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干预下的抑郁症病情发展及转归

2017-01-20李文凯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23期
关键词:肝郁抗抑郁柴胡

李文凯

730913白银市精神卫生中心

中医干预下的抑郁症病情发展及转归

李文凯

730913白银市精神卫生中心

本文探讨中医干预下抑郁症病情的发展与转归。结合文献资料及实验研究,综合论述中医各种手段治疗抑郁症的作用。中医治疗手段多样,按照患者具体情况联合使用不同的治疗方式,能有效改善抑郁症病情,且药物的不良反应小,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中医;抑郁症;病情发展;转归

抑郁症在中医学中没有统一的命名及认识,多被归为“郁证”“癫狂”等进行辨证论治。本病属于精神系统疾病,以思维活动迟滞、显著且持续的情绪低落为主要表现。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现代生活的巨大压力等各种原因使得抑郁症多发。大量文献显示,在情志类的疾病中,抑郁症的占比最高,约有16%的人可能在人生的某个阶段会受该病的影响,且该病的复发率极高,可达85%[1]。有研究显示,我国抑郁症患者中,有5.2%~16.2%的患者可能终身患病,女性的终身患病率更高,可达25%,这可能与高发的产后抑郁、围绝经期抑郁有关。抑郁症的危险性在于其居高不下的自杀率,严重威胁着家庭和社会的和谐。目前抑郁症的治疗及预防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抑郁症的基本病因

林佩琴所著的《类证治裁》中记载“七情内起之郁,始而伤气,继必及血,终乃成劳”,就解释了抑郁的病理发展,起始为神气不达,血液瘀滞,使得脏腑的供养不足,进而发展成为郁证。抑郁症的发生多与肝脏有关,《医碥》中记载“百病皆生于郁,郁而不舒,则皆肝木之病矣”,由此可见,肝泄不通,会导致神气郁滞,进而神志抑郁。肝郁则脾虚、气滞,气滞则血瘀,故而抑郁症的主要病症在肝,而肝与心、脾、肾功能息息相关。《医方论·越鞠丸》记载:“凡郁病必先气病,气得疏通,郁于何有?”所以抑郁症以气郁、气虚为其基本病机[2]。

抑郁症治疗的中医常用药物

柴胡:在抗抑郁方面运用广泛,疏肝效果好。刘佳莉等以小鼠为实验对象,以柴胡的提取物注射,结果证实柴胡中含有有效抗抑郁的成分。抑郁的病因为气机郁滞,而柴胡的有效成分柴胡皂苷疏肝理气效果显著,在抗抑郁方面的应用、研究广泛。

姜黄:其主要的药理作用是拮抗动脉粥样硬化、降血脂。王卿在实际抑郁症病例的实验中,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验组按照病情阶梯式给予姜黄素治疗,结果显示姜黄素对抑郁症显效。其疗效与用药时间呈正比,但其不良反应小、价格低,是较好的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疏肝解郁的药物。

白芍:主要用于平肝敛阴、养血柔肝,改善动脉血流、心肌血供、扩张血管。《滇南本草》中记载白芍“泻脾热,止腹疼,止水泻,收肝气逆疼,调养心肝脾经血,舒经降气,止肝气疼痛”。邵继红等通过建立小鼠模型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小鼠抑郁模型,白芍都具有显著的抗抑郁效果。

白术:其主要功效为健脾益气,缓解疲乏、食欲减退、痰湿等症状。在抗抑郁的复方中较常使用。

合欢皮: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其药理作用为活血利尿、镇痛解郁等,对抑郁症的失眠不安、血瘀气滞的症状有效,常用于复方配伍。

抑郁症的常用方剂治疗

中医内治法以整体观进行辨证论治。在临床诊疗中,大多抑郁症主要病机为肝郁,常用的方剂有以下几个。

逍遥散:主要成分为柴胡、白芍、甘草、当归、薄荷、茯苓等,为调理情志类疾病的名方。大量文献显示其在精神类疾病方面疗效显著。

温胆汤:由茯苓、大枣、半夏、橘皮、生姜、甘草等组成,主要用于痰气郁结类疾病。据研究用该方为主,西药为辅治疗抑郁症,显效率和痊愈率显著升高。

归脾汤:方药组成为白术、当归、茯苓、人参、甘草、木香、龙眼干等,可滋养血液,补心健脾,同时具有宁心静气安神的功效,对抑郁症患者的失眠、盗汗、思虑过重、虚疲的症状有效。

