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师关注、管理者过度自信和会计稳健性*

2017-01-09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唐洁珑武家鹏

财会通讯 2016年15期
关键词:稳健性盈余过度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唐洁珑 武家鹏

分析师关注、管理者过度自信和会计稳健性*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唐洁珑 武家鹏

本文以2008-2012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会计稳健性的关系、分析师关注与会计稳健性的关系以及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分析师关注对会计稳健性的交互影响。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削弱了会计的条件稳健性和无条件稳健性;而分析师关注削弱了会计的无条件稳健性,对条件稳健性的削弱效应不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分析师的关注对会计的无条件稳健性的削弱作用随着管理者过度自信的降低变得更加显著。

分析师关注 管理者过度自信 会计稳健性

一、引言

会计稳健性是会计确认和计量中的一项重要原则。会计的稳健性分为条件稳健性和无条件稳健性。会计的条件稳健性指企业在会计中确认“好消息”比确认“坏消息”需要更多的保证(Basu,1997),即对“坏消息”的反映比对“好消息”的反映快(Ball&Shivakumar,2005),如存货的计价、资产减值会计等便体现了条件稳健性。会计的无条件稳健性是事前和总体的偏见,和当期消息没有关系,是指企业倾向于推迟对收入的确认或加快对费用的确认,从而低估权益的账面价值(Felthan&Ohlson,1995),固定资产的加速折旧、研发费用的费用化便体现了无条件稳健性。在现代企业中,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公司的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外部的债权人和公司的经营者之间会出现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信息的不对称导致事后的道德风险,而会计稳健性作为一种契约机制的安排,在薪酬契约和债务契约方面能够提高监督的效率,从而缓和道德风险(Watts,2003)。从股东的角度出发,会计的稳健性可以避免经理层借助高估盈余的手段为自己谋取过高的薪酬。从债权人的角度出发,稳健的盈余和净资产可以帮助债权人更好的监督企业的经营状况。当企业的经营状况恶化时,债权人能够及时了解到企业的财务困境,从而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因此,会计稳健性也是会计盈余质量的重要特征。财政部在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在多个方面体现了会计稳健的原则。2008年以来,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我国的资本市场也受到了一定影响。股票市场持续低迷,地方债务持续增高,风险逐渐增大,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府、投资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会计稳健性也有更高的要求。因此,研究企业的会计稳健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分别对会计的条件稳健性和无条件稳健性进行了研究。在心理学的专业术语中,过度自信通常指行为人倾向于高估自己成功的概率,而低估自己失败的概率(Wolosinetal,1973;langer,1975)。这一现象也存在于管理学和行为金融学领域,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倾向于高估公司所投资项目的未来收益或未来现金流量;同样,在对消息的处理上,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倾向于高估利好消息对企业现金流的影响,而低估利坏消息对企业现金流的影响(Heaton,2002;Malmendier&Tate,2005)。管理者过度自信通常会给公司价值带来损失,Roll(1986)认为管理者过度自信容易过高估计被并购企业的价值,导致有价值损失的并购。Cordeiro(2009)和Deshmukh,Goel,Howe(2010)发现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会倾向于支付较少的股利,因为他们更倾向于用多余的现金流进行企业的投资和扩张。Malmendier,Tat(2005)和Yan(2011)通过研究发现,管理者的过度自信会导致公司在融资政策选择上的扭曲。但是,管理者过度自信在一些情况下会有利于公司的财务决策。例如,一些公司的决策需要冒一定的风险,那么公司的董事会在鼓励过度自信的管理者进行类似的决策时所需的成本要小一些(Gervais,Heaton,Odean,2011;Campbell,2011)。综上所述,研究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政策及决策的影响有助于衡量企业决策的成本及收益,提高企业的价值。本文正是从这一点出发研究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企业的内部经营者和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有信息不对称的现象(Jesen&Meckling,1976)。因此,企业外部的利益相关者需要对于企业的经营者进行必要的监督,分析师作为一种信息中介,便起到了这样的监督作用。分析师利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对信息进行收集、研究、解释,然后发布信息(Healy&Palepu2001),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信息的不对称,而且,已经成为了职业的外部监督力量(Jesen&Meckling,1976)。分析师的这种监督作用能有效降低企业的代理成本和融资成本,提高市场流动性,从而提升企业价值。那么,同样是减少信息不对称的机制安排,分析师关注与会计的稳健性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值得研究。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会计稳健性的影响因素 会计稳健性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债务契约、股东诉讼、法律管制和税收(Watts,2003)。在契约方面,Ball、Robin&Sadka(2006)以国家的横截面数据为样本,研究了会计稳健性与债务市场之间的关系,发现债务市场规模的变动能够解释稳健性在国家层面的变动。在我国,银行作为我国上市公司的主要贷款人,对企业的会计稳健性有一定的要求,徐昕(2010)发现银行对稳健性的需求受到借款期限、企业和银行产权性质的影响。程六兵,刘锋(2013)将借款进一步区分为担保借款和信用借款,发现担保借款对会计稳健性的需求要高于信用借款。在股东诉讼方面,Beaver(1993)发现盈余高估的企业更易被诉讼,当诉讼成本比较高时,会计稳健性可以降低盈余高估的可能性和程度,从而降低诉讼成本。Huijegen(2003)研究了英国企业在美国交叉上市的后财务报表的稳健性,发现在美国严格的诉讼威胁下,交叉上市的企业相比没有交叉上市的企业更具稳健性。在法律管制方面,陈策和吕长江(2011)发现由于深交所针对中小板制定了专门的行政法,中小板企业比主板企业更具稳健性。黄登仕和陈旭东(2006)通过研究1992-2003年上市公司的数据,发现2001年上市后的公司更加稳健,因为2001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提升了企业的会计稳健性。当然,还存在其他的一些因素影响会计的稳健性,如政治联系、盈余管理的等。杜兴强(2009)发现,政治联系降低了民营上市公司的稳健性。Watts(2003)认为,盈余管理可能会使会计信息看上去稳健。

