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重症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对比

2017-03-02杨洪周维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2期
关键词:骨瓣开颅肠梗阻

杨洪 周维

625400四川省石棉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重症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对比

杨洪 周维

625400四川省石棉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重症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收治重症型颅脑损伤患者9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试验组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颅内压和NIS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且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症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效果显著。

重症型颅脑损伤;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常规骨瓣开颅术;颅内压

骨瓣开颅手术是颅脑损伤的常规治疗方法,但临床效果并不理想,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能降低颅脑损伤的致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疗效确切[1]。本研究旨在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重症型颅脑损伤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4年6月-2016年9月收治重症型颅脑损伤患者9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试验组男25例,女23例,平均年龄(42.3±0.6)岁。对照组男27例,女21例,平均年龄(41.9±0.7)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经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诊断为重症型颅脑损伤者;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排除标准:有高血压、精神病史者;有严重心、肝、肾等器官受损者;妊娠、哺乳期患者。

方法:①对照组采用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患者全麻消毒取仰卧位,根据血肿及病灶位置选择合适的骨瓣位置开颅减压,切口大约6 cm×8 cm,完全清除病灶及血肿,并止血缝合。②试验组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患者全麻消毒取仰卧位,采用额颞顶部马蹄形切口,将大骨瓣去除,均大于13 cm×11 cm。先在额颞部跨侧裂小瓣状切开硬脑膜,清除硬膜下部分血肿及挫碎脑组织,再完全剪开硬脑膜,硬膜切口呈“H”型,彻底清除脑凸面血肿,进一步清除,以脑压板抬起颞叶,生理盐水冲洗基底池,颞底置放硅胶引流管,于顶结节后下皮缘旁切口引出,用人工硬脑膜或颞肌筋膜修补硬脑膜,修补的硬膜囊中心部位悬吊2~3针于颞肌面上,缝合颞肌、骨膜,颞肌筋膜不予缝合,缝合帽状腱膜。

观察指标: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颅内压变化,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SS)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等级(GOS)评定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分为良好、植物死亡和死亡3个等级。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颅内压和NISS评分比较:治疗后两组颅内压和NIS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且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试验组良好率 8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论

重症型颅脑损伤对患者脑部损伤极大,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伤残或死亡[2]。该病主要由高空坠落、交通事故、重物撞击等外界因素所致。患者颅内血肿的占位效应、呼吸功能衰竭及颅内血容量快速增加导致颅内压急剧升高,所以手术时进行减压非常必要。

表1 两组治疗前后颅内压和NISS评分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颅内压和NISS评分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组别 时间 颅内压(mmHg) NISS(分)试验组 治疗前 33.18±5.15 32.88±4.91治疗后 15.69±2.73⋆⋆ 21.63±3.06⋆⋆t 20.789 13.472 P 0.000 0.000对照组 治疗前 32.95±4.96 31.43±5.02治疗后 23.12±3.19 28.51±4.19 t 11.548 3.094 P 0.000 0.002

表2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常规骨瓣开颅术的骨窗部位主要有额瓣、额颞瓣和颞顶瓣三个,较为局限,减压作用受到局部限制,虽然该术对患者的颅脑损伤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无法达到快速减压的效果,同时也无法彻底清除颅脑内病灶及血肿,容易造成预后不良,尤其对重症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不理想。有研究表明[3],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比开骨瓣开颅术减压效果显著。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时,能将患者额叶、颞叶、顶叶及前、中颅窝等部位充分暴露,骨窗部位范围较大,能够有效清除患者颅脑内病灶及血肿,并快速降低颅内压[4]。大骨瓣减压术中可在颞叶底进行减压,促进血液回流、改善微循环,减轻对大脑静脉的压迫,减少对患者脑组织的损伤。

本研究说明对症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可减低患者颅内压,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治疗效果,与蔡德强的报道一致[5]。

综上所述,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症型颅脑损伤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1]曾胜田,彭远强,康强.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研究[J].吉林医学, 2014,35(10):2119-2120.

