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疝补片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2017-02-26吕翔徐顺利李洋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22期
关键词:外旋补片肌群

吕翔 徐顺利 李洋

(获嘉县红十字医院 骨科 河南 新乡 453800)

疝补片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吕翔 徐顺利 李洋

(获嘉县红十字医院 骨科 河南 新乡 453800)

目的探讨应用疝补片修补后关节囊和外旋肌群在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中的效果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3月至2016年6月获嘉县红十字医院收治的行髋关节置换的63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股骨颈或粗隆间骨折42例,Ⅳ期股骨头坏死13例,髋关节骨性关节炎8例。术中均接受疝补片修补后关节囊和外旋肌群。分析术后临床效果。结果平均随访13个月(3~24个月),伤口均为一期愈合,无脱位发生。髋关节Harris评分平均为89.32分,其中23优,31良,9可,0差,优良率为85.71%。结论应用疝补片修复后关节囊及外旋肌群,对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后的稳定性有重要作用,临床效果满意。

关节置换;老年患者;疝补片

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或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或半髋置换术具有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1-2]。由于老年人肌肉萎缩、肌力减退、依从性差等原因,尽管假体安放非常标准,仍可能发生关节脱位,尤其是后外侧入路途径[3-6]。本研究对需要进行髋关节置换的63例老年患者应用疝补片修补后关节囊和外旋肌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6年6月获嘉县红十字医院收治的行髋关节置换的63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6 例,女37 例,年龄67~99岁,平均75岁。股骨颈骨折或股骨粗隆间骨折42例,行走时滑倒22例,电动车致伤10例,其他原因摔倒10例,均非明确暴力损伤。合并伤:同侧或对侧桡骨远端骨折8例,同侧肱骨外科颈骨折2例,腰椎压缩骨折3例,头皮血肿1例。受伤距就诊时间1 h~2个月。Ⅳ期股骨头坏死13例,髋关节原发性骨性关节炎8例。63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内科疾病,包括高血压病38例,糖尿病23例,脑梗塞后遗症3例,慢性阻塞性肺病13例。骨质疏松程度按Singh标准:Ⅰ度3例,Ⅱ度11例,Ⅲ度23例,Ⅳ度14例,Ⅴ度12例。

1.2手术方法

1.2.1术前准备 完善术前常规检查,请相关科室包括内科及麻醉科等会诊,处理相关合并疾病,排除手术及麻醉禁忌证,与家属沟通并签订协议书。

1.2.2补片重建方法 全麻41例,腰麻22例。侧卧位,采用常规后外侧入路完成假体植入。术中可见关节囊存留少,难以包裹假体;外旋肌群皱缩,无明显弹性,缝线缝扎易撕裂,难以完整缝合。首先牵开短外旋肌群,将疝补片一个边与髋臼上方及后方残留关节囊行连续锁边或间断缝合,牵拉对侧边探查缝合牢固后,伸直髋关节,屈膝90°,抬高足踝使髋关节呈30°内旋位,确定补片在大转子处固定的位置及补片大小。应用2.5克氏针在大转子上钻孔,将补片连同外侧肌群固定在大转子上。置管引流,缝合阔筋膜、皮下、皮肤关闭切口。

1.2.3术后处理 常规接受抗生素、镇痛、抗凝、抗骨质疏松治疗。麻醉清醒后开始踝泵练习及股四头肌肌力锻炼,术后第1天准许患者屈髋60°,术后第2天拔除引流管后准许患者坐于床边,体能良好者扶双拐下床活动,6周内扶助行器行走。根据骨质疏松情况2~3个月完全弃拐。术后1个月内侧卧位时双膝间夹枕头,3个月内禁止患者自己穿戴鞋袜、下蹲、跷二郎腿、坐较矮板凳等。

1.3观察指标观察患者术后治疗效果。采用髋关节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满分100分,90分以上为优良,80~89分为较好,70~79分为尚可,小于70分为差。

2 结果

患者均于1周内下地活动,无内科疾病加重及心肺等并发症发生,4例胫后静脉血栓形成,经抗凝后消失,11例肌间静脉血栓形成,未做特殊处理,3个月后复查时消失。63例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2 a,平均13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术后感染及迟发性感染,无脱位发生。髋关节Harris评分平均为89.32分,其中23优,31良,9可,0差,优良率为85.71%。

3 讨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和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群的常见病,因患者长期卧床,该病并发症发生率高,现多主张手术治疗。老年患者多合并骨质疏松,术后开始锻炼及下地时间较长,术后易出现螺钉切割、松动、骨折不愈合等情况。髋关节置换术手术用时短、出血量少,术后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及下床活动,可有效降低长期卧床导致的并发症发生率[1-2]。

