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校通识课程的教学策略
---以《生物安全与现代生活》为例

2017-01-28李晋罗果朱姜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13期
关键词:通识医学生生物

李晋 罗果 朱姜

浅谈高校通识课程的教学策略
---以《生物安全与现代生活》为例

李晋 罗果 朱姜

通识课程是一门除专业教育之外的基础教育课程,在高校开设通识课程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并开阔学生的视野。由于目前通识课程的课程设置及教学方式等原因造成大学生在课堂上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生物安全与现代生活》为例探讨改良通识课程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在学时有限的通识课课堂上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通识课程;生物安全;高校

通识课程是指除专业教育之外的基础教育课程。通识即普通的知识,它兴起于西方的大学教育改革,主要是随着专业细化不断深入导致课堂教学对于课外的知识涉及很少,对于大学阶段的学生,这必然在客观上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进而影响到他们未来的多元化发展。因此,学校纷纷开设一些本专业以外的课程,供学生选择学习。《生物安全与现代生活》是一门新型的大学生素质教育通识课程,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型课程。生物安全是泛指与生物有关的各种因素对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所产生的危害及潜在风险。在高校普及生物安全与生活安全知识,有利于提高医学生生物安全意识,消除对生物危害的盲目恐慌,指导医学生的日常生活,提高综合素质。

1 我国高校通识课的现状

近年来,高校扩招带来的学校在学人数大量增加,以及通识教育在课程设置等方面的问题都决定了教学形式大部分以传授为主,缺乏讨论等较为有效的通识教育教学途径。大学生在通识课课堂上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气氛沉闷。

2 改良通识课程教学方法

2.1 设置疑问引导大学生主动学习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过:“向学生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发展智慧。” 课堂提问被视为“有效教学的核心”,是教学语言中最重要的部分。课堂提问的目的是使学生产生疑问,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能有效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1]。有效的课堂提问需要教师在精心钻研教材和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做到:精心设计和适时提出[2]。问题设计要有目的性和层次性。设计问题时要考虑提出问题是为什么,是否为了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否为教学目的服务。要做到目的性强,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针对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精心设计几个关键性的提问。问题设计的层次性体现在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同时问题的提问要抓住时机,适时设问,要能做到随机应变。那么,在《生物安全与现代生活》“生物安全与疾病----医院感染”章节中如何设置合理课堂提问。首先在课堂一开始,通过抛出疑问:请同学们思考生物安全与疾病的关系?生物安全与医院感染又有什么联系?让医学生们带着这样的问题有目的性的学习接下来的课堂内容。在讲授了生物安全的定义和与疾病有关的生物(病原体)后,设置疑问:哪里是病原体最集中的地方?引导医学生将病原体和医院联系到一起,体现了问题的层次性。接下来在讲授医院感染的严重性部分,教师首先通过举一些实例,说明医院感染对患者、医生及社会造成的伤害。随后适时的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总结医院感染的严重性包括哪些方面?通过设置几个疑问,激发医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

2.2 引入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新学知识的兴趣。”感情是智力发展的翅膀,教学一定要设法引起学生对学习产生好奇、喜悦、趣味等愉快情绪。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当教师举出生活实例时,常能一扫学生头脑中课程枯燥、抽象的印象,产生好奇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而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是学习成功的秘诀。有兴趣的学习能使学生沉浸在活跃氛围中[3-4]。“生物安全”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生物安全,只有感受到生活中处处与“生物安全”紧密相连,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多让医学生到生活中找到与“生物安全”有关的现象,把生活中“生物安全”有关的现象引入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生物安全与疾病----医院感染”章节中教学“生物安全与疾病”时,教师指出生活中常见的灰指甲、流行性感冒、婴儿腹泻等,分别可由真菌、流感病毒和大肠杆菌等致病微生物(病原体)引起,而它们均属于生物范畴。这些病原体没有得到及时的控制,会对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产生危害及潜在风险,即生物安全问题。在讲授医院感染的原因部分,教师通过引入某医院滥用抗生素,造成患者菌群失调继而诱发二重感染的实例。课堂上实例的引入,使医学生切身体会到他们身边发生的事,学习兴趣的高涨,受到了激情引入的效果。

