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社会热点问题讨论的大学生立场表达研究

2017-02-06吴琼王晓燕

关键词:热点问题语料立场

吴琼 王晓燕

(湖南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株洲 421007)

基于社会热点问题讨论的大学生立场表达研究

吴琼 王晓燕

(湖南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株洲 421007)

立场表达研究是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运用Du Bois的立场三角理论,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大学生社会热点问题讨论中的立场表达进行实证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会话参与者对其认识立场的表达远远多于对评价或是个人感觉与情绪的表达。信息来源类认识立场主要是通过转述这种方式来实现的。其次,命题评价类认识立场主要是通过情态词、语气词和心理动词来表达。对大学生社会热点问题讨论中立场表达进行研究,有助于拓展会话立场表达的研究领域,也为大学生会话互动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大学生;会话互动;立场表达;会话分析

1 立场表达研究背景

近年来会话互动中的立场表达研究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备受关注。立场的概念最先是由Biber & Finegan于1988年提出。在此后的几十年的研究中,不断有学者对立场概念重新进行了修正。早期的立场研究主要聚焦于某些语言形式,没有考虑语境这一重要因素。如今,立场表达研究更多地结合语境,并充分考虑到主体间的立场互动。立场表达研究在国外已取得丰富的成果。国际语言学期刊Journalofpragmatics在2015年的83期也刊登了专刊研究Stance-marking and Stance-taking in Asian Language 的相关论文,并呼吁更多的学者投入到汉语、日语、汉语等亚洲语言在互动中的立场表达研究。Ahie Adachi(2016)探索了在日语称赞中索引和立场表达实践的概念。罗桂花(2014)在《立场概念及其研究模式的发展》一文中对国内外的立场研究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介绍。

目前,国内学者们对立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书面语这一方面,但少有对会话互动的立场表达研究。关于大学生会话互动,前人曾对其在语码转换、话语风格、话轮转换等方面进行过研究。郭林花(2006)探讨了大学校园中句内语码转换句法特征,发现英汉句内语码转换特征是受规则制约和符合语法的。孙琳(2015)对在汉语环境下大学生话语风格的性别特征逐渐趋同这一现象及该现象的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但少有对大学生在社会热点问题讨论中立场表达的研究。基于此,本文运用Du Bois的立场三角理论,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以收集的真实大学生对于社会热点问题讨论会话为语料,对大学生对于社会热点问题讨论中立场表达进行实证调查研究。

2 立场三角理论概述

2.1 立场的定义

立场三角理论最初由Du Bois(2007)在其论文《The Stance Triangle》中提出。Du Bois(2007)将立场表达解释为一个三角行为。三个顶点由一个客体和两个主体组成,含有三个子范畴,分别是评价、定位和一致性。Du Bois(2007)在其论文立场三角中对“立场”这一概念提出了一个可操作性的定义:社会行为者以对话的方式,通过外在的交际等手段发出的公开行为,这种行为在社会文化领域以及社会认知关系的任意显著维度上由社会行为者对客体进行评价,对主体进行定位,并和其他主体建立联系(见图1)。

2.2 立场表达的类型及例析

在此定义的基础上,Du Bois(2007)分别解释了立场表达的三个子范畴——评价、定位和一致性。评价指的是由立场主体指向立场客体,主体认为客体具有某些性质或者价值的过程。定位又包括情感立场和认识立场这两个范畴。情感立场是指会话者在情感阶上为自己选定一个位置,如快乐或者忧伤等。认识立场是指会话者在认识阶上对自己进行定位,即认识立场行为。一致性是指两个立场之间的关系,即两个立场主体间的关系。

2.2.1 评价立场(The evaluative stance)

Excerpt 2.1 -151125…09A:就吃了一个月就再也没去过了,太脏了10B:我们一般都在23栋那一条吃,靠近尚易超市那里11C:我知道,就在那一条嘛,其实我觉得食堂还好诶12D:我们学校食堂特脏…

这个例子中会话参与者A首先表达了对立场客体食堂的消极评价立场,即太脏了。会话参与者C则表达了对立场客体食堂的积极评价立场。

2.2.2 情感立场(The evaluative stance)

Excerpt 2.2 -151125…45A:那你不觉得如果家里有很多小孩的话,当你老的时候哦,儿孙满堂的时候家里不是很热闹吗(眼睛看着对方)

46B:额,我这人不喜欢热闹,我喜欢一个人在一个房子里静静的,我不喜欢人多…

在这个例子中会话参与者B表达了自己的情感立场,即喜欢一个人在一个房子里静静的,不喜欢热闹。

2.2.3 认识立场(The epistemic stance)

