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国养生文化

2017-02-05万芳杜鹃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酒文化养生哲学思想

万芳+++杜鹃

摘 要:中国养生文化源远流长。中医的“医食同源”和“治未病”思想、古代体育健身活动、古代茶养生文化、古代酒养生文化直到现在还影响着人们的饮食起居。古代哲学思想影响着古人的修生养性,到了现代又散发出浓郁的时代气息,指引着人们养生养性。

关键词:中医 哲学思想 体育文化 酒文化 茶文化 养生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1-0058-04

中国养生文化源远流长。《管子》提出“食莫若无饱”的节适有度的原则。《论语》中提出“知者乐,仁者寿”的观念;《老子》提出“无为”、“致虚极,守静笃”的养生观念;《庄子》提出“无用”的养生观;《黄帝内经》提出“饮食有节,起居有常”的原则;华佗发明“五禽戏”……中国的养生文化博大精深。

1 中医药食同源的思想与养生

“药食同源”,又称“医食同源”,是我国古代医学的重要思想,认为许多食物既是食物,也是药物,食物不仅可以饱腹,也可以治病。

王学泰在《中国饮食文化史》中指出“中国古代医学源于饮食,神话传说中神农氏不仅是教人种庄稼、树百谷的农业之神,而且还是医药的发明者,是华夏民族的药王”[1]。中国古代神话如《搜神记》《淮南子》记载了神农氏“尝百草之滋味”的神话。另外,《山海经》也有柢山“有鱼焉……食之无肿疾”、另有青丘山 “多赤鱬……食之不疥”的传说。从这些神话和传说,可以看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战胜疾病的乐观精神和朴素的食疗观。

中国历史进入文明时代之后,祖先们在与自然界的较量中积累了丰富的食疗养生经验,并将这些经验通过典籍的形式记录并传承到后代。《周礼》总结:“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甘滑(《周礼·天官·食医》)”,这些养生直到今天还备受推崇。《黄帝内经》提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黄帝内经素问·藏气发时论篇》)”,五谷、五果、五畜、五菜是中国传统饮食结构,古人主张通过日常饮食提高身体抵抗力和免疫力。被后人称为“药王”的唐代名医孙思邈主张“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气”,所以提倡“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千金要方·卷二十六食治方》)的治病原则。孙思邈的著作为食疗学奠定了基础,此后历代皆有食疗专著,如唐代孟诜《食疗本草》、唐代昝殷《食医金鉴》、宋代陈直《养老奉亲书》、金代李杲《食物本草》、元朝吴瑞《日用本草》、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明朝卢和《食用本草》、明朝宁原《食鉴本草》、清代章穆《调疾饮食辨》等。

到了近代,人们把这种将传统医学知识和烹饪经验结合的一种食物赋予新的名字——药膳,将食疗养生提高到新的高度。药膳是食物学、药物学、营养学的有机结合和实际应用。中国药膳以中医理论原则为依据,使用可食用、无毒、能补、 无相反作用的中药,配合普通食物,通过烹制,使之具有一定的色、香、味、形,且有延年益寿、健体强身和祛病功能的膳食[2]。药膳既是中医中药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又是中国烹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使食用者得到美食享受,使其身体得到滋补,疾病得到治疗。近年来,我国的药膳得到长足发展,不仅在菜肴里广泛应用,而且延伸到各种酒类、糕点、糖果、小吃中。各地药膳餐厅也相继开设。在理论研究方面也取得进展,1995年在北京成立中国药膳研究会,开展药膳理论与实践研究,并组织编写出版药膳专著,如《中华精品药膳》《美味药食谱》《中国药膳理论与实践》《中国药膳辨病治疗学》等。2016年2月22日,国务院印发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提出了“大力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的重大任务,包括药膳在内的各种中医养生文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2 治“未病”思想

治“未病”思想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篇》提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这是一种提前预防疾病的观点。但如果“夫病巳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得病了之后再治疗无异于口渴了才挖井、打仗了才铸炼兵器。这种“未雨绸缪”的思想早在《诗经》里就出现过了,“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诗经·豳风·鸱鸮》)”。具体到日常饮食起居,则要顺应一年四季时节,春天要“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夏天要“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要“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冬天要“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篇》)”。春夏秋冬,顺应四时,或早起或早睡,去寒就温,清肺气,养精蓄锐,修养身心,以治“未病”。

