纹饰。

(六)人纹。

马家窑时期已经出现将人作为纹饰的陶器,如舞蹈纹已经出现。这种纹饰在盆罐壶上都有发现,而在盆上发现的最多。如 1973 年青海大通上孙家寨出土了舞蹈纹彩陶盆,是三组五人的。在甘肃武威磨嘴子采集也发现一件舞蹈纹盆,另一件出土于青海同德宗日遗址,一组为11人,另一组为13人。当时的人已经将自己的一部分生活状况反映到了陶器制作中间。

二、马家窑装饰纹样的艺术表现手法

(一)色彩。

马家窑类型的彩陶大部分为黑彩,有小部分在黑彩间饰以白彩。半山类型彩陶主要以红、黑两色作为装饰色料, 进入半山、马厂类型之后,一改以黑彩为主流的彩陶绘饰方法, 而多利黑、红二彩形成复彩来装饰陶器,黑色颜料以磁矿、黑锰矿或锌铁尖晶石为主; 红色颜料以赤铁矿为主,色彩的运用十分轻松自然,无声地传达了各种意识、情感和情绪。就一般意义上说,黑色庄重、典雅、清秀,红色鲜艳,活泼、热烈,马家窑彩陶的色彩,主要不以鲜艳夺目为主,而以自然和諧为特点,这种自然与和谐也许与当时人们的精神状态相吻合。

(二)线条。

马家窑陶器的纹饰已经通过线条写意。线条由具体的纹饰演化而来,是对外在世界的描摹的抽象,倾注了创造者的情感。马家窑彩陶在单纯、明快、绚丽而典雅的风格中,正是通过线条传达了丰富的情趣和韵味,甚至被视为中国写意画的起源。

(三)布局。

装饰纹样与器形相得益彰。图案布局,多根据器形设计,窄长的瓶、壶图案多作横分层和散点式的排列。大型陶器,图案分多层排列,而小型陶器往往通体绘满花纹。图案各部分的位置,也是根据器型的部位来确定,马家窑类型的图案最突出的特点是旋动的特点,来往反复,盘旋回转,交错勾连,即使同一种花纹,也有不同变体的配置组合。图案由于有一定的定位方法,随旋动多变,但组织很严密,如有的以陶器各部分的分界处或对称来定位,也有以图案中横分割或竖分割的界限来定位.还有一种较为复杂的定位法,即在器物中心点的对称各方,再设辅助定位点,将各点连接,形成图案的主次结构线,依次展开多元的图案花纹。

三、马家窑装饰纹样的审美特征

马家窑文化时期的纹饰充满了自由感和灵动感,随心所欲又有规律,和谐自然恰到好处。图式的丰满圆润,飞动流畅在一定程度上显示着人的精神的健康乐观,奋发向上,或大圆,或小圈,或直线,或弧线,或疏或密,或静或动,都和器型搭配的很好,使人赏心悦目,从中反映着绘制者的自由创造精神,他们的图式已不求助于固定的框架而循着心灵的轨迹。

有研究表明,人们最偏爱的几种线条包括形状分别是(1)圆形(2)直线(3)波浪线(4)椭圆形(5)弧形。而这也是以马家窑彩陶文化为顶峰的中国彩陶纹饰中运用最多的线条,或许这说明在彩陶纹饰中线条的变化反映出人类一些共同的情感波纹和心理倾向,圆形,弧线,旋涡等纹饰不再是模仿诸如“水波”、“纺轮”之类,而是心灵的飞动,是线条随心弦的跳动而自由飞舞,象征。

马家窑文化被认为是代表了中国彩陶艺术中的最高艺术成就和审美趣味,应该和这一特征密不可分。

四、结语

马家窑文化的彩陶纹饰, 得益于远古艺术家的艺术想象。正是利用了他们不断完善的想象力, 对充满生活气息的人物、动物、植物和自然景象进行艺术构思, 通过作品的艺术形象表现出来;而这些作品是以现实中的对象为原型, 在审美认识的基础上, 按照美的规律进行艺术加工而成。它们凝聚着史前艺术家的情感, 比反映的生活更概括、更典型、更富有审美价值。非常值得我们再去进一步研究和学习。

参考文献:

[1]《远古神韵:中国彩陶艺术论纲》程金城著 上海文化出版社 2001

[2]《中国陶瓷》冯先铭主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郎济明,郑州轻工业学院易斯顿美术学院,讲师,硕士。

猜你喜欢

审美特征表现手法主题
试探通用数字语言符号的同构图形创意表现手法
厚重感
略论消费文化视域中的艺术表现手法
苗族蜡染艺术的审美特征
试论动漫艺术的审美价值
辛夷坞青春小说的审美特征
新世纪贵州苗族题材电影的审美特
浅析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策略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
岩井俊二的青春片摭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