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螺旋CT增强扫描在胃癌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

2017-02-26刘建梅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22期
关键词:中医院淋巴准确度

刘建梅

(汝南县中医院 CT室 河南 驻马店 463300)

螺旋CT增强扫描在胃癌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

刘建梅

(汝南县中医院 CT室 河南 驻马店 463300)

目的探讨螺旋CT增强扫描在胃癌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2月在汝南县中医院接受治疗的胃癌患者60例,术前所有患者接受螺旋CT增强扫描,术后淋巴结送病理科检查。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比较螺旋CT增强扫描与平扫对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果。结果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胃癌淋巴转移准确度为85.00%,特异性为83.33%,敏感度为85.42%。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胃癌淋巴转移准确度高于螺旋CT平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增强扫描能显著提高胃癌淋巴结转移诊断准确度,为临床制定手术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螺旋CT增强扫描;螺旋CT平扫;胃癌;淋巴结转移

胃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1]。目前胃癌根治术是胃癌的主要治疗方法,而胃癌主要通过淋巴结转移,因此予以患者淋巴清除术对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2]。淋巴结切除对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切除区域过大可导致患者免疫功能受损,切除区域不足,胃癌可再次复发。因此,术前准确确定淋巴转移范围对临床制定手术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3]。本研究选择行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对患者行螺旋CT增强扫描,进一步探究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胃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2月汝南县中医院择期行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60例。其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28~68岁,平均(47.21±2.64)岁;按病灶区域划分:胃窦癌26例,胃体癌19例,贲门癌15例。纳入标准:本研究经汝南县中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经活检检查确诊为胃癌;无螺旋CT增强扫描禁忌证。排除标准:合并严重的心、肾、肝等脏器功能障碍;合并其他恶性肿瘤;有精神疾病,无法正常沟通;凝血功能障碍。于术前对所有患者实施螺旋CT增强扫描,术后将其淋巴结送至病理科检查。

1.2检查方法患者常规禁食8~10 h,使用西门子64排64层螺旋CT机对患者进行扫描。扫描前10 min,让患者服用600~1 000 ml温开水充盈胃囊,患者取平卧位,将扫描电压调至120 kV,电流250 mA,层厚5 mm,自膈顶部到脐平面进行平扫,随后静脉注入1.5 ml/kg碘海醇进行增强扫描,分别于注射后19~24 s、50~65 s、4 min后进行扫描。

1.3观察指标比较病理检查与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淋巴结转移的结果,螺旋CT诊断淋巴结转移诊断标准:对各个时期的淋巴结进行扫描,从轻度向中度呈环形强化或均匀强化变化,且短轴与长轴之间的比值超过0.7。比较螺旋CT增强扫描与平扫对淋巴结转移诊断的漏诊与误诊率。分析淋巴结转移的特点。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定性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病理与CT增强扫描诊断淋巴结转移60例患者中螺旋CT增强扫描正确诊断淋巴转移41例,无淋巴转移10例,误诊2例,漏诊7例。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胃癌淋巴转移准确度为85.00%(51/60),特异性为83.33%(10/12),敏感度为85.42%(41/48)。

2.2螺旋CT平扫与增强扫描诊断淋巴结转移60例患者中30例患者螺旋CT平扫与增强扫描结果一致,13例漏诊,5例误诊。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胃癌淋巴转移准确度高于螺旋CT平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淋巴结转移特点转移淋巴结直径偏大,多为实体性呈囊状或环状。淋巴结的强化程度与病灶区域大小有密切的联系,病灶区域越大,延迟期、静脉期强化越高,动脉期强化越低。

3 讨论

胃癌是一种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等特征的恶性肿瘤,其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因此,早期诊断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既往常使用胃镜诊断胃癌,但胃镜检查不能明确淋巴结转移程度[4]。近年来随着螺旋CT技术的不断提高,其已成为评估胃癌淋巴结转移的主要手段,螺旋CT技术扫描速度快,可多方位调整获取任意切面图像,且图像清晰度高,有利于医师准确评估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5]。但螺旋CT不作为胃癌定型的诊断方法,只用于评估胃癌淋巴结与周围组织的浸润程度,为手术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螺旋CT诊断淋巴结转移主要依据淋巴结大小,转移的淋巴结表现出特异性的影像学特点,但螺旋CT对较小的淋巴结检出率较低,常出现漏诊、误诊情况,影响治疗效果。随着螺旋CT技术的不断提升,增强扫描能够明显增加组织的对比度,动态显示淋巴结的密度、形状及强化程度,且其对于较小的转移淋巴结检出率较高,能够全面地显示淋巴结转移情况。本研究结果显示,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胃癌淋巴转移准确度为85.00%,与螺旋CT平扫淋巴结转移诊断准确性相比,螺旋CT增强扫描准确性更高。分析原因在于通过窄间距重建、薄层扫描,有效提高淋巴结的检出率,通过增强扫描其图像更清晰,能清晰区分血管脏器,显示淋巴结强化特征。本研究结果显示,本研究60例患者中出现误诊2例,漏诊7例,其原因可能是淋巴结转移不仅与其大小有关,还与淋巴结的形态和密度有关。淋巴结发生炎症反应时,其直径增大,靠近肿瘤,与肿瘤间界线模糊不清,结构较为复杂,导致误诊或漏诊情况出现。螺旋CT具有较高的分辨率,通过全面观察腹部淋巴结的密度、大小、强化特征、数目等指标,判断淋巴结是否存在转移,能准确地显示淋巴结与周围结构组织关系,从而有效提高淋巴结转移诊断准确性。

综上所述,螺旋CT增强扫描能显著提高胃癌淋巴结转移诊断准确度,为临床制定手术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1] 李会菊,李晓阳,胡文俭,等.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在胃癌术前TNM分期评估中的价值[J].山东医药,2015,55(22):76-77.

[2] 伏红超,周慧,梁凯轶.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在胃癌术前TNM分期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18):2024-2026.

[3] 刘勇,陈中银,冯燕,等.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对胃癌浸润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3):289-291.

[4] 单云鹏.螺旋CT增强扫描对胃癌淋巴结多发转移的诊断价值[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7,24(2):194-196.

[5] 吴爱军,张振显.胃癌术前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对TNM分期的判断价值及其与肿瘤标志物、增殖分子表达的关系[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2(23):2928-2931.

R 735.2

10.3969/j.issn.1004-437X.2017.22.073

2017-04-02)

猜你喜欢

中医院淋巴准确度
前进中的广汉市中医院
赵县中医院
综合护理淋巴消肿疗法在降低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Phosphatidylinositol-3,4,5-trisphosphate dependent Rac exchange factor 1 is a diagnostic and prognostic biomarker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注意,有种“胖”不能靠运动去减
幕墙用挂件安装准确度控制技术
崛起中的钟祥市中医院
动态汽车衡准确度等级的现实意义
豚鼠、大鼠和小鼠内淋巴囊组织学的差异
中医院的契机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