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喜爱巴洛克的理由

2017-02-12俞子正

歌唱艺术 2017年8期
关键词:浮华巴洛克本性

喜爱巴洛克音乐,并不是怀旧复古,也不是受浮华的时代风格影响。我们这个时代很多是浮华的,物质繁华和越来越膨胀的欲望诱发的显摆。欧洲当年的巴洛克风格也是显摆,但从建筑到音乐、绘画、雕塑、文学,留给了世界一段辉煌灿烂的具有鲜明印记的文明进程,而我们如今土豪式的极尽奢华会给我们留下什么印记呢?

我喜爱巴洛克音乐由来已久,因为巴洛克风格不仅仅是浮华绚烂,它具有一种品质,真实地表现出人的本性,而不是像中世纪那样压抑本性,也不是像浪漫主义那样夸张地幻想人的本性。巴洛克音乐表现的是情绪,无论是华丽热烈的还是忧伤缠绵的,都是比较直接的情绪化表现,不太是情感的深刻,所以听起来比较随性,不会太累。然而,巴洛克风格在其他艺术形式中又还不是这样表面,在雕塑和绘画中会有很多深邃的内涵,包括思想和情感的寄托。我不是说巴洛克音乐没有情感,情感和情绪是不一样的。情绪是与生俱来的,喜怒哀乐不需要培养和积累,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情绪是一样的,只是由于环境的不同而表现方式不太一样,也可能由于性格的原因表现程度有所差异,但是感受是一样的。情感却是积累的,情感有深刻和浅显之别,思想才有高尚和低俗的区别。而情感却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生活的环境和接受教育、接受社会的过程中积累的,不是谁都能感受到的;尤其是在音乐中感受情感,那不是平常人力所能及的,但是听巴洛克音乐时还不至于感受到情感的深刻,差不多就是被某种气氛和情绪包围着。

以前,一些理论家常常带着情绪,违心而固执地批评巴洛克风格和那个时代的艺术,其实是没有道理的。就如一个人的成长,都是从朴素、简单开始,青春时期追求漂亮和时髦,然后成熟,最后返璞归真,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巴洛克不是突发奇想的,是人类文明进程中必然会出现的一个阶段,无论在哪个社会,都会有这么一个时代风格。中国文化也有过巴洛克式的华丽和繁缛,篆书、青铜器上的铭文、清代的家具,大概也都属于这种表现。

音乐原来只是优美的、唯美的,是表现人性中美丽的感受,早期的音乐即使表现死亡,也是优雅的。一直到莫扎特,音乐的美总是第一位的,甚至是唯一的。到罗西尼出现之前,音乐语言基本是相似的,连装饰音的形式都是接近的,具有明显个性的音乐语言不多。后来浪漫思潮的出现,艺术表现的不再仅仅是美,需要表现丑了,不仅仅表现情绪了,需要表现多层面的情感了,因此音乐也因为情感的丰富而复杂了,不再是纯美的、唯美的,必须表现出粗俗,甚至野蛮和粗鲁、颂扬和贬低。音乐因为情感或者戏剧的需要而变成了手段,不再是独立的,不再是单纯的了。当除去这些附加在音乐身上的其他因素之后,音乐才是它的本美,《水上音乐》堂皇地响起,《四季》被优雅地奏出时,你会有超然的愉悦、没有联想的享受,就是被音乐包围,不需要你去挖空心思地感动,幸福来自情绪的本能,只有音乐本身和情绪的本能,是对音乐感受的本能回归。我们可以轻松地享受这些音乐,而不是被深深地拉到音乐里,我们可以在音乐的旁边欣赏音乐,无须心灵的感动,无须精神的倾注,只要静静地站在音乐旁边,听音乐幸福地响起。

当然,我不是说音乐不需要情感,这是无法否定的,只是我个人不喜欢这样的沉重和负担。让音乐表现情感是浪漫时期以后的音乐的伟大之处,也是几乎所有人都为之奋斗的终极目标!音乐让所有人感动,音乐是为情感而创作的,人类可以在音乐世界里感受丰富的情感,音乐可以表现出超乎音乐的情感世界甚至思想、哲学;然而,却也因此而游离了音乐本来纯净的单纯和唯美!情感和情绪是不一样的,情感需要积累,而听音乐和表现音乐的瞬间来不及感受这种积累,我们能感受到的是本能的情绪。

喜爱巴洛克音乐,至少它没有烦恼、没有复杂,也没有那么丰富的情感,它是热烈、纯净或者优雅的情绪,来自本能、来自心灵的简单的开心或者忧伤情绪,它不需要你去感动,只需要你感受到某种情绪的变化和体验,你会很轻松、很得意,不会像听威尔第歌剧的戏剧性和沉重,更不会像听瓦格纳那样的“压力山大”。当音乐洗去那些依附在她身上的负担和罪孽,回归本能的时候,巴洛克就在你面前等待你。

猜你喜欢

浮华巴洛克本性
戏剧性十足的巴洛克艺术
巴洛克艺术的先驱
保持本性方能异彩纷呈
《暗调巴洛克之二》
小议巴洛克时期的音乐魅力
羊质虎皮
锦绣浮华,生死契阔
浮华尽
现代进行时传承之旅收官站纪实 褪去浮华·拥抱新生
本性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