脱位是后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导致脱位的因素包括假设安放位置、患者依从性、软组织平衡等[7]。随着对人工髋关节认识的不断深入及临床经验的积累,由假体安放不良所导致的关节脱位逐渐减少;老年人活动量少,不从事剧烈活动,加之对经济的考虑,一般依从性较好。因此关节周围软组织失平衡逐渐成为脱位的主要因素。研究认为修复重建后方关节囊对预防髋关节后脱位具有重要意义[8-10],重建的方法包括直接原位缝合、经大转子钻孔重建、后方关节囊拉花后经骨隧道重建以及TwinFix重建等。但也有研究对此提出质疑,认为后方软组织修复存在较高失败率[11],比如在患者锻炼过程中可能造成大转子应力骨折,后关节囊张力过大且伸缩性不足,外旋肌群撕裂等。在临床中,老年患者尤其是长期的股骨头或骨性关节炎患者,外旋肌群弹性差,容易被撕裂,加之其纤维走形向外,缝线缝合困难,易撕脱;后侧关节囊本身较短且常有萎缩,重建时只有在髋关节外旋位才能缝合到大转子上,这也是锻炼或下床后导致撕脱失败的原因。

疝补片在外科应用广泛,其组织相容性好,无菌性炎症反应小,不会增加感染率[12],有较好的坚硬度、拉力和弹性,且使用简便,耐腐蚀,不会被身体的酶吸收、降解、变薄。近年来在骨科也有应用,如肿瘤切除后的修补,关节脱位后的修复重建等,临床发现补片在关节周围能刺激周围组织发生快速的成纤维细胞反应,纤维组织在短期内即可生长于补片上,与补片完全融合[12]。本研究中63例患者无脱位发生,说明应用疝补片重建后方结构的有效性;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优良率达85.71%,这与疝补片保障下患者早期下地活动,完善功能锻炼有关。应用疝补片修复后关节囊及外旋肌群,对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后的稳定性有重要作用,临床效果满意。

[1] 庞向华,欧兆强,欧阳建江.半髋关节置换与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对比[J].重庆医学,2013,42(10):1086-1088.

[2] 朱智奇,侯明,谢小青,等.DHS、解剖型钢板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48例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2013,24(7):964-966.

[3] 许康永,朱晨.后关节囊拉花后重建对防止骨质疏松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作用[J].安徽医药,2016,20(9):1676-1679.

[4] Hailer N P,Weiss R J,Stark A,et al.The risk of revison duo to dislocation after total hip arthroplasty depends on surgical approach, femoral head size, sex, and primaty diagnosis.An analysis of 78098 operations in the Swedish Hip Arthroplasty Register[J].Acta Orthop,2012,83(5):442-448.

[5] 曹学伟,肖春生,吕燃,等.三种不同方法重建髋关节后关节囊防止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比较研究[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2,20(7):650-651.

[6] 翟吉良,蔡思毅,翁习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原因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3,21(1):58-60.

[7] 冉学军,蒲川成,胡敏,等.保留修复后方关节囊及韧带对防止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作用[J].临床骨科杂志,2015,18(3):314-317.

[8] 刘晓宇,马胡晶,张君哲,等.关节囊修补对老年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脱位的影响[J].中国骨与关节外科,2009,2(3):215-218.

[9] 林奇益,李玉茂,谢晓勇,等.预防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早期后脱位:修复后关节囊及外旋肌群的意义[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18(40):6403-6407.

[10] 梁旭,刘粤,杨铁毅,等.全髋关节置换术关节囊保留与否临床对比研究[J].国际骨科学杂志,2014,35(2):116-119.

[11] Stahelin T,Vienne P,Hersche O.Failure of reinserted short external rotator muscles after total hip arthroplasty[J].J Arthroplasty,2002,17(5):604-607.

[12] 林世磅,余东,关术,等.聚丙烯补片在手部关节脱位中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1,8(13):35-36.

R 684.3

10.3969/j.issn.1004-437X.2017.22.016

2017-04-22)

猜你喜欢

外旋补片肌群
肩袖肌群训练联合电针对肩袖损伤的疗效
保留外旋肌群微创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分析
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补片的选择与固定
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类解剖重建外旋肌群技术
*男子水球守门员膝、踝关节屈伸肌群等速肌力实验测量
核心肌群
——稳定身体的“磐石”
少林小武功(二)
更正
3D-MAX补片在经腹腹膜前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
自固定补片与普通聚丙烯补片在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中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