要治未病,除了调和平常饮食起居之外,德行的修养和内心的宁静也很重要,《千金要方·卷二十七养性》记载“性既自善,内外百病自然不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此养性之大经也。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德行修养能让内心宁静,从而百病不生、无祸乱灾害,所以养性则能治“未病”。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治未病”思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许多医院设置了“治未病科室”,解决人们的亚健康问题。所谓亚健康,是指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者,不能达到健康的标准,表现为一定时间内的活力降低、功能和适应能力减退的症状,但不符合现代医学有关疾病的临床或亚临床诊断准[3]。为了让人们更好认识亚健康、解决亚健康问题,中华医药学会出版了《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年),这是我国第一部指导和规范亚健康研究及干预的文件。

3 中国古代文化与养生

3.1 饮食节制与养生

古人讲究饮食要有节制,不能暴饮暴食,否则对身体有害。《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篇》开篇即提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长命百岁之人都顺应规律、节制饮食、作息规律,若没有节制、不讲作息,则会“半百而衰也”。

《管子》提出:“凡食之道:大充,伤而形不臧;大摄,骨枯而血沍。充摄之间,此谓和成,精之所舍,而知之所生,饥饱之失度,乃为之图。饱则疾动,饥则广思,老则长虑。饱不疾动,气不通于四末;饥不广思,饱而不废;老不长虑,困乃速竭(《管子·内业》)”。这种吃饭不能过饱、也不能过饥的中庸观念和许多长寿老人的“吃饭七分饱”不谋而合。

《论语》也提出节制饮食的养生观。“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篇》)”,君子修行要在饮食上不求饱、居住环境不能舒适、做事要灵敏、言语要谨慎。又提出“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论语·阳货篇》)”,意思是如若不节制饮食,则很难修身养性了。

古代医书也提倡节制饮食。如果饮食没有节制,不但不养生,反而会生病。“服食五谷不能将节,冷热咸苦更相抵触,共为攻击,变成疾病《千金要方·论治病略例第三》”,意思是饮食要有节制,冷热咸苦的食物不能同时食用,若不讲究,则会对身体产生影响。孙思邈甚至总结道“夫在身所以多疾者,皆因春夏取冷太过,饮食不节故也《千金要方·卷二十六食治方》”,那些身体多病者,多是饮食不节制、不忌口造成的。

3.2 古代道德修养与长寿观

古代哲学思想重视精神的“永恒”,认为只有德行兼备才能“长久”;只有在道德上修生养性才能“寿”。儒家思想被看做中国文化的核心,有“仁”和“义”两个核心范畴。《中庸》讲:“仁者,人也”;“义者,宜也”。《论语》讲“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孟子》讲“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孟子·告子上》)”。“尽管各个时代的儒者对这两个范畴都进行过不同的诠释和发挥,但万变不离其宗,归纳起来无非是:‘仁是指人之所以为人的道理。这个道理抽象来说,是良知、良能……‘义是指按照人之所以为人的道理来做事[4]”。这就教人要内心存仁,行事循义,方能无愧于天地良心。儒家的“仁”“义”观在养生中则体现为要遵循“仁”“义”,方能修身,方能长寿。《论语》认为要“寿”,必须“仁”:“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为“仁”之人才“寿”。《孟子》提出 “天下有善养老,则仁人以为己归矣”的观点,认为仁人以能养老之地为归宿。进一步提出理想养老之地是由社会体制促成的:“所谓西伯善养老者,制其田里,教之树畜,导其妻子使养其老《孟子·尽心上》”。理想家园是需要“仁政”来保证的:规定百姓的田亩宅地,教育他们栽桑养畜,引导他的妻子儿女奉养老人。

古代医书也重视修身,否认药物的绝对作用,认为只有修生养性才能延年益寿。《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篇》认为“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为此要做到,“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此话告诉我们,古代长寿之人皆是“德全不危”之人,要长寿就得少私寡欲,从而内心宁静。《千金要方》非常重视德行修养在养生中的作用,“德行不充,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千金要方·卷二十七养性》)”,如果德行不好,即便服用玉液金丹也不能延年益寿。梁朝陶弘景《养性延命录·食戒篇》中也说“虽常服药物,而不知养性之术,亦难以长生也”,如果不修身养性,即便常服药物,也不会长寿。

