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论高等院校中文师范专业的有效创新

2017-02-09肖慧

魅力中国 2016年27期
关键词:高等院校

肖慧

【摘要】在高等院校的中文师范专业当中,中文也不再是我们初中、高中为了升学而将思维固定在一个死死的框架里面的时代了,在各高等院校的中文专业中,就是要摆脱传统中文教学的束缚,使我们的中文专业能够尽情的发挥,自由的驰骋。而对于现阶段的中文教学来讲,则要求我们的教学方式能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用创新性思维对高等院校中文专业进行教学。

【关键词】高等院校;中文师范专业;有效创新

在很多的学生看来,学习中文是一项艰苦而又枯燥寂寞的事,也有很多的学生从一开始就及其厌恶这样一门学科。尽管老师在讲台上面讲的绘声绘色,唾沫横飞,下面的学生依旧是不知所云,昏昏欲睡。而传统教学中,大多是采用的照本宣科的单一教学模式,使得现阶段的学生对其产生排斥之感。在21世纪科学文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则对我们的高等院校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高等院校中文专业实施的创新教学,笔者从以下几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鼓励高等院校中文师范学生大胆发挥想象

在高等院校的中文师范专业当中,中文也摆脱了我们为了考试而给出一个答案区域的限制。在高等院校中,老师则要创新性的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跳出以前中学时候的思维束缚,这样也能够真正的了解和学习到中文的精髓。只有打破传统的思维禁锢大胆质疑和创新,才能够真正意义上的提升重物素养及领悟力。我们以杨贵妃事件为例,很多人认为杨贵妃就是一狐狸精、一红颜祸水,把唐玄宗迷得是昏头转向,堕落在温柔乡,不思朝政,最后引狼入室,一个安禄山一个杨忠国,一个这女人的干儿子、一个是哥哥,最后导致了唐朝繁华不再,直至灭亡。某种意义上来看,唐朝的衰败和杨贵妃的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只要我们换一种角度去看,杨贵妃她一个女人,手无缚鸡之力又怎么成了祸国殃民的祸患了呢。即使是杨贵妃告诉唐玄宗皇上你该上早朝了唐玄宗硬是不去,难不成她能踹他两脚、把他拖上朝去,我们都知道是不可能的,谁不想保护好脖子上的东西,杨贵妃也是人,也许在她告诉唐玄宗你该上朝了,然后惹恼了玄宗,说你再这样不识时务我就杀了你。你说他一个女人,还能够怎么做。其实对于唐朝的衰败,不是从杨贵妃开始的,如果硬要和他扯上关系的话,就是在唐玄宗硬要取自己的儿媳妇杨玉环为妃的时候这一切就注定了,一种政治体制和道德伦理的衰落也就暗自预示着这个王朝的开始衰落。所以,在学习中文的时候要引导我们的学生大胆的去思想去质疑,才能够打破常规的世俗的说话和结论,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有新的发现,也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在文学上的造诣。

二、加强高等院校中文师范学生思想的交流

人的活动是社会互动的表现形式,人的一切活动都不能单纯地解释为个体的活动。单个人的活动,也反映着社会的影响。具有社会活动的意义,受到内在和外在的社会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约束、激励和推动,受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其他社会成员的影响。学生所置身其中的学校整体的科学文化素质特别是创新素质的生长发育的现实状态,以及生活的具体社会文化和交往情境,就成为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社会条件。

在文学当中,文学不但具有其文学价值,也是一个时期特定的产物,具有一个时期象征性的作用,不同的时期 所反映出来的东西是不一样的,很多东西我们以前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并没有发现或重视它,而这些潜藏着的价值对于我们学生以后的社会适应能力、就业和谐都有很大的帮助。通过开展科研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的发展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剖新教学提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教学有个性,教学内容有个性,教学方法有个性,将学生的学习纳入到与实践相结合的状态下,同时创新性的中文教育对于我们的学生去发掘这样一种价值有很大的帮助。在课堂上作为老师可以甩掉手里照本宣读的课本让我们的学生自己发挥,可以让我们的学生走上讲台,用自己的看法去解读谋个人的生平、某件事情的看法等等,也可以在班级以讨论会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到讨论之中来,用这样一种形式让我们的学生可以在一种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去了解和探索文学,也只有用这样一种方法,在我们的营销里面称的“头脑风暴法”各抒己见,集思广益,才能够让我们的学生更大限度的去创造。

三、中文师范专业学生要参与社会实践,明确就业方向

目前我们的高等院校教育就是将我们的学生匡进一个笼子里面,去努力学习。但我们以前一直追求的高分数、好成绩并不一定能够在毕业之后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在人才市场上,我们看到最多的是那些基础扎实、思维敏捷、善于独立思考而又能较好地应对挑战的创新性人才受到企业和其他用人单位的欢迎。而那些在校期间就有论文发表、获得各种奖励、能给用人单位提供出参与社会实践实际成果的学生更是供不应求,对于这类学生而言,他们有充足的社会实践经验,有面对和迎接挑战的能力,对于这类学生,找工作是完全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在现阶段有一部分高等院校建立在与市区较远的郊区里面,又或者是我们的高等院校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大多都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较少的参与到社会实践当中去,消息闭塞,经验较少,如此学生长期与社会相隔离,对社会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结果一旦接触社会。看到某些阴暗面以后,就会感到茫然若失,无所适从的一种必然的消极后果。为此,我们的教育必须变封闭为开放式的社会化教育。让我们的学生可以早一点的接触和了解社会,能够避免我们的学生走出校园时的迷茫不知所措和对社会上的黑暗一面有一个充分的心理准备。同时早一点了解社会,也能够帮助我们的学生去发现和了解自己的求职意向,避免毕业后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工作,最后病急乱投医的现象,让学生明确自己的位置与角色,把握自己的准则与方向,在校时间,进行社会调查,参与社会实践,把握时代脉搏,在社会式的开放大学中培养学生主动地参与、积极地实践的习惯。凭借这个过程,可以了解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要求、人们的人生态度和理想信念。进而以此为参照来设计自己调整自己,充实自己。在活动中,要关注学生活动、探索的过程,而不仅仅关往学生活动、探索的结果,要在学生活动和探索的过程中激发、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培养青年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意识,能力和习惯。

参考文献:

[1]李枫,张立丹.高等院校中文系实施创新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思考[J],华章.2007(7)

[2]于宏,高师中文专业教学与中学新课程语文教学对接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9(6)

[3]陶德宗.高等院校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改革的必要性与建设路向[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7)

猜你喜欢

高等院校
浅谈高校资产经营公司规范治理模式
论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提升
论高校就业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义及建议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及改革取向研究
浅析VB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的改革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