2.3 引用生动比喻,活化教材内容

“生物安全”课程的概念抽象,描述复杂,不易理解。因此,在课堂中运用创新思维将抽象的知识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降低知识的难度,是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教师若能采用恰当的事物作比喻,对化解知识的困惑、降低理解的难度有一定的效果。心理学、认知学认为比喻是一种思维活动,它表现为比喻的思维过程在使用上多次重复的共性和这种共性在人们认识实践过程中向认知深层的定格,有助于人们揭示并认识真理。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将抽象的、深奥的的知识,以具体的、熟知的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熟悉事物作比喻,使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将新知识融入自身的知识体系之中去[5-6]。在“生物安全与疾病----医院感染”章节中讲到滥用抗生素导致内源性感染时,教师用刀枪不入形象比喻超级细菌对各种抗生素的抵抗;在教学“医院感染的预防措施”时,为了让医学生充分认识到三分一的医院感染是由医护人员的手卫生差引起的,教师请医学生观看一张医护人员正在喂患者吃饭的图片,图片上医护人员的手上爬满蛆,生动形象的将寄居在手上肉眼看不见的病原微生物比喻成肉眼可见的蛆,给医学生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比喻作为一种极常见的写作修饰手法,不仅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而且用它来帮助授课,同样可以起到非同一般的效果,使课堂内容通俗易懂,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4 增加比较分析加深对课堂知识的了解

比较,在《辞海》中的解释为:确定事物之间相同点和相异点的方法。因而比较教学,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放在一起比较,确定事物的相同点和相异点,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7]。人们常说:“有比较,才有鉴别”,说明人们常用比较的方法来判别是非、判别真伪,在比较中认识事物。比较分析的方法是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思维方法,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综合各方面的联系,达到对事物总体的认识。比较分析的方法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有效方法,如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这种方法,就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8]。在“生物安全与疾病----医院感染”章节中当讲授手卫生差与医院感染联系紧密时,医护人员常规洗手后手部细菌的数量比正在操作中手部带菌量减少65%~84%,教师通过将洗手前后手部带菌量进行比较分析,使医学生们更加明确手卫生的重要性,督促他们在进入临床实习后要时刻注意手卫生,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运用比较教学法要讲究科学性,不应追求形式。对需要比较的内容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使比较真正有助于学生认知、识记及思维能力的培养。

3 总结与思考

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它们在实现教学目的的方面各有不同作用。所谓“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教师在学时有限的通识课程教学中如能根据每节课的教学目的、内容及学生等有关因素对各种教学方法加以妙用,有的放矢,尽可能激励学生去思考,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相信必会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开阔学生的视野等方面取得最佳教学的效果。

[1]张红英.PBL教学法在神经内科临床护理中的运用意义分析与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4):34-36.

[2]王德勋.课堂提问时机及提问方式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08,8:50-53.

[3]刘鹏,刘晓虹,何成,等.医学神经生物学教学方法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2017,19(3):167-169.

[4]王元明.案例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临床诊疗思维培养中的应用探索[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3):32-34.

[5]敖梅英,李志远,周文,等.“比喻教学法”联合“框架式教学法”应用于中医药类独立院校《生物化学》教学的构思[J].教育教学论坛,2016(50):189-190.

[6]鲁峻峰.人体解剖学教学应用比喻教学法浅谈[J].解剖学杂志,2012,35(6):842-843.

[7]姜慧杰,冯广龙,闫林林.比较思维教学法在医学影像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2):105-106.

[8]殷烁.分析比较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2,23(5):128-130.

A Brief Talk on the Teaching Strategy of General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aking Biological Safety and Modern Life as an Example

LI Jin LUO Guo ZHU Jiang The Center for Medical and Biological Research, Zunyi Medical College, Zunyi Guizhou 563000, China

Gene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s a basic education course except professionaleducation and general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an improv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broaden their horizons. Due to the current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methods and other reasons, college students lack of learning enthusiasm and initiative in the classroom. Therefore, with the example of “biological safety and modern life”, the teaching method of improving general knowledge course can help to achieve the best teaching effect in the course of the limited class.

gene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biological safet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R-4;G642

A

1674-9308(2017)13-0029-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7.13.015

遵义医学院医学与生物学研究中心,贵州 遵义 563000

猜你喜欢

通识医学生生物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医学生颈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第12话 完美生物
以医史学史料为载体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
通识少年小课堂 无线电寻宝之旅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