古代道德修行中还有一种“坐忘”的方式。“坐忘”一词首先出自《庄子·大宗师》里,即“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即忘掉自我,要忘掉自我则要忘掉身体、失去心智、忘掉尘世,同于大道。后人将此理念不断发挥,集大成者为唐代著名道士司马承祯的著作《坐忘论》。该书提出了达到大道的七个层次,即“敬信”、“断缘”、“收心”、“简事”、“真观”、“泰定”、“得道”。要想得道成仁,必须要经历七个阶段:下决心、断琐事、收心、简事物、体静心闭、入空灵、成大道。“得道”之后,则“形神合一”,“无生死”。可以说“坐忘”修行者的长寿观更形而上学,得道即“生”,“生”即长久,正确做法应该是“使道与生相守,生与道相保,二者不相离,然后乃长久”。

3.3 老庄养生哲学思想

《老子》《庄子》是道家思想的代表。所谓道家思想,最重要的就是“道法自然”。道家的“自然”,不是今天所说的“自然界”或“自然科学”的“自然”。在道家看来,“自然”指一种本然状态。这种“状态”,“生天生地(《庄子·大宗师》)”,是天地万物的本源。道家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道家的另一种思想就是“无为”思想,“道家所谓的‘无为,不是要人无所事事、碌碌无为,而是教人要顺应自然而不妄为。所以司马迁说:‘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意谓修身治国,要效法‘道清静、自然、无为的本性[5]”。

游建西说:“老庄的思想,养生哲学是为灵魂”,“掌握了老庄养生思想就掌握了老庄哲学的重要旨趣”[6]。《老子》被道教奉为《道德经》,主张“无为”、“静笃”、“少私寡欲”的养生思想。《第二章》提出“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圣人做事顺应自然,民众便能耳濡目染,受到教化。《第八章》提出“不争”的思想,“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故无尤”,不争不抢,像水一样顺应自然,故而能保全。《第十六章》提出“致虚极,守静笃”的观念,他认为“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了解这一规律就有了包容之心,有了包容之心就能公正,有了公正就能周全,有了周全就符合天道,故 “道乃久,没身不殆”。《老子·第十九章》指出“见素抱少、少私寡欲”,保持纯朴、减少私欲,才能“无忧”。

《庄子》主张“依乎天理”和“无用”的养生观。《养生主》告诉我们养生要像庖丁解牛一样,“依乎天理,批大卻,导大窾,因其固然”,才能“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这种“依乎天理”的观念就是“顺应自然”,“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人间世》主张“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的长寿观,借木匠之口,说出曲辕之社树成材的原因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也”,即在木匠眼里,此树不是好木材,故能免砍伐之灾,所以长成了参天大树。人亦如此,无用之人有益处,有能之士也有苦恼。所以,庄子感叹“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其实世上有能者皆“以其能苦其生者也”,甚至“不终其天年而中道夭”,所以表达出“予求无所可用”的养生思想。

3.4 古代道德修养的的现代养生意义

古人修身养性的年点到现在也还影响着现代人的日常保健:(1)建立现代自律观,“管住嘴、迈开腿”,做好健康管理和时间管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核心推荐之一提出“吃动平衡,健康体重”,建议“各个年龄段人群都应该坚持天天运动、维持能量平衡、保持健康体重[7]”。笔者以为要做好自我管理还需要借助外力。随着进入互联网时代,关于如何管理时间、如何管理健康的各种线上分享活动或线下实践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

(2)建构冥想训练体系。冥想源于中国古代宗教的养生术,后成为心理学的行为训练,被广泛采用。研究发现冥想具有减少个体焦虑、缓解抑郁水平等功能,通过冥想训练的调制作用能是使人们的情绪反应趋于平和[8]。现代瑜伽训练中,也主张通过简单练习冥想帮助人们告别负面情绪,重新掌控生活。

4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养生

中国古代还重视通过体育锻炼养生。在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中,五禽戏、八段锦和易筋经一起构成了中国古代最著名的三大导引养生系统。

