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玉珍教授针对不同阶段学生中医妇科教学经验述要※

2017-01-27庞震苗赵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年23期
关键词:妇科教授临床

庞震苗赵 颖

(1 广州中医药大学经管学院卫生管理教研室,广州 510006;2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广州 510006)

张玉珍教授针对不同阶段学生中医妇科教学经验述要※

庞震苗1赵 颖2*

(1 广州中医药大学经管学院卫生管理教研室,广州 510006;2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广州 510006)

张玉珍教授,岭南现代中医妇科名家,国家十五、十一五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主编,从医从教30余年,培养中医妇科高等中医人才无数。本文将张教授对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师带徒弟子等不同阶段学生的中医教学经验、培养侧重点作一归纳整理总结,供同道共飨。

中医妇科;张玉珍;教学经验;本科;硕士;博士;中医师带徒

张玉珍教授,1944年生,广东兴宁人,1969年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医疗系,留校工作至今。她是著名中医学家罗元恺教授的学术继承人,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是全国第五批老中医专家学术继承工作的导师,是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主编了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张教授从医从教四十余载,指导硕士博士研究生三十多名。教学与临床互长,她对多种妇科疑难杂症有着独到的治疗经验,尤其在中医药调经、助孕、安胎方面更是疗效卓著。笔者自大学本科、硕士、博士至毕业留校工作,一直有幸跟随张教授学习,从她的言传身教中弟子得益良多,籍罗老诞辰百年纪念之际,笔者将罗老第一代弟子张玉珍教授多年来融汇、揣摩、贯通、推陈出新的一套中医教学理念及经验尝试作一归纳整理,供同道共飨,未尽完善之处,请读者海涵。

1 本科阶段 培养兴趣信心

本科阶段,注意培养学生对中医的学习兴趣及信心。对于医学生的培养必须重视三基,即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大学本科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初接触临床,对疾病缺乏感性上的认识,因而在对本科学生的教导上,张教授结合中医基础理论,着重将中医妇科基本概念和辨证讲清,如对“崩漏”这个病,她会去繁就简说清崩漏的特点是月经的“期”和“量”都发生严重的紊乱,这区别于“月经先期”和“月经先后无定期”的“期”是基本具备的,它也不同于出血量虽多但是可在一定时间内能自然停止的“月经量多”,更不同于淋漓不尽但半月内能停止的“经期延长”,它的鉴别诊断要点就是“期”和“量”都无规律。而在辨证上要分清虚实、寒热,如崩漏临床中十分常见的脾虚型,患者就会出现疲乏、面色 白、舌淡且胖、边有齿印。治以补气摄血,方用固本止崩汤。在本科临床实习期间,对病名、诊断、病史采写的要求都是十分严格的,不允许出现概念性的错误,更重视在临床中培养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严师出良才,没有严格的要求,没有规范化的训练,就不可能培养出合格的中医人才。在教学和临床中,张教授还会有意识就一些常见病(如月经病、习惯性流产和不孕症等)病例进行对比,讲解中西医不同治疗方法和效果。通过彰显中医学在妇科疾病治疗上确切而显著的疗效而大大增强了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坚定了从事中医的信心。

2 硕士阶段 建立临床思维 培养能力 转向专病专科

硕士阶段,建立相对完整的中医妇科临床思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向专科专病的方向发展。硕士研究生阶段的教学,张教授着重在对学生的临床思维的培养上,通过对临床技能的操练及加强,帮助硕士研究生建立一套相对完整的中医妇科临床思维。中医临床思维是一套具有妇科专科特点的中医理论体系,张教授认为,理论不可能是某位大师凭空想出来的,它一定是通过反复的实践,从而把规律性的东西归纳、抽象、概括出来的。在中医妇科理论体系中,就病机而言,脏腑功能失常以肾肝脾的功能失调最为常见,而脏腑、气血、经络的失常影响到冲任,最终出现各类妇科病症。而六淫对女性的影响,以寒、热、湿邪的入侵为主,内伤又多于外感;在治疗上常用补虚为治则,行气活血、散结化癥等为治法。中医妇科是中医临床的四大主干学科之一,有着光辉灿烂的历史,为五千年的中华民族的生息繁衍做出过巨大的贡献,是有着确凿疗效和值得保护、传承的。如张教授在临床中就善用补肾疏肝法治疗妇科疾病,临床中常有部分病人属于既有肾虚之虚又有肝郁之实的虚实夹杂之类,其病机复杂,非简单的或补或清就能解决问题,针对这类病机的疾病张教授提出了补肾疏肝法,并将此法用于治疗同病机之月经不调、痛经、闭经、漏下、子宫发育不良、不孕症等,疗效明显[1]。

