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吐鲁番婚礼套曲节奏型
——以纳格拉鼓为例

2017-03-02祖木来提吐尔共

北方音乐 2017年1期
关键词:套曲木卡姆吐鲁番

祖木来提·吐尔共

(新疆艺术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9)

试论吐鲁番婚礼套曲节奏型
——以纳格拉鼓为例

祖木来提·吐尔共

(新疆艺术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9)

吐鲁番维吾尔族的传统婚礼套曲具有传达婚礼进程的信息作用,套曲中每首曲目的程式性作用离不开纳格拉所演奏的吐鲁番独特的节奏型。本文将例举婚礼套曲中具有代表性曲目的鼓点节奏型予以分析,阐明吐鲁番婚礼套曲及纳格拉鼓在维吾尔族音乐文化中的价值意义。

维吾尔婚礼套曲;吐鲁番纳格拉;节奏型

众所周知,婚礼习俗是能够反映出民族文化的重要礼仪仪式,维吾尔族的婚礼更是其众多文化风俗仪式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仪式形式。吐鲁番维吾尔族传统的婚礼仪式具有一定程式性的模式,并且婚礼当中的乐曲对其程式性起着标志性作用;婚礼的进程能通过演奏的曲目进行判断,所以婚礼套曲在吐鲁番维吾尔族婚礼中有能够传达信号的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维吾尔族婚俗仪式也逐渐有了很多变化,同时也造成了传统婚礼乐曲逐渐面临着失传的危机。

一、吐鲁番维吾尔族婚礼套曲

本文所分析和例举的婚礼套曲皆是吐鲁番维吾尔族传统的婚礼仪式套曲中的曲目。吐鲁番传统的婚礼套曲依据婚礼的进程按顺序演奏或演唱,简单的顺序[1]如下:

婚礼当天的清晨随着第一缕阳光染红天际,鼓吹乐班在新郎家的房顶奏起Saba Muqqam《吐鲁番萨巴木卡姆》,表示对婚礼的祝福及告知大家婚礼已经开始。新郎在前往迎娶新娘的途中要演奏鼓吹乐曲yäl《叶勒》。在新娘家演奏吐鲁番的Dolan Muqqam《多郎木卡姆》则表示新郎已接新娘迈出了娘家的门。紧接着若曲目变换为tëriq《铁热克》,则象征着新娘被接上车并起程前往新房。娶回新娘的途中有人进行yvsvn tuzäsh[2]贺栏时,音乐将即兴的演奏麦西来甫曲目或者是nazirkum《纳兹尔库母》等。到达新郎家(新房)时立即改奏曲目Shadiyanä《夏地亚那》表示新娘即将进门。接新娘入门后与新郎一并坐在一起,九个男子或者七个男子站在一对新人身后用手鼓伴奏演唱歌曲tëriq《铁热克》[3]表示对新人的祝福,此时新人的长辈亲吻新娘的额头,将新郎的花帽换成sällä[4]以表示祝贺他要组建自己的家庭等礼仪。礼仪结束请新娘进屋后,鼓吹乐随机奏响麦西来甫曲目请来客们热闹的跳舞进行欢庆等等。可见婚礼当中有民间歌曲以及吐鲁番的部分木卡姆按照程式顺序组成了传统的婚礼套曲形式,套曲都是用纳格拉(nagir)和苏乃依(svnäy)演奏的,除了手鼓演唱版本的歌曲《铁热克》。

二、关于纳格拉

纳格拉鼓在新疆维吾尔族当中几乎家喻户晓,在重大的节日及婚礼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目前相关研究维吾尔族纳格拉的文献很多,查阅一些国内外文献可得知这种乐器形状各异,但相似之处较多,基本上是音高不同的两个片面鼓为一组使用。《新格罗夫音乐和音乐家辞典》“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中对Nagārā的解释是:半球形碗状体铜鼓naubat、naubatkbāna或naqqārakbāna是在宫殿或者寺庙中使用的军器或仪式乐器,在民间则是用来为舞蹈和狩猎伴奏。对Nakers的解释是:中世纪的小铜鼓(small kettledrems),起源自阿拉伯或者撒拉逊人(阿拉伯人的古称)。20世纪末这个乐器在北非、土耳其、埃及、叙利亚等地方的代表是碗状体形的小鼓,鼓身由木头或金属作为材质,并将顶部开口用动物皮覆盖。演奏时通常由一对组成,一个是高音,另一个的音高相对低一些,具有非洲和东方鼓的特征。纳格拉可放在演奏者的前方较低的墙或者阳台或者地面上演奏。

