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研产结合促进民族医药创新发展

2017-01-14丁尤放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7年2期
关键词:医药少数民族民族

丁尤放

(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传统医学研究院,北京 100081)

医研产结合促进民族医药创新发展

丁尤放

(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传统医学研究院,北京 100081)

民族医药的创新发展,是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创新工作要在临床医药实践、医药科学研究、药品产业化发展等方面同步展开,并且牢牢植根民族特性,紧密科技要素,融合当代文明,使创新焕发新动力,实现民族医药的新境地。

少数民族;医药;民族药物;传统医学

中华民族传统医学源远流长。它植根于我国辽阔大地,发端于各族群众战胜疾病、抵御灾害中的知识积累和创造。历尽岁月沧桑,这一璀灿民族瑰宝在保障少数民族群众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各界人民群众所称颂。为传承和保护这一民族遗产,我国政府做了大量翔实的工作,专门组织力量对民族医学进行了发掘、整理、总结、提高的工作,建立起了一批民族特色的医疗、教学、科研、产业机构,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法规,取得了弥足珍贵的成就。新的历史条件下,信息科技高度发达,东西文明深度交融,民族医学的传承与发展面临新的形势。作为民族医学核心内容的民族医药,其创新发展也刻不容缓,无论是医药实践,还是科学研究,以及产业化发展等诸方面都必须作出努力。

1 普及推广民族医药临床实践

医药技术是一门实践型技术,它以人类的健康与长寿为终结价值取向,以治病救人为主要表现手段。医药技术是通过医治实践,实现价值转移,促进医药发展的。任何时期任何阶段,对人类生命的医治是第一位的,只有经过疗效实践检验的医药,才能最终被人们接收。从这个意义上讲,疗效是民族医药的生命力所在。民族医药得以传承至今,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它具有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临床实践疗效。民族医药的发展,也必须基于这一主题,大力开展民族医药的临床实践活动,在诊疗与医治中提高民族医药水平,在临床疗效提高的基础上追求民族医药的发展。

我国目前已在各少数民族集中区域建成了医疗卫生院、所、站,这是开展民族医药临床实践的主要阵地,只有充分发挥好这些基层卫生院所的作用,才能将健康与长寿送到各少数民族群众手中。然而,少数民族居住区的多域性、偏远性,民族间的差异性、多特征性,使医药实践不尽坦然。我国现有的55个少数民族,分散居住于祖国各地,地域差别大,民族习性不同,各自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诊疗技法和医药使用传统,尤其在与各民族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和地方病方面形成了特色的诊疗体系,多区域多气候性使各民族医药间的通适性存有差距。而我们的好多民族医药知识,用药经验,由于缺乏深度挖掘,还多停留在经验阶段,临床验证与普及挖掘工作任务繁重。特别是一些民族药物的开采培植,必须与临床使用相结合,为治病救人服务,才能验证其疗效是否确切,毒副作用是否较小。这一工作任重道远,必须组织力量深入到一线,以乡镇卫生院所为中心,向周边辐射,使医药实践触及到每个村寨角落的少数民族病人当中。各级少数民族医疗骨干,是实施医疗卫生的中间力量,要注重发挥好这支力量的作用,做到深入一线,贴近基层,直面各类疑难病症问题,善于收集各类偏方,开展针对性实践医治活动。针对偏、远、散、小等现行民族医保辐射不到的地方,政府部门要完善各类保障机制,强化保证措施,克服目前有的地区医疗资源失衡,局部地区医疗资源匮乏的实际,在实践中使民族医药得到传承,民族医药治疗水平得到提高。

2 深入开展民族医药科学研究

民族医药博大精深,它的形成、应用与发展皆与特定的民族习俗与传统文化相连。民族医药沿着历史的足迹一路走来,经验性占据其中,它基于前人的诊疗经验,又在之后的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前人的成果,形成了浓厚的民族医药积淀。由于受广大少数民族居住区域环境及生产力发展水平限制,民族医药的发展相对缓慢,特别是它存在至今理论体系仍较薄弱,系统的科学研究更是不足。至今还有部分民族医药学说不能得到自我验证和自我完善。在较为封闭的时代,这些自成一统的各民族固有的医药知识与技能的确可以世代相传,造福于民族大众。然而,随着少数民族群众生活环境的不断开化,对外交流的日益增多,尤其是当现代医疗服务逐渐覆盖到这些地区时,原有的医疗状况必将发生改变。那些处于较低层次、未能与主流趋势合拍的固有医药知识与治疗技艺,必然受到冲击,自然会淡出本民族的文化传承与实际生活。

