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瑞舒伐他汀所致横纹肌溶解文献概述

2017-01-13张兰予刘恩生王殿海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17年4期
关键词:横纹肌对症内分泌科

张兰予,刘恩生,王殿海

(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01医院内分泌科,青岛市 266071;2.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1206部队保障部门诊部,青岛市 266108)

瑞舒伐他汀所致横纹肌溶解文献概述

张兰予1,刘恩生2,王殿海2

(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01医院内分泌科,青岛市 266071;2.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1206部队保障部门诊部,青岛市 266108)

瑞舒伐他汀;横纹肌溶解

瑞舒伐他汀是3-羟-3-甲戊二酰辅酶A(HMGCoA)转变成胆固醇的前体甲羟戊酸过程中的限速酶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临床应用广泛。近年来国内有文献报道,本品可致横纹肌溶解,现概述如下:

岳慧杰等报道,患男,68岁,因脑梗塞、高血压及糖尿病给予瑞舒伐他汀10mg口服,qn,6天后患者突发左侧肢体无力,随之出现胸口针刺样疼痛,查肌酸激酶(CK)2754U/L,肌红蛋白10999µg/L,即停药,予对症治疗,1周后测CK,血红蛋白指标正常,患者病情逐渐好转[1]。

徐虹报道,患女,75岁,因高胆固醇血症给予瑞舒伐他汀10mg口服,qn,用药后出现头痛伴周身酸痛不适,实验室检查:AST67U/L,ALT132U/L,CK2334U/L,LDH637U/L,遂停药,予对症治疗后各项生化指标均有好转,患者肌肉疼痛症状缓解,病情稳定后出院[2]。

郑超群等报道,患女,81岁,因脑梗塞、冠心病给予瑞舒伐他汀10mg口服,qn,用药第14天出现全身乏力,四肢及腰背部肌肉酸痛,查CK水平升至14650.2U/L,CK-MB455.3U/L,停药后予对症治疗,8天后肌病症状逐渐缓解,肌酶逐渐下降[3]。

蔡小军等报道,患男,74岁,因脑梗塞、高血压、冠心病伴肺部感染给予瑞舒伐他汀10mg口服,qn,阿奇霉素粉针0.5g,1/日。用药后出现横纹肌溶解和肝功能损害,查CK1694U/L,CK-MB51U/L,LDH5249U/L,ALT122U/L,AST192U/L,即停药,予对症治疗,患者因肺部感染加重,出现呼吸衰竭抢救无效死亡[4]。提示本品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合用时,可增加肌病和肝损害的发生,应注意调整剂量,避免长期用药。

杜春苑等报道,患女,75岁,因急性心内膜炎下心肌梗死给予瑞舒伐他汀5mg口服,qn,半年后患者因双下肢无力,四肢肌肉疼痛入院。无力症状逐渐加重,疼痛以近端为主,发病过程中出现深色尿,呈酱油色,查CK2861U/L,CK-MB1080U/L,尿常规示潜血(++),肌电图示可疑肌源性损害,遂停药,予对症治疗,1周后肌痛明显减轻,复查CK和CK-MB指标正常后出院[5]。

瑞舒伐他汀所致横纹肌溶解,与细胞色素P450(CYP)2C9酶被饱和利用有关,也与三磷酸鸟苷结合蛋白减少和胆固醇合成降低导致骨骼细胞膜不稳定有关[1,3]。老年人,尤其是体型瘦小,虚弱的老年女性患者及患有多系统疾病的患者,是服用他汀类药物后易发生横纹肌溶解的高危因素[3]。因此,应引起广大医护人员的注意,严格掌握本品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对原有肌病、肌炎的患者,应尽量避免使用他汀类药物;对于老年患者、肝肾功能异常。多系统疾病患者,用药剂量应掌握以小剂量为好,联合用药宜谨慎,用药后观察患者肌肉症状,定期检测CK、肝功能、肾功能等指标,一旦出现肌痛、肌无力等症状,或CK增高,立即停药,及时对症治疗,保证用药安全。

[1]岳慧杰,宋小骏,冷静,等.瑞舒伐他汀致横纹肌溶解症[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11,13(6):389.

[2]徐虹.瑞舒伐他汀致横纹肌溶解症1例[J].临床合理用药.2013.6(113):71.

[3]郑超群,阮甦,黄燕萍.瑞舒伐他汀致横纹肌溶解症1例[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3,6(8):803.

[4]蔡小军,赵敏,宋惠珠.瑞舒伐他汀合用阿奇霉素引起横纹肌溶解和肝损害1例[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3,33(20):1736.

[5]杜春苑,富红霞.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心内膜下心肌梗死患者横纹肌溶解1例[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5,3(8):196.

10.15900/j.cnki.zylf1995.2017.04.021

2016-04-25)

张兰予(1979.11-),女,汉族,医学博士(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解放军401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糖尿病和甲状腺疾病的诊治。邮箱:zhanglanyucelie@126.com.

猜你喜欢

横纹肌对症内分泌科
中药泡茶要对症 体质差异方不同
内分泌科临床护理带教中联合教学模式的应用分析
四种中药茶 对症助消化
内分泌科与非内分泌科患者注射胰岛素行为比较分析
空心菜为什么烂根 找准原因对症防治
小龙虾遭遇国家卫健委点名警告
中国妇女孕前肥胖诊治路径专家委员会(按姓氏字母排序)
鼻腺泡型横纹肌肉瘤乳腺转移1例
运动太疯狂,小心横纹肌溶解!
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其药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