五禽戏是由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华佗根据中医原理、模仿虎、鹿、熊、猿、鸟等五种动物的动作和神态编创的一套健身导引术。模仿动物肢体动作进行强身健体活动在华佗以前的著作中已有论述,如《庄子·刻意》,原文为“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关于五禽戏一般分为华佗五禽戏和新五禽戏两个派别。梁恩贵、魏燕利经过考证,认为华佗五禽戏最先由东晋张湛等人编撰的《养生要集》收载,其后梁朝的陶弘景《养生要集》摘编为《养性延命录》,由于《养生要集》的亡佚,《养性延命录》本的五禽戏便成为迄今所见华佗五禽戏的最早版本。明代的新五禽戏最早见于《卫生真诀》,之后又演化出《赤凤髓》和《内外功图说辑要》等版本[9]。不管是哪个版本哪个流派,文字表述不同,动作也略有不同,但本质一样,都是一种模仿虎、鹿、熊、猿、鸟等五种动物的动作和神态编制的健身气功。

八段锦是由两臂或单臂上举,马步左右开弓,头部左右旋转,摇头摆臂,弯腰两手攀足,马步左右出拳,足跟上提八个动作组成,是古代导引的一个重要分支。八段锦具有简单易学、医疗保健功效显著的特点。八段锦历史悠久,其基本动作起源于梁朝陶弘景撰的《养性延命录》),其名形成于北宋(洪迈《夷坚志》;南宋出现了四种流派,留有记载的有曾慥八段锦、钟离八段锦;到了明清时代,八段锦得到长足发展,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清光绪年间,“近代流传最广的动功八段锦套路、定型的八段锦歌诀……均发生在清光绪年间。清光绪十六年(1890)上海同文书局出版的托名梁世昌《幼学操身》,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 出版的《新出保身图说·八段锦图》,两书所载的八句七言歌诀为早期版本[10]”。1957年人民休育出版社出版了《八段锦》一书,从锻炼作用、歌诀、锻炼方式等方面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八段锦,对八段锦的推广和普及起到了重要作用。

易筋经也是一种传统的健身形式,其精髓和主要内容记载在同名书籍《易筋经》里。《易筋经》与传统武功、传统导引健身术、少林武术史以及武侠小说等有密切。该书一直具有广阔的社会影响,2004年被少林寺列为“少林武功秘笈”后更是广为人知。本文主要从书籍《易筋经》着手探讨导引术易筋经。杭州师范学院教授周伟良从历史的角度对《易筋经》的作者、版本、内容等方面进行了详实考证,关于作者、版本、成书年代等,笔者在这里就不赘述。对于《易筋经》在今天的作用,周教授如此阐述道:“综观《易筋经》,其中既有以呼吸吐纳为特征的导引内功, 又有以练掌、臂、指、腿为内容的硬功, 这些对于一贯强调‘练拳不练功, 到老一场空的传统武术来讲, 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

成。[11]”

六字诀也是一种重要的气功形式。六字诀,即六字诀养生法,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吐纳养生方法,通过呼吸导引,强化人体内部的组织机能,诱发和调动脏腑的潜在能力来抵抗疾病的侵袭,从而到达强身健体的目的。所谓六字,即吹、唏、呼、呵、嘘、呬,发这六字时口型不同,唇齿喉舌的用力也不同,致使牵动的脏腑经络气血的运行不同,从而达到养生的目的,所以又称“养生祛疾延寿诀”。《养性延命录》 中提到六字诀,“凡行气,以鼻纳气,以口吐气,微而引之,名曰长息,纳气有一,吐气有六。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唏、呼、呵、嘘、呬,皆出气也。凡人之息,一呼一吸,元有此数,欲为长息吐气之法”。

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六字诀是我国健身气功的四种重要形式。近年来,这些锻炼方式不仅受到普通民众的喜爱,学者和医学研究者也开始从学术和医学角度探讨健身气功的学术价值和医学价值,如朱毅等[12]探讨五禽戏早期干预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影响;伍艳明等[13]分析八段锦养生法对糖尿病前期的干预作用;龚利等[14]研究推拿功法易筋经对老年骨骼肌减少症患者等速肌力的影响;孙林峰等[15]分析养生功六字诀调治腰痛病的原理。

5 茶文化与养生

我国先人早就发现茶叶的提神、益思的作用。茶的药用价值很早已经被记载。“东汉著名医学宗师张仲景用茶治疗下痢脓血,在《伤寒杂病论》中曰:‘茶治脓血甚效。东汉神医华佗用茶消除疲劳、提神醒脑。魏时名医吴普用茶治疗厌食、胃痛等症,并将茶作为‘安心益气、轻身耐老的养生保健品来饮用……[16]”

