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阴阳的角度谈中药性味的临床应用

2017-01-12李艳波

浙江临床医学 2017年8期
关键词:辛温苦寒性味

李艳波

基于阴阳的角度谈中药性味的临床应用

李艳波

李东垣《药性阴阳论》曰:“夫药有寒热温凉之性,酸苦辛咸甘淡之味,升降沉浮之能,浓厚轻重之用,或气一而味殊,或味同而气异,合而言之,不可混用,分而言之,各有所能……豁然贯通,始可以言医,而可以命矣,人徒知药之神者,及药之力也,殊不知乃用药之人也...殊不知分阴阳用药之尤为难也。”中药的四气和五味,是中药药性理论的核心,性味的结合,是中药疗效的具体体现,对药物的功效有直接的影响,它反映了药物对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作用倾向。疾病的发生,都属于阴阳偏颇失调,因此调节阴阳实在是临床治病用药的根本原则。中医师在临床上利用药物的阴阳偏性,纠正疾病所表现的阴阳偏胜和偏衰,使之恢复平衡,达到“阴平阳秘”。充分体现了药物的四气﹑五味在治疗疾病中的重要作用[1-2]。

1 中药的性味

中药的“性味”确切的表述,应该是性与味,它是中药性能的重要标志,也是中药的基本性能,对临床用药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中药的性,是指中药的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性能,古称“四气”,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相对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而言。中药的“味”是通过口尝,即用人的感觉器官辨别出来的,它是药物真实味道的反应,然而和中药的“气”一样,中药的“味”更重要的则是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观察,不同味道的药物作用于人体,产生了不同的反应,和获得不同的治疗效果,也就是说,五味不仅是药味的真实反映,更重要的是对药物作用的高度概括。所谓五味,是指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味道,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3]。《本经》不仅明确指出:“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还以五味配四气,共同标明每种药物的特征,药物的五味与四气都对药物的功效有影响。清代医家徐炯溪总结说:“凡药之用,或取其气,或取其味,各以其所偏胜而资之疗疾,故能补偏救弊,调和脏腑,深求其理,可自得之。”充分体现了中药的四气五味在治疗疾病中的重要作用。

2 中医的阴阳学说

《素问·生气通天论》认为:“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固也。”阳以阴为基,无阴则阳无以生,阴以阳为统,无阳则阴无以化,所以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内经》把阴阳看作是自然界普遍规律,并作为分析归纳一起事物的纲领。认为人体本身就是个阴阳对立统一体,对立统一的协调维系着人体生命的健康,而疾病的产生,是由于其对立统一遭到破坏而表现为脏腑功能的失调,阴阳的偏胜偏衰[1]。张完素认为“一阴一阳之谓道,偏阴偏阳之谓疾,阴阳以平为和,以偏为疾。阴阳偏胜,病之源也。”临床就是用药物的偏性来纠正疾病所表现出来的阴阳偏胜偏衰,使之恢复平衡﹑协调状态,即《素问·至真要大论》:“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性味中,温﹑热性,辛﹑甘味属阳;寒﹑凉性,酸﹑苦﹑咸味属阴。

3 临床应用

中药的性味,决定药物的功效,阴阳的偏胜,决定了疾病的产生。“阴平阳秘”是健康的最高标准,“治以权衡”,“以平为期”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最终目的与法则。中药作为中医治疗疾病﹑康复体质的主要手段,中药性味理论的实际作用,是临床用药的法则。

3.1 四气的应用 寒﹑热﹑温﹑凉四气,寒﹑凉药属阴,温﹑热药属阳,根据阳盛则阴病,阴胜则阳病,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的原则,临床上用药,涉及所取药物的阴阳寒热属性,对其进行配伍使用,更能增强药物的纠偏作用。寒凉﹑温热相配,属于相须配伍,可以明显增强原有药物的功效。寒热相配,属于相反配对,可以抑制或减弱药物的副作用[4]。寒热互用,以和其阴阳。(1)寒凉合用:比如竹叶石膏汤中,石膏配竹叶,可以增强清热作用。石膏辛﹑甘﹑大寒,清气分之热,透阳明邪热,竹叶甘﹑淡﹑寒,清心除烦力旺,两药相配,具有清热不伤阳,下火不伤胃的特点。如石膏﹑知母两寒药配伍使用,知母甘﹑寒﹑苦,上能清肺火,中能清胃火,下能清相火,石膏甘﹑辛﹑淡,其性大寒,善清肺胃之热,二药合用,使其清泄肺胃实火之力增强。(2)温热合用:如附子配桂枝,桂枝味辛气温,具有走经络,通血脉,散寒邪之功,附子辛﹑温﹑大热,散阴寒,搜风除湿,两药配对,可增强温经通脉,散寒止痛的作用。(3)寒热合用:两种药性截然相反药物的配对,是根据阴阳对立关系和阴阳对立理论应用的,可以用于寒热错杂的病变,为反佐之用。如附子与大黄,大黄苦﹑寒,能泻下荡涤,有破结之能,附子辛﹑热,可温里扶阳,取其辛热之本性,用于散寒之功力,而散凝结之阴邪。两药寒热并用,热寒相冲,阴阳相横和,取其温下相和之性。如半夏泻心汤中用半夏﹑干姜辛开寒结,温胃止呕以和阴,黄芩﹑黄连苦降热结,清肠止痢以和阳,诸药合用,温清并用以解其寒热,寒热相济则阴阳调和。

