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微课在高职中西医外科学教学中的作用※

2017-01-28周毕军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年11期
关键词:外科学医学教育知识点

周毕军

浅谈微课在高职中西医外科学教学中的作用※

周毕军

(河南省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临床医学系,南阳473000)

当前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微课作为信息化的产物,以其短小精炼、形象生动、目标明确的特点备受高职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但是如何把微课利用于高职医学教育仍在探索阶段。本文从高职中西医外科学教学现状入手,就微课在高职中西医外科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和分析。

微课;高职医学;中西医;外科学;教学改革

微课旨在通过简短的时间对某一知识点或者重难点进行剖析、诠释,针对性的解答疑惑,使学者学习目的更清晰,理解更深入。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巩固教学知识点并保证教学质量。

1 微课的内涵

微课程的雏形最早见于美国北爱荷华大学LeroyA. McGrew教授1993年所提出的60 s课程(60-second-Course)[1]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高级教学设计师David Penrose于2008年首次提出“微课程”(Microlecture)这一概念。

在我国微课概念的提出,是在2010年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胡铁生率先提出的,随着人们对微课认识的逐步深入,微课的内涵也在不断深化与丰富。2012年,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对微课的定义进行进一步明确:“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2]。

微课是强调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下教师针对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针对性强、简短而完整的教学活动,微课的突出特点为:“短小精悍、针对性强、交互性好、应用面广”[3]。微课设计,时间5~8分钟为宜,主题明确,资源容量小,组织模块化(教学案例个案分析)。

2 微课在高职中西医外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2.1 高职外科教学现状分析医学内容信息量大,知识点抽象,中西医外科学不仅要扎实的理论、更需要娴熟的技能。当前教育模式的转换,更注重于素质教育,传统教育存在的问题也逐步显现。纵观高职医学教育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①高职扩招、学生基础参差不齐,教师无法全面兼顾。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课堂设计上做了很多努力,希望能够照顾到所有学生的情绪,然而成效并不明显。基础差的学生“嚼不烂”,掉队甚至厌学;②教学方法及模式比较单一,虽然很多教师也采用了多媒体课件等辅助手段来丰富课堂教学,但是总体效果并不理想;③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理念不符合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理论知识课堂讲解比较容易,而外科技能的掌握需要讲、演、练的结合。当前的教学模式普遍重理论而轻实践,与新的人才培养目标是相违背的[4]。

2.2 微课在高职中西医外科学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结合,当今教育的形式已经趋向于信息化的发展。“老师一只粉笔、学生一本教材”的传统的教学手段已不再适合当前的高职教育。在当前的医学教育模式下,对于高职医学教育而言,直观的教学最能体现医学学科教学内容的生动和大信息量的要求。对于中西医外科学教学而言,如何把理论知识有效的转化为临床技能,单纯的讲和说是不够的,必须把静态的操作动态化,学习更形象更直观。书本的知识是抽象的、文字是枯燥的,如何把抽象的知识和枯燥的文字形象化、生动化,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微课可以把图像、音频、视频等有机结合,再配以教师自己的理解并加以解析使深奥的理论易懂化,更易有利于学生理解与掌握。国内外运用微课来教学的实例也证明微课的确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还可以促进高职教学改革,从而提高高职学生的整体的素质”[5]。随着教学体制的改革,高职医学教育也逐步走入信息化,微课作为信息化教学手段的一种方式也正融入高职医学教育。从目前国内外的“微课”资源建设情况和应用进展来看,微课融入高职医学教育是丰富医学教育方式的一种重要途径,也是高职医学教育改革的新趋势。

2.3 微课在中西医外科理论教学中的运用价值传统的理论教学属于“填鸭式”,老师只管在有效的时间内把内容讲完,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课后不懂的内容只能对着静态的文字自我思索。如果把微课有效的融入理论教学,既可以丰富教学手段,又可以让学生学习途径多元化。为此,我校积极探索体会有以下几点。

2.3.1 课前预习我们可以事先把新课的重点、难分别制成微课,由学生课前预习观看;同时也可以把相关病例设计到微课中,让学生讨论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既促进学生主动课前预习,又可以活跃课堂氛围,提高讲课效率,教学效果也会有所改善。

2.3.2 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把相关的知识链接、前沿动态、历史典故等以微课的形势呈现出来,活跃课堂氛围,增强课程的趣味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这样课堂教学比单纯的PPT课件教学就更加生动,使我们的课堂知识不受空间和地域的限制,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3.3 课后复习临床医学教育提倡院校一体、分段授课,使其教学更专业,更接近临床,但是医生由于工作较忙,课后学生想向老师请教问题就比较困难。如果有相关的微课,学生就可以多听、多看,解惑更方便,学习更主动。同时也可以针对在课上学习的知识,教师可以将典型习题制作成微课,通过少而精的练习,让学生巩固新学习的知识[6]。

