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林类高校ESP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研究

2017-01-13刘洁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12期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现状

刘洁

摘 要:众所周知,农林类高校是指以农林类专业为主的院校,为了能够提高我国农林类产品的效益,需要农林类人才做出巨大贡献。ESP是指与某种特定职业或者学科相关的英语,自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 ,国家学术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多,社会也需要更多掌握良好英语水平的人才。现阶段,我国在高职类院校ESP的课程设置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但是在农林类高校却很少设置ESP课程。我国是一个农业发展大国,农业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也离不开国外的先进技术与经验等,因此在农林类院校加入ESP课程非常有必要,能够广泛提高农林类人才的综合素质,满足社会化需求。

关键词:ESP;农林类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现状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6)12-0032-03

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专门用途英语)主要包括如旅游英语(tourism English)、商务英语(Business English)、财经英语(financial English )、医学英语(Medical English)、工程英语(Engineering English)等。国外ESP研究最早起源于1960年,ESP典型研究代表人物有:Herbert、Barber以及Latorre.经过60多年的发展,国外研究的ESP范围开始明显扩展,研究领域涉及到的ESP分类教学有以下几种:(1)教育教学方法;(2)需求分析;(3)教材设计;(4)师资培训;(5)评估测试;(6)语料库研究等[1]。学者Hewings在ESP领域中所研究的教学现状引用了多个文献和主题,近30多年来,ESP教学研究现状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Business English课程迅速增加;(2)ESP研究领域逐渐呈现国家化,尤其在我国ESP研究数据显著增长;(3)ESP课程更为专业化;(4)英语对ESP课程项目的影响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5)系统功能语法的理论与体裁分析方法等对ESP的发展持续影响。

1 ESP教学现状以及师资发展现状

ESP是根据农林院校学生的学习目的而开设的英语课程,一般在大三或者大四阶段开设。国外ESP教学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在科学研究技术成果方面也取得了很大进步,尤其是在欧洲与美洲地区,ESP教学已经成为大学教育教学的主流,在农林专业课程中也设置了ESP课程[2]354—355。针对一些英语程度比较差的学生,新加坡等附加设置的是EGP基础项目课程,其他学生则学习ESP课程。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我国迫切需要更多的ESP人才,但是我国现阶段尤其是农林类学校对于ESP课程的认知度不够强,大多数教师均认为学好与农林技术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即可,不用掌握大量的ESP知识。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我国担任ESP教学的教师一般分为以下两类:(1)语言类教师;(2)专业类教师[3]。我国的大部分语言类教师均缺乏专业的农林基础知识,而专业类教师的口头表达能力特别弱,因此不能够完全满足农林ESP教育课程的基本需求。深入研究ESP教师专业发展途径,提高ESP教师专业水平是当前我国教育中的一块短板,需要广大教师予以重视,以期能够广泛提高ESP项目课程的教学水准,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等提供更宝贵的精神财富。

1.1 理论框架

部分学者从ESP的性质、ESP的教师角色以及ESP的教学原则角度出发,提出了ESP教师发展的总体理论发展框架。ESP教师专业发展应该从专业实践角度以及知识结构角度出发,具备专业的知识,如外语教学的基础知识、农林类基础知识等,从上述知识角度出发,选择合适的教育教学方法来正确认识课堂基础环境。另外一方面,ESP教师需要端正自己的教育教学态度,对于自己的角色定位能够清楚认知,通过行动研究进行教学反思,以期能够有效促进教学教育实践。通过专业实践如行业实习以及行业实践等模式,将目标与基础教学现状互为结合,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构建出一种较为理想的理论框架。

1.2 实现途径

较为理想的ESP教师在专业发展目标方面既要满足教师的自我发展,又要为ESP教师提供具有外部发展的环境。既要发展和完善ESP教师的知识结构,又要在行业实践中发展和巩固相关目标,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的途径实现:

(1)建立且完善ESP教师培训制度。相比国外的一些大学,我国建立的ESP教师培训制度尚不完善,国外大学已经相继开设了ESP有关的教育教学专业。因此,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教育教学制度,建立且完善相应的培训制度。笔者认为,ESP教师培训制度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其一,ESP基础知识和技能;其二,ESP农林基础知识和技能。通过培训方法,如语言测试、教学教材编写方法等,积极主动地学习与农林知识相关的内容与文化,制定和农林专业相关的ESP教学内容,将两者有机互为结合起来。从ESP教师培训的角度来看,尽最大努力避免指令化和形式化,继而能够充分保证系统的连贯性。学校应该给ESP教师提供专业上的时间支持和积极主动的措施,充分调动ESP教师的教育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ESP教师能够跨专业发展。例如,我国部分学校已经建立了ESP有关的专业等,将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互为结合,建立学校团队之间的相互信任关系,在合作解决过程中建立一种能够互为分享的文化,让中文化之间能够互通有无。

