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资讯

2017-02-27

职业技术教育 2017年30期
关键词:技能职业教育

高 层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党的十九大作报告,在“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部分,首先谈到的就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要求完善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体制机制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意见》指出,要完善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体制机制。强调要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着力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坚持学中做、做中学,推动形成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完善教学标准,创新教学方式,改善实训条件,加强和改进公共基础课教学,严格教学管理。大力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的能力。要改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健全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的体制机制和支持政策,支持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促进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需求对接。充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的指导、评价和服务作用,支持行业组织推进校企合作、发布人才需求信息、参与教育教学、开展人才质量评价。明确企事业单位承担学生社会实践和实习实训的职责义务和鼓励政策。

部 委

我国在世界技能大赛中排名金牌榜首位

阿布扎比时间10月19日,为期6天的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在阿联酋落下帷幕。我国以15枚金牌位列金牌榜首位,这也是我国继2015年在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实现金牌零的突破后取得的最好成绩。工业机械装调项目参赛选手、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学生宋彪,以所有参赛选手最高分获得阿尔伯特大奖;数控铣项目参赛选手、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教师杨登辉获中国代表队国家最佳奖。本届世界技能大赛,我国52名选手在47个项目的角逐中,共收获15金、7银、8铜、12个优胜奖。这是我国自2011年参加世界技能大赛以来,又一次新的突破,中国代表团参赛项目涵盖制造与工程技术、运输与物流、结构与建筑技术、信息与通信技术、创意艺术与时尚、社会与个人服务六大领域,并在每个领域都获得了金牌,在世界舞台上展示了我国职业技能发展的整体实力和青年技能健儿的精湛技艺。世界技能大赛由世界技能组织每两年举办一届,是当今世界地位最高、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大的职业技能赛事,被誉为“世界技能奥林匹克”,代表了职业技能发展的世界先进水平,是世界技能组织成员展示和交流职业技能的重要平台。本届世界技能大赛来自世界技能组织68个成员国家和地区的1260余名选手在6大类51个比赛项目中开展竞技。自2010年加入世界技能组织以来,今年是我国第四次参赛。

我军军事职业教育改革启动

中央军委近日印发《军事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军事职业教育改革正式启动。此项改革,深入贯彻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军事人才培养的重要论述,按照党中央、中央军委关于健全军队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军事职业教育三位一体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的战略部署组织实施。推行军事职业教育与军队院校教育分类管理,按照“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原则,健全统筹管理、教学管理、学习管理相结合的军事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紧紧围绕军队战斗力建设需求,以提升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核心,坚持非学历继续教育与学历继续教育相结合、以非学历继续教育为主,分领域、分类别、分层次开展在岗继续教育,构建完善军队人员终身教育体系。积极运用“网络+教育”的理念方法,建立“需求牵引、平台统一、资源共享、立足岗位、自主学习”的军事职业教育运行模式,统建共用服务平台,共建共享教育资源,有组织有计划自主学习,逐步实现多样化教育、个性化学习、智能化服务、精细化管理。建立科学规范、系统配套、运行高效的制度机制,保证军事职业教育正规有序发展。包括建立学籍管理制度、学分银行制度、监察评估制度、质量报告制度、考核认证制度、课程更新机制、教学动力机制和完善学习动力机制等。

人社部将持续开展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技能就业行动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发布《关于持续开展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技能就业行动的通知》。《通知》指出,在全国范围内组织技工院校等职业院校、公共实训基地、企业培训中心和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对有就业创业培训愿望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开展就业技能培训、新型学徒制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创新创业培训和技能脱贫培训等,帮助其掌握就业创业的专项技能、提高岗位工作能力、职业转换能力和创业创造能力,培训合格率力争达到90%以上,培训后就业创业率力争达到90%以上。

