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高校生命教育课程体系建构

2017-01-13孙建荣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挫折课程体系生命

孙建荣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高校生命教育课程体系建构

孙建荣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福建漳州 363000)

剖析生命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结合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面临的问题,提出高校开展生命教育的定位及其意义,进而借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以“生命关怀”为核心价值,建构涵盖目标、内容、实施、师资培育等相互关联的生命教育课程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生命教育;课程体系;建构

一、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高校开展生命教育的定位

(一)生命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契合

生命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都应是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生命教育的核心价值是“生命关怀”,它旨在通过教导人们认识生与死、收获与奉献、幸福与痛苦,进而引导人们发现生的活力,接受死的衰亡,体会生活的美好与快乐,面对人生的挫折与磨难,鼓励人们展现生命中的爱与奉献,为他人、为社会、为大自然焕发出自己生命的光彩,最终帮助人们对生命、生活、大自然形成积极、正向的态度,减少危害自身、他人及大自然行为的产生。思想政治教育同样注重人的生命,强调人的自然生命是经济、政治、文化等一切社会精神活动的前提,满足生命生存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的活动是社会的基本活动,它的目的是与全面提升人性的层次,建设人本身,探问人的存在价值和追求人生的终极意义密切相关,是在人与社会的现实关系中引导个体认识人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1]。因此,两种教育形式、实施途径虽有所不同,但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人的生命,都是人的现实生活,两者的教育理念是相通的。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面临的问题

马克思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2]。因此,通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和灌输,实现维护阶级统治、促进社会管理、实现社会稳定运转必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思想政治教育必然强调服务社会,坚持“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然而,在这种教育理论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内容设计会日益突显政治性和理论性,教学方式、方法上,因专注于意识形态的灌输,教学形式僵化、生硬、呆板,缺乏针对性和说明力,忽视了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规律,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的兴趣与热情,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实效性。评价方式上,以考试分数作为评价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标准,使得学生只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视为需要“应试”的学科,难以在内心视之为人生观和政治观的向导。目前,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或是“敬而远之”,或是“事不关已、高高挂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已经陷于“领导的重心、思想政治教师的热心、学生的不上心”的尴尬境地。

由此可见,生命教育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有力的补充,并独立于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之外,建立“人个本位”的生命教育课程体系。高校开展生命教育时,要把握好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理论和课程内容上的交叉与相通之处,剖析两者存在着感性与理性、生活与理论、现实与信仰的张力。如果能正确把握这种层次间的内在张力,不仅有利于生命教育在高校的开展,也是突破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新途径。

二、高校生命教育课程体系的建构

高校生命教育应该朝着理论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可借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有体系,以“生命关怀”为核心价值,形成涵盖目标、内容、实施、师资培育等相互关联的课程体系。

(一)目标体系的建构

生命教育的目标是引导人们发现生的活力,接受死的衰亡,体会生活的美好与快乐,面对人生的挫折与磨难,鼓励人们展现生命中的爱与奉献,为他人、为社会、为大自然焕发出自己生命的光彩,最终帮助人们对生命、生活、大自然形成积极、正向的态度,减少危害自身、他人及大自然行为的产生,所以,可以建构如下目标体系:

1.针对生与死的教育目标,通过开展生理教育、死亡教育、心理教育等内容,引导大学生认识生命的可贵性与有限性,珍爱生命,坦然面对“人人都必然离开”的事实,进而鼓励学生要有所作为。

2.针对挫折与磨难的教育目标,通过挫折教育、逆境教育、死亡教育等内容,引导大学生学会接受苦难,并在此基础上培养他们战胜苦难的能力,最终使他们认识到苦难的积极意义。

3.针对爱与奉献的教育目标,通过道德教育、人生意义或人生价值教育等内容,基于“尊重生命个体意愿”的前提,引导大学生超脱人生价值只局限于个人财富与社会地位的获取,帮助学生体会与他人分享,给予他人帮助、关爱时的幸福感,并延伸到对大自然的感恩,对周边环境的保护,最终能接受人生的价值更在于爱与奉献。

(二)内容体系的建构

依据目标体系,生命教育涵盖了生命观、死亡观、价值观、人生观等内容,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通过认知、情感、实践三个层次的教育,传授给学生必要的生理知识、伦理道德、处事态度以及应对人生低谷对策等,引导他们拓展学习内容,认识生命之美,珍惜生命之贵,领悟生命之责,提高生命之质。

1.生命意识教育。认识生命是生命教育的起点,生命意识就是帮助学生形成科学完整的生命认知,促使学生珍爱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维护生命。

