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z成形术在面部直线瘢痕整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7-01-10王登平潘晓华

中国医疗美容 2017年2期
关键词:平整度成形术瘢痕

王登平,潘晓华,徐 欣,王 今

(河南省许昌市中心医院,河南 许昌 461000)

z成形术在面部直线瘢痕整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王登平,潘晓华,徐 欣,王 今

(河南省许昌市中心医院,河南 许昌 461000)

目的 探究z 成形术在面部直线瘢痕整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取来我院就医的40例面部直线瘢痕整形修复患者(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作为此次实验的目标对象,对20例患者实施随机分组。对照组20例患者应用面部瘢痕切除缝合术进行修复,试验组20例患者应用z 成形术进行修复,研究对比两组面部直线瘢痕整形修复患者的瘢痕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比较可得,术前瘢痕颜色、平整度及弹性程度的评分结果无显著区别,P>0.05,但术后组间瘢痕颜色、平整度及弹性程度的评分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z 成形术在面部直线瘢痕整形修复中具有较显著的应用效果,有助于修复瘢痕部位的颜色、平整度及弹性程度。

z 成形术;面部直线瘢痕;整形修复

面部直线瘢痕的面积较大,形状多不规则,常跨越不同美容分区,对患者的面部损伤较大,若不及时进行修复,易引起继发性面部畸形,给患者的心理及生活带来了较严重的负面影响[1-2]。我院为了探究z成形术在面部直线瘢痕整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对该类患者实施z成形术、面部瘢痕切除缝合术进行修复,现相关内容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来我院就医的40例面部直线瘢痕整形修复患者(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作为此次实验的目标对象,对40例患者进行随机对照分组。40例面部直线瘢痕整形修复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此次研究知情同意。试验组20例患者男7例、女13例,年龄19-42岁,平均年龄(26.56±2.57)岁;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2例,锐器伤6例,交通事故伤10例,摔伤2例。对照组20例患者男9例、女11例,年龄20-41岁,平均年龄(26.61±2.60)岁。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2例,锐器伤8例,交通事故伤8例,摔伤2例。试验组20例面部直线瘢痕整形修复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对照组无显著区别,P>0.05,组间具有良好可比性。

1.2 方 法

对照组20例患者应用面部瘢痕切除缝合术进行修复,具体手术方法为;对需切除的面部瘢痕组织范围进行标记,并使用美兰仔细画出,完成后,对患者实施局部浸染麻醉(麻醉药物为浓度为0.5%的利多卡因配合1:200000肾上腺素盐水),待麻醉效果满意后,使用11号刀片沿着面部瘢痕边缘处将其皮肤及皮下组织缓慢切开,确保瘢痕组织完整切除,对切口处两侧皮下组织进行游离,游离结束后选用5-0可吸收线对其实施皮下层缝合并实施减张处理,最后使用6-0强生proline 线对皮肤层实施间接缝合。

试验组20例患者应用z成形术进行修复,具体手术方法为;对需切除的面部瘢痕组织范围进行标记,并使用美兰仔细画出,完成后,对患者实施局部浸染麻醉(麻醉药物为浓度为1%的利多卡因配合1:200000肾上腺素盐水),待麻醉效果满意后,使用11号刀片沿着面部瘢痕边缘处将其皮肤及皮下组织缓慢切开,确保瘢痕组织完整切除,以直线瘢痕作为纵轴线,使用z成形术作手术切口,使一般瘢痕长度和其两臂的角度介于30-60度之间,并使其长度尽量小于5毫米,若患者的瘢痕较长,可对其作多个z成形术切口,一般每10毫米作一个z成形术切口,确认到达患者皮下脂肪层后,分别切开两臂使其成2个三角形皮瓣,然后对切口两侧皮下层组织实施锐性分离,分离结束后使用电凝进行止血,修复z成形术所形成的2个皮瓣(使用转位缝合修复),再选用5-0可吸收线对其实施皮下层缝合并实施减张处理,最后使用6-0强生proline 线对皮肤层实施间接缝合。

20例面部直线瘢痕整形修复患者手术1天后,均对其更换辅料,并使用使双氧水、生理盐水对伤口进行清洗,再使用红霉素眼膏慢慢涂抹,8-10天后拆除缝线,3-5天后可进行抗瘢痕治疗(胆硅酮凝胶涂抹伤口,每日2次),抗瘢痕治疗半年。

1.3 评估指标

研究对比两组面部直线瘢痕整形修复患者的瘢痕恢复情况。

1.4 效果评估标准[3]