Excerpt 2.3 -160125…121A:我觉得咱们学那个语种只能够达到初级的阶段122B:是我觉得我们专业(…)不太、不太…123C:飘哥你以后选啥?124A:我觉得我以后会当老师…

在此例中,会话参与者A表达了自己的认识立场,即我觉得咱们学那个语种只能够达到初级的阶段,和我觉得我以后会当老师。会话参与者B也表达了自己的认识立场即是我觉得我们专业(…)不太、不太……

2.2.4 (不)一致性立场(The dis/alignment stance )

Excerpt 2.4 -160105…89B:我最不想干的两个职业一个就是老师和一个就是医生(笑)90C:Metoo(一边笑,一边和陈飘握手)…

在这个例子中,会话参与者B表达了自己的认识立场后,会话参与者C表达了与会话参与者B同样的立场,即一致性立场。

3 研究对象、方法以及问题设计

3.1 参与者

本研究的参与者为本会话分析研究团队邀请的国内某工科类大学的外国语学院的大学生会话志愿者,参与者的年龄均在18到22岁之间,并且均为外国语学院外语系师范英语专业二年级的学生。本次研究的参与者男生12人,女生12人。其中参与会话的志愿者组合均非常熟悉,彼此之间都很了解。

3.2 语料的收集和研究方法

本语料的收集来自真实的大学生自然会话。语料收集是在参与者本人同意的情况下,志愿者在轻松自然状态下对于当时社会热点问题的自由讨论。本文语料的收集确保每次的录音都至少在30分钟以上,语料收集时间从2015年10月到2016年6月。参与的志愿者一共24人,男女比例为1∶1。每次语料收集时参与者都是在熟悉的环境——教室和寝室。参与者均面对面坐着,笔者始终持智能手机和相机跟随进行录音和录像。本文语料一共收集了20个视频,谈论的社会热点问题包括:巴黎恐怖袭击、二胎政策、滴滴打车事件、明星吸毒、魏则西事件等。为了保证语料收集的有效性,笔者将每次录音和录像的前15分钟按会话分析转写规则转写为书面文字形式。最后按Du Bois(2007)立场三角中理论立场表达的四种类别对本文语料进行分类标注,并请本会话分析团队的其他成员帮忙多次进行校对,计算出每个类别出现的频率,以便分析大学生基于社会热点问题讨论的立场表达总体上的特征,并且通过定性分析,总结大学生立场表达的主要方式。

3.3 研究问题

本研究试图回答以下两个问题:第一,大学生对于社会热点问题讨论中立场表达总体上有什么特征?第二,大学生对于社会热点问题讨论中认识立场表达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立场表达分布特征

Du Bois(2007)将立场表达阐述为一个三角行为,三个顶点由一个客体和两个主体组成,两个主体对客体的立场之间的关系是指一致性立场与不一致性立场的表达。通过对本文语料的分析发现:大学生对于社会热点问题讨论中立场表达也存在四种立场表达次类,其具体分布如表1所示。

表1 立场表达分布频率表

表1显示,在大学生对于社会热点问题讨论语料中一共出现立场表达1 047例,其中认识立场表达约占50%。从总体上看,认识立场的表达在语料中所占比例远远高于其他立场表达,(不)一致性立场次之。评价立场和情感立场分布所占比例最少。研究结果与Biber et al.(1999)的观察结果一致,即会话参与者对他们的认识立场的表达远远多于对评价或是个人感觉与情绪的表达。

通过对本文语料的定性分析,本文发现大学生倾向于表达自己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的认识立场,以及对于其他参与者所表达的立场提出自己的趋同或者趋异立场,也即一致性立场和不一致性立场表达。基于社会热点问题讨论的大学生认识立场表达出现的高频率表明:第一,当代大学生具有善于表达自己的普遍性特点;第二,大学生通过认识立场的表达能够构建自己对知识的权威身份;第三,认识立场的表达是信息交流的过程,通过认识立场的表达,同伴之间能够获得更多的认识。其次一致性立场和不一致性立场表达体现了大学生参与者对于社会热点问题讨论的高度参与积极性,以及大学生对于立场表达的批判性思维。最后,本文发现通过表达对参与者的一致性立场和不一致性立场能够与学生之间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4.2 认识立场表达的方式

