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歌曲《我住长江头》的演唱分析

2017-01-29

黄河之声 2017年11期
关键词:下阕艺术歌曲长江

罗 群

(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艺术歌曲《我住长江头》的演唱分析

罗 群

(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艺术歌曲《我住长江头》是我国近现代艺术歌曲的代表作之一,是由我国著名音乐理论家和作曲家青主根据北宋词人李之仪的作品所谱曲创作的。全曲以长江水为贯穿始终的抒情线索,巧妙地借用原诗词所表达对爱恋之人的相思之情来抒发自己对昔日峥嵘岁月与已故战友的真挚怀念,同时透露出对未来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和较高的艺术水准。通过对歌曲的歌词阐述和演唱分析的深入,希望能进一步把握歌曲的思想内涵。

我住长江头;艺术歌曲;歌词阐述;演唱分析

艺术歌曲是声乐艺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以结构严谨、格调高雅、意境深邃为主要特点,是区别于民间歌曲、群众歌曲、通俗歌曲等歌曲艺术形式的专业性创作歌曲。《我住长江头》作为我国近现代艺术歌曲的优秀代表作,全曲以长江水为贯穿始终的抒情线索,巧妙地借用原诗词所表达对爱恋之人的相思之情来抒发自己对昔日峥嵘岁月与已故战友的真挚怀念,同时透露出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以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富有极强的欣赏性。本文采用版本见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杨曙光中西多种风格演唱研究与教学曲选下册·实践篇》。

一、作者简介

词作者为北宋词人李之仪,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沧州无棣(今属山东省)人。擅长作词,主张作的词应像晏殊、欧阳修那样富有“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的特点。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等流传于世。

曲作者为青主,我国著名音乐理论家,原名廖尚果,又名黎青、黎青主,广东惠阳人。早年赴德国柏林大学学习法律,同时学习钢琴和作曲理论。编写和出版了《乐话》和《音乐通论》两本美学性的音乐论著。他认为“音乐是上界的语言”以及“音乐不分国界”,可以明显看出其音乐思想深受西欧18、19世纪唯心主义哲学家、艺术家的影响。

二、歌词阐述

艺术歌曲的歌词通常来自于著名诗人的诗词作品,文学性很强,富含极高的艺术价值。《我住长江头》的歌词就出自北宋著名词人李之仪的作品《卜算子·我住长江头》。歌词分上下两阕,且将下阕连续两次进行递进式复述,以突出思念之情的真切程度。前四句“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为上阕,意思是:我住在长江的源头,君住在长江的尾端,天天想念着你却见不到你,尽管我们喝的是同一条江的水。指明“不见君”的原因是因为一个处在江头,一个却处在江尾,平实的语言中展现了一位深情的女子独自伫立在江边默默期待着能与心上人相见的画面,而这滔滔江水也正是两人情思得以相牵的天然载体。这里用江水的一头一尾来比喻空间的阻隔和情思的联系,质朴中得以见深情;后四句“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为下阕,意思是:长江的水什么时候才能停止流淌?这份哀怨情愁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只希望你的心能和我一样,我一定不会辜负你的一片相思深情。和上阕重在叙事不同,下阕注重的是内心情意的抒发。虽然“不见君”的结果是“此恨何时已”,但“只愿”二字却足以表明女主人公内心对男主人公的深刻企盼以及对天长地久爱情的向往。这里巧用设问的方式把悠悠江水比喻成绵绵相思,以此抒发对爱恋之人的怀念之情。

三、演唱分析

青主在歌曲集《音境》的前话中对演唱《我住长江头》曾作出期望:“这首歌的曲调和音虽然好像很简易,但唱歌人要带有一种极兴奋的表情来唱,同时又要伴奏人把那种好像用竖琴奏出来的式样,根据极圆满的技术好好的奏来,然后才可以表出歌的韵味”。《我住长江头》的歌曲旋律优美动听且质朴委婉,伴奏上采用流动式的分解和弦,演唱者须结合原诗词的创作意图以及作曲家配乐的要旨,把这种诗情与曲情的刻意安排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同时注意音色的丰满圆润,上下音区的连贯自如,以表现歌曲既委婉抒情又丰富激越的感情意蕴。

全曲以连贯流动式的分解和弦为开端,仿佛就如同滚滚江水连绵不绝地奔腾向前。第一二句应用平缓的语气将“不见君”的原因——两人分别处在江头两端娓娓道来,渐弱—渐强—渐弱的声音处理,仿佛可以感触到主人公的思念与叹息。第三句作为主旨句,笔者认为在演唱时要加强叙说的语气,把此恨绵绵无绝期的眷恋给表现出来。第四句要做到“水”字的弱收,这对演唱者的气息要求很高,不仅要做到乐句的连贯顺滑,而且声音一定要保持在高位置上。第五六句还是以级进旋律为主,演唱情绪也应当继续保持平稳的状态。第七八句音区由高往低处回落,声音上一定要结实而不松散,“定不负”要着重强调,把女子对于感情的坚定态度给表现出来。重复的下阕旋律,情感上一定要层层递进,最后通过强大的旋律载体把主人公内心积聚已久的情感给爆发出来。

四、结语

《我住长江头》作为我国早期的艺术歌曲代表之一,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强烈的时代感。它所包含的时代背景、语言规律、创作技法等都为后来艺术歌曲的创作和发展提供了经验和借鉴。对其演唱细节的分析与探讨,在进一步把握其精神内涵的同时,也对丰富我国声乐教学事业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王军.青主艺术歌曲的美学特征[J].音乐创作,2014,10:125-127.

[2] 王英.青主艺术歌曲我住长江头的时代特征分析[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3,03:125-127.

猜你喜欢

下阕艺术歌曲长江
思念的五月
浅析艺术歌曲《玫瑰三愿》的音乐特征
长江之头
无与伦比的月光之美——两首同词艺术歌曲《月光》的音乐风格及演唱技巧
卜算子·海棠为风雨所损
艺术歌曲流行唱法对艺术歌曲发展的影响
长江之歌(外二首)
长江图(外二首)
半阙词
浅谈黄自艺术歌曲的民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