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发展现状探析针灸教学改革创新

2017-01-28唐雅妮杜琳陈美琳杨宗保王超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年11期
关键词:动手针灸教学模式

唐雅妮杜琳陈美琳杨宗保王超*

(1湖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长沙410007;2厦门大学医学院中医系,厦门361005)

从发展现状探析针灸教学改革创新

唐雅妮1杜琳1陈美琳1杨宗保2王超1*

(1湖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长沙410007;2厦门大学医学院中医系,厦门361005)

本文从针灸的发展现状及教学现状就目前针灸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通过查阅知网、万方、维普等网站相关主题的期刊,整理、归纳、分析导向问题,结合针灸教学过程中现存的实际问题,与教学同仁总结、探讨教学心得,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总结学生对针灸教学的可行建设性意见,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旨在改革针灸教育教学,更好地传承、发展针灸学。对此,笔者认为问题主要存在于针灸内容、教学模式、学生兴趣、教师水平等方面,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对应的改革建议。

针灸现状;针灸;教学改革

针灸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也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医学疗法,医学的相关研究中发现,针灸在防病、治病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优势。在国内及国际上掀起了一股“针灸热”,正因为应用针灸的人越来越多,因此我们需要培养了解针灸知识、掌握针灸技术的针灸人才。但是针灸又是一门十分注重理论与实践的学科,然而国内的针灸教学一直存在某些问题,尚未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本文将从针灸的现状对针灸教学改革创新探析。

1 针灸发展的现状

针灸教育从很早开始就以师徒的方式相传,隋唐以后政府成立专门的“太医署”培养专门的针灸人才,但是规模有限。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成都中医学院首先开设针灸专业,学制一般为五年制,随后七年制教育开展,目前我国针灸教育层次已有中专、大专、本科、七年制、双学位、硕士、博士、博士后等。从针灸的国际化发展趋势看,主要表现为外籍针灸学术访问者增多,针灸进修学习人员增多,留学生增加,针灸的培训机构增多,国外针灸诊所增多,世界卫生组织支持建立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都呈现良好的发展势态[1]。虽然针灸的发展前景大好,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临床疗效有待提高,针灸理论基础严重滞后,诊疗技术的高新技术化程度低,融入国际主流还有相当大的差距,针灸规范化、信息化有待加强[2],要解决这些问题主要是培养更多优秀的针灸人才。

2 针灸教学的现状

2.1 学生兴趣不高基本理论掌握不扎实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兴趣是学好针灸的前提。由于大学和初中、高中的教学方法不一样,主要是靠自学,要求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如果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就会使教学的质量参差不齐,也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比如很多针灸专业的学生对针灸的穴位都不够熟悉,更不用说对古书医籍的学习,缺乏基本的医理知识,如《灵枢》、《针灸大成》、《针灸甲乙经》都没有读过,医理知识匮乏,对针灸特有的概念理解不够。中医主要注重理法方药,针灸应注重理法方穴,缺乏基本的理论,又何谈法方穴呢?

2.2 传统的教学模式落后教学方法单一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基本都是老师讲授,学生被动的接受,是一种传输式的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单一且陈旧,强调共性,忽略教学中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感,教学气氛沉闷,在这种教学模式上学生接受的是重理论轻实践的培养,学生对知识缺乏感性认识,因而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不透彻。针灸的专业知识大多比较抽象,经络与腧穴内容多且比较难记忆,治疗学应用能力比较欠缺。如果只是传统模式的教学,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更多的是应对考试,快速地记忆,后期忘记也很快,很难掌握好基础知识。

2.3 教学内容滞后与实际水平不符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针灸的教学内容未能随着一起改变,针灸理论、临床、科研成果不能及时更新,使教学的内容明显的滞后于其实际的学术水平。现代疾病谱的变化,但是针灸教材却没有发生较大的变化,教学内容滞后临床,不能很好的指导临床实践,以致于后期学生的临床实践存在不实用的问题。教学内容应该以“实用、有效”为前提,因此针灸教学内容应该有重点、有主次、有突出,但针灸教材的编写不能很好的体现这些,导致学生在学习中不能抓住主次。比如腧穴的学习,因临床实践少,而不能掌握好常见的穴位及其用法。

2.4 理论与实践脱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差针灸作为一门动手能力强的学科,学生主要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由于实训的课时少,大多是教师演练,学生观摩,很少有机会可以自己动手。再者由于实践少,对针灸缺乏感性的认识,很多学生恐惧扎针和被扎针,害怕针刺引起的疼痛,以致于很多学生在学完之后取穴不准及不敢动手操作等。学生在毕业前都会有安排针灸科的实习来弥补课堂动手的缺失,但是当前医患关系的紧张,患者的择医选择权,也使得学生临床实习中动手机会大幅度削减,学生操作技能的提升成为一个难题,直接影响学生的针灸水平[3]。

2.5 教师教学水平的差别教师对理论知识是否掌握扎实,专业技能操作是否熟悉,临床经验是否丰富,对专业的最新动态是否了解,教学技巧是否熟练,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果。在上述的某些方面,青年教师与优秀教师相比确实存在一定的差距,必然影响到教学的效果。教师对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也也是影响教学的重要因素,必须予以重视。

