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动画创新性教学实践

2017-01-13杨成文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6年5期
关键词:案例教学

杨成文

摘要: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在CG领域引发了现代影像技术的革命,面对新时期的数字影像行业的需求,在不改变大环境下如何通过教学教法的调整来培养高素质的数字动画人才,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文章将以“片场制”为基础的案例教学法为例,论述在《数字合成》课的教学改革实施方法及路径,为加快相关专业的课堂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促进艺术类教学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片场制;案例教学;数字合成

检索:www.artdesign.org.cn

中国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6)05-0146-02

一、教学现状

目前艺术类院校中开设的《数字合成》课程在教学环节多局限于软件的教学,相当一部分学校开设的《数字合成》课程主要围绕如AE、Shake、Fusion、Nuke等合成软件的讲解,教师授课基本上是以软件的功能运用讲解为主,缺乏对合成课程整体的、有效的、互动的讲授,具体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一)教学形式方面

讲授方式多是多媒体示范以“案例复述”为主,多是为讲功能进行的命令功能演示和使用规则的案例演示,或是在大量举例说明中进行延展,其方向主要是对新功能的介绍,老师在最后还要公布案例的“标准答案”,学生基本上是被动的接受,无法独立思考,自主完成学习目标。这类教学形式缺乏对《数字合成》这门课程的整体把握,对电脑一体化全方位处理画面的综合能力训练不够,不能将合成技术的知识内质外化、灵活使用。这种通过计算机机房授课,学生按部就班逐步操作的行为,只是对课程内容进度的简单验证和模仿,对各环节的操作没有时间思考,消化和总结也就谈不上互动和讨论了。

(二)教学内容方面

《数字合成》课程相较其他课程所覆盖的知识面更宽,知识单元跨域性更强,需要学生掌握色彩空间知识,关键帧技术、数字中间片、色彩分级、调色、调光与影像匹配、画面稳定跟踪、整合通道及渲染、2D~3D的合成等技术,不仅要了解数字合成制作的前期、中期、后期制作的相互关系,更要对软件间数据管理、数据应用有所掌握。对于当前《数字合成》教学过程设计上存在短板,结合课程实际不够充分,相关知识衔接脱节,如:前期拍摄方式方法、绘景接景所需的镜头运动方式、三维元素的植入与融合、实拍素材的取得等方面都是需要进行知识增补,进行整体的课程设计和规划。

综上所述,革新原有的以“授受问答”为主的事例教学方法十分必要。在结合《数字合成》课程的教学探索与实践过程中,将“片场制案例教学法”应用于课堂教学。以“片场”营造教学氛围、“片场分工制度”为组织原则、科学的案例组成为内容、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转变为纽带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二、片场制的案例教学法的内涵和优势

“片场制案例教学法”是以片场制为基础、以案例教学为导向,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起源于1920年代,由美国哈佛商学所倡导。案例教学法,指在教师的指导下'把学生带入事先选定的特定事件中,由学生依靠自身知识结构和背景,自主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首先要完成基础知识学习,然后根据不同学习目标的案例进行学习训练。在掌握一定基础知识后进入专业影棚后进行合成工作的视频物料取得,其间将按照“片场制”的职位分工进行分组创作,完成案例部分的制作相应工作。教师由课程前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创作的引导者、帮助者、监督者和协调者,这种贴近电影工业的教学方式将使合成课程教学更加符合行业诉求和学生需求,既为学生们创造了模拟情境的实践,又让他们在创作中掌握知识原理,灵活运用技术技能。