本文从定性的角度对大学生对于社会热点问题讨论语料中认识立场表达的方式进行了深入探讨。在大学生会话互动语料中我们发现认识立场的表达方式非常丰富,Mushin(2001)认为认识立场可以分为两类,即信息来源类和命题评价类。在大学生对于社会热点问题讨论语料中,也存在以上两种类型的认识立场。

4.2.1 信息来源类

在大学生对于社会热点问题讨论语料中,大学生表达信息来源类认识立场的主要方式是通过转述,如:我听我老师说、看书上说、看新闻的时候说、看到一个报道说、看到有人说、看那个网上说、新闻报道说、他们说、有人说、他说、听别人说、有个同学说、有个人跟我说、用老师的话来说、比如说,等等。

Excerpt4.1 A-151117

…127A:我觉得还是挺有意思的,看一下嘛(微笑)128B:对啊(微笑)其实我之前不是大学的时候去英国交流去了半年,然后大概国外网站看中国的新闻(边说边做上网的动作)都是一些咱们在国内看不到的东西129A:对啊(点头),我听我老师说好多都封杀了130B:现在我们中国翻不了墙了,就看不了。这能录吗(右手指着相机)131A:没事(微笑)…

例4.1中,A和B两个女生是同班同学,并且是一个寝室的室友。本段语料中,A与B正在讨论的是巴黎恐怖袭击事件,在第127行,A说她觉得看新闻挺有意思的,B表达了与其一致的立场,并提到自己在国外交流学习的时候在国外看新闻看到国内看不到的信息。接着在第129行,A对这一信息表示认同,并通过转述自己老师说的话来表达自己的认识立场,即“我听我老师说好多都封杀了”。

同时,我们发现在大学生会话互动语料中,信息来源类认识立场的信息转述来源主要是书本、新闻、网络、以及身边的同学和老师所提供的信息,充分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信息来源类认识立场的时代特点。首先由于网络时代的到来,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得大量信息,所以在表达信息来源类认识立场时也会明显通过转述网络信息来表达。其次,在校大学生平时的互动主要集中在与老师和同学之间的交流,交流的过程也是信息传递的一个过程,所以在表达信息来源类认识立场时,也会明显通过转述同学或者老师的话语来表达自己的认识立场。

4.2.2 命题评价类

在大学生对于社会热点问题讨论语料中,命题评价类认识立场的表达常见方式有以下三种:第一种是通过情态词,如肯定、确定、可能、应该、好像、完全、毕竟、会等。例如:

Excerpt4.2 A-151117

…135A:工资还不就是低薪嘛136B:可以,好像是要学会骑那个电动车哦137A:没有没有,我就端个碗端个菜而已,其实很轻松…

例4.2中,A和B两个女生是同班同学,她们正在讨论的是关于大学生兼职的话题。在第135行前,她们俩提到了许多大学生在餐馆兼职送外卖。在第135行,A评价说在餐馆兼职送外卖是低薪,接着B说“好像是要学会骑那个电动车哦”。B使用了情态词“好像”来表达她的不确定性认识立场。

第二种是通过语气词:吧、嘛。例如:

Excerpt4.3 A-160117

…55A:而且到现在对于这一事件我觉得就是百度他们他们没有出来表态的(摇头)就对这一事件百度没有出来表态(看着B)

56B:百度负责人还没有出来吧(看着A)57A:(点头)…

例4.3中,A和B两个男生是同班同学,他们正讨论的是魏则西事件。在第55行,A提到百度对于魏则西事件没有出来表态,B接着表达了自己对于这一事件的认识立场——百度负责人还没有出来吧,B使用了语气词“吧”来表达了他对于“百度负责人还没有出来”这一命题的不确定性立场。

第三种是通过心理动词:觉得、感觉、知道、想。例如:

Excerpt4.4 A-160117

…61A:我觉得就是百度的这种形式就不对啊(右手不停的在胸前做姿势)62B:我觉得他们的这种审核的一个过程和制度都要不停地完善,像他从最初级的交审核资料,对吧,我觉得他应该要有一个实际的那种考察吧,对不(看着A)63A:(点头)…

例4.4中,A和B两个男生是同班同学,他们正讨论的是魏则西事件。A与B 均通过使用心理动词“觉得”加第一人称代词“我”来表达他们的认识立场。

命题评价类认识立场的表达手段情态词、语气词和心理动词,体现了大学生认识立场表达方式的丰富性。通过使用情态词、语气词和心理动词,能够表达自己对认识立场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即认识立场的可靠性程度。通过语气词吧、嘛和情态词可能、应该、好像的使用表达的是不确定性的认识立场,通过情态词肯定、确定、毕竟、完全的使用表达的是确定性的认识立场。