3 针灸教学改革创新探析

3.1 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随着针灸的日益国际化,针灸引起了国内外普遍的重视,因此学好针灸是迫切需要,使学生充分认识学好针灸的必要性。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树立救死扶伤的思想,使学生明白医生职业的圣神性,因此要让学生对专业知识产生兴趣,首先要加强学生的医德教育。其次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中提出一些拓展性的问题,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课后通过课本、图书馆、网上查阅相关文献,在下次课的时候通过师生讨论,让同学自由发表对问题的看法。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应试教育真正的向素质教育转变[4]。总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自己想学,乐于学习。兴趣不仅可以提高学习积极性,还能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3.2 教学模式的多样性针灸教学的过程逐步改变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形式,采用提问-回答-讨论-总结的互动模式,打破以往课堂教师灌输式的学习,改为对话式的学习。根据启发式的学习,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腧穴和经络的学习采用讲解与演示的教学法,刺法灸法学采用讲解与联系的教学法,治疗学可以采用病例讨论的教学法。采用问题教育模式,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学习,通过问题式的教学,教师的提问,学生的回答,充分活跃了课堂的气氛。这样教师的主导地位充分得到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其次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如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提供的图文音像并茂,丰富多彩的界面,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直观明了。开展多媒体的课件教学,引入视频和网络资源,将针灸的最新信息及研究成果更加直观的呈现出来,使学生了解针灸的科学性与实用性,也能让抽象的内容更加形象化,易于理解和掌握。显然这种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更能让学生掌握所学的而知识,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及提高学生操作能力的目的。

3.3 注重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是针灸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由于针灸学习的特殊性,操作能力要求高,前期加强学生的理论知识,后期主要以操作为主,如掌握针灸、刮痧、拔罐等动手操作能力。如在刺法灸法学习中,要求学生必须在刺灸法学习过程和技能训练中,掌握刺灸法的治疗作用、适应范围和选穴配方原则,逐步达到熟练程度,灵活应用。老师可以在课堂上适当的预留一部分时间让学生练习,选取一些四肢相对安全的穴位,老师当场纠正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的一些错误。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后针对自身及周围同学的感冒、失眠、痛证等疾病用针灸来治疗。指导学生改如何治疗,激励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其对针灸的自信,同时也告诉学生在针灸过程中遇到的意外情况,如发生滞针、断针、晕针该如何处理,如何安全有效地针灸。有些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得很好,但是在临床上真正遇到患者就不知道该如何处理了,这就是理论的学习与临床脱离了,导致了动手能力弱,因此学生在见习和实习中,不能走马观花的学习,对于在临床中遇到的疾病,看老师是怎么治疗的,过后再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总之,针灸的教学不能脱离临床,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将理论与临床实践结合起来。

3.4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的水平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因此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培养高素质针灸人才的前提。这就要求教师不仅掌握基础专业知识、娴熟的授课技巧、丰富的临床经验,还要了解专业知识的最新动态及科研成果。在上针灸实践课时,同学们相互练习的时候,如果遇到针扎不进去,或者进针很痛,这时候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老师就要及时帮助学生分析原因,排除不良情绪,坚定自己的意志,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在授课时要不断地引导学生放开思路,多方位探讨,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一代新型的中医针灸人才。

综上所述,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才质量的培养,要提高针灸教学创新改革,需要从教与学两方面着手,在知识、技能、综合素质方面上入手,结合针灸的特色,培养理论知识好,操作技能强,综合素质高的毕业生。

[1]梁繁荣,吴曦.国外针灸发展现状与展望[J].中国针灸,2006,26(2):79-82.

[2]梁繁荣,唐勇.中国针灸发展现状与展望[J].中国针灸,2008(S1):69-71.

[3]王超,常小荣,杨茜芸,等.针灸学实训教学法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0,5(7):260-261.

[4]周钰,牛相来,霍新慧.针灸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3):107-108.

Discussion on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Teach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evelopment Situation

TANG Yani1,DU Lin1,CHEN Meilin1,YANG Zongbao2,WANG Chao1
(1.School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Tuina,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Changsha 410007,China; 2.Depar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Medical College of Xiamen University,Fujian Province,Xiamen 361005,China)

In this paper,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the current teaching situation of acupuncture teaching were discussed.THrough consulting CNKI,Wanfang,VIP and other sites related theme journals,finishing,induction and analysis oriented problems were carried out,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eaching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process,the teaching experience and teaching staff were summarized and explored,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communication of the students,the feasible suggestions for acupuncture teaching was summed up,combining theory and practice,in order to reform th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better inheritance,development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In this regard,authors thought that the problem mainly existed in the acupuncture content,teaching mode,the students'interest and teacher level,and the corresponding the reform suggestion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were put forward.

acupuncture status;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teaching reform

10.3969/j.issn.1672-2779.2017.11.010

1672-2779(2017)-11-0022-03

:杨杰本文校对:刘迈兰

2017-03-13)

*通讯作者:592436380@qq.com

猜你喜欢

动手针灸教学模式
我也来动手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面向未来的中国医学——针灸篇
动手吧,把水“洗”干净!
动手画一画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