主要结合患者面部直线瘢痕颜色、平整度及弹性程度对其瘢痕恢复情况进行评定,总分为0-2分,其中0分表示患者面部瘢痕质地软、色淡、平坦,和四周正常皮肤较接近;1分表示患者面部瘢痕质地较硬、颜色粉红,存在轻度增生或略微凹陷、凸出,和正常皮肤仍然存在差别;2分表示患者面部瘢痕质地硬,存在明显增生,且凸出患者皮肤表层、颜色发红,和正常皮肤存在显著差别。

1.5 统计学分析

对试验组和对照组面部直线瘢痕整形修复患者的瘢痕恢复情况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22.0)进行对比研究,计量资料(x±s )的统计方法采用t检验,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术前,试验组20例患者瘢痕颜色、平整度及弹性程度的评分分别为(2.24±0.31)分、(1.84±0.61)分、(1.79±0.52)分;对照组20例患者瘢痕颜色、平整度及弹性程度的评分分别为(2.18±0.40)分、(1.80±0.58)分、(1.78±0.49)分。 术后,试验组20例患者瘢痕颜色、平整度及弹性程度的评分分别为(0.78±0.19)分、(0.53±0.15)分、(0.62±0.20)分;对照组20例患者瘢痕颜色、平整度及弹性程度的评分分别为(1.79±0.25)分、(1.24±0.23)分、(1.16±0.19)分。两组比较可得,术前瘢痕颜色、平整度及弹性程度的评分结果无显著区别,统计学不具有意义(P >0.05),但术后组间瘢痕颜色、平整度及弹性程度的评分结果存在显著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P <0.05)。

3 讨 论

面部直线瘢痕极大程度影响了患者的面部美观,易使患者产生自卑、恐惧、害怕等负面心理问题,对患者的生活及工作带来了较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对该类患者实施有效修复治疗十分必要[4-5]。

目前,临床主要对面部直线瘢痕患者实施手术修复治疗[6]。本研究为探究z成形术在面部直线瘢痕整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对该类患者实施z成形术、面部瘢痕切除缝合术进行修复,研究发现,相比于面部瘢痕切除缝合术,对患者实施z成形术可有效修复瘢痕,使瘢痕质地更软、平整,瘢痕颜色更淡,修复效果更突出,患者的满意度更高,这主要是由于z成形术的原理为:通过组织的可移动性,将切开皮肤形成2个三角瓣,达到立体效应、延长效应、位置变换效应及直线分断效应的目的,分散了转位过程中皮瓣对局部组织的牵拉张力,有助于松解挛缩的瘢痕,化直线为曲线,与医学美学原理相吻合,并能尽量恢复组织的长度,改变瘢痕的方向,使其尽量和皮纹相吻合[7-8]。

对此次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可知,两组患者比较可得,术前瘢痕颜色、平整度及弹性程度的评分结果无显著区别,但术后组间瘢痕颜色、平整度及弹性程度的评分结果存在显著差异,这提示相比于面部瘢痕切除缝合术,对患者实施z成形术可有效修复瘢痕部位皮肤的颜色、平整度及弹性程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总结以上研究结果得出,z成形术在面部直线瘢痕整形修复中具有较显著的应用效果,有助于修复瘢痕部位皮肤的颜色、平整度及弹性程度。

[1]眭云鹏,简雪平,廖怀伟,等.多Z与多W成形术在面部直线瘢痕修复中的应用[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15,31(5):380-381.

[2]张炜强,傅凌雁,雷根娥,等.Z成形术在面部直线瘢痕整形修复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美容,2016,6(3):15-17.

[3]刘嘉锋,李小丹,孙家明,等.Z成形术矫正隐耳及耳廓软骨畸形[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16,32(1):43-45.

[4]舒瑛,万睿,庞星原,等.游离皮片移植联合瘢痕瓣治疗会阴部瘢痕挛缩的手术疗效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13,22(4):425-427.

[5]傅福仁,黄永新,陈国立,等.符合美学的改良"Z"成形术矫正内眦赘皮[C].//第八届华东六省一市整形外科学学术会议暨山东省第十四次烧伤整形外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2014:1-7.

[6]谢添翼,陈余粮,罗兴华,等.包茎合并包皮龟头严重粘连的整形修复[J].中国医疗美容,2015,5(1):30.

[7]邱林,田晓菲,傅跃先,等.Furlow逆向双Z腭裂成形术一期修复腭裂的临床应用[C].//2013年全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2013:148-151.

[8]潘晓辉,雷霍.多Z成形术在眼睑畸形矫正术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15,31(24):4155-4156.

王登平(1960-),男,主治医师.

猜你喜欢

平整度成形术瘢痕
手指瘢痕挛缩治疗的再认识
单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行鼓膜成形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国道路面施工平整度的控制方法探讨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手术联合CO2点阵激光、硅胶瘢痕贴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疗效观察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麻醉方式的现状及展望
当子宫瘢痕遇上妊娠
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探索
探讨道路施工中如何提高沥青路面的平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