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放血综合治疗周期性腰骶疼痛1例

2017-01-15杨爱平

中国民间疗法 2017年12期
关键词:腰骶部经期病史

杨爱平

(中国人民解放军95100部队卫生队,广东 广州 510405)

针刺放血综合治疗周期性腰骶疼痛1例

杨爱平

(中国人民解放军95100部队卫生队,广东 广州 510405)

放血;周期性腰骶疼痛;痛经;医案

患者,女,61岁,2012年4月5日就诊。主诉:腰骶部疼痛15年余。患者诉1997年左右不明原因开始出现腰骶部疼痛,否认外伤史,长期服用中药、西药等治疗效果不明显。2012年3月20日在某医院做CT检查示“第3、4、5腰椎间盘轻中度膨出”,认为其腰骶部疼痛由椎间盘突出引起,建议患者手术治疗。但患者拒绝。医院建议患者保守治疗首选针灸疗法,患者在该院接受了几次治疗(具体治法不详),不效。故寻治于笔者。笔者问询患者病史,结合影像资料,认为其腰骶部疼痛并非由椎间盘突出所致,而是“腰肌劳损”,决定采用针刺疗法。

治疗方法:患者俯卧位,常规取腰骶部两侧4个压痛较明显的阿是穴进行针刺,行平补平泻,10 min行针1次,留针30 min,共行针4次。每日治疗1次,治疗5 d,休息2 d,7 d为1个疗程。但治疗两次后患者诉效果不明显,剧痛依旧,不能弯腰俯仰,而且提到十多年以来均是每月固定的时间疼痛,最初是在行经期,故笔者突然想起女性常见病痛经。仔细查看患者舌下,见舌下静脉怒张,按照中医辨证属血瘀。第3次治疗开始改变治疗原则和方法,治则为活血祛瘀,治疗方法改为如下:①患者仰卧位,采用李传歧医师的行气活血方[1],取穴为双侧间使、三阴交,遵李氏手法治疗30 min。②患者俯卧,按前面所述手法,针刺4个阿是穴30 min。起针后在针刺部位常规碘伏消毒,用一次性注射器针头分别快速点刺三四下,取中号玻璃火罐闪火法拔罐10 min。起罐后以消毒纱布擦净血迹(第1次放血颜色呈紫黑色,后逐渐变红),再消毒局部。嘱咐患者治疗部位2 h内勿沾水,以防感染。治疗后第2天,即第1个疗程的第4天,患者诉庝痛明显减轻,效不更方,第4、5次只做前后体位针刺治疗,放血拔罐每个疗程1次;第2个疗程开始,放血拔罐均在疗程开始的第1次进行,第2个疗程第3次即4月14日患者诉腰痛已除,继续巩固治疗至2012年4月23日。随访至2017年1月20日,患者腰痛未复发,情况良好。

按语:本例病案有腰椎间盘突出病史,虽然笔者经仔细查体和问询病史,排除其腰骶痛系腰椎间盘突出所致,但仍只认为是常见的腰肌劳损,存在对病史了解不全、查体不细的问题,导致早期诊断有误,治则、治法不全。后笔者经常思考该病案的病因病机,患者系农村女性,在行经期也要冒雨涉水进行劳作,未闭经前的腰骶痛是在经期发生。患者冒雨涉水,水湿寒凝,瘀阻经脉,是其疼痛的主要病因。但患者年老闭经仍在每月固定时间出现较剧烈的腰骶部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经笔者仔细查体,患者舌下静脉怒张,认为寒凝血瘀、闭阻经脉是其多年腰痛的根本原因。故采取行气、活血化瘀的治疗原则,采用了李氏的行气活血方,同时采用局部拔罐放血的方法,再结合局部的针刺,共奏行气活血、化瘀止痛之功,效果显著。笔者认为该患者之病早期发生于行经期,且长期每月疼痛时间较固定,也属于痛经。但闭经后仍然疼痛,其原因可能是疼痛经常反复发作,使大脑某些部位的功能发生改变,分泌的神经递质也呈现规律性变化所致。笔者将此案分享,希望能引起广大同道和有关专家对此类病证的关注。

[1]李传歧.祖传针灸“行气活血方”的临床应用[J].中国针灸,2009,29(10):816-818.

2017-02-22)

猜你喜欢

腰骶部经期病史
老年女性腰骶部多发毛母质瘤及文献回顾1例
超声造影与MRI增强扫描对不确定性盆腔肿块良恶性判断的比较研究
杵针在骨筋膜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角色扮演法在内科住院医师病史采集教学中的应用
女性经期腰背酸痛,捶不得
基于深度学习的甲状腺病史结构化研究与实现
腰骶部巨大皮脂腺囊肿1例
经期如何穿衣
超声评分联合病史预测凶险型前置胎盘凶险程度的价值
经期综合症来袭需要多喝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