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教育目标如何契合社会需要

2017-01-19吴振华

学理论·下 2016年12期
关键词:教育目标契合

吴振华

摘 要:通过分析不同的教育目标观以及教育目标与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提出教育目标契合社会需要的对策如下:依据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确立教育目标;以社会需要为导向;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引入竞争机制。

关键词:教育目标;契合;社会的需要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12-0206-02

如何制定教育目标,以及教育目标如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已经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非常现实而又紧迫的问题。在理论和学术界,一直存在着对教育是为个人服务还是为社会需要服务这一问题的探讨。笔者认为,教育在满足社会需要的同时,也能兼顾到个人的发展,它们之间不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关系。

一、教育目标概念的界定

(一)教育目标社会本位论

柏拉图认为国家就是放大了的个人,因而教育应该按照国家的需要来造就个人;之后德国社会学家孔德等人认为,个人的发展依赖于社会,受社会的制约,教育目标在于使个人社会化,使个人适应社会生活,成为公民,为社会做贡献,社会才是其真正的目的,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教育的一切都应服从社会的意志。而我国古代的一些思想家如荀况认为,教育不应从人的本性,而应从“礼”这一社会需要出发,因为“人之性恶”,必须用“礼义”加以教化。

根据个人与社会是否完全对立,又可把社会本位论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以迪尔凯姆为代表的“社会学派”,它并未把个人与社会完全对立起来,只是认为社会是目的,个人是手段;而另一种以凯兴斯泰纳为代表的社会本位论则非常极端,认为国家利益在何时何地、任何情况下都无条件地高于一切,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应无条件地以国家利益为重,为了社会的利益可以不惜牺牲任何个人利益,因此教育只是满足社会的需要,而不是个人。

(二)教育目标个人本位论

所谓个人本位论,就是主张教育目标应以个人需要为出发点,强调以个人的自我发展为主,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的教育目标理论。这种思想的渊源也可追溯到古希腊和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荀子。古希腊的一些学者认为应否定一切社会制度的权威,反对社会对个人的束缚,强调个人自由权利的至高无上,认为教育的目的不在于谋求国家利益、社会发展,以及满足个人谋生的功利性需要,而在于弘扬人性,发展人的理性和个性。而卢梭、爱伦凯等人认为,教育目的应该首先根据个人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天然需要来制定,教育必须反对和排除现实社会对个人发展的干扰,因为有利于个人发展的教育就一定有利于社会发展,而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教育却不一定有利于个人发展。因此,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这种本能不受影响得到自然的发展。我国古代思想家荀子认为,应从“性伪论”思想出发,认为人生而无贵贱、智愚与贫富之分,使人发生这种区别的唯一力量是教育,教育应从改变人性开始。

无论是教育目标的社会本位论,还是教育目标的个人本位论,它们之间的对立其实质就是个人与社会的对立。社会本位论坚持从社会的角度出发,认为社会是客观存在的,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社会一旦形成,就会对个人的行为和需求生产一种强制性的压力;而个人本位论认为社会事实上是不存在的,只不过是一个名词而已,社会是由人构成的,一旦离开了人,社会也就不存在。总之,个人离不开社会,社会也离不开个人,但笔者更偏重社会的基础地位。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对教育目标的表述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教育目标经历了一个复杂而曲折的历史演变过程。1957 年,毛泽东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对教育目的的科学表述。1958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指出:“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这是针对当时存在的教育脱离政治、脱离实际,知识分子脱离工农大众倾向所提出来的方针。1978年以后我国的教育事业重新步入正轨。

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目标的演变,可以发现我国的教育目标随着时代的不同而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但这其中也不能忽视一个事实,那就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教育曾经在某种程度上脱离了社会的需要。这从国家所颁布的文件中可以看出。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指出:教育工作在一定的时期内曾经犯过教育脱离生产劳动、脱离实际,并在一定程度上忽视政治、忽视党的领导的错误。

因此,我国教育目标的演变,不仅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解决教育脱离社会需要这一问题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更多的不是军事力量的竞争,而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又来自于教育。因此,如何对教育目标进行定位、如何解决教育脱离社会需要这一问题变得十分必要和紧迫。

