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造企业产品成本细化核算的策略探讨

2017-02-04郑权锋

财经界·学术版 2016年24期
关键词:制造企业

郑权锋

摘要:当前是信息经济时代,制造企业考虑自身运营管理情况,以战略目标为导向,合理调整成本核算与控制,并基于此做出正确决策,优化资源配置,开展生产经营,创收更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成本核算在企业运营管理与财务决策的地位极为重要,制造企业进行产品成本细化核算很有必要。考虑到这种情况,着重分析了制造企业产品成本细化核算的对策。

关键词:制造企业 产品成本 细化核算

制造企业在工业体系中的地位很重要。2016年中国制造业持续低迷,同时面临着严峻的内外部挑战。产品成本细化核算,提高生产效率,从而降低成本消耗,确保较高市场占有率,提升综合竞争实力,是制造企业当务之急,所以制造企业严格管控成本很是必要。事实上,制造企业产品成本细化核算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完善,笔者结合自身对其的理解,做如下阐述。

一、简述产品成本的组成部分

产品成本,是指企业为了生产产品而发生的各种耗费。可以是一定时期生产的一定数量亦或是产品单位的成本。产品成本构成包括三种类型,分别是制造费用、直接材料与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包括单位生产管理人员的工资,办公费、机物料消耗、设备厂房折旧及其他各种费用。企业可结合自身特点及管理需求,适当调整制造费用各细项设置,原则上尽可能的细化。制造费用管理单方面反映控制、考核费用等,要设立专门项目;为便于核算,可不设立成本项目。直接材料,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消耗的原材料、燃料与辅助材料等。直接人工,指企业直接从事产品生产的员工工资与福利,含五险一金等。

二、产品成本计算方式

(一)产品成本计算设计涉及的成本类科目

产品成本计算设计涉及的成本类科目包括基本生产成本科目、在制品差异科目、明细科目等。其中基本生产成本科目的核算,包括直接材料的核算与直接人工的核算;重估成本科目,收集料、工、费后,凭借ERP系统,对成本进行的核算;辅助材料科目核算的对象包括动力、燃料等;辅助生产成本核算的对象是直接为本企业提供的产品和劳务的成本;在制品差异核算科目是对各生产工单按照BOM设置对标准材料成本与实际耗用间差异的计算;差异价格科目是对采购验收入库存货的实际单价与标准单价间差异的计算;重工成本科目,是对不包括生产工单在内的材料成本进行核算。各产品生产工单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标准材料成本(按照标准物料清单计算的),另一部分是实际材料成本(生产这种产品时的实际领用)。

(二)产品成本计算设计中的资产类科目

产品成本计算设计涉及的资产类科目是存货科目,如自制半成品科目、原材料科目等。原材料科目源于采购订单的收货,自制半成品科目核算源于生产工单耗费,由仓库管理人员凭借ERP系统操作,将数量输入其中产生而来,同时交由财务人员实施数字输入,采用移动平均加权法,对存货成本进行计算。半成品工费科目从属于自制半成品科目,对半成品的工费进行核算。

(三)成品的成本计算方法

成本计算方法的选择,先要考虑生产类型,同时还要结合成本管理的要求。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有三种:一种是分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单件、小批生产;一种是品种法,适用于大批大量单步骤生产的企业。一种是分步法,用在需要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大批次、多步骤企业。此外,还有其他一些计算方法,如分类法、作业成本法等。

产品成本包括:半成品的成本、外购辅件、成品的工费。半成品的成本:原材料、半成品的工费。成品与半成品,其中料的成本均可使用ERP系统,通过该月完成的生产工单来计算。制造费用与直接人工费用不容易分摊,主要因为该月发生的制造费用和人工费用不仅包含了生产半成品工费,同时也包括生产成品工费。当月末半成品较少时,可以不考虑半成品工费,参照一定系数将实际发生的工费具体分摊各成品中,最终也就归集到了成品成本与主营业务成本中。不过为确保工费分配的真实性,笔者建议月末结账前各制程已开工单务必全部结案,以杜绝在制工单跨月分配差异。

三、我国制造企业产品成本细化核算现状

审视我国制造企业生产成本核算不难发现,其表现为以下几个层面:

首先,材料成本、燃料成本、动力成本核算缺少准确性与全面性。原材料消耗、燃料消耗、动力消耗在产品成本中占了较大比例,导致这方面需要核算较多内容。原材料、燃料、动力的成本核算并不简单,应严格依照有关规定,进行领料检查、单据汇报、报表编制等。不能因为其较为复杂,导致材料成本核算出现错误,或者不充分,那么获得的原材料成本核算报表一定是不完善的,一定程度上影响制造企业的成本战略。

