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封闭抗体、抗核抗体水平与复发性流产的关系研究

2017-02-26吴辉张大锐石玉娥王淑敏李树云赵珍珍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22期
关键词:抗核复发性流产

吴辉 张大锐 石玉娥 王淑敏 李树云 赵珍珍

(驻马店市中医院 检验科 河南 驻马店 463000)

封闭抗体、抗核抗体水平与复发性流产的关系研究

吴辉 张大锐 石玉娥 王淑敏 李树云 赵珍珍

(驻马店市中医院 检验科 河南 驻马店 463000)

目的探讨封闭抗体、抗核抗体水平与复发性流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驻马店市中医院收治的65例复发性流产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35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封闭抗体水平,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水平。对比两组封闭抗体阴性率、抗核抗体阳性率,并分析两种抗体与流产孕周和流产次数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封闭抗体阴性率、抗核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2.31%(60/65)、67.69%(44/65),均高于对照组[28.57%(10/35)、5.71%(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产孕周<12周的患者和流产孕周≥12周的患者封闭抗体阴性率、抗核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9、0.630,P>0.05)。流产次数为2次的患者封闭抗体阴性率低于流产次数>2次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产次数为2次的患者抗核抗体阳性率与流产次数>2次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封闭抗体、抗核抗体水平与复发性流产密切相关,可作为复发性流产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研究价值。

封闭抗体;抗核抗体;复发性流产

复发性流产通常是指连续发生次数不少于两次的自然流产,病因较复杂,与自身免疫、环境因素等均有关。复发性流产的诱因之一是免疫反应,而封闭抗体与抗核抗体则是复发性流产常用的免疫指标。本研究通过对复发性流产和正常孕妇体内封闭抗体、抗核抗体水平进行检测,分析封闭抗体和抗核抗体水平与复发性流产的关系,以期为复发性流产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驻马店市中医院收治的65例复发性流产患者作为观察组,患者年龄为25~40岁,平均(30.62±2.13)岁。入选标准:确诊为复发性流产;无糖尿病、心脏病等其他重大疾病。排除标准:患有精神病、抑郁症等,不能正常进行沟通;生殖系统感染、畸形等。选取同期35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年龄为23~41岁,平均(29.23±3.0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检测方法抽取两组患者静脉血2 ml,3 000 r/min离心5 min,取血清,存于-20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封闭抗体,操作步骤按照说明书进行。将样品、标准品等加入包被封闭抗体的微孔中,彻底洗涤后用底物(TMB)显色,蓝色为阳性,无色为阴性。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根据试剂盒步骤说明进行操作,封片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滴度大于1∶100为阳性。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封闭抗体与抗核抗体检测结果比较观察组患者封闭抗体阴性率、抗核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2.31%(60/65)、67.69%(44/65),均高于对照组[28.57%(10/35)、5.71%(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008、35.181,P<0.05)。

2.2不同流产孕周患者封闭抗体与抗核抗体检测结果比较流产孕周<12周的患者封闭抗体阴性率、抗核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2.86%(39/42)、64.29%(27/42),流产孕周≥12周的患者封闭抗体阴性率、抗核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1.30%(21/23)、73.91%(17/23)。流产孕周<12周的患者和流产孕周≥12周的患者封闭抗体阴性率、抗核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9、0.630,P>0.05)。

2.3不同流产次数患者封闭抗体与抗核抗体检测结果比较流产次数为2次的患者封闭抗体阴性率为79.17%(19/24),低于流产次数>2次的患者[100.00%(4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52,P<0.05);流产次数为2次的患者抗核抗体阳性率为58.33%(14/24),与流产次数>2次的患者[73.17%(30/4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24,P>0.05)。

3 讨论

免疫反应是导致复发性流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封闭抗体与抗核抗体是该病常见的免疫指标。封闭抗体可阻止母体免疫系统对父系抗原的识别、杀害,阻断有害免疫应答,保持母体妊娠的正常进行[1]。抗核抗体是能与细胞核多种成分发生反应的自身抗体群[2],复发性流产的作用机理目前尚未完全明确。本研究对复发性流产患者血封闭抗体与抗核抗体水平进行检测,并与正常妊娠者进行对比,分析这两种抗体与复发性流产的关系。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封闭抗体阴性率、抗核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2.31%(60/65)、67.69%(44/65),均高于对照组[28.57%(10/35)、5.71%(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在复发性流产患者体内这两种抗体水平与正常孕妇存在差异。复发性流产患者封闭性抗体呈阴性,导致母体对父系来源的胎儿抗原具有识别和杀害功能,从而导致胚胎质量较低,易发生流产。抗核抗体的作用机制虽尚不明确,但说明其存在对孕妇妊娠过程有显著危害,这可能是因为该抗体的存在与患者自身免疫过程有关,使胎盘及蜕膜血管受损,影响胎儿发育,从而导致流产[3]。流产孕周<12周的患者和流产孕周≥12周的患者封闭抗体阴性率、抗核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封闭抗体、抗核抗体水平与患者流产孕周关系不够密切,缺乏封闭抗体、抗核抗体的患者可在怀孕的各个时期发生流产。因此,对于该类患者,应时刻关注机体免疫指标变化情况,积极给予相应治疗。流产次数为2次的患者封闭抗体阴性率低于流产次数>2次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产次数为2次的患者抗核抗体阳性率与流产次数>2次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封闭性抗体的缺失对患者的妊娠过程具有重要影响,流产次数越多提示其体内封闭抗体越缺乏。因此,若想提高该类患者的正常妊娠率,应重视对封闭抗体进行相关检测,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目前,相关治疗方法较多,如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中医治疗等[4-5]。

综上所示,封闭抗体、抗核抗体水平与复发性流产密切相关,均可作为复发性流产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研究价值。对复发性流产患者应加强相关抗体检测,并给予其及时、有效的治疗,提高正常健康胎儿出生率。

[1] 何金英,孙文芳,刘慧,等.279例复发性流产封闭抗体检测及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疗效观察[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4,46(11):1289-1292.

[2] 王筱.ACA联合ANA及ENA测定在复发性流产诊断中的价值[D].大连:大连医科大学,2017.

[3] 王春学.反复自然流产病例的免疫、感染纵深因素分析[D].青岛:青岛大学,2016.

[4] 刘晓芹,田连霞.封闭抗体与早期反复流产的关系及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的疗效观察[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12,18(5):276-278.

[5] 徐峻苗,傅萍.中医药孕前调治对封闭抗体低下性复发性流产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3,31(6):1311-1313.

R 446

10.3969/j.issn.1004-437X.2017.22.023

2017-04-16)

猜你喜欢

抗核复发性流产
铂耐药复发性卵巢癌的治疗进展
流产后需要注意什么
别自责,自然流产不一定是你的错
抗核抗体及抗核抗体谱检测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为什么不能隐瞒不愿提及的流产史
流产后需要注意什么
评价抗核抗体和抗核抗体谱联合检测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价值
抗核抗体荧光核型与狼疮肾炎病理类型的相关性分析
探讨BA,EMAb及ACA与不明原因复发性自然流产的相关性
临床就诊患者抗核抗体和抗核抗体谱检测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