到了唐宋时期,中国人逐步养成了饮茶习俗,且出现了许多专门的茶书。这一时期出现了茶学史上第一本经典著作《茶经》。《茶经》为唐朝的陆羽所作,在人类历史上首先全面记载了茶叶知识,被誉为中国古代茶叶百科全书。陆羽对茶疗有深刻的认识,在书中记载茶能“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目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这一时期名人雅士有饮茶作诗的雅趣,出现了许多脍炙人口的饮茶诗。唐朝的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俗称《七碗歌》,“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诗中提到茶能润喉、解郁、发汗、清肌骨、利肠胃等功效。北宋苏东坡也留下了许多茶诗。在《雨中过舒教授》中有“客来淡无有,洒扫凉冠履,浓茗洗积昏”,在《杭州故人信至西安》中有“更将西奄茶,劝我洗江瘴”,在《偶至野人汪居士之居》中有“酒渴思茶慢扣门”等等。这些诗说明当时的苏东坡对茶认识颇深,深刻感知茶有提神、治病、醒酒等功能。

到了明清时期,茶疗之风盛行。“茶疗的内容、应用范围、制作方法等,不断有所发展。大量行之有效的茶疗方被一一推出。如至今仍在广泛习用的‘午时茶、‘天中茶、‘枸杞茶、‘八仙茶、‘姜茶、‘五虎茶、‘川芎茶调散、‘莲花峰茶、‘川芎茶、‘仙药茶、‘珍珠茶等等,均系出自明清时代,而茶疗的应用范围几乎遍及内、外、妇、儿、五官、皮肤、内伤各科及养生保健等[17]”。这一时期,记载茶疗的医书也颇多,如李时珍《本草纲目》、陆树声《茶寮记》、高濂《遵生八箋》。另外,清朝宫廷“代茶饮”也十分盛行,陈可翼等所编《慈禧光绪医方选议》[18]记录当时有15方之多。

到了近现代,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茶叶中的营养成分和药用价值不断被发现、被应用,茶疗趋于成熟。近年来,各种各样的茶疗方应时而出,如防治肝炎的 “绿茶丸”、治疗胃病的“舒胃茶”、治疗糖尿病的“宋茶”、治疗感冒的 “银翘茶”、治疗头痛的“天麻茶”、“决明茶”、治疗咽喉炎的“润喉茶”用于减肥的“乌龙减肥茶”等。除了大量茶疗方的开发,茶膳也得到发展。所谓茶膳,即用茶入馔,配合其他食品原料制作成为菜肴、面点、粥品、汤羹之类的食品。近年来,茶膳的种类越来越多,郭志刚等[18]统计,目前包括传统茶膳在内的茶菜肴、茶面点、茶粥羹等近200种之多 。

6 中国药酒与养生

酒与药物的结合是中医防病治病、养生保健方面的一大创举。 药酒是中国养生文化不可缺少的。所谓药酒,是选配适当中药,经过必要的加工,用度数适宜的白酒或黄酒为溶媒,浸出其有效成分而制成的澄明液体。

《黄帝内经素问·汤液醪醴论》篇,论述了酒与治病的关系。醪醴,即酒,“必以稻米,炊之稻薪”。酒是用整的稻米作原料,坚劲的稻杆做燃料酿造而成,醪是浊酒,醴是甜酒。最初酿造的酒不是用来喝的,而是用来治病养生的,“自古圣人之作汤液醪醴者,以为备耳”。《汉书·食货志》也说:“酒,诸药之长也。”名医华佗曾用酒充服用“麻沸散”,用以“刳破背腹”等外科手术,《三国志》卷二九《华佗传》中记载“若病结积在内,针药所不能及,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三国演义》第七十五回有中有“关云长刮骨疗毒”的故事,在名医华佗为其刮骨疗伤时,关云长谈笑自如、喝酒吃肉。在古代没有麻醉剂的条件下,酒能起到部分麻醉的作用。酒的药用,《神农本草·序录》也有记载:“药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煮者,宜酒渍者,宜膏煎者,亦有一物兼宜者,亦有不可入汤酒者,并随药性,不得违越”。在实际操作中,我国先人就发现有些药适合用水煮,有些药适合用酒浸渍,有些药适合用膏煎。