对于硕士阶段的学生,张教授还会着重培养学生一定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对病人的接诊上,张教授总是要求我们要做好病史采写,然后学生自己先处一个方药拟于病史之下,有时患者看到是研究生在开处方的时候不理解,会说:“我是专门来找张教授诊治的,怎么能让一个研究生给我开药呢?”这时候,张教授总会郑重地跟病人说:“这是我的学生,这是我对她的要求,她开出的方必须要经过我的考察,由我来最后把关,你可以放心,我们对每个病人都是认真负责的,每个方药都是经得我的同意才可以开出去的!不经过这个放手不放眼的训练,学生怎能成材?”然后眼神鼓励我们继续处方遣药。就这样在张教授的严格要求和不断操练之下,我们逐步培养出发现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被称为妇科疑难疾病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个难啃的骨头,但在张教授的指导下,我们发现对于内异症要做到:摸清其基本病机;分期论治,标本兼顾;消补结合、平缓中取效。病机上本虚标实是内异症的特点,本虚有肾虚、气虚、血虚;标实有气滞、血瘀、热毒、痰湿;而最常见的当属肾虚血瘀。治疗上,分经期和非经期不同用药,非经期要注重行气化瘀、消癥散结,用自拟的消癥散结方;经期注重活血化瘀,通为原则,加行气止痛药物改善痛经症状,用自拟的调经止痛方。张教授指出,内异症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病程迁延日久,久病伤肾,患者多正气虚弱,不可以猛药,否则不能消癥反易伤正气,应注重平缓中取效[2]。笔者至今难忘,张教授当年手把手地教导我们,如何通过妇科双合诊发现后穹隆痛性结节,告诉我们此乃内异症的重要特征,切不可忽视。

张教授对每个学生都亲自带教,根据临床疗效或是否疑难病证,指导学生的选题、开题、调研、实验和论文修改,培养学生建立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张教授始终坚持认为研究生教育是教育的最高层次,是责任重大的教育。在研究生培养上,她总是尽量尊重研究生本人的意愿去选题,但一旦选定,就不能中途改换题目,要坚持到最后,不能知难而退。与以导师为中心,将导师课题的一部分作为研究生研究课题不一样的是,独立选题、设计、完成课题研究的方式更能训练和培养学生的独立科研能力,但这种方式一定程度上对导师不利,因为导师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去查阅学习文献,分析课题的难点和发展趋势,确定课题的可行性。其结果会是,导师很忙很累,成果却不一定突出,但它对研究生却是最为有利的一种能力的全面培养。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硕士研究生能具备较高水平的妇科专科诊治能力和科研能力,并了解本学科的最新进展。

3 博士生阶段 注重经典 培养能力

博士生阶段,注重中医经典,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博士阶段的带教过程中,张教授总是以临床就诊遇到的各式患者各类疑难杂病为“问题”,通过对病史采集、检查、复诊、治疗等一系列临床规程,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她多年宝贵的临床经验,指导学生在疑难病症上着力,培养学生用已知去解决未知的能力。在这个阶段的教学中,张教授又再次强调经典,强调概念的正确性,引导学生对比较难理解的有争议的议题、概念作进一步深入的探讨。例如中医妇科南北之争中的“胞宫”与“子宫”的纷争,要求学生通过对胞宫的源流的追溯,进一步理清中医对女性生殖器的认识。张教授要求她的博士都要勤读经典,如《内经》中有关妇产科的条文,《金匮要略》中的妇人病三篇,陈自明的《妇人大全良方》,张景岳的《妇人规》 《傅青主女科》 《沈氏女科辑要》 《妇科玉尺》都属必读之列。通过读经典,通过临床规范化的培养,从而提高博士阶段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思辨力。