2.4 微课在中西医外科实训教学中的运用外科技能是外科学教学中的重要一环节,不管是临床医学专业还是中西医专业都是如此。现代对医学生岗位执业要求,对于外科基本技术不仅要操作熟练还要求精细准确。外科的很多操作还需要团队的配合与协作,规范操作对于中西医专业的学生是非常必要的,但由于基础及专业性的因素很多学生通常需要手把手的指导。近年来,随着各高职院校开始扩招,学生人数逐年增多,学生的基础素质也参差不齐,理论教学的班级人数也逐步扩大,传统教学方法教师在讲解、示教时要想照顾到每个学生比较困难。老师花费了很大的精力去演示、去讲解,学生接受的效果并不好。

中西医外科学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理论,更要让其掌握相关技能。实训课中老师示教过程难以重复,比如手法打结,往往教了好多遍,学生依然掌握不好,而微课能很好的实现这一目标。如果我们有事先制作的微课,在我们仔细给学生讲解演示之后,再把微课给学生观看,教学效果就会事半功倍。微课和传统视频比较,它融入了老师的理解和教学体会,结合学生特点而制作,针对性更强,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7]。课堂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内容,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电脑、手机、ipad、mp4等方式反复观看微视频,边看边学边操作,不受时间限制。通过微课,使学生达成学习目标,加深对课堂所授知识的理解[8]。微课程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和拓展,无论是对“教”与“学”,还是教师的专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9]。

3 结论

在互联网行业飞速发展的推动下,和教育现代化的背景下,微课作为信息化社会的产物,现已逐步融入高职医学教育。但是,很多教育工作者片面的理解微课的真实内涵,简单的认为就是录一段视频,这使微课的真实价值大打折扣。当前由于很多专业教师对于微课内涵的理解不够深入,现代化技术手段运用的不够娴熟,导致“微课”建设过程面临很多困难及阻力。微课课程团队的建设与开发需要有专业的计算机信息应用教师与医学教师共同参与组建,从而使“微课”背景下的高职医学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取得成功[10]。

随着信息与通迅技术快速发展,当前众多的社交软件如雨后春笋般日益增多,如微博、微信、Face-book、Youku等已被人们所广泛就接受,“微课”也将具有十分广阔的教育应用前景。相比于既往传统的课堂教学,它在时间上更方便、空间上更广阔,而且可以通过网络共享到全国高校教师的微课资源网站、优酷、土豆等,使学生学习途径多元化,不同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学习的个性化;与此同时,可在“微课”中嵌入交流反馈渠道,如微信、QQ、手机等信息,便于师生沟通交流与信息反馈,及时的信息反馈为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参照,从而使微课件在教学中运用更广泛、成果更丰硕,为当前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范建新.远程学习微课程资源建设体系架构与设计[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10(4):5-8. [2]刘婷婷.微课在医学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人文社科,2015,11 (10):8-9.

[3]杨辉.小议微课[J].时代教育,2013,5(7):24.

[4]白俊.浅谈“微课”及其在高职医学教学中的作用[J].创新教育,2015,6(10):223.

[5]万镭.浅析微课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使用[J].电子制作,2015年4月18网络优先出版.

[6]刘婷婷.微课在医学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人文社科,2015,11 (10):8-9.

[7]姚佳.谈谈微课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电教科技,2015,198 (30):186.

[8]管丹.微课视角下高职教育课程建设与思考[J].高等职业教育一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4,23(3):15-16.

[8]宋军,徐为.微课在普外科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5(1):26-28.

[9]杨志鸿,王燮,邹英鹰,等.微课程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前景分析[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1):120-121.

[10]黄剑声.浅谈“微课”在医学急救知识普及中的应用[J].大众科技,2015,17(1):148-149.

Discussion on the Role of Micro Course in the Teaching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ZHOU Bijun
(Department of Clinical Medicine,Nanyang Medical College,Henan Province,Nanyang 473000,China)

Because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information,micro-courses as a result of information,with its short,vivid,goaloriented features is the wide concern of vocational educators.But how do you make using in high vocational medical education is still at the exploratory stage.This paper started from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teach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surgery,and micro applicat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surgery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onducted a preliminary study and analysis.

micro-class;high vocational medicine;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surgery;teaching reform

10.3969/j.issn.1672-2779.2017.11.004

1672-2779(2017)-11-0008-03

:杨杰本文校对:胡瑞义

2017-02-28)

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No. 2016GGJS-168】

猜你喜欢

外科学医学教育知识点
“顾氏外科”师承教育融于中医外科学住培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实行外科学系对外科类住培专业基地统筹管理的经验探讨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2019年第一批口腔医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临床医学本科生毕业学年外科学教学模式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关于G20 的知识点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