(2)通过多种途径来提高自身。自我发展主要是让ESP教师能够清楚明白自我学习与自我超越的相关内容,以积极的态度和觉悟来促进自身发展,如通过教师工作坊、合作教育教学等发展自我。从教师工作坊的角度来看,主要指的是一种短期且集中的研讨学习精神。教师工作坊对于ESP教师来说具有现实的发展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ESP教育教学中的某一个特定话题或者特定活动,其针对性比较强;其二,有关专家在实践层面和示范讲解角度中不难发现能够指导教师从教育教学中发现实际问题;其三,集中学习能够促进ESP教师的个人发展,能够有利于提高院系的整体水平,在职教自主学习中是一种较为高效的发展途径。从合作教育教学角度来看,主要指的是农林类专业教师与语言教师之间的合作,主要分成两种形式:其一,语言教师和专业教师同时进行授课,充分体现出合作的主要形式;其二,基础较小的合作能够让语言教师和专业教师在课后进行相关合作,从专业教学内容以及教材的选择方面应该清楚分析语言的基础特点,可以将其称为合作教学(cooperation teaching)。

2 构建合理的ESP教师专业发展模式

2.1 充分利用好现有的资源,构建合理的ESP教师专业发展模式

现阶段来看,我国ESP教师专业发展需求与可利用的资源之间存在比较大的缺口。以参加出国培训的教师为例,根据相关资料调查结果显示,在调查的40所农林高校中,只有56.66%的教师愿意出国进行培训,但是农林高校所提供出国深造的机会却不到8.99%[4]。还有30.25%左右的教师表明很渴望通过国内访问学者或者参加各种学术交谈会等提高自身的素养,但是现阶段我国的教师培养机制尚不能满足教师的上述需求。因此,我们必须尽快改变现有的单一培训思路和现状,利用好现有的资源,根据ESP教师的不同发展阶段,满足其不同需求。与此同时,建立健全ESP教师培养机制,使得ESP教师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望,将农林教学发展与英语学科知识两者相互有机结合,在提高自身修养的同时,又能够开阔学生的眼界。

从上文不难看出,在我国农林类高校建立ESP教学研究平台需要ESP教师能够具有丰富的基础知识,继而能够提升ESP教师的综合素质,让ESP教师与培养机制共同进步与发展,最终提高ESP教学质量。基于此,根据已经界定的ESP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提出以下几点想法:

(1)第1年至第3年为教学适应阶段,主要采取情感鼓励的方法措施;

(2)第4年至第6年为教学发展阶段,主要采取知识激励策略的方法措施;

(3)第7年至第12年为专业发展阶段,主要采取价值激励策略的方法措施;

(4)≥13年为竞争激励策略和教学更新阶段,主要采取期望激励策略的方法措施。

上述模式的构思是以尊重ESP教师的自身意愿为前提的,再通过外部环境因素激励ESP教师发展自身,让其内在专业知识能够有质的飞跃,不断促进教师培养机制的良好发展。在实际运行上述构思过程中,仍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2.1.1 教学适应阶段

处于教学适应阶段的ESP教师虽然对工作充满着高度的热情,但是因为缺乏英语学科的专业知识或者基本的英语教学能力等对工作感到困惑,认为自己可能不适合ESP教育[5]。此阶段的ESP教师应该广泛注重语言技巧以及教学实践能力,应引导ESP教师不要盲目跟从,而要形成自己的ESP教育理念,实施导师责任制,一对一地带领学生进行ESP指导。

2.1.2 教学发展阶段

处于教学发展阶段的ESP教师在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不管是在专业基础知识方面,还是在教育教学技巧方面都有着很大的进步,但是此阶段的ESP教师仍然会感到困惑,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开始了新的思考。此阶段的ESP教师应该多参加研修班,与其他的ESP专家学者等进行深入交流,从理论的角度来认识个人的发展,继而有效提高科研能力,在更高的层次上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2.1.3 专业发展阶段

