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新常态下基层人民银行内审咨询职能路径选择

2017-01-09胡文林陈永春

审计与理财 2016年12期
关键词:咨询服务人民银行内审

■胡文林 陈永春

刍议新常态下基层人民银行内审咨询职能路径选择

■胡文林 陈永春

开展咨询服务是实现内审增值的重要途径及方法,在既定的资源水平下,如何更有效地实现内审的咨询职能,是内审实现增值功能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拟从基层人民银行咨询职能的作用及当前现状着手,探析了其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了新常态下更好地开展咨询服务,实现内审增值的路径选择。

基层人民银行;内部审计;咨询职能

确认和咨询是内部审计的两项基本职能,传统审计主要关注确认职能,以查错纠弊为主。在顺应国际内部审计发展趋势和人民银行工作不断改进和调整需要的形势下,内审工作转型必须为央行改革发展服务,应在“管理+效益”的内审定位框架下,进一步拓展内审职能,充分发挥内审的咨询作用,由单纯的监督检查保护性职能向与咨询评价的服务性职能并重转变,更好地发挥新常态下审计增加价值的功能和建设性作用。

一、新常态下咨询职能在基层人民银行内审工作的作用

(一)增强了审计内容的“丰富性”。有效的内部审计能够改善治理,实现“善治”,内部审计是组织治理的“守门员”。内部审计的目的是增加组织价值和改善组织营运,承担帮助组织实现整体目标的责任。确认和咨询是内部审计的两大职能,确认与咨询业务并不互相排斥,确认是基础,是咨询的前提,咨询服务通常是由确认服务直接产生的,咨询职能是对确认成果的利用和发展,多数的审计服务既包括确认,也包含咨询,咨询业务丰富了内部审计的内容。

(二)彰显了组织治理目的的“重要性”。咨询性功能是内部审计随着组织治理要求的不断提高而逐渐产生和拓展出来的,实际上是将内部审计在确认时发现的问题和获得的信息,通过评价分析职能的实施,对制度、管理和风险控制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供咨询性建议,防止出现重大的风险隐患和管理漏洞,从而实现服务于组织治理的目标。内部审计咨询性功能的实现可以看作是内审人员通过对以往审计过程中问题的总结,对将来审计中可能产生的问题的预判,并提前堵住这些漏洞,将监督提前的重要举措。

(三)提升了内部审计作用的“效益性”。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是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既可以是事后的检查诊断,也可以是事前的保健防疫,还可以是事中的参谋顾问,这是由最高管理层的意志和组织治理的需要决定的。通过提供咨询服务改善组织运作过程以体现内部审计在组织中的价值,逐步拓展内部审计的职能边界和途径,提升咨询成果的价值及贡献率,扩大自身在组织中的作用和影响范围。

(四)找准了组织整体价值目标的“一致性”。《内部审计实务标准》中的词汇表如此定义咨询服务:“提供建议以及相关的客户服务活动,这种服务的性质与范围是与客户协商确定的,目的是在内部审计师不承担管理层职责的前提下,增加价值并改进组织的治理、风险管理以及控制过程,例如顾问、建议、协调、培训等。”咨询的范围很广,可以是书面协议规定的正式咨询业务,也可以是参加常务或临时管理委员会或项目小组等咨询活动。基层人民银行内审人员根据本行党委(组)授意或业务部门需求将咨询服务作为其正常或日常业务的一部分来开展。通过分析评价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提请管理层注意审计及咨询过程中发现的风险或控制薄弱环节,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促进组织增值。

二、基层人民银行咨询服务的发展现状及原因分析

首先,人民银行目前专门正式立项的项目多为确认审计,如离任审计、履职审计、专项审计等,正式立项的咨询服务很少几乎没有。其次,其他形式的咨询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确认业务中“重问题、轻建议”的现象普遍存在,以至咨询职能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据粗略统计,在确认审计报告中,建议所占篇幅不足15%。第三,咨询服务的质量普遍不高,服务效率有待提高,建议采纳率较低。造成这种现状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认识和理解上的“错位”。首先,对内审的职能的认识不全面,重确认、轻咨询的观念还在一定范围存在。咨询概念的提出远远晚于确认业务,而且,传统内审强调“确认为主,兼顾咨询”,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咨询服务的开展。其次,咨询天然面临着损害确认业务客观性的问题,很多人认识不到确认和咨询是目标统一、相互兼容、相辅相成的,反而认为二者相互对立、不能共存,也是造成咨询业务开展难、推广难的原因。第三,组织内部对内审和咨询的认识落后,意识不到内审开展咨询的必要性和优势,同样影响咨询职能的实现。