[2]周建新.重症颅脑损伤:病理生理学与治疗[J].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2015,1(1):48-52.

[3]杨远维,徐进,卢贤贵,等.标准大骨瓣减压与常规骨瓣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比较[J].现代医学,2014,23(8):942-944.

[4]陈建国,施炜,杨柳,等.常规骨瓣与标准大骨瓣在重型颅脑外伤手术中的应用[J].江苏医药,2015,41(4):483-484.

[5]蔡德强.标准外伤大骨瓣与常规骨瓣开颅术对重型颅脑损伤疗效对比[J].医学信息, 2015,28(7):290.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

表2 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对比(±s,d)

表2 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对比(±s,d)

组别 腹痛腹胀缓解时间 肛门排气排便时间 气液平面消失时间观察组 2.8±1.1 3.2±2.7 9.3±4.1对照组 6.2±2.4 8.4±3.5 14.4±5.4

讨论

粘连性肠梗阻指的是由于诸多原因引发患者自身腹腔内肠粘连症状并造成患者肠部内容物在肠道中无法顺利通过。粘连性肠梗阻属于机械性肠梗阻范畴,同时其又可以根据患者发病的迅急与否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根据其梗阻程度分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两种,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不利影响[4]。有关研究证实[5],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手术时间越早则其手术治愈率越高,患者预后效果也越好。部分行保守治疗无效或者治疗后反复发作的患者均应该接受手术治疗。

在肠梗阻患者的术前治疗中,改善患者肠管环境,降低患者胃肠液分泌、降低梗阻以上部位以及肠管内的液体和气体积聚、改善患者局部血液运行条件是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的关键,因此给予患者充分的胃肠减压是患者术前治疗的重点。传统的经鼻胃管减压通常只能到达患者胃部中部,而且只有患者胃部液体达到一定量时才能抽出少量胃液。而肠梗阻导管则能深入患者肠道,顺利接近甚至直接达到患者肠梗阻近端,直接完成对胃肠积液的抽出,有效提升患者治疗效果,其还能结合造影检查明确患者肠梗阻的实际部位以及梗阻程度,帮助医生更加有效地明确手术范围。

综上所述,经鼻插入型肠梗阻导管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患者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患者症状快速改善,并能结合造影检查明确患者肠梗阻的实际部位与梗阻程度,指导外科医师决定是否需要手术或明确手术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杨绿.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疗效分析[J].药物与人,2014,27(5): 243-244.

[2]董江楠,蔡晓燕,乔德林,等.经鼻插入型肠梗阻导管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的临床应用[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5,24(5):430-433.

[3]于洪波,戴林,李爱萍,等.经鼻胃镜放置肠梗阻导管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的临床应用[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1,20(8): 777-781.

[4]王忠,李彬,韩廷超,等.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的临床观察[J].临床误诊误治,2011,24(9):54-56.

[5]田春江,许相丰,李国华,等.经鼻肠梗阻导管小肠造影在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4,33(10):1600-1603.

Curative effect of standard large bone flap decompression and conventional bone flap cranio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Yang Hong,Zhou Wei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the People's Hospital of Shimian County,Sichuan Province 625400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standard large bone flap decompression and conventional bone flap cranio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Methods:96 patients with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were selecte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by conventional bone flap craniotomy.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standard large bone flap decompression.We compared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wo groups.Results:After treatment,the intracranial pressure and NISS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before treatment(P<0.01),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1).The efficacy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The curative effect of standard large bone flap decompres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was significant.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Standard large bone flap decompression;Conventional bone flap craniotomy; Intracranial pressure

10.3969/j.issn.1007-614x.2017.2.13

猜你喜欢

骨瓣开颅肠梗阻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对冲性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快速开颅技术在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脑疝抢救治疗中的效果
去骨瓣减压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开颅手术后继发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和治疗方法
双侧平衡去骨瓣对重症闭合性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36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肠梗阻28例
神经外科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