(二)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会计稳健性 会计的条件稳健性意味着企业在对好消息的确认上比对坏消息有更高的标准(Basu,1997;Watts,2003),而管理者在选择会计政策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对存货的价值进行确定时,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这就需要管理者的判断。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也倾向于高估公司的投资项目以及利好消息对收益的影响。对未来现金流的过高估计反映到会计政策上,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倾向于加快对收入的确认,同时推迟对费用或损失的确认。即使他们最终确认了费用或损失,也很可能会对其进行低估。因此,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会导致条件稳健性的下降。由此,本文提出假设:

H1a:管理者过度自信降低了会计的条件稳健性

另一方面,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会直接高估资产或低估负债。例如,在对应收账款进行处理时,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倾向于高估应收账款收回的可能性,低估坏账准备的额度。同样,在对固定资产的处理上,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会高估固定资产的残值,延长资产的使用寿命,从而高估资产。这些处理会导致净资产的高估,从而降低会计的无条件稳健性。由此,本文提出假设:

H1b: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会计的无条件稳健性负相关

(三)分析师关注与会计稳健性 分析师关注和会计稳健性的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去分析,一方面是分析师的监督直接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分析师的监督作用于企业的盈余管理,进而对企业的会计稳健性造成影响。Hong.H(2000)发现,分析师关注可以促进企业的信息披露,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从而减少信息不对称。Dyck(2000)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分析师通过信息的搜寻和分析,评价公司的经营状况,对于揭示公司舞弊问题具有重要作用。张纯和吕伟(2009)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分析师关注显著改善了外部的信息环境,降低了公司内部和外部的信息不对称。分析师关注和会计的稳健性都可以作为降低信息不对称的安排机制,两者之间可能会相互替代或相互补充。李晓玲(2013)认为,会计稳健性可以衡量审计的监督质量,她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分析师关注与审计的监督具有替代效应,反映在实证上的结果是分析师关注减少了会计的条件稳健性。那么,实证的结果也就证实作为减少信息不对称的安排机制,分析师关注对会计的条件稳健性具有替代效应。分析师关注对与企业盈余管理也有一定作用。基于压力假说,分析师的做出的研究报告和盈利预测往往会鼓励经理人进行盈余管理(Levitt1998),这种压力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分析师的信息中介作用。Degeorge et al(2012)通过研究发现,在金融市场比较发达的地方,分析师能够显著降低企业的盈余管理,在金融市场欠发达的地方,分析师会成为企业盈余管理的外部诱因。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间接融资在资本市场占有较大比例,而直接融资则有待发展,分析师可能会促进企业进行向上的盈余管理,从而降低企业的会计稳健性。综上所述,本文提出假设:

H2a:分析师关注降低了会计的条件稳健性

H2b:分析师关注与会计的无条件稳健性负相关

由于管理者过度自信和分析师关注都有可能降低企业的会计稳健性,那么就有必要研究这二者的交互影响。由此,本文进一步提出假设:

H3a:在降低企业的会计稳健性上,分析师关注和管理者过度自信相互补充

H3b:在降低企业的会计稳健性上,分析师关注和管理者过度自信相互替代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

本文的研究样本为2008-2012年深沪两市A股上市公司,并按照下列标准加以筛选:(1)剔除ST和*ST的公司,因为这些公司已连续亏损两年以上,面临着退市危险,若将其纳入研究样本,可能会影响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和一致性;(2)剔除金融类公司,因为这类公司有比较特殊的行业特征;(3)剔除当年上市的公司,因为这类公司的当年会计盈余与其他年份的差异较大;(4)剔除数据缺失的公司;(5)为避免极端值,文中对所有变量进行1%和99%的双尾(Winsorize)处理。经过筛选,最后得到样本5590个。本文的数据来自国泰安(CSMAR)数据库,使用的统计软件是EXCEL2010和STATA12.0。

(二)变量定义与模型构建

(1)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度量。本文借鉴Richard(2006)模型,即模型(1)为基础,对样本进行回归分析,此模型本用来对第二年的投资水平进行估计,那么估计出来的残差可作为对投资非效率的衡量。正的残差表示过度投资,负的残差表示投资不足。Anwer.s.Ahmed(2013)认为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会进行过度投资,并以此为基础衡量管理者是否过度自信,本文借鉴他的衡量方法,如果管理者所在的企业进行了过度投资,那么就是为过度自信,取1,否则取0。

(2)会计的条件稳健性。本文以Basu(1997)的模型(2)为基础,以公司年回报率的正负做为对好坏消息的衡量。当公司的年回报率为正时,视为好消息,dr项取0,当公司的年回报率为负时,视为坏消息,dr项取1,那么交乘项系数β3便表示盈余对坏消息的增量效应,如果β3〉0,则表示盈余具有稳健性,β3越大表示越稳健。

(3)会计的无条件稳健性。本文借鉴Anwer.s.Ahmed(2013)的模型(3),衡量会计的无条件稳健性,模型中各解释变量的系数表示其与会计的无条件稳健性的关系。

(4)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会计的条件稳健性。在模型(4)中,引入了管理者过度自信的虚拟变量,交乘项overcon*retit*drit的系数β6即表示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于会计稳健性的影响,根据假设H1a,β6的系数预计为负,表示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于会计的条件稳健性具有削弱的影响。

(5)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会计的无条件稳健性。在模型(5)中,引入管理者过度自信的虚拟变量,根据假设H1b,预计β1的系数显著为负,表示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于会计的无条件稳健性具有削弱效应。β1越大,表示削弱效应越强。

(6)分析师关注与会计的条件稳健性。与模型(4)类似,模型(6)将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变量换成分析师关注人数,检验分析师关注对会计的条件稳健性的影响,根据假设H2a,β6的系数预计为负,表示分析师关注对于会计的条件稳健性具有削弱的影响。β6越大,表示削弱效应越强。

(7)分析师关注与会计的无条件稳健性。与模型(5)类似,模型(7)将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变量换成分析师关注人数,检验分析师关注对会计的条件稳健性的影响,根据假设H2b,β1的系数预计为负,表示分析师关注对于会计的无条件稳健性具有削弱的影响。β1越大,表示削弱效应越强。

上述模型(1)—(7)中的各变量定义见表1。

表1 变量定义

四、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表2报告了变量的均值、标准差、最小值、中位数和最大值。投资水平invt的最小值和最大值跨度较大,但由于只用来估计过度投资,最后取得是虚拟变量,故在回归时未winsoize处理,其它用于估计过度投资的变量也未作winsorize处理。dr的均值为0.47,说明样本中有47%的公司其年回报率为负,即为“坏消息”。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变量overcon的均值为0.54,说明以过度投资衡量的过度自信比较普遍。分析师的变量ana最小值为1,最大值为58,说明分析师关注人数跨度较大。