目前形势下,出于对民族医药的保护,国家应大力提倡和积极鼓励开展少数民族医药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这是民族医药适应国际化发展大趋势的必由之路。古往今来,科技对传统的推动促进作用不可低估。民族医药从来不能看作是一个自我封闭的体系,虽然它业已形成了相对成熟的体系,但能否向外传播并被异文化的人们接受与使用,还取决于它是否具有先进性,故在民族医药发展的任何阶段时刻,都面临着从其他医药体系中吸取营养,进而不断丰富原有理论,完善实践方法,实现自我理论体系的发展创新。民族医药开展理论研究,着眼点必须是立足民族特色,与民族医学结合,以发掘民族区域特有的植物药为主,注重区域性、体系性、传承性。期间要与我国博大精深的中医药融合,与高度开放性的西医药结合,与当代科学技术进步一致。基础研究要传承民族医药特性。中草药是民族医药之本,传统的草本药物已经为现代医学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如耐疟疾治疗中的青蒿素成分,急性白血病的治疗中砒霜有效成分的神奇效果。应用研究要博采众长,采取广泛交流,互为所长,提高民族药物的研究水平。要借鉴一切好的成果,在与中药、西医的结合和依托中相辅相成,取长补短,相映成辉。要将新的技术和方法不断引入到民族医药的应用研究领域,如现代生物技术、生物医药、应用化学技术、高分子技术、纳米技术等,使民族传统医药在当代发出闪烁的光辉。

3 扶持促进民族医药产业发展

民族医药是我国少数民族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医药经验结晶,它为各个民族的健康繁衍做出过重大贡献,为各界人民所钟爱。因各个民族生存的自然环境、生活方式、条件状况不同,其医药创造和医药成就也各有千秋。在我国现有的55个少数民族中,少数民族的人口数量只占全国人口的7%,但其居住面积却占全国国土面积的60%左右,在这片人烟稀少的广袤土地上,拥有丰富的天然药物资源,各少数民族人民就地取材使用过的传统天然药材多达数千种。尽管如此,民族药物的开发潜力仍然相当大,丰富的药材资源与民族医药产业化发展也有相当空间。相对而言,现阶段业已开发生产的药业品牌少,药企规模小,制药产业总量未形成规模优势。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民族药的生产经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成为古老行业中的新兴产业。据统计,目前我国医药企业中,药品生产单位共有6000家左右,仅在贵州省,就已经建成了600多家民族医药企业,虽然数量较多,但是由于其中大部分都是小规模的生产企业,且大都生产使用量较大的日常药品,尖端产品开发力度不足,民族药物的独到性体现得不充分,与现代科技的结合不够紧密,不能很好的完成创新工作。

民族医药产业的发展,既需要国家产业政策的指导,还需要接受市场的宏观调节。产品开发要突出民族特性,表现在产品特性上要彰显民族医药特色,环境上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特质上要沿续民族文化。民族医学地区性特征较强,其民族医药更是具有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价格便宜等特点。仅有这些是不够的,要通过对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的进一步开发来提升民族医药可利用开发价值,从而转化为本地区的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要把技术创新作为民族医药工业结构调整的关键环节,在规模、结构、产能、现代化程度、民族特色、区域经济、民族文化等方面综合考量,最大限度地彰显民族医药的丰富价值体系。当代现代工业的发展,也强力促使传统民族医药走产业化发展道路,以民族医药促进当地区域经济发展,带动药物产业链水平。我们也注意到传统民族药品以丸剂和散剂为主,与当今医药发展的潮流和人们的消费使用习惯存有不适。要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观念,采用市场需求检验产品可适度的生产标准,将科研成果产业化并及时推出市场所需的新型药品,对生产工艺、剂型进行必要的改造,才能有效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提升,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民族医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民族医药是少数民族广大群众在千百年的发展历史中沉淀下来的宝贵财富,它凝结了历代少数民族群众生活的智慧和经验,是我国少数民族重要的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国家、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群众都具有重要的凝聚作用。新的历史时期,民族医药要肩负发展使命,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保障民生为内容,着眼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齐心协力,团结一致,将民族医药的传承发扬光大。

[1]程玲俐.羌族医药文化传承与市场发展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7).

[2]郭旭辉.浅谈民族医药传承与发展中的困境及对策分析[J].时珍国医国药,2012,23(4).

[3]诸国本.民族医学——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医学[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6,11(3).

[4]秦阿娜.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的现状分析研究[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1,16(2).

[5]褚淑贞.我国医药制造业创新能力现状分析[J].药学与临床研究,2015JUN;23(3).

2016年12月19日收稿

Medical care, research, production combining to promote national medical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DING youfang

Institute of Chinese minority traditional medicine, 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 100081 ,China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medicine is a historical mission given by the era. Innovation work to in the clinical medical practice、medical science research、medicin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spects such as synchronization, and firmly rooted in the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element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losely, and fusion of modern civilization, Make fresh momentum, implementation of new national medicine.

Ethnic minorities;medicine;National drug;Traditional medicine

R29

B

1006-6810(2017)02-0073-02

猜你喜欢

医药少数民族民族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我们的民族
《医药导报》第十届编委会成员名单
《云南医药》杂志征订启事
古代医药文化大众传播方式概述
我国蒙医药法律保护的意义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少数民族的服装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