《中国贫困女童未来职业教育发展需求研究报告》发布

10月10日,由全国妇联主办,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承办的《中国贫困女童未来职业教育发展需求研究报告》发布暨“春蕾学院”公益项目启动仪式在京举行。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邓丽出席并讲话,全国人大常委、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副理事长陈秀榕出席活动。为贯彻落实国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部署,了解贫困女童未来职业教育发展需求,提出推动贫困女童未来职业教育发展的行动建议,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联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从2017年上半年开始,历时4个月,在中西部地区山西、河南、四川、云南、新疆5个省份、10个县的158个样本村,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与入户访谈两种方式,开展了贫困女童未来职业教育发展需求实地调研和课题研究。研究发现,职业教育对于贫困女童帮扶有着显著的成效,但也面临着城乡差异过大、供需不平衡、缺少专业化指导等挑战,贫困女童职业教育亟待以需求为导向,构建贫困女童职业教育促进体系,进一步改善贫困女童生活状况。基于报告研究成果,在全国妇联、中国科学院的指导下,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同步启动“春蕾学院”公益项目,并与首批支持“春蕾学院”公益项目的中国科学院行政管理局、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所属国寿嘉园管理有限公司、浙江杭钢职业教育集团有限公司分别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春蕾学院”公益项目将通过资助贫困初中、高中、中专、技校、职高、大专等大龄女童,为其提供费用减免的未来职业教育和职业规划,重点对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女童职业教育进行扶持,探索建立与企业及有关机构的合作机制,在解决贫困女童基本就业需求的同时,为国家定向培养合格职业技术人才。

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滇西实施方案现场会召开

9月21日,教育部在昆明组织召开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滇西实施方案现场会。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王继平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总结了2012年滇西扶贫攻坚启动会以来东部职业教育集团与滇西各州市开展对口帮扶的经验做法,部署了下一阶段落实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滇西实施方案的各项工作,签署了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滇西实施方案落实协议。会上,云南省委高校工委书记、云南省教育厅厅长周荣介绍了云南省教育的基本情况,传达了云南省对于职业教育扶贫的坚定决心。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副司长、教育部挂职大理州副州长、滇西挂职干部总领队郭春鸣介绍了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滇西实施的工作背景,并提出了相关工作要求。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副巡视员晁桂明出席会议。云南省、上海市、职教集团、滇西州市代表分别作了交流发言。

职业院校教学管理工作座谈会召开

近日,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在北京组织召开职业院校教学管理工作座谈会。教育部职成司副巡视员葛维威出席会议并讲话,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职业教育相关处室负责人、部分科研机构及院校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教育部职成司教学与教材处处长黄辉主持。会议安排来自地方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教科研和职业院校的6位代表,分别从规范专业管理、贯彻国家教学标准、创新专业技能教学管理、建设品牌专业和科学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打造特色鲜明的教学管理体系等方面分享了经验。

社 团

2017职业教育与城市发展高层对话会在唐山举办

9月26日,由中华职业教育社与唐山市市委、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17职业教育与城市发展高层对话会在唐山市举办。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职业教育社理事长陈昌智出席开幕会议并做主旨讲话。中华职业教育社党组书记、总干事方乃纯与唐山市人民政府市长丁绣峰为中华职业教育社在唐山市设立的“职业教育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揭幕。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宋太平,中华职业教育社常务理事、国家审计署副审计长秦博勇出席开幕会,开幕会由中华职业教育社副理事长苏华主持。会上,首都经贸大学党委副书记孙善学,广西自治区中华职业教育社主任钱学明,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职教中心主任邢晖,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副理事长陈晓明,唐山市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田秀萍,围绕职业教育服务城市转型发展的最新理念,职业教育、产业、城市发展互动发展的唐山经验等议题做了发言。与会专家与唐山市相关委办局领导、职业院校负责人和相关企业代表就职业教育促进城市发展的唐山经验和促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途径及做法进行了对话。来自28个省(区、市)职教战线和企业代表220余人与会。

中华职业教育社加强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界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座谈会在京召开

10月12日,中华职业教育社在京召开加强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界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座谈会。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中华职业教育社的专职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中华职业教育社党组书记、总干事方乃纯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在讲话中指出,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群团改革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发挥中华职业教育社“统战性、教育性、民间性”的优势,团结和联系一批高素质、有影响、作用大的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界代表人士,推动我社各项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真正成为党团结和联系海内外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界人士的桥梁和纽带。在座谈会上,中华职业教育社党组成员、副巡视员李英爱介绍了近期职教社的组织和宣传工作情况,上海社、山东社和陕西社就加强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界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作了交流发言。与会同志还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群团改革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就做好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界代表人士队伍建设进行了分组讨论,提出很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国 际