(二)咨询服务制度上的“缺位”。从总行层面来看,内审部门现有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多数是确认和保证监督职能的,没有提到咨询服务职能。从分支行层面来看,仅在三年转型开始以来,才尝试制定有关咨询服务职能的制度,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略显不足。咨询服务的开展缺少必要的制度保证,也缺少可参考的案例和资料,无法实现其增值功能。

(三)人才储备上的“虚位”。专门的咨询服务涉及业务范围更广、涉及问题层次更复杂,必然对内审人员提供的建议和意见有更高层次的要求。然而,内审部门人力资源明显不足,以某中心支行为例,人民银行系统有高级职称的内审人员占比仅为5%左右,难以满足开展高质量咨询服务的要求,导致建议和意见的有效性差、被采纳率低等情况,直接影响了咨询的服务水平,不利于咨询职能的发挥。

三、新常态下基层人民银行有效发挥咨询职能的路径选择

(一)把握“关键点”,增强咨询意识,完善相关的制度保证。

要从监督型向咨询服务型转变,实现以审计确认为主体的监督向咨询审计服务转变,首先必须转变观念。要实现思想认识上的转变,以现代化的审计理念为指导,增强审计人员的咨询服务意识,自我加压,苦练内功,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提升综合素质。其次应该做到制度先行。咨询服务对内审部门来说,是一项新业务。为保证咨询服务的顺利开展,促进业务推广及成果利用,必须从总行和分支行两个层面建立并完善相关制度,为实践咨询服务,夯实理论基础,提供制度保证。

(二)占据“制高点”,提高审计人员业务素质及知识储备。

提供咨询服务,必须建立在内审人员自身良好的素质基础之上,因为,咨询服务是知识密集型的业务,从事该业务的人员需要具有较为完善的知识结构和敏锐的视角、超常的思维和一定业务经验,才能不断提高咨询服务水平,形成强大的咨询服务新产品开发能力。所以,要通过开展学习培训,采取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等方式来提高内审人员的素质和内控管理意识,为咨询服务提供保障。同时广泛收集完善人民银行各项规章制度,促进业务操作的规范化,为咨询打好基础,同时也可以提高内审人员业务素质。

(三)选好“切入点”,做好咨询服务的推广和深入。

咨询服务范围广、内容丰富。要从无到有开展并推广这项服务,必须找准切入点。建议以加强内部控制为切入点,可以首先从帮助咨询部门完善内控机制、规范业务操作入手达到逐步推广咨询服务的目的。具体的内容为五方面:一是提供控制环境咨询,为进一步优化内部控制环境出谋划策。二是提供风险评估咨询,为事前预防和应对风险做好准备。三是提供内部控制活动咨询,为实现内部控制目标明确职责和权限。四是提供业务操作流程咨询,强化风险环节的控制与管理,规范业务操作。五是提供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咨询,协助提高员工履职水平。

(四)找准“结合点”,确定灵活方便的沟通交流方式。

通过现场询问、会议、短信、电话、讨论等方式,一方面,形成内审部门与接受服务的部门之间的交流,帮助接受服务的部门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同时,拓展了咨询服务空间,打开了部门与部门之间的交流磋商渠道,由以往单纯的监督向监督与服务并重转变,使咨询服务在确认业务的基础上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将内审人员与审计对象的关系转换成利益、目标一致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推动咨询服务工作的和谐发展。

[1]耶索,等.耶索内部审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2]李群.全面发挥人民银行内审确认、咨询作用的有效途径[J].西部金融,2010,(12).

[3]应宏伟.咨询式审计管理模式研究——基于中国移动广东公司的实践[J].中国内部审计,2011,(10).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彭泽县支行)

猜你喜欢

咨询服务人民银行内审
基于分级审核模式的质量管理体系内审研究
环保咨询服务与经济的融合发展研究
5G智慧时代公共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
浅析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咨询服务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加强工程结算内审的思路
新监管框架下银行的风控和内审体系
利用引文索引深化高校图书馆的参考咨询服务:以南京财经大学的实践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