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佛教文化影响下的敦煌壁画乐舞分析

2017-01-29

黄河之声 2017年11期
关键词:佛教文化乐舞飞天

张 婷

(沈阳音乐学院舞蹈学院,辽宁 沈阳 110818)

佛教文化影响下的敦煌壁画乐舞分析

张 婷

(沈阳音乐学院舞蹈学院,辽宁 沈阳 110818)

近年来,随着敦煌石窟的不断发掘,推动一个新兴学派——敦煌学。敦煌舞这支从壁画乐舞中走出来的古典舞流派,有佛教文化作为艺术发展的根基,展现出了与其它流派的不同之处和深藏的内部精神。本文以历史的角度来分析在佛教文化影响下的敦煌壁画乐舞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佛教文化;敦煌舞;壁画乐舞

一、壁画乐舞中的舞蹈形象

在敦煌石窟中,舞蹈形象分为两种,分别是天乐和俗乐。天乐,就是表现天国的情景及极乐世界;而俗乐,即世人生活的场景。

(一)天乐舞蹈形象

1.天宫伎乐场景

天宫伎乐由一些形态各异,或演奏乐器,或翩翩起舞的乐人组成。这种形象是最初壁画的固定形式之一,由北凉延续至唐初期,但随着飞天形象的出现,这种天宫伎乐形象便逐渐消失了。

2.飞天形象

敦煌壁画中飞天形象随处可见,其特点是数量最多,延续时间最长。飞天是为人们带来和平与欢乐的象征,飞天乐舞伎用柔美的身姿,为佛添歌增舞,也为人们留下了一场视觉盛宴。

3.化生情景形象

化生中的“化”与“花”同音,在佛教中极为莲花所生。莲花,被佛界尊为圣花,可净化人的必灵。化生形象又称莲花童子,指一些在莲花中翩翩起舞的少女或是嬉戏玩耍的孩童形象。

4.礼佛形象

礼佛形象是典型的由佛经故事中衍生而来的绘画作品,称经变画,其中多见手持彩带起舞的舞伎,后来演变为长绸,成为敦煌舞中必不可少的道具。同时琵琶也是经变画中的道具,反弹琵琶就是其中最富代表性的一个。

5.护法神伎乐

护法神形象多为男性,且姿态多为孔武有力,雕塑与壁画中的人物表情也多狰狞为主。护法神形象的来源是金刚,天王和药叉,是佛经中天界的护法神,其形象衬托了其他乐舞形象的柔美与多姿。

(二)俗乐舞蹈形象

1.供养人形象

印度佛文化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中原人开始信奉宗教,为了表明虔诚礼佛之意,建造佛像,修建洞窟,把自己礼佛的场景绘制于壁画之上,这就是供养人的形象。

2.出行形象

出行形象是指当时洞窟主人出行时的阵仗规模的形象,有第156窟《张议潮统军出行图》、《宋国夫人出行图》等。《张议潮统军出行图》画面中人物众多但井然有序;《宋国夫人出行图》展现舞伎扬袖而舞,真实的反映了当时我国乐舞发展的水平。

3.婚宴嫁娶形象

婚宴嫁娶形象是各民族文化汇总,最能表现各地的文化信仰、风俗习惯、风土人情。敦煌壁画俗世乐舞形象中的婚宴嫁娶形象,则深刻的反映了当时人们婚嫁的过程,阵仗的规模,人物的形态等。

4.宴饮乐舞图

从各类古籍中看,古人常有宴饮时找歌舞伎在表演助兴的习惯。莫高窟中的壁画形象的描绘了古人宴饮人歌舞伎助兴的场景,生动地反映了当时宴饮乐舞的盛况。

二、壁画乐舞中舞蹈形象的艺术特点

(一)融会贯通的敦煌舞蹈

敦煌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是东西方的枢纽,中原文化和汉唐文化对敦煌壁画的影响极其深刻,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背景使得多种文化在这里交汇,而敦煌舞有融会贯通,兼并了中原舞蹈与西域舞蹈的乐舞风格,产生出独特的舞蹈风格。

(二)“多道弯”的独特展现

多重文化的有机结合,使得敦煌舞有独特的艺术特色。敦煌舞神形兼备,身体具有线条的流动感,从各个角度形成S型,即我们常说的“三道弯”。敦煌舞的举手投足,都将这种三道弯发挥至极致。

(三)对比关系强烈的和谐美感

从敦煌舞的起源来说,古人的思想与当今的思想冲突强烈,思想的夸张性与现实的客观性对比强烈,从而碰撞出别样的艺术魅力,将人们的听觉视觉统一,时间与空间统一,让敦煌魅力不仅流动小小的石窟之中,更让这份瑰宝在世界上大放异彩。

三、佛教文化影响下的敦煌壁画乐舞

(一)一个经典:对舞剧《丝路花雨》的阐释

1979年甘肃省歌舞团编排了大型民族舞剧《丝路花雨》。该舞剧大量采用敦煌壁画中的舞蹈元素,充分彰显敦煌舞的S形曲线,将静态的舞姿造型与中国古典舞的节奏韵律有机融合。《丝路花雨》为六幕舞剧,在题材上《丝路花雨》明显来自敦煌壁画,表现的是与绘制敦煌壁画相关的主题。在舞蹈动作编排及身段借鉴方面,能看到伎乐天的造型完美地融汇在舞剧中。舞剧中的情节构设、形象塑造以及艺术风格,均是借鉴敦煌壁画中的舞姿造型进行创作。

(二)民族文化的凝结:戴爱莲的《飞天》

舞蹈家戴爱莲先生一生追求在舞蹈形式中表达中华民族文化。《飞天》创作于1954年,是中国当代第一部取材于敦煌壁画的舞蹈,成功汲取了戏曲中的“长绸舞”元素,把它加工为独立的纯舞蹈艺术。该舞蹈不在意将敦煌壁画进行描摹再现,相反格外追求意境的表现。追求意境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飞天》在流畅运动的舞蹈过程中,将飞天造型之美及其张力之美,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四、结语

人类优秀的历史瑰宝敦煌莫高窟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文化,那一尊尊彩塑、一幅幅精美绝伦的壁画形象体现出中西方多民族历史文化和舞蹈文化交流的结晶。敦煌舞体现着佛教文化所要求的平静、和谐、安详、超脱与纯洁的境界,将佛性这种心灵境界所体现的宗教奥妙,通过舞蹈表现出来,让每一个舞姿与内也情绪都充满着敬仰之意,让观赏者享受它艺术魅力强大的震撼力。■

[1] 高金荣.敦煌石窟舞乐艺术[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

[2] 樊锦诗.中国敦煌学百年文库[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佛教文化乐舞飞天
从佛教文化遗存看天水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性
飞天之梦
龟兹乐舞
慈云禅寺国师塔与大运河佛教文化
先秦时期乐舞美学思想的现代意义
从“禅韵壶”看佛教文化与紫砂壶艺术的融合
飞天
首届中国佛教文化书画艺术作品展在河北承德隆重举行
飞天探月,永不止步
飞天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