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2017-01-28秦鑫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31期
关键词:脑血栓优质用药

秦鑫

脑血栓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相关临床[1-2]指出,在脑血栓患者治疗中附加优质护理具有显著效果,可为患者身体状态提供保证。本研究为证实上述理论,对我院收集的50例脑血栓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7年6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00例脑血栓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与脑血栓疾病诊断标准相符,无严重心、肾、肺等器官疾病,精神状态良好。观察组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龄45~79岁,平均年龄(62.3±1.5)岁。对照组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46~78岁,平均年龄(62.0±1.2)岁。本次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全部患者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具体护理内容谨遵医嘱进行实施,定时观察患者状态。

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具体操作如下:

1.2.1 基础护理 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进行观察,包括呼吸、心跳、意识等生命体征,一旦患者出现异常状态,则应立即通知医师对其进行处理或治疗干预,保证患者生命状态。按时对患者进行巡查,并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做好病房清洁工作。

1.2.2 用药护理 基于疾病特殊性,需要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用药护理,耐心告知其每一种药物的使用方式、使用剂量、使用时间、注意事项以及可能会出现的副作用等,使其能够对用药的意义进行理解,以便于在提高治疗依从性的同时,保证治疗效果。此外,在具体治疗阶段,则需要仔细观察患者用药反应或用药之后血压、意识等指标变化情况,如有问题及时应对[3]。

1.2.3 心理疏导 由于脑血栓疾病具有发病急、发展快、病情重等特点,均会导致患者出现恐惧、不安、烦躁等负性心理,从而对治疗效果造成影响。因此,在护理阶段中,护理人员需要对其实施心理疏导,开展深入交流,对患者的顾虑进行考虑并开展对应引导,使患者负性心理缓解或降低,促使治疗过程顺利开展,保证治疗效果[4]。

1.3 研究指标

护理干预后,观察对比2组护理效果,包括日常生活能力改善评分、平均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

日常生活能力改善评分共包括上厕所、进食、穿衣、梳洗、行走、洗澡、打电话、购物、备餐、做家务、洗衣、使用交通工具、服药和自理经济等14项内容,共计100分;分值越高则证明日常生活能力越好[5]。

护理满意度评定依据为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满分为100分。非常满意:评分在85分以上;满意:评分≥60,且≤85分;不满意:评分低于60分。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将本次研究数据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18.0表格中,分别以(±s)、(%)表示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并予以t检验、χ2检验,如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日常生活能力改善评分比较

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评分(79.11±1.33)分,优于对照组(56.31±1.2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8.662,P=0.000)。

2.2 平均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12.34±2.46)d,少于对照组(20.14±2.16)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6.848,P=0.000)。

2.3 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49例(98.00%),其中非常满意42例、满意7例;对照组护理满意度38例(76.00%),其中非常满意30例、满意8例;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脑血栓是临床中脑梗死的常见类型,是指脑动脉主干或皮质支动脉呈粥样硬化导致血管增厚、管腔狭窄、管腔狭窄闭塞和血栓形成,从而引起脑局部出现血流减少或者供血中断,致使脑组织因为缺血缺氧而出现软化坏死或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6]。据相关临床资料[7-8]显示,脑血栓形成的主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而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的出现也会导致正常机体出现脑血栓疾病。但是相对来说,无论哪一种疾病引起脑血栓形成,都会对患者工作及生活造成影响。而且,由于脑血栓患者长时间处于卧床状态,极易引起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因此,有必要在治疗过程中附加护理,保证患者治疗阶段的身体状态及治疗效果。优质护理则是一种完善的护理模式,包括基础护理、用药护理及心理护理等多个方面,全面保障患者的身体状态,为其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促使治疗效果及质量得到提升。

在本研究中,选取100例脑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对比结果,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评分、平均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79.11±1.33)分>(56.31±1.24)分、(12.34±2.46)d<(20.14±2.16)d、98.00%>7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临床护理中可有效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并减少住院时间及促进护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

[1]倪红杰.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8(30) :574-575.

[2]张桂荣.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7):1342-1342.

[3]曹惠荣.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6,13(2):254-255.

[4]赵岩.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3):198-199.

[5]刘常菊.探讨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10):174-175.

[6]谢兰菊.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16) :93-94.

[7]范艳妮,程胜男.探讨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J].世界中医药,2016, 1(b03):490.

[8]蒋春丽.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5,7(1):128.

猜你喜欢

脑血栓优质用药
精准用药——打造您自己的用药“身份证”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有效性对比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分析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效果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奥托格雷联合纤溶酶用于脑血栓治疗的疗效探究
睡前一杯水可以预防脑血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