内 容要 点 珍爱生命的存在(1)生命是珍贵的。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生命提供给我们无限的可能性(2)生命是无价的。正如时光流逝,一去不复返,我们需要格外的珍惜生命(3)生命是传递的。生命源于父母,又延续到子女,生命是个人的,也是家庭的,乃是社会的 欣赏生命的美好(1)活着真好。疾病、战争、灾难等因素都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当我们有幸逃避苦难时,都会感叹:活着真好(2)活着真美。用发现生命之美的眼睛去看世界,会感觉到自然之美、艺术之美、人性之美,会欣赏到生命中的诗意 尊重生命的个性(1)生命是独一无二的。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替代我,同样我也不可能去替代世界上其它任何人。不管有多少缺点和不足,生命都是有价值的,要学会去尊重并接纳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2)生命是鲜活的。生命需要自由的空气,对个性的压抑和束缚都是窒息生命(3)生命是创造的。个性成长的过程是生命表现创造性、生动性的过程,是激发生命的过程 维护生命的权力(1)维护生命的延续性。人的生存权利和保护人的生命不受非法中断的权利,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2)自卫权。当生命受到非法侵害或遇到危及生命的危险时,可以采取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难(3)有限制的生命利益支配权。人拥有自己生命利益的支配权,但属于不完全的生命利益支配权

2.忧患意识教育。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生之路总是此起彼伏,不会总一帆风顺。培养大学生忧患意识,不仅是提醒他们“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更是引导他们要从忧患境遇的搅扰中体验到生命的尊严和伟大,明白人之为人的意义与价值,进而以自身内在生命力、意志力去突破困境,超越磨难,达到提升生命质量的目的。

内 容要 点 挫折教育(1)接受挫折。“挫折无根日日升”,关键是学会正视挫折,积极对待挫折(2)克服挫折。有了积极对待挫折的态度,接下来便要有合理克服挫折的方法。可针对各类挫折情况,传授给学生基本技巧(3)收获挫折。“吃一堑,长一智”,通过克服挫折,总结经验,内化为知识,避免在同一个地方再跌倒 逆境教育(1)不幸是不可抗拒的。人生之不如意十之八九,各类不幸可能在人生的某个时刻加强于身。面对不幸,逃避是无用的,消极对待只会让不幸的人生更加不幸。这一系列不愉快偶然事件,实质是人生的一部分,是属于生命的,是深藏于人类存在的本质之中的,是无法排斥的(2)逆境也是一种财富。挫折是人生的炼炉,不幸则是人生的炼狱,通过自身积极努力,浴火重生,改变人生的逆境,提升生命价值 死亡教育(1)悲伤的面对与处理。每个人的生命中,或多或少都会面临悲伤的问题,或许重要物品遗失、朋友分离、父母离异、身体伤害,乃至重要亲人死亡等,心里的伤痛虽然无法肉眼观察,却如锥心之痛,其伤害既深且久,必须正视,容许悲伤,容许时间及空间来适应,沉淀自身情绪,为自身生命负责(2)自杀防治。分析自杀成因,澄清学生对自杀的迷思,通过自杀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到自杀给自身及周边人所带来的伤害

3.奉献意识教育。奉献意识教育是一种价值观的教育,进行奉献意识教育需要基于“生命关怀”的核心理念,强调生命价值的多元化,教导学生对给予自己爱、关心、帮助的人表示感恩;对给予自己成长、发展空间的社会表示感恩;对给予人类生命及生命基本所需物的大自然表示感恩,引导学生去发现帮助他人、奉献社会、爱护大自然会提升的自身生命品质,最终强调人的基本责任,要求学生勇于担当,有所作为。

内 容要 点 感恩教育(1)知恩。知恩是感恩的前提,要体会到他人对自己的爱、关心、教导和帮助(2)尊重。感恩日常表现是尊重他人,知行社会的基本礼节:尊老爱幼、敬爱师长、遵纪守法(3)爱护大自然。大自然是生命的源泉,给予人类空气、水、食物,让人类得以存活,人类需要对大自然加以爱护,需要从周边环境保护做起 幸福观教育(1)幸福的本质。幸福并不是一时的快乐,不是纯肉体的快感,也不是足够的金钱。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只是一个生命存在的条件,但人不仅只为了活着,人活着是为了获得爱和认可,实现人生目标,这些才是幸福的本质(2)爱与奉献。爱是相互的,单方的被爱并不是真正的幸福;爱是无私的,奉献爱心,给予帮助,可收获内心的安宁,提升生命的品质 责任教育(1)澄清责任困惑。作为“社会人”,责任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不可推卸的,是社会对公民的基本要求,是公民主动维护社会秩序的担当(2)强化责任意识。主动承担责任,增加生命的重量,让脚步走的更踏实,更安稳;敢于担当责任,促进生命成长,让生命之路更加宽广