滋水清肝饮:《医宗己任编》中记载,处方为当归、白芍、熟地、枣仁、柴胡、山药、炮山甲、黄芩、丹皮等,清热养血、疏肝柔肝、解郁行气功效显著。

血府逐瘀汤:主要成分为赤芍、枳壳、甘草、柴胡、桃仁、红花、牛膝、当归等,活血化瘀效果显著。

中医的情志护理干预

支持护理:保持病室的明亮、通风、清洁,装饰以暖色调为主,室内温度要稍低,控制在22℃左右。

护患关系:护理人员衣着要整洁,态度要诚恳耐心,护理操作要温柔,从细节上和患者建立良好关系。在日常护理中,要主动以鼓励、支持的态度与患者交流,耐心听其倾诉,恰当把握其需求,并给予适当的指导,使患者在院内生活感觉轻松、被理解、舒适和被尊重[3]。

中医的针灸疗法

抗抑郁药的不良反应较多,很多患者因为无法耐受而不得不中止治疗。而抑郁症的病机为气郁和气虚,调神理气为针刺治疗本病的根本原则。

杨卓欣等以解郁疏肝为治则,以百会、太冲、三阴交等调节督脉经气,结果有效率达85%。

叶国传以四肢穴位为主行针刺,以足三里、三阴交、神门为主穴,心脾两虚配合内关、间使,肝郁痰湿配合三阴交、丰隆,结果显示其治疗效果与药物的疗效相当。

抑郁患者的治疗中,抗抑郁药的不良反应较大、部分患者无法承受其高昂的费用,且随着年龄增长对药物的敏感性也会降低,而相比之下针灸疗法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且价格能为大众接受。

中医的养生疗法

谷建云等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以传统中医养生疗法对患者进行辅助治疗,包括保健推拿、太极气功等,结果显示,患者的认知障碍、肝郁、睡眠改善明显,绝望感显著改善。中医养生疗法是在中医传统理念的基础上,在调节脏腑、阴阳、气血方面较为全面的养生保健方法。养生疗法中的食疗、保健推拿、太极等方式配合中药方剂治疗、中医针灸治疗在治疗抑郁症方面成果显著。

心理干预

心理干预在中医、西医中应用广泛,但大多作为辅助手段。大量文献显示,在药物、方剂等治疗基础上,配合心理辅导,对控制病情的发展、减轻患者绝望感和降低自杀率成效显著。

讨论

综合现有的文献,中医疗法治疗抑郁症的案例逐年递增,抑郁症已逐渐成为中医精神类疾病中的主要病症。抑郁症的常规西医治疗以药物控制、心理治疗为主,饮食控制、环境干预为辅。化学药物的不良反应至今无法避免,患者个体的耐受程度和敏感性也有较大差异,较难把握[4]。目前现有的抗抑郁药种类较多,疗效显著且显效快,是较常使用的治疗方式。

中医治疗对患者进行辨证论治,可将抑郁症的不同症状分为肝郁气滞、心虚脾虚、痰瘀气滞等类型,也可按照实证、虚证来进行分类诊疗,或者将抑郁症的病情发展分为不同时期,按照病情发展的程度采取不同的方剂治疗,按照患者的个体性,采取不同的方式,发挥不同方式的协同作用,优化治疗结果。研究显示,中医疗法能够在有效控制病情发展的前提下,帮助抑郁症患者改善病情,使其能够更好地融入家庭和社会中,同时对降低复发率和自杀率的成果显著,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社会的不和谐因素,维持了家庭的完整。

[1]袁圣龙,颜红.心肺同调论治抑郁症[J].中医药信息,2014,31(4):45-46.

[2]刘顺发.我国抑郁症患病情况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J].医学文选,2006,25(4):861-863.

[3]杨卓欣.针刺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03,19(8):28-29.

[4]许二平.抑郁症的中医药研究述评[J].中

Development and prognosis of depression unde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tervention

Li Wenkai
The Mental Health Center of Baiyin City 730913

In the text,the author explored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nosis of depression unde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tervention.Combined with literature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we comprehensively discussed the role of various means of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depression.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methods were diverse,combined use of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in accordance with specific circumstances of patients,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ondition of depression,and the adverse effects of the drug were small,which had a larger space for developmen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Depression;Disease progression;Prognosis

10.3969/j.issn.1007-614x.2017.23.7

猜你喜欢

肝郁抗抑郁柴胡
抗抑郁药帕罗西汀或可用于治疗骨关节炎
从肝郁论治失眠
唐喜玉治疗肝郁脾虚型泄泻经验总结
核桃柴胡间作技术
当药黄素抗抑郁作用研究
HPLC法同时测定柴胡桂枝汤中6种成分
颐脑解郁颗粒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
舒肝解郁胶囊的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
10 种中药制剂中柴胡的定量测定
柴胡治疗猪感冒症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