3.2 五味的应用 酸﹑苦﹑甘﹑辛﹑咸五种气味,是药物的核心理论之一。平时临床用药,如用辛甘﹑辛苦﹑酸甘等相配,均能起到理想效果。(1)辛甘合用:辛甘合用,可以化生阳气,如小建中汤中甘平的饴糖,合辛温的桂枝,使阳气化生,恢复脾胃的健运功能。如麻黄桂枝配合甘草,既有辛温发汗功能,又能用甘草之甘,增强发汗之力,又使药力缓和而持久,以防伤正。(2)辛苦合用:辛开苦降是张仲景开先河,由苦寒药及辛温药构成,互不干扰,并行不悖,各奏其效。如半夏泻心汤中,半夏﹑干姜辛温而散脾气之寒,芩连苦寒而降胃气之热,且以黄连之苦寒制姜﹑夏之燥热,姜﹑夏辛温制芩连之苦寒,使苦寒无碍于阳,辛温无伤于阴。(3)辛酸合用:辛能开能散,酸能收能敛,相互制约。如桂枝与芍药,用桂枝的辛温通阳,芍药酸寒敛阴,一散一收,能发汗亦能敛汗,达到调和营卫,既散风寒又不致伤阴。(4)酸甘合用:如芍药甘草汤,由白芍酸寒,养血柔肝,缓急止痛,炙甘草甘平缓急,二药合用,具有酸甘化阴,敛阴养血,缓急止痛的功效。

在临床中,除了能充分利用四气﹑五味各自的功效,相互增强或抑制药物的功效,达到治疗的作用,也经常四气﹑五味配合应用,如甘寒养阴﹑甘温益气﹑苦寒清热﹑苦温燥热等,通过药物性味的功效,来纠正人体阴阳的偏颇,同时也能通过对药物性味的了解,更能灵活的运用经方﹑古方于临床,对于同种性味药物的临床应用,起到指导作用[3-4]。

3.3 通过对药物性味的了解,在临床上精准用药 李东垣谓:“...气一而味殊或味同而气异,合而言之,不可混用,分而言之,各有所能...”气同而味殊,味同而气异,都有各自的功效,通过对人体阴阳的调整而起到各自的作用。比如气同则味异,会相应的出现功效上的侧重,如苍术,辛﹑苦﹑温,辛能发散,能发汗,苦能燥湿,温能散寒,所以,在外感寒湿之邪时,常用到苍术,如九味羌活汤。白术同苍术温之性,但味不同,白术属于甘,甘能补气﹑止汗,健脾,如玉屏风散﹑痛泻要方里均用白术,取其补气止汗健脾之效。同为苦温之药,因辛﹑甘之不同,而有止汗﹑发汗之不同功效。如同是寒性的药,有的味苦,苦寒养阴,而甘味的寒性药则能甘寒养阴。味同而气异也是一样,对药物性味的准确把握,更有利于在临床上精准用药。

3.4 案例举隅 曾治患者刘某,女,68岁,因左下腹痛伴有粘液便反复10年余来诊。患者10年前曾患者细菌性痢疾,之后反复出现左下腹痛,并时有粘液便,外院曾查电子肠镜示慢性结肠炎。近月来出现恶心纳少﹑神疲体倦,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溏间夹粘液,无脓血,无明显里急后重,查体:神清,精神软,心肺听诊无殊,腹软,肝脾肋下未及,左下腹略有压痛,未及包块。舌淡红,苔薄白润,脉弦细。西医诊断:慢性结肠炎;中医诊断:腹痛(脾胃虚弱,气滞湿阻)。治法:健脾和胃,理气化湿。方药:加味参苓白术散化裁:人参6克﹑炒白术10克﹑茯苓10克﹑炒扁豆10克﹑薏苡仁12克﹑桔梗5克﹑砂仁6克(后下)﹑炮姜5克﹑肉豆蔻9克﹑炙甘草6克﹑广木香9克﹑煨葛根15克﹑黄连5克。5剂,1剂/d,水煎分两次服。前后三诊,大便成形,左下腹痛和恶心纳少诸症皆除。

体会:吴鞠通《温病条辨》下焦篇第七十六:“噤口痢,呕恶不饥,积少痛缓,形衰脉弦,舌白不渴,加味参苓白术散方主之。”并在方名后注:本方甘淡微苦法,加则辛甘化阳,芳香悦脾,微辛以通,微苦以降也。这就是吴氏对中药性味理论绝妙的临床应用例子之一,该患者虽非噤口痢,但作者遵其法而师其方,也正是把握了中药四气﹑五味理论的精粹,以甘淡微苦合辛温芳香复法,上下斡旋,冀胃气渐醒,药中肯綮乃有效验。

4 小结

中药的四气五味,是中医用药的基础理论,是我国历代医药学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归纳总结并长期医疗实践不断修正的一种理性认识,临床医者,在纠正阴阳偏颇所致疾病的临床实践中,灵活﹑精准的运用这些理论,保持中医药理论的特色,更准确地指导中医的临床实践。

[1] 张登本.中医学基础.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13~23.

[2] 高学敏.中药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35.

[3] 彭天忠,刘锐张.元素药性调节观探析.中医药导报,2010,16(5):14~16.

[4] 杨丽.阴阳学说与中药药性之正负效应.时珍国医国药,2012,23(4):1041~1043.

浙江省第二批基层名中医培养计划项目(浙中医药[2014]28号)

316200 浙江省岱山县中医院

猜你喜欢

辛温苦寒性味
中医名言拾粹
观菊赏鹦有怀
《温病条辨》辛温芳香药应用探讨
辛温解表法治疗胸痹的机制探讨及临床运用
喝香薷水祛热伤风
方剂药性量化研究现状及展望
咏棕树
苦寒吟
经方中芍药的运用
半夏泻心汤的不同性味配伍对慢性胃溃疡大鼠胃液分泌及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