总之,在大学生对于社会热点问题讨论语料中我们发现,大学生更倾向于表达自己的认识立场。认识立场可以分为两类,即信息来源类和命题评价类。信息来源类认识立场主要是通过转述这种方式来实现的。其次,命题评价类认识立场主要是通过情态词、语气词和心理动词来表达。

5 研究结果及意义

本文运用Du Bois的立场三角理论,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大学生社会热点问题讨论中立场表达进行了实证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会话参与者对他们的认识立场的表达远远多于对评价或是个人感觉与情绪的表达。通过对本文语料的定性分析,本文发现大学生倾向于表达自己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的认识立场,以及对于其他参与者所表达的立场提出自己的趋同或者趋异立场,也即一致性立场和不一致性立场表达。本文发现通过表达对参与者的一致性立场和不一致性立场能够与同学之间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本文进一步发现,大学生会话互动中认识立场表达方式非常丰富。信息来源类认识立场主要是通过转述这种方式来实现的。其次,命题评价类认识立场主要是通过情态词、语气词和心理动词来表达。

通过对大学生社会热点问题讨论中立场表达的研究,展现了当代大学生在会话互动中立场表达的特征,拓展了会话立场表达的研究领域,为后续的汉语中会话立场表达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本研究结果对对外汉语教学有启示作用,也为大学生会话互动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1]Biber, D. & E. Finegan. Adverbial stance types in English[J].Discourse Processes,1988(1):1—34.

[2]Biber, D S. Johansson, G. Leech, S. Conrad, E. Finegan & R. Quirk. Longman Grammar of Spoken and Written English[M].Essex: Pearson Education, 1999.

[3]Ahie Adachi. Sugoi-Indexicality and stancetaking in Japanese compliments[J].Language in society,2016(45):193—216.

[4]Du Bois, J.W. The stance triangle[A]//In R, Englebretson (eds.), Stancetaking in Discourse: Subjectivity, Evaluation, Interaction[M].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007:139—182.

[5]Editorial. Stance-marking and stance-taking in Asian languages[J].Journal of Pragmatics,2015(83):1—9.

[6]Mushin, I. Evidentiality and Epistemological Stance Narrative Retelling[M].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001.

[7]郭林花.大学校园英汉语码转换的形态句法特征[J].现代外语,2006(1):20—28.

[8]罗桂花.立场概念及其研究模式的发展[J].当代修辞学,2014(1):41—47.

[9]孙琳.大学生两性话语风格逐渐趋同现象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5(27):264—265.

责任编辑:卢宏业

Study of Stancetaking in College Students’ Discussion on the Hot Issue of the Society

WU Qiong, WANG Xiao-yan

(Foreign Language College, 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Zhuzhou 421007, China)

The research on stancetaking is a hot research topic in recent years. Adopting Du Bois’ Stance Triangle theory, this paper tries to study the stancetaking of College Students’ discussion on the hot topic of the society by combining the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ways of research.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xpression of the conversational participants’ epistemic stance was much more than that of the evaluation or the expression of personal feelings and emotions. The sources of information type epistemic stance are mainly realized by reporting. Secondly, the proposition evaluation type epistemic stance is mainly expressed by the modal particles and the psychological verbs. Through the research on the stancetaking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discussion of social hot issues, it is helpful to expand the research field of the stancetaking of the conversation, and also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for the study of college students’ conversational interaction.

college students; conversational interaction; stancetaking; conversation analysis

10.3969/j.issn.1674-6341.2017.01.030

2016-11-28

2016年湖南工业大学研究生校级创新基金项目(CX1611);湖南省2015年社科基金资助项目 (15YBA137)

吴琼(1992—),女,湖南衡阳人,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语言学、话语分析、会话分析。王晓燕(1968—),女,湖南株洲人,教授,英语语言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会话分析、语篇分析、应用英语语言学、二语习得。

H030

1674-6341(2017)01-0083-04

猜你喜欢

热点问题语料立场
基于归一化点向互信息的低资源平行语料过滤方法*
空间几何体中的热点问题聚焦
设计立场和手工生产关系的辩证认识
武术研究的立场
扬 善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常见热点问题及应对
《苗防备览》中的湘西语料
国内外语用学实证研究比较:语料类型与收集方法
Reliability assessment consideringdependent competing failure process and shifting-threshold
2009年地理备考应关注的热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