可见以上对纳格拉特征的描述与当今的维吾尔族纳格拉(naghra)非常相似,但众多文献当中对于新疆维吾尔族何时起有了纳格拉却没有明确的记载。笔者认为吐鲁番自从有了音乐文化起,纳格拉是一定存在的,因为纳格拉历来在吐鲁番本土音乐当中充当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吐鲁番婚礼套曲几乎从头至尾都用鼓吹乐(纳格拉鼓和唢呐)形式演奏,故若没有纳格拉响亮的击奏声,就仿佛婚礼没有任何喜庆热闹的氛围。日常生活当中若有新开业的店面、企业等,都会请鼓吹乐班在其门口吹奏若干个小时以表示欢庆。再如吐鲁番的十一套木卡姆都有独立的鼓吹乐版本,可用纳格拉与唢呐完整的吹奏下来。

三、节奏型特点

鼓吹乐作为吐鲁番传统音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音乐形态和新疆其他地区相比具有独特性。如吐鲁番的十一套木卡姆都可用纳格拉与唢呐完整的演奏下来,其节拍节奏和吐鲁番木卡姆演唱版本有着相当的区别。再如传统的婚礼仪式当中纳格拉的节奏型变化起到传达信息的作用,使吐鲁番的婚礼套曲具有更为清晰的程式性。前文简单介绍过几首代表性婚礼套曲的程式顺序,下面以四首代表性曲目为例对节奏型进行简单分析:

(一)《多郎木卡姆》Dolan Muqqam在婚礼当中作为传达“新娘被新郎从娘家接出了门”这一信息的曲目

像这样,吐鲁番木卡姆中的几个部分也成为了婚礼当中不可欠缺的,具有程式作用的必奏曲目。笔者认为必奏的几首木卡姆在婚礼场合可归属为婚礼套曲。

《多郎木卡姆》由Mukäddimä木凯迪满、Chikit且克特、Bashichikit 巴西且克特、Sänäm赛乃姆、Säliqä 赛勒克 、chüshürgä尾声六部分组成。纳格拉在且克特部分时开始击奏,节奏型为:

谱例1

(笔者记谱)

谱例中最上面一条线代表左边的高音鼓,视谱时念(tak),中间的线表示中音鼓念(dum),最下面线代表低音鼓。一对高音鼓和中音鼓由一个人演奏,故上面两条线的音符当中,符杆朝下表示右手击奏,符杆朝上表示左手击奏(以下谱例皆是)。

且克特部分的节奏型是以四分音时值为一拍,共六拍为一组循环演奏形成的,故当地乐手称之为六拍节奏,他们没有四六拍这种概念,若用西方音乐理论可视为 拍节奏型的循环。

谱例2

(笔者记谱)

巴西且克特和赛乃姆部分的节奏型是一样的,如谱例2所示,是以四分音时值为单位,四拍为一组循环的节奏型,维吾尔族当地乐手称之为四拍节奏型,以西方的节奏型形式分析则是 拍。

谱例3

(笔者记谱)

谱例3较为特殊:左手敲打的鼓点是在右手敲打相应节奏时值内完成的倚音节奏。这是赛勒克部分与尾声的节奏型,这一部分的节奏型较为特殊,若除去倚音分析,可看出是以四分音时值为一拍的八拍节奏型。

从以上三种节奏型可知吐鲁番《多郎木卡姆》的纳格拉节奏型由到 拍再到最后复杂的拍,特点是切分音节奏感较多,每一种节奏型一开始都带有强烈的切分色彩。

(二)《叶勒》yäl在一场婚礼中被前后演奏两次

第一次是举行婚礼的前一天在新郎家演奏,表示这一家明天要举行婚礼故提前庆贺引入婚庆的氛围[5]。第二次是前文介绍过的在新郎迎亲队伍前往新娘家时演奏。《叶勒》的节奏型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的节奏型与以上分析过的《多郎木卡姆》赛乃姆部分的节奏型一样,故在此省略。

谱例4

(笔者记谱)

第二部分的节奏型如谱例4是以四分音时值为一拍的八拍循环节奏型,即拍。《叶勒》的节奏型与《多郎木卡姆》的节奏型不但有相同的部分,还有共同特点,即也以切分音节奏色彩为主。

(三)《夏迪亚纳》Shadiyanä或称shadimani ,有欢乐、欢庆之意

在接新娘到达新房时,鼓吹立即奏响《夏迪亚纳》以示新娘被接到家里的欢乐气氛,同时起到提醒屋内在等待迎亲队伍到来的东家要出来接待新人队伍的作用。《夏迪亚纳》的基本节奏型如下:

谱例5

(笔者记谱)

以四分音时值为一拍,共十二拍为一组循环演奏。其节奏特点是律动性很强,节奏型规整,鼓点很激烈,非常具有欢庆色彩。在演奏纳格拉时,技艺较高的鼓手会在原有的基本节奏型基础上进行即兴加花变奏。

谱例6

(笔者记谱)

加花变奏部分一般只在前四拍用高音鼓和中音鼓进行变奏,第五拍又合到原有节奏型当中。可见谱例6中前四拍是在谱例5前四拍节奏型基础上的变奏,变奏的节奏型还有很多种。

谱例7

(笔者记谱)

谱例7是其余两种加花变奏的节奏型(前四拍加花部分),在纳格拉演奏过程中每一首曲目都会有加花变奏的片段。一般只有技艺高超的人才能够在演奏时即兴变奏出好听的鼓点,变奏方式都是在原有节奏型基础上变换节奏型。

谱例8

(笔者记谱)

谱例8是尾声的节奏型,以四分音为一拍,四拍为一组的节奏,即 拍。具有强烈的切分音色彩,律动性依然很强烈。

可见吐鲁番婚礼套曲中纳格拉的节奏型很丰富,也具有独特性,也可以说相对于曲目的苏乃依旋律而言,嘹亮的纳格拉节奏更是成为了婚礼当中传达婚礼进程信息的信号。

四、结语

吐鲁番维吾尔族婚礼套曲流传至今的传统形式只有在鲁克沁镇能够较为完整的见到,套曲中每一首曲目都以一定的顺序排列并起到传达婚礼进程信息的作用,从而使套曲具有程式性,其节奏型与表演方式不同于新疆其他地区维吾尔族鼓吹乐表演现象。随着近几年旅游业的兴起和发展,各种乐人班社或乐人组合不断增加,民间艺人的经济收入明显改善,但这也导致了一些新音乐理念下的音乐创作和音乐演奏的崛起。即,将原生态音乐进行大幅度改编,缩短或任意延迟曲调等人为的改编节奏型,给原生态传统音乐的继承和保护带来负面影响。本文以此为出发点来论证吐鲁番维吾尔族婚礼套曲以及纳格拉节奏型的传统性和独特性,进一步阐明这种音乐现象在吐鲁番维吾尔音乐文化中的价值和重要性。

注释:

详细的婚礼进程仪式以及婚礼套曲相关介绍将在笔者的硕士学位论文当中分析概述。

yvsvn tuzäsh“贺栏”是笔者根据维吾尔语称呼的意译,是一种婚礼中新娘被娶回新房的途中,新娘的哥哥或弟弟,或是左邻右舍的男孩子阻挡接亲队伍,就地进行麦西来甫并向新郎索要礼品。或是新郎的朋友们献上礼品以表示祝贺的礼仪。

“铁热克”tëriq当地人又称Tagda tëriq (山上的收割)或者Tägdir den tilak(向命运的祈祷)。

Sällä是维吾尔族花帽的外边用布缠绕成的一种帽子,维吾尔人的传统习俗或者典礼时年长的男士会佩戴。

引入婚庆氛围,这一行为在吐鲁番鲁克沁镇的地方称呼是“issiklik”根据词意可译为“预热”。

[1]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 ,Second Edition 17.

[2]阿不都赛米·阿不都热合曼.论nakkārā- khāna和维吾尔鼓吹乐[J].中国音乐.

[3]Muhämmätimin, Abdüxkür.Uighur muqam hezinisi, Ürümchi: Xinjang Uniwersiteti, Näxiryati, 1997.

[4]Umärjan Sidik turpan kuda mäxripy Xinjiang säniti jornili 2014(02).

[5]艾克然木·艾山.鄯善县维吾尔婚礼套曲[M].吐鲁番,吐鲁番出版社,2008.

[6]吴龙海.鲁克沁镇维吾尔族乐器纳格尔的调查[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4,3.

[7]万桐书.维吾尔族乐器[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6.

猜你喜欢

套曲木卡姆吐鲁番
北曲套曲体式研究述评
清宫庆典承应戏中的【醉花阴】套曲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浅谈木卡姆艺术与民间艺人
——以新疆莎车县为例
相逢吐鲁番
从乐律学特征谈维吾尔木卡姆的文化属性
吾铁库尔先生和维吾尔木卡姆研究
吐鲁番的高
吐鲁番,漫过香甜的长风(散文诗 外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