三、教育目标契合社会需要的对策

1.教育目标的确定必须以社会需要为导向

教育目标要以社会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宿。教育应尽可能适应社会的变化,满足社会的需要,为社会的改造和发展做出贡献。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指出:“教育方法和课程正在发生的变化,如同工商业方式的变化一样,乃是社会情况改变的产物,是适应正在形成中的新社会需要的一种努力。”尤其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更是对人们掌握知识、信息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些要求是通过教育来完成的。一旦我们的教育目标脱离了社会需要,将会导致南辕北辙的效果,出现严重的人才断层。另外,以社会需要为导向,也是检验教育成果的一种手段。一定时期教育质量的好坏,可以从教育所培养的人才来反映。

但是,教育目标要适应社会的需要不意味着有什么样的社会需要就应该有什么样的教育目标。两者是不能画等号的。虽然教育目标和社会的需要都在变化,但明显社会的需要,尤其是物质层面的需要要快于教育目标的变化,因此,不管教育目标怎么去适应,总是与社会的需要有一段距离。这也就是为什么目前我国各大高校都在进行专业的调整以满足社会的需要,但事实上效果并不十分理想的原因。要知道一门学科的成长,不仅仅需要社会环境,同时也离不开长时间的积淀和经验的累积,等这门学科“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时候,社会的需要又发生了变化。因此,不应该盲目地追逐社会的需要,而应审时度势,根据社会规律的变化,认识事物变化的本质,才能正确处理好教育与社会需要的关系。

2.教育目标的确立要依据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

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它直接制约、甚至决定教育目标所规定的人才素质要求。社会生产力的每一次发展和飞跃,都对人才培养的素质及其结构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历史上,如工业革命时期,大机器生产需要大批熟练掌握大机器生产知识和相应智能结构的劳动力,反映到教育目标上,要求教育为社会培养能够从事大工业生产的劳动者。现代社会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目标对人才培养的素质和结构在智力创造力、应变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3.大力发展基础教育

从目前我国教育经费的投入来看,高等教育被放在了比较显著的地位,而基础教育则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但当我们回顾主要发达国家和一些经济正在起飞的国家的发迹史,我们会发现,这一切的变化和基础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而不少发展中国家,虽然耗费巨额资金,但没有摆正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位置,造成亟须的初级、中级人才供不应求,而花大钱培养的高层次人才又学无所用,出现边际效用递减现象,这是造成经济无法腾飞的重要因素。

在接受基础教育这一环节出了问题,将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发展潜力,比较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日本。它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因教育而发展起来的国家。日本是个地少人多、资源匮乏的岛国,再加上二战的洗礼,经济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为了赶超欧美,日本果断采取了“技术引进”的兴国大计,确立了“科技兴国”的战略宏图。这一系列的强国之策,使日本发生了近代历史上声势最浩大的“造才运动”。而这一运动的基点不在于造就大量高层次的科学家,而在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和技术水平,培养一支素质精良的劳动大军。政府把大量的经费用于基础教育的投入,据统计,1976年日本小学的就学率达99.92%,中学也达到99.92%,这一比例远远高于同时期的中国。日本发展的经验表明,一个国家的发展,特别是社会经济的发展,离开了基础教育,那就成为一句空话。因此我国在制定教育目标时,不仅要满足高等教育的需要,同时也要大力发展基础教育。

4.引入竞争机制

在竞争中调节教育目标,从而契合社会的需要。虽然竞争会有一些弊端,但总的来说,引进竞争机制是利大于弊。竞争是提高办学效益、提高办学质量的动力,在同样的条件下,一个学校培养的人才如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另一所学校培养的人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则教育部门应向另一所学校提供更好的条件,优先发展。通过这种奖励机制让学校自觉调整其行为,以符合社会的需要。

四、结语

教育脱离社会的需要,曾经是我国教育的一块心病,因此,我国在确定教育目标时,不仅要以社会需要为导向,同时也要发展多样化教育,以满足个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艳华.冲突与整合——对教育目的与教育现实关系的反思[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6(1):51-53.

[2]扈中平,李方,张俊洪.现代教育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钱扑.教育社会学的理论与实践[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

[4]林崇德.教育与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教育目标契合
高职教育中课程设置若干问题的思考
教育目标多元化与基础英语教育改革分析
分析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管理的契合
生态建筑理念和“包豪斯”理念漫谈
探究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的契合研究
中韩历史教育目标比较
舞蹈艺术表演教育目标及方法探讨
“互联网+”时代中国高职教育转型思考
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