Cedefop发布“欧盟低技能成人群体的经济和社会成本”研究报告

日前,Cedefop发布主题为“欧盟低技能成人群体的经济和社会成本”的研究报告,旨在为政策制定者针对低技能成人群体设计和落实有关政策提供依据。报告指出,鉴于欧洲多数国家低技能成人的失业率日渐升高的现实,未来几年,需要对这类人群的总量、特征以及经济和社会成本给予越来越多的重视。据调查,2015年,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成人中,超过63.6%的人只具备很低的职业资格,而且一旦进入劳动力市场,低技能成人大多只能从事低技能的职业岗位。虽然低技能成人最需要教育、培训和技能提升,但是,实证证据表明,他们极少参与学习活动。对未来的长期预测表明,劳动力市场对低技能劳动力的需求会越来越少,而对具备中、高等职业资格水平的劳动力的需求则会日益增加。失业、社会排斥和与劳动力市场脱轨向来都是降低潜在经济增长率、破坏社会凝聚力的重要因素。因此,使低技能劳动者重新融入劳动力市场,并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是欧洲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的政策挑战。欧盟委员会提出的《欧洲新技能议程》和《技能提升路径:成人的新机遇》都认识到了解决低技能问题的迫切性,以及确保每个欧洲人都能掌握一定的技能和能力从而充分发挥自身天赋和能力的重要性。Cedefop研究发现,在欧盟28个成员国中,低技能成人比例下降10个百分点,将使人均GDP增长率提高0.1个百分点。由于低技能成人比例下降和零低技能成人情况的出现,2025和2050年的年度GDP增长将分别超过2000亿欧元和4100亿欧元。

数 据

我国高技能人才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高技能人才工作取得长足进步

国家相继出台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加强企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世界技能大赛参赛管理办法等政策措施。国家层面建设476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594个技能大师工作室,实施技师培训项目,中央财政累计投入资金20.5亿元,带动地方同步推进省市级项目建设,高技能人才培养能力得到较大提升。到2016年底,全国高技能人才达到4791万人。

技能大赛蓬勃开展

坚持把技能竞赛作为加强技能人才选拔和培养的重要渠道,不断完善政策措施,掀起职业技能竞赛新高潮。全国有5000多万名职工和学生参加各类竞赛,1496名优秀选手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32万多人次晋升职业资格等级。十八大以来,组团参加了2届世界技能大赛,累计取得5金、7银、7铜和24个优胜奖的优异成绩,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青年技能人才的风采。经中央批准,中国宣布申办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并决定上海作为承办城市。2017年6月,在上海、苏州举办了2017年中国国际技能大赛。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举办的最大规模的国际性技能赛事。

基础工作稳步提升

注重法制、宣传、队伍、信息化、教材等建设工作。配合做好《职业教育法》执法检查和修订工作,积极推动职业技能开发立法。制定颁布79个国家职业标准,启动编制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和一体化课程规范,组织开展职业培训包开发试点,组织开发3000余种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教材、31个技工院校主体专业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教材和教辅材料。职业能力基础建设和管理服务水平得到较大提升。

职业培训发展迅猛

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意见》要求,大规模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既突出重点群体,大力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技能就业行动、化解过剩产能企业职工特别职业培训计划、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春潮行动”、技能脱贫千校行、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等,又统筹兼顾,不断完善职业培训政策,扩大培训规模,逐步构建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体系,广泛组织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提升技能人才职业素质和就业创业的能力。全国累计开展政府补贴职业培训9715万人次,为促进就业创业作出了新贡献。

技工教育实力不断增强

十八大以来,全国技工院校累计向社会输送532万名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7%以上,开展各类培训2600余万人次。

职业资格制度逐步规范

广泛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改革职业资格制度,完善技能人才多元评价体系。清理规范职业资格设置,分七批取消了434项国务院部门设置的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并要求各地按规定取消自行设置的职业资格。建立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管理制度,公布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实行清单式管理。职业资格证书在引导职业教育改革,促进劳动者求职择业、确定薪酬、岗位晋升、安全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国累计有9173万人次参加职业技能鉴定,7625万人次取得职业资格证书。

组织技能人才评选表彰活动

5年来,共组织三届高技能人才表彰活动,选树“大国工匠”,表彰90名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和899名全国技术能手,1461名高技能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猜你喜欢

技能职业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职业写作
劳动技能up up!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我爱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