(三)实施体系的建构

基于生命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及内在目的一致性,高校推广生命教育时,可借鉴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三大实施途径:开设课程、社会实践、辅导员参与。

1.课程设置

课程是实施教育活动最主要的载体。生命教育是“生命关怀”的教育,是每个大学生都应该学习的课程,应面向所有学生开设,培养学生正确的生命认识,正向的生命态度以及坚强的生命意志。从现有大陆及台湾高校开展生命教育情况来看,生命教育应该融入相关课程,但不应该局限于融入式课程,国内高校可先将生命教育纳入公共选修课,并逐步规划为公共必修课。在教学过程中,以生命发展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学习生命相关知识点,多利用案例、图片、视频等有效载体,鼓励学生反思和讨论生命的本质、价值、意义,有条件的高校可将教学从课堂转向社区,让学生亲自体验,实现“做中学”。此外,生命教育重在学生内化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在评价过程中,应注重过程性评价,采用观察、交流、自评互评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动态,调节、修改教学计划,确保教学取得实际成效。

2.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提升大学生生命价值的重要措施,可以帮助大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现状,提高服务社会能力,为学生提供学以致用的机会,巩固专业知识,发展综合智能,体现自身价值,形成社会责任。可组织大学生投身志愿者活动,如到社会福利院、智障学校、养老院、以及贫困地区等地为他人提供帮助,奉献爱心。通过活动不仅让大学生反哺社会,服务他人,发现自身价值,更重要的是从中领悟生命的价值不仅局限于个体价值,更应该实现社会价值,要对生活保持积极情感,对社会给予崇高责任感,努力构建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3.心理危机干预体制

心理危机干预是预防大学生轻生、暴力等行为的重要举措。高校辅导员作为与学生联系最直接的教辅人员,在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有着丰富经验,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可扮演重要角色。辅导员要关注心理危机易感人群,诸如失恋、学业失败、躯体疾病、家庭变故、人际冲突等明显的动机冲突或突遭重挫者[3],建立心理危机档案,掌握不同人群心理危机的发生规律,定期开展单独或团体心理辅导,进行生命教育,做好心理危机预防工作。对存在心理危机与处于心理危机边缘的学生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的价值,缓解并消除潜在自杀意识,有效挽救学生生命。

(四)师资培育体系的建构

足量且优质的生命教育师资是生命教育作为公共必修课程有效实施的基础保障。目前,大陆高校生命教育教师主要依靠“自学成材”,通过对生命教育及相关学科进行深入研究,形成个人的课程体系,导致“各弹各的调”的现状,使得生命教育难以脱离公共选修课的范畴。因此,可借鉴我国台湾地区相对成熟的生命教育师资培训体系,采取如下三点措施:第一,由政府主持,筛选生命教育及相关学科知名学者,形成生命教育师资培育专家库,建立国家、省、市三级生命教育师资培育制度;第二,由知名学府组织学者攻关生命教育内涵、本质、内容体系等问题,形成相对统一的观念,制定全国性的生命教育师资培育课程;第三,由教育主管部门建立生命教育师资专业认定制度,制定初、中、高三级证书标准,委托生命教育师资培育单位对达到生命教育师资专业水准的教师授予证书。

三、结语

综上所述,开展生命教育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高校应该重视借鉴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成功模式和途径,积极主动构建生命教育课程体系,强化师资培育,开设专业课程,培养大学生认识生命、认识死亡、理性审视生死的能力,引导他们珍爱生命、敬畏生命,充分挖掘自身生命潜能,提升生命价值。

[1] 王东莉. 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内容体系建构[J]. 教学与研究,2005(2):87.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8.

[3] 左全, 闫莉妍. 辅导员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引导学生建立健康心理素质[J]. 医学信息:上旬刊,2010(8):25-28.

(责任编辑:黄文丽)

Constructing the system of the life education curriculum under the ideological education

SUN Jian-rong

(Z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Zhangzhou, Fujian, 363000, China)

Analysis the inner link of the life education and the ideological education, combining the problem of the ideolog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to put forward the orientation and proposal of carrying out the life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y the way, draw life care as the core value and reference the ideological education system to construct the life education curriculum system that cover the target, content, implementation and teacher train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life education;curriculum system;construction structure

1673-1417(2016)04-0096-05

10.13908/j.cnki.issn1673-1417.2016.04.0020

G641

A

2016-09-07

孙建荣(1988—),男,江苏泰州人,研究实习员,硕士,研究方向:教育管理,生命教育。

猜你喜欢

挫折课程体系生命
Holism in Education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挫折使我更坚强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挫折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