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教育,不只是直面教育

2017-02-28李艳

新课程·上旬 2016年11期
关键词:交往认知游戏

李艳

摘 要:面对幼儿的错误,控制情绪、停止愤怒,才能找到更为细腻、温润、灵活的方法,才能找到“深耕细作”式的沟通方式——“怎么说”比“说什么”,说“隐形”比“显性”重要,“事后矫正”比“当众责骂”重要,正面评价比负面评价重要,借聊寓意比直白说教重要,如此,孩子们才有可能发生最接地气的成长——不断地矫正心态,不断地锻造自己,不断地滋养自己。

关键词:幼儿;游戏;认知;交往;探究

孙×是一个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她的妈妈总是唠唠叨叨:“你这孩子怎么这么没有礼貌?快和爷爷奶奶说再见!”“把电视关了,快去弹琴!唉,你什么时候能够自己主动练琴?”“跟你讲过多少遍了,不要把指头含在嘴里!快把手取出来!”……类似的话语总是让孙×烦不胜烦,但她还至少能克制自己,不和妈妈顶嘴。孙×并不那么喜欢弹琴,妈妈担心她以后的考学和工作,总是有空就唠叨:“你要弹琴啊,你要记谱啊……”有一天,当妈妈又说:“你要弹琴啊!”孙×激烈地回答:“我本来是想着我弹琴了,可是被你这么一说,我就再也不想弹了!”

那种不间断的唠叨,你这儿没做好,你那儿犯了错;不许这样,不准那样;你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这种说教和训诫,不光不能拉近心灵,增进了解,只会把孩子越推越远,令他厌烦、疲倦和麻木。孙×妈妈的唠叨更多的是命令和训导。一个人面对指责,第一本能是防卫,就像刺猬竖起它们的刺。这时候孩子很难真正去理解指责中的含义,正所谓源自于厌恶的批评,学生从内心是很难接受的。或许,当我们刻意地去进行道德說教时,当孩子们知道自己将要去“受教育”时,他们就会本能地在心里竖起一道屏障。说到底,训导是坚硬的、棱角分明的,而提醒应该是柔软的、温润的、灵活的;是轻轻的叩响,是润物细无声般的渗透,正所谓:“心好像一扇厚重的城堡之门,没有外面的锁,只有里面的门,别人在外面怎么使劲地踹,不如里面自己轻轻一拨。”

一位日本教授在给学生做演讲前,面对台下叽叽喳喳、谈论不休的学生,他没有急于宣布他的演讲主题,而是从口袋里摸出一块黑乎乎的石头扬了扬:“请各位同学注意看,这是一块非常难得的石头,在日本,只有我才有这一块。”当学生都伸长脖子想看个究竟的时候,这位教授才说明,这块石头是他从南极探险带回来的,并开始他的南极探险演讲。

想想,面对混乱的会场和嘈杂的学生,如果老师一味地用“静下来、静下来”,能起到多大的效果呢?日本教授的“实物悬念”,无疑比直接地命令和指责要有用得多——没有“暴风骤雨”般的训导,只有柔风细雨似的侵润、滋养和熏陶。不只是面对学生,在亲人或朋友之间,与陌生人邂逅的际遇中,也需或直接或晦涩的提醒。

一名幼儿园大班的女孩在绘画比赛结束后,她的母亲从孩子脸色中发现孩子没有取得好名次。对此,母亲并没有问直接责骂孩子,而是婉转地提醒:“乖孩子,这次没有取得好成绩不要紧呀,不能因为一次的发挥不好而丧失信心。我相信,只要你用心,只要你努力,只要你永不放弃,你就一定会取得优异的成绩。妈妈会一直关心并支持你的!”母亲的提醒,饱含着她的支持与鼓励,给了女孩莫大的勇气,于是小女孩转悲为喜,重新恢复到自信和快乐之中。这就是适时、适当的提醒,是一颗细腻、觉醒和敏感的心,人的成长需要这样的提醒。当然,不只是孩子,似乎每一个成人,都需要这样的提醒——至少,让每一个生命不至于走得歪歪斜斜。

从以上实例中,至少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发:

1.“怎么说”比“说什么”重要。实践证明,“说什么”并不重要,关键是你“怎么说”,你的“说辞”是否恰巧理解了幼儿。比如,与其说:“什么记性呀,怎么老是犯这个错误……”“真是个榆木脑袋!”不如说:“如果你再细心一点,也许不会出错。”

2.说“隐形”比“显性”重要。比如,一个幼儿总是记不住儿歌,但老师从不说孩子记性差。相反,教师总是从那些“隐形”的,曲里拐弯的地方了解孩子内心真正的想法,从而对症下药,找到加以改进和能够突破的地方。

3.“事后矫正”比“当众责骂”重要。说实话,“犯错也是成长中的一项权利。”面对幼儿的错误,控制情绪、停止愤怒,才能找到更为细腻、温润、灵活的方法,才能找到“深耕细作”式的沟通方式。当我们“当面敲打”学生时,学生的心对你是紧闭的,并且充满了焦虑之感;而当你“事后追踪”时,孩子们的内心对你是不设防的,是完全敞开的,甚至会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

4.正面评价比负面评价重要。比如,幼儿在教室里争争吵吵,乱成一锅粥,王老师不是大喊“太不像话,都给我住口”之类的句子,而是抛出了这样的警句:“用脏话骂人,首先脏的是自己的嘴;抓起泥巴打人,首先脏的是自己的手。”瞧,学生听到这句话,想到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嘴和手。

5.借聊寓意比直白说教重要。通过和学生“随便”聊一聊的方式,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中打开学生的心扉。比如,当教师和学生在一些“闲聊”中“共成长”时,学生很有可能会发生最接地气的成长——不断地矫正心态,不断地锻造自己,不断地滋养自己。

参考文献:

[1]张慧远.教师语言在生命教育中的运用与反思[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2(7):16.

[2]张月铭.把“本真”还给孩子[J].教学月刊,2016(1):94.

编辑 段丽君

猜你喜欢

交往认知游戏
突围与重构——小学科学课堂中师生交往的真效性实践探究
《红楼梦》隐喻认知研究综述
爆笑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