到了明清时代,中国药酒得到长足发展 。明朝李时珍几乎是“百病用酒”,其著作《本草纲目》用了大量篇幅,列举了数百种病症的主治药。另外,“明代宫廷则建有御酒房,专造各种名酒,尚有‘御制药酒五味汤、真珠红、长春酒……当时,民间作坊也有不少药酒制作出售,如惹苗酒、羊羔酒。还有一些都是人们自酿自饮,如正月的椒柏酒、端午的营蒲酒、中秋桂花酒、重阳的菊花酒……其中有不少就是药酒”。“清代,远在乾隆初年,就以‘酒品之多,京师为最之说,当时出现了一类药酒店用‘烧酒以蒸成的各色药酒。因以花果所酿,故此类酒多以‘露名之,如玫瑰露 、茵陈露、山植露、莲花白等等,其中不少药酒具有‘保元固本,益寿延龄之功……当时在清宫佳酿中,也有一定数量的药酒,如夜合枝酒,即为清宫御制之一大药酒[20]”。

近年来,随着医药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养生的重视,药酒酿造不仅继承了传统的制作经验,还吸收了现代科学技术,药酒的生产更加合理科学,药酒使用范围更加广阔。如用于治疗风寒感冒的“糯米酿酒”、“姜蒜柠檬酒”;用于治疗风热感冒的“桑菊酒”、“蔓荆子酒”;用于治疗咳嗽的“桑白皮酒”、“雪梨酒”;用于治疗哮喘的“红葵酒”、“小叶杜鹃酒”;用于治疗汗症的“黄芪补气酒”、“四味当归酒”;用于胃痛的“丁香煮酒”、“山楂桂圆酒”;用于治疗便秘的“三黄酒”、“蜂蜜酒”等等。

7 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的养生文化博大精深。要把握中国的饮食文化必须从修身养性、中医思想、体育保健、饮食起居等方面着手,既不能忽略历史进程,又必须把握时代脉搏。

参考文献:

[1] 王学泰.中国饮食文化[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105.

[2] 杨洋.食药同功——药膳的起源与发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13):17.

[3] 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1.

[4] 曹顺庆.中华文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15.

[5] 曹顺庆.中华文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17-18.

[6] 游建西.论老庄养生哲学[J].宗教学研究,2006(1):17—21.

[7]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10.

[8] 任俊,等.冥想使人变得平和——人们对正、负性情绪图片的情绪反应可因冥想训练而降低[J].心理学报,2012(10):65-74.

[9] 梁恩贵、魏燕利.五禽戏之文献传存与功法流变新考[J].道教研究,2012(2):84-89.

[10] 包来发.八段锦简史[J].中医文献杂志,2001(2):37-39.

[11] 周伟良.《易筋经》的作者、主要版本及其内容流变[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2):145.

[12] 朱毅,等.五禽戏早期干预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影响[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6):109-112.

[13] 伍艳明,等.八段锦养生法对糖尿病前期的干预作用分析[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5-8.

[14] 龚利,等.推拿功法易筋经对老年骨骼肌减少症患者等速肌力的影响[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59-62.

[15] 孙林峰,等.养生功六字诀调治腰痛病原理浅析[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5(3):75-77.

[16] 伍仁福.中国茶疗[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5.

[17] 伍仁福.中国茶疗[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9.

[18] 陈可冀.慈禧光绪医方选议[M].上海:中华书局,1981:11.

[19] 郭志刚,等.香茗入馔亦佳馐——古今茶膳饮食文化研究[J].饮食文化研究,2006(3):110.

[20] 陈煜.中国药酒的起源和发展[J].江西中医药,1994(2):48-49.

作者简介:万芳(1979-),女,汉族,四川仁寿人,四川旅游学院外语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中日饮食文化对比研究。

杜鹃(1979-),女,汉族,湖南衡阳人,四川旅游学院外语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商务英语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酒文化养生哲学思想
“双百”方针与毛泽东哲学思想
武术功法运动的养生价值探微
孙思邈治未病观与养生理论探析
以酒道引领中国酒文化的发展
浅谈中国古代诗词中的“酒文化”
官场“酒文化”变形记
立足实践的邓小平哲学思想
商鞅军事哲学思想简论
《学习毛泽东哲学思想》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