其次,人工成本核算的标准性不足。制造企业的生产经营需要消耗众多人力及较多人工成本,要求财务部门应当认真核算人工成本。制造企业人工成本核算缺少充分的标准,通常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企业人工工资的计算,忽视了工时、考勤与工龄,不够严格,如果人工工资的计算是不合理的,必然会出现一部分人工费用的浪费,导致人工核算不准确;人工工资涨幅远远超出正常材料的成本,企业也就需要承担较多的增值税,如此企业要承担更多的人工成本。

再次,制造费用的核算不易区分。制造费用,指的是企业在生产产品亦或提供服务产生的间接性费用,考虑到这种情况,依照分配标准,将其归入到产品成本中,然而现实的情况是,部分生产企业在实际生产中亦或提供服务时,往往无法区分制造费用与期间费用,导致制造费用核算较困难,往往把期间费用核算划入到间接费用核算中,亦或将一部分制造费用核算给忽略掉。

四、产品成本细化核算的策略

现阶段制造企业成本核算存在许多缺陷,要求制造企业认真并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进行成本的核算与控制,提升成本核算准确性与有效性。

(一)优化成本核算体系及管理系统

制造企业成本核算包含了许多内容,需要核算的项目费用很多,如材料费用的准确核算、期间费用的准确核算等。在这个过程中容易出现差错问题,为减少这种情况的出现,实现核算的具体化,以最终控制成本,要求制造企业构建健全的成本核算与管理系统,也就是通过整合后,构建涵盖不同组织领导与成本在内的管理系统,考虑企业实际状况,同时包括成本核算的目标,使形成的成本核算体系体现合理性与科学性,能够解释成本核算的需求与过程等,确保产品成本核算参照成本核算体系,接受企业领导监督,按照顺序,切实践行。成本核算细不细及准不准,日常工单管制尤为重要。笔者所在的淮安厂,开立工单时严格按照班次、线体(亦或机台)作业,并展开相应人力、物料排配。同时为确保人力物料正确按工单号次来归集,工单开立到半成品亦或成品完工入库结案的周期严格控制在3个工作日完成,这进一步提高了物料人工归集至工单的准确性及资源耗费匹配性。

(二)选择最恰当的成本核算策略

对制造企业成本实施具体的核算时,当使用的成本核算方式不合理,会导致成本核算结果产生多方问题,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成本核算的准确性,要想确保成本核算的具体化及成本控制的合理化,一定要使用合适的成本核算手段。制造企业考虑自身运行特征及管理所需,逐步优化成本核算方法,作业成本核算法的应用,是一种非常不错的方法。保障成本核算方法在企业中得到应用,详细核算企业成本,有助于制造企业以成本消耗为依据,控制成本,实现既定目标。

(三)强化经营及管理成本的细化核算

经营与管理是制造企业两项重要内容,容易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制造企业做好经营成本及管理成本的核算与控制,切合制造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先进的经营理念为引导,将其作为工作的切入点,编制健全的管理体系,合理规划及监控企业的各种经营,清晰地呈现经营管理费用与产品消耗的费用,此外配合有效的成本核算方法,使经营和管理的成本核算更加具体,实现成本的合理控制。

五、结束语

2016年,中国经济出现了结构性改革,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要求制造企业一定要具有良好的成本管理能力,节省经营成本,逐步提升企业效益,以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稳脚跟。我国制造企业产品细化核算存在缺陷,构建健全的成本核算与管理系统,采取合理的成本核算手段,强化细化核算及控制经营与管理成本,凸显制造企业成本的细化核算与控制职能,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丹,张敏敏.加强装备制造企业成本管理的策略探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5,19:59

[2]舒巧.制造业生产成本精细化计算与分析[J].文摘版:经济管理, 2015(3):255-255

[3]柳阳.试论生产型企业成本的细化核算与控制[J].时代金融,2014,23:152+154

[4]廖向红.浅议生产型企业成本细化核算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12,03:46-47

[5]陈祥福.生产型企业成本的细化核算与控制措施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5,18:183

[6]卢惠.新时期对于生产型企业成本控制措施的几点思考[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4,07:68

猜你喜欢

制造企业
制造企业成本控制中运用价值流分析探究
余姚小家电制造企业物流成本管理问题分析
基于SAP信息化系统下的制造企业成本管理控制趋势分析
从平衡记分卡看绩效评价
基于营改增背景下的制造企业纳税筹划方法分析
浅析制造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
浅谈当前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