在对博士生的培养中,张教授又有不同的侧重点,那就是要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卵巢早衰”这个病古书并无记载,病人多散落于闭经、不孕以及围绝经期症状的病人当中,在长期大量的临床过程中,张教授敏感地发现了这类病人群体,率先在中医妇科界提出“卵巢早衰”这个诊断,并开拓性地归纳、总结、摸索出一套“卵巢早衰”的辨证论治经验。张玉珍教授将卵巢早衰的病机特点归纳为肾脾亏虚,肝郁血瘀;治疗上强调补肾培土,先后天同调;并提出了对卵巢早衰的治疗要注重疏肝兼柔肝,养血寓活血,及未病先防,病愈防复的原则,多用归肾丸为基础进行加减论治[3]。多年的侍诊,耳濡目染,张教授要求学生对这些疑难病历要作好详细的采集、研究,在接诊过程中特别留意这类病人,发现病人以后进行系统规划,结合中、西医进行诊断、治疗甚至是心理辅导。

张教授对博士生的另一要求就是“攀登高峰”,例如对卵巢早衰、多囊卵巢这些疑难疾病,她要求博士生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并有创新。她认为博士生的论文就要做到“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所谓承前,就是要向前人学习,详细综述总结前人的经验和成果,以此为基础进行研究;所谓启后,就是要详细说明课题的研究方法和发展动态,使人读后能以此为新起点,继续进一步的研究[4]。

4 师带徒阶段 传承经验 回归经典

师带徒就是通过师承带教,使继承人在整理、继承老中医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过程中,传承歧黄薪火,国医精髓。青年教师正式拜师,每周固定时间跟诊、抄方、学习,定期撰写心得体会和老师临床经验总结。跟随过张教授的同门师姐妹都能感受到她是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的良师,她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非常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并毫不保留地把经验传授给弟子。

对经过了规范化中医高等教育,并具备一定临床基础的徒弟,张教授会系统讲述中医经典对妇科的影响,如《伤寒论》 《金匮要略》;还会重点讲述经方是如何应用到妇科疾病的治疗中的;也会结合自己四十余年的行医经验将心得传递给学生。她会提纲挈领地将不同的疾病作一归纳,同病异治,异病同治,进一步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临床能力。如当归芍药散为张仲景所创,《金匮要略》中就有“妇人怀妊,腹中疞痛,当归芍药散主之”的记载,张教授对当归芍药散尤为推崇,临症加减应用在慢性盆腔炎腹痛、妊娠腹痛、产后腹痛、盆腔瘀血综合征等各类妇人腹痛中,她认为,根据中医辨证,凡属肝脾失调,气血失和血瘀湿阻,水血不利者,皆可用之化裁治疗,她多年的经验发现,有是病用是药,如鼓应桴[5]。

5 医乃仁术 自我为之

张教授认为,医学事业是治病救人的仁术,培养良好的医德对于一个医生才是至关重要的。张教授一生治人无数,很多被西医已经诊断为难治或不治之症,在她手中重获新生,生育了宝宝,张教授虽然年岁已高,门诊、授课、带教等已经十分繁忙,但她仍对门诊每天几十位的患者仔细辨证,认真诊断,并尽可能教会他们摄生饮食的调养要点,对非门诊时间找到家中的病人,也同样热情接待,认真施治。她“传道授业解惑,教书育人”的严谨工作态度,和“吃苦在先、淡薄名利”的处世原则,“不畏艰险,勇于挑战难题”的高尚医德时时激励门下弟子,传承发扬。

