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古诗词鉴赏的几种方法

2017-01-29马爱芬

课外语文·上 2017年9期
关键词:古诗词鉴赏高中语文

马爱芬

【摘要】本文从四个方面谈了诗歌鉴赏的方法,这是我平时教学时常常使用的方法,效果比较理想。但是,古代诗歌寓意深刻,还有很多的技巧和方法,有待我们继续探索和总结。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四种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从先秦的《诗经》,经屈原的楚辞、汉乐府再到魏晋南北朝诗歌,最后到唐诗宋词元曲的辉煌,这期间无数诗人留下了一首首惊天地、泣鬼神的传世佳作,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但是由于诗歌写作年代的久远,加上古人在进行诗歌创作时,语言意蕴丰富、含义深刻,所以后人在阅读时,比较难以把握其主旨和情感。此外,诗歌鉴赏又是高考必考的内容,学生总体掌握情况不够理想,答题失分较多。对此,我下面简单谈谈诗歌鉴赏的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读诗题,明确题材

题目可谓是诗歌的“眼睛”,透过这双“眼睛”,我们可以初步窥探诗歌的内容和情感主旨。例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通过这个诗题,“送”即送别,交代了这首诗的题材是送别诗,进而我们可以推测出这首诗的感情主旨是抒发诗人与友人的依依离别之情;杜少府,点出送别的对象;之任,是到任的意思;蜀州,是友人所去之地。这样一分析,我们就大体掌握了这首诗的内容和情感了。再如《京口北固亭怀古》,京口北固亭是古代军事重镇;“怀古”二字直接点明本诗的题材,是怀古诗。简单地一分析,我们可以推测这首诗的内容是,诗人来到京口北古亭,登临古地,自然会想到古人(孙权等),触动他的情怀,由古人思及自己,表达诗人想要建功立业而不得的悲壮之情;并且我们通过题目知道这首诗是怀古诗,那它必然提到古人古事,所以可以推测,这首诗会运用“用典”的表现手法,也可能运用“借古喻今”或“借古伤今”或“借古讽今”等方法。

通过上面两个事例,我们可以看出,诗歌鉴赏的第一步是审读诗歌的题目,初步把握诗歌的内容、方法和情感。

二、读作者,知人论世

这是鉴赏诗歌的第二步。一位诗人,他的出身、他的经历、他的性格都可能会影响他的诗歌创作,影响他诗歌的风格和他写作的内容。例如李清照是宋朝大学士李格非的女儿,出身于书香门第,受过很好的熏陶,所以少女时期的李清照,她的诗词无不显露出小女孩的天真活泼,例如《如梦令》,当然也有愁,但是这时的愁,是少女怀春时的淡淡的、绵绵的闲愁。可是当她经历了国破家亡夫死后,她的诗歌风格发生了很大变化,《声声慢》就是她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作,这首词饱含词人的亡国之痛、孀居之悲、沦落之苦,正所谓“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个时期,她的词作所表现出来的是较前期更加深重的愁苦。

杜甫,这位现实主义大诗人,他的人生经历可谓坎坷之至,他有治国之才,但是不得重用,几经丧乱,辗转流寓他乡,他怀才不遇,他忧国忧民,他同情疾苦,他这种种的心绪、种种艰难的经历,也毫不例外地体现在他的诗文当中了,例如《蜀相》、《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三吏三别”,等等。

由此可见,要想真正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和感情,我们绝对不能忽视对诗人生平经历的了解。

三、读注释,解决疑难

这是欣赏诗歌的第三步,有些诗歌鉴赏题,会有一定的补充注释,注释的内容大概分两种:一是写作背景,也就是交代作者在写作这首诗时的一些經历,一定要认真审读,因为这有助于我们揣摩作者写诗时的感情,例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就是写于他被贬黄州时期,了解了这个情况,就不难理解诗人发出的“千古江山,英雄无名孙仲谋处”的感慨了;二是诗中难字、难词的解释,这很有助于对诗意的理解。

四、读诗歌,准确感知

这是鉴赏诗歌的第四步,前三步都是大致的了解、圈定,到底诗人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感慨,要想准确把握,还是要认真阅读诗歌。

首先,我认为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是要能准确地找出一些典型的意象,进而把握诗歌的情感。古代诗歌有一些常见的意象,它们所寄托的情感也比较固定,例如一提到“月”,可能马上想到思念家乡、思念远方的亲人等情感,李白的《静夜思》就是明证;一提到“鸿雁”,可能立即会想到书信,李清照在《一剪梅》中就有“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回时,月满西楼”等。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抓住这些关键的意象,可以说在理解诗歌情感的路上,就迈出了很大的一步。

其次,我認为还有一重要环节,那就是抓住关键字词句,也就是找诗眼。比如《声声慢》这首词,只要抓住“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就抓住了这首诗的情感核心——“愁”。还有抓住重点词语,一般为动词、形容词和副词,这些词语往往都极富表现力,最能体现作者的情感,比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乱石穿空”的“穿”字、“莲动下渔舟”的“动”字、“隔叶黄鹂空好音”的“空”字等,能透彻理解这些词语的含义,对理解诗歌主旨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以上我从四个方面谈了诗歌鉴赏的方法,这是我在平时教学中常常使用的方法,效果比较理想。但是,古代诗歌寓意深刻,还有很多技巧和方法有待我们继续探索和总结。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古诗词鉴赏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浅析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的问题
高中古诗词鉴赏渗透当代写作的探讨
浅析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
高中古诗词考点赏析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关于高中语文鉴赏阅读教学的思考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高中语文整合式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