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问还自带标准答案?

2017-02-15袁坚

为了孩子(孕0~3岁) 2017年2期
关键词:标准答案元认知预设

不知道你有没有仔细审视过自己教养孩子的方式和方法,其中有多少是经过深思熟虑而选择的,有多少是下意识地延续了曾经的经历与经验,又有多少其实是来自于外界影响的?其实,那些潮流追逐的教育热点,那些众口一词的“教育理念”,有问题的、不适合自家的,多了去了。

如果一个问题在被提出时已经预设好了答案……请问,你还提问干嘛?当一个真正的问题被提出时,它所期待的也应该是一场真正的思考,和一些前所未有的回答。

几年前,我为公益机构“真爱梦想”设计课程,当时我们就在谈“教育不是要让孩子去找‘标准答案,而是要让他们自由地去找‘自己的答案”。10年过去了,我却发现,喜欢“标准答案”的人还是有很多……所以,我们不妨再来谈谈这个话题,这次换个角度。

取消设问句吧

最近我在开发几套在线课程,以思维导图为主要工具,目的是培养孩子的思考、阅读和写作技能。某评审老师提出意见,认为我的课可以更多地“启发”孩子去思考。比如说,她举例,你展示给孩子一张画,可以问问:你能看到几只小动物呀?等孩子说完了以后再总结。

这就是所谓的“启发”吗?既然你心中已经有明确的答案,那么直接给孩子提要求就好了,不需要用提问的形式。比如,请找出这张画中的小动物,一一列出。简单、清晰、明了。孩子完全知道你想要他做什么,不需要去猜测。

这可以称之为“引导”,毕竟如果你不提,孩子可能会忽略画面上的某些元素,比如他可能会过分关注其中几种可爱的小动物,如小白兔、小松鼠,或是体型比较大的,如老虎、狮子等,但压根儿没注意到那些不起眼的小乌龟、小蚯蚓,或者是躲在树叶背后的小鸟……但这算不上“启发”,因为你再怎么“启发”,小动物的数量仍然是那么多,不会变出花样儿来。

这种预设好了答案的问题,在上述案例中还不算最糟糕的——毕竟画面上有几种小动物是客观的,是可以达成共识的。如果放到一些主观理解类的题目上,比如语文的“阅读题”,那就比较麻烦了。一篇文章,尤其是优秀的作品,它往往具备较大的包容性,不同的人原本就可以从中读出不同的感受,非得要说此处应该就理解成这样,而非那样,那除非作者站出来下定论了。

前阵子就有网络大V和菜头的一篇文章被删节后纳入语文“阅读题”,菜头自己跑去做了一遍,再对照“标准答案”,结论是:作者本人会得零分。

这种预设了标准答案的问题不仅不能“启发”孩子,反而会将孩子引向岔路:去琢磨“出这题的老师究竟想让我回答什么”,而不是“我真实的想法是什么”。爸爸妈妈在引导孩子时,最好先想想,你的提问要的结果是什么,是希望你的孩子去学会思考,还是学会揣摩你的意图。

接纳多种可能性

说完了“设问”不如直接提要求,对孩子来说反而容易理解和接受,也不会扭曲他的思考方向,那么面对有些“问题”时,我们就可以清楚明白地给孩子分析:这不过是借着问题的形式提出的要求。你理解清楚“要求”、去完成它就可以了。当然你也可以独立思考一下,去看看这个“要求”是否合理。有些要求如果不怎么合理,要学会分辨它们,在可能的范围内学会拒绝它们,也很重要。

那么,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提问”呢?从我的角度来看,提问者在提问时就要预期到,自己会获得各种各样的、不同的答案。提问的目的无非有这两个:其一,我真心想知道某些我不知道的事;其二,我真心希望你能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一番思考,并把你的思考成果告诉我。

针对第一点,在面对孩子时,又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关于孩子的经历,比如在学校都碰到了些什么事情,如果家长真心想知道,那么请不要预设价值判断。不然很容易变成孩子提供一些素材,供家长对孩子进行批评或说教。久而久之,孩子自然不愿意回答你的这类问题了。

另一种是关于孩子知道、而你不知道的知识与想法,这时候,你需要表现得平等、谦虚一些。毕竟现在的孩子都是在信息时代成长起来的,他们玩得得心应手的那些玩意儿家长都不一定会,那就让孩子来介绍介绍、补充一下我们所不知道的,这样不仅能增进亲子感情,对自己不断刷新认知也是有好处的。

再说回到第二点,这是我们在“教”孩子时经常用的方法,要点就是我上面已经说过的,要敞开心怀去接纳孩子可能给出的任何思考与回答,哪怕看起来完全不符合你的想法、或看起来颇为荒谬,都请尽量从中寻找他的思路(理解孩子的思路很重要,很多人都忽略了这一点,孩子的思路有时候是很新奇的,跟成年人的完全不同)以及寻找有价值的部分。

这才叫“我真的想听到你的回答”,这才是真的问题。

如何实现“不要预设”

“不要预设”这几个字,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非常困难。

对此我的建议是:首先,分清楚“事实”和“观点”。事实部分是有对错、可分辨的,可以尽量跟孩子讲清楚,讲多少都没关系;如果观点部分就包含着“预设”了,谈论时至少要加上“我觉得”、“我认为”,表明以下所说的只是爸爸妈妈的个人想法。言下之意是:孩子也可以不同意,可以有他自己的想法。

其次,要培养自己的“元认知能力”。元认知又称反省认知、监控认知、超认知等,是指人对自己的认知过程的认知。简单说来,就是能够跳开一步,从旁观者的角度去看问题,这样做相对更容易分辨哪些是自己的“預设”。一旦注意到了,再次利用“元认知”约束自己:尽量把预设跟问题分离开来、把观点跟事实分离开来。

此外,培养多元思维也是抵消片面预设的好方法。爸爸妈妈不妨利用思维导图,在跟孩子一起讨论问题时,把大家的想法都画下来,画的时候,可以家长的用一种颜色的笔、孩子用另一种颜色的笔,大家尽可能多地找不同的角度去分析。等到一张满满的画卷展示在眼前时,家长和孩子都会意识到:原来这个问题可能包含着那么多个侧面。

只有尽量地取消预设,才最有可能促成自由的思考,并收获超乎意料的、多样化的答案。而这不就是我们想要的吗?这才是“独立思考”和“自由思想”呀!

作者简介:

袁坚,复旦大学文学博士,多年媒体人,儿子6岁,现为多家媒体专栏作者、“喜阅馆”课程总监、“沪江网”在线课程讲师,推出面向孩子们的《思维导图》系列、《绘本阅读》系列在线课程,已出版《猫博士育儿笔记:换个方式爱孩子》及翻译绘本《神奇的世界》系列。

微信公众号:猫博士创意课程endprint

猜你喜欢

标准答案元认知预设
基于元认知的数学焦虑研究
李耀进:没有标准答案,唯有用心用情
丢失了标准答案
元认知策略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标准答案的反思
元认知在大学英语教改中的应用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预设留白 生成精彩
元认知策略对阅读词汇量的补偿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