“片场制的案例教学法”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客观真实性。“在教学过程中讲座产生的学习效果最差.通过模仿产生的效果次之。实地学习产生的学习效果最好”②。分析学习效果与教学方法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出实地的学习产生的学习效果最佳,其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教学情境接近实际,教学内容接近实际。“片场制”的“片场”环境导入是教学情境的一个基础,是教学氛围的具体体现,“片场制度”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职位需要,将知识结构融入职务工作,通过制度的建立将知识结构更加立体化、严谨化。2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将课堂的行为主体转换成学生本身,学生在“片场制案例教学”中的独立活动、独立解决问题的比重较大,教师与学生建立多向的沟通渠道,对不同岗位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在相同课时比重的情况下,学生得到的解答疑惑更具体,更有实操性。使学生真正的参与制作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过程。3.突出实践主动性和动态过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是实践教学环节的重点。—方面,多类型案例的计设目的不同,岗位间都要明确职责、相互配合才能完成合成的全部制作;另一方面,可以适当的引入职位轮换制和竞争机制,激发案例学习的动态活力,用竞争“上岗”的方式促进学生创造力、执行力的挖掘,争取到更多实践的机会。4.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分组创作从合成物料的取得到数字中间片的合成制作,再到最终的影响调整,其过程可以让学生对合成制作有系统的认识,更容易掌控镜头间的合成思路和技巧,对制作流程全面的,综合的理解。5.目的更明确,结果更多元。始终以在专业领域中的规范来要求学生。主张“由例到理”内容上突出基础性、基本性和范例性,专注重点环节、关键性问题的讲解,将知识掌握和技能发展相结合。学生创作的前期物料积累会更加丰富,独立完成影片镜头的合成结果会更多元,激发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多途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安排实施

案例教学法的教学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案例教学的课前准备阶段、课堂实施阶段、课后评价阶段”。

(一)案例教学的课前准备阶段

首先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选取具有典型性,针对性、可复制性的合成案例,把项目任务和理论知识点对应起来,除此之外案例要涵盖教学内容的难点、重点和要点,其中真实可操作性在该环节最为重要,要让学生有目的地进行项目案例实践,这就要求教师对所选取的案例内容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解读,保证案例之间的知识衔接,避免重复;其次要做好设备、场地的管理,适应不同类型案例的创作,在次要提前布置案例材料,使用学生于课程开始前学习,在掌握一定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能进行焦点问题、关键技术问题的讨论,也为课程分组创作时“职位竞争”和“岗位轮换”做好基础准备。

(二)课堂实施阶段

首先创设一个问题情境和片场工作环境;课程开始先安排案例的讲述,包括基础知识点、案例分析、关键技术阐述,设疑激趣,提出相关问题,呈现完整案例。然后将学生分2~3个小组,结合艺术院校男女比例的特点进行分组,大家每周轮流做执行导演、摄影、灯光、美术、合成、剪辑等职位,课程结束前每个学生都有1-2次左右的机会担任执行导演,针对学生共性的问题开展师生互动和研讨,借助研讨使学生有更多的话题,以此为切入点教师以理论为指导解决具体的技术问题,剖析问题的本质根源,同时对个别质疑进行解答。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讲解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注意和遵守的许多行业规范和职业操守。在完成分组素材创作后,取得的素材物料更加规范,可以针对同一教学目标,同学们可以运用已有物料进行独立的数字合成创作,呈现出多元化的解决途径,教师可以把学生创作的不同作业版本和公开发行的版本进行分类分析、比较,学生也可以向教师和同学公开自己的创作思路及技法。

(三)课后评价阶段

案例实施和讨论结束后,总体评价是必要的环节,也是为课程改革进一步完善提供有利的数据基础。在评价过程中要重视人文内涵,学生掌握技术的能力,创意方法、思维方式、价值观等方面的考察,其中要考察学生对案例所定位的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体现方式,针对共性技术问题进行分析解答;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反应以及学习成果进行统筹汇总找出差异性,聘请行业专家介入仓Ⅱ作结果评价,协助教师总结优势和未来新一轮课程案例设计的发展方向,使教学案例与社会经济环境需求相适应,教学活动的更加科学、完善。

结语

“片场制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上改变了传统的《数字合成》课程教学模式,虽有其鲜明的优势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片场制案例教学法对教学资源的需求较大,不仅需要学院提供视频素材拍摄环境,同时还要有配套的专业机房作为三维素材的创作基地;在教师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要对课程所需进行典型的案例设计,还要教师掌握更多的数字合成前期创作经验,除此之外由于采用的是竞争和轮岗的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接受学习的机会不均等。因此,在影视教学课堂中,如何将案例教学法的效果最大化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实践。

猜你喜欢

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法在《国家公务员制度》课程中的应用探究
EDA计算机仿真技术在“电子技术”教学的应用研究
基于工程项目为载体的案例教学方法探讨
钢琴对环境污染的探讨
浅议课堂教学与管理的体会
案例教学在机械创新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EXCEL在《投入产出法》案例教学中的应用
《运筹学》教学模式探讨
案例教学法在《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课程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