处于专业发展阶段的ESP教师此时已经进入相当成熟的教育阶段,因此此类ESP教师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思考农林专业知识与ESP相关的深层次问题。此阶段的ESP应该多多出国培训,多多参加高层次的学术研讨会,鼓励ESP初级阶段的教师能够成立项目团队或者研究小组,自己起到领头羊的作用,指导适应阶段的ESP教师能够更快地进入到教育氛围中[6]。

2.2 充分引导ESP教师认识到自身所具备的专业素质

根据相关资料研究结果显示,ESP教师应该具备专业的素质,针对此问题在我国40所农林高校展开调查,其中有92.22%左右的教师认为ESP教师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专业素质:(1)职业道德;(2)英语知识和农林类基础知识;(3)科研能力;(4)教育教学能力[7]85—87。从上述角度不难看出,我国大多数学者均认为ESP教师的基础知识结构要求仍然停留在语言学这一单一结构的学习中,普遍认为一名优秀的ESP教师应该具备丰富的基础学科知识、高尚的职业道德、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以及优秀的科研能力。上述观点在笔者看来是较为片面的,ESP的教育教学不只是简简单单地学习一门英语知识而已,其过程也不是机械化与程序化,而应该是结合生活实际来开展的一门课程。以农林专业中的气候资源为例,气候资源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地球上的人都在共用此资源,没有人能够脱离自然资源而存活,因此全世界各国均要对气候资源进行研究分析,国外对气候资源的研究起步比我国早,所使用的相关技术手段也较为先进。作为一名气候资源研究人员,假如没有学习好与气候资源相关的英语知识,必然不能够看懂国外的学术报告,与此同时也不能够深入地了解到气候资源对人类的重要性。ESP教学是一门将农林专业实施融入到语言教学中的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不仅仅需要ESP教师能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以及掌握好农业类基础知识,还需要ESP教师能够多掌握心理学以及教学学等基础知识,从而让ESP教师能够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为自己的教育实践提供理性支持。基于此,笔者认为,对ESP教师注重心理学等非语言学的培养,能够让ESP教师逐渐明白ESP教育教学的本质。除此之外,应该不断完善ESP教师的培养机制和评价标准,积极引导我国的ESP教师能够朝着语言技能与教育信念培养齐头并进的方向发展[8]215。

2.3 获得领导层的重视

学者刘欣在相关文献中认为:“一个东西或者基本内容的变化过程受其领导人的影响比较大,如果领导者本身不去重视该项内容的变革,势必会遇到种种阻碍和困难。”[7]85—87从上述言论不难看出,领导层的管理变化在ESP组织结构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取得领导层的充分重视之后,才能够解决接下来的一系列问题,如机构的建立以及鼓励制度等。上述工作完成后,ESP教师或者ESP课程才能够被完好地利用,让ESP教师得到更为长远的发展[8]169。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农林类高校中合理地设置ESP课程能够让教师体会到国家学术交流的重要性,尤其是农林类高校教师更应该重视ESP教学[2]354—355。目前来看,ESP教师专业发展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需要采取一些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如通过师资培训途径提高自我发展与团队合作教学能力,采取情感鼓励、知识激励策略、价值激励策略等加强ESP教师的专业发展[9]。

参考文献:

[1]蔡基刚,廖雷朝.学术英语还是专业英语——我国大学ESP教学重新定位思考[J].外语教学,2010,31(6):47—50,73.

[2]海源.高职院校ESP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思考——以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学理论,2013,(27).

[3]曾玲娟.后方法时代工科院校ESP教师的专业发展途径[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2,28(4):115—116.

[4]宋萍,蔡郁.探析医学院校ESP教学进程中大学英语教师的重新定位与专业发展[J].安徽医学,2012,33(8):1074—1076.

[5]张立改,薛晶晶.转型期的ESP教师专业发展模式[J].文学教育(下),2015,10(4):130—131.

[6]张弋.高职院校ESP教师专业素质培养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10):37—38.

[7]刘欣.试论ESP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师职业规划的影响——从EGP教师到ESP教师的蜕变[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31(4).

[8]孙欣,胡博.英语教师转向ESP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的探讨[J].科技信息,2011,15(17).

[9]王慧婷,陶加辉.“三位一体”的ESP教师专业发展合作模式研究[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0,2(3):80—84.

(责任编辑:朱 岚)

猜你喜欢

教师专业发展现状
“互联网+”时代的教师专业成长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