自拜于张师门下,十余年来跟随张师学习临床,往事历历在目,张师治学之严谨,对学术要求之高,对学术孜孜不倦的追求,无不令弟子敬佩。在张师主编七版教材以前,众多中医妇科教学同行反映,旧教材内容亟需调整,中医妇科理论、临床、科研的新思路和新成果未能及时反映在教材的变化中,学生在学完统编教材以后,难以运用在中医妇科临床之中,出现了一定的教学与临床的脱节[6]。基于这些普遍的需求,张师大胆创新打破了前六版不变的体例,在国医大师刘敏如教授主审下,与全国二十多位教学、临床第一线的专家教授同心协力,对教材在继承中作出了大胆的改革。教材内容更加丰富,更加切合临床实际,例如对总论的创新和新病种的增加,这些都是对既往教材的改进和提高。在体例结构方面,除了保持传统构架外,新设了“转归与预后”“临证参考”“急症处理”等栏目。“转归与预后”可以帮助学生在认识疾病过程中,预测疾病的发展变化,努力运用这方面知识,在临床工作中,尽量促使疾病向好的方向发展,防止疾病出现不良转归;“临证参考”栏目,则集中介绍了名老专家丰富的临床经验、科研工作者研究成果及作者临证体会等内容,这对学生在今后实际工作中,借鉴这些知识,启迪科研思路,提高诊断治疗水平和自身业务素质定有裨益;“急症处理”则是针对妇科血证等临床危急病症设立的一个特殊栏目,集中介绍了医药或中西医结合处理妇科急证重证的原则、措施方法,这无疑对提高学生临床应急能力,培养学生中临床工作自信心,具有重要意义。这些创新性的编写法,体现了主编张师及编委锐意改革、开拓创新、一切从临床和教学际出发的指导思想以及对高等教育教学教材高度负责的编写态度[7]。

[1]曾诚,史云,陶莉莉,等.张玉珍运用补肾疏肝法治疗妇科病经验[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8,15(7):85-87.

[2]王美霞.张玉珍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体会[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8(2):139-141.

[3]史云,蔡平平,邓高丕.张玉珍教授治疗卵巢早衰经验介绍[J].新中医,2006,38(8):15-16.

[4]史云,曾诚,陶莉莉.张玉珍教授治疗抗心磷脂抗体阳性不孕症经验介绍[J].中国医药指南,2008,6(24):353-354.

[5]李玉嫦.张玉珍教授运用当归芍药散经验介绍[J].新中医,2011,43(12):138-139.

[6]陆启滨.中医妇科教学之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7):971-972.

[7]刘昭阳.从《中医妇科学》新版教材看中医妇科教育发展[J].中医杂志,2003,44(10):788-789.

The Summary of the Teaching Experie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ynecology of Professor Zhang Yuzhen for Students in Different Stages

PANG Zhenmiao1,ZHAO Ying2*
(1.Department of Health Management,Department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Guangdong Province,Guangzhou 510006,China;2.Gynecological Department,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Guangdong Province,Guangzhou 510006,China

Professor Zhang Yuzhen is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xpert of gynecology and the chief editor of the 10th and 11th editions of the textbook TCM Gynecology for the five-year tertiary TCM education in China.She has also been involved in clinical teaching for over 30 years with rich experience,and has cultivated numerous TCM gynecological doctors.This paper will summarize her clinical teaching experience for various degrees of Bachelor,Master and PhD students,in order to provide clinical indications for other TCM doctors.

TCM gynaecology;Zhang Yuzhen;teaching experience;Bachelor;Master;PhD students;TCM apprenticeship

10.3969/j.issn.1672-2779.2017.23.002

1672-2779(2017)-23-0003-0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张玉珍传承工作室项目

*通讯作者:drzhaoying@126.com

2017-09-21)

猜你喜欢

妇科教授临床
X线与CT引导下骨病变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
舒肝宁心汤治疗心悸的临床观察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刘排教授简介
Effects of Fuke Qianjin Formula on hormones and their receptors and metabonomics study in uterine fibroids model rats
普外急腹症临床治疗的初步探讨
秒懂妇科体检报告 这个可以有!
浅谈妇科中急腹症的临床治疗
介入治疗在中晚期妇科恶性肿瘤中的临床治疗效果
恐怖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