表2 描述性统计

(二)回归分析

(1)对投资非效率的预计。表3是对非效率投资的预计,从表中可知调整的R2为63.2%,说明对投资非效率的估计有一定的可靠性,从而对过度投资的衡量也是可比较合理的。

表3 预计非效率投资

(2)管理者过度自信和条件稳健性。表4是对模型(4)的回归结果。在全样本中,交乘项overcon×dr×ret的系数为-0.0218,10%的水平显著,说明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于会计稳健性有显著的削弱作用,假设H1a得到验证。进一步,将样本分为过度自信的字样本和非过度自信的子样本。在过度自信组织中,交乘项dr×ret的系数为0.0212,1%水平显著;在非过度自信组中,交乘项dr×ret的系数为0.0419,1%水平显著,大于过度自信组的系数,说明过度自信组的条件稳健性小于非过度自信组的条件稳健性。表5是对模型(5)的回归结果,overcon的系数为-0.005,1%显著,说明管理者过渡自信与会计的无条件稳健性负相关,假设H1b得到验证。

表4 管理者过度自信和条件稳健性

表5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无条件稳健性

(3)分析师关注和条件稳健性。表6中的全样本回归是对模型(6)的回归结果。在全样本中,交乘项ana×dr×ret的系数为0.0002,且不显著,说明分析师关注度对于条件稳健性没有显著的加强或削弱效应,假设H2a未得到验证。由于李晓玲(2013)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民营企业的上市公司的条件稳健性与分析师关注负相关,故本文将样本分为国有组和非国有组,进一步检验,仍未发现分析师关注与条件稳健性显著相关。同样,将样本分为过度自信组和非过度自信组后,交乘项ana×dr×ret的系数仍不显著,所以实证结果没有证明分析师关注和过度自信对与会计的条件稳健性有着怎样的交互影响,它们既不是相互补充,也不是相互替代,因此,假设H3a和假设H3b在条件稳健性方面未得到验证。

表6 分析的师的关注与条件稳健性

(4)分析师关注与会计的无条件稳健性。表7中全样本(1)是对模型(7)的回归结果,分析师的变量ana的系数为-0.0005,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分析师关注与会计的无条件稳健性呈显著的负相关,假设H2b得到了验证。表6中的结果证明,管理者过度自信和分析师关注对于会计的条件稳健性没有显著的交互效应,接下来,需要验证两者在会计的无条件稳健性上是否有交互效应。为此,借鉴Anwer s.Ahmed(2013)的模型,建立模型(8):

表7中除全样本(1)之外的回归都是模型(8)的回归结果。在全样本(2)中ana的系数为显著的-0.0008,overcon的系数为显著的-0.0086,说明分析师关注和管理者过度自信均降低了会计的无条件稳健性。但是,交乘项ana×overcon的系数为显著的0.0006,说明管理者过度自信和分析师关注在降低会计的无条件稳健性方面具有替代作用。进一步,全样本(3)中,overcon和ana×overcon的系数均不显著,说明分析师关注对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替代效应不显著;在全样本(4)中,ana和ana×overcon的系数为显著的-0.0005和0.0003,说明,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分析师关注有显著的替代效应。为此,将样本分为,过度自信组和非过度自信组,发现在过度自信组中,ana的系数-0.0003大于非过度自信组中ana的系数-0.0007,即过度自信组中,分析师关注对无条件稳健性的削弱作用小于非过度自信组中分析师关注对无条件稳健性的削弱作用,更进一步说明了分析师关注对无条件稳健性的削弱作用在管理者非过度自信的情况下更为显著。

表7 分析师关注与无条件稳健性

五、结论

本文以2008-2012年深、沪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了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会计稳健性的关系、分析师关注与会计稳健性的关系以及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分析师关注对会计稳健性的交互影响。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削弱了会计的条件稳健性和无条件稳健性;分析师关注削弱了会计的无条件稳健性,且在管理者过度自信降低时更加显著,对条件稳健性的削弱效应不显著。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市场的转型归根结底要落实到企业的转型。企业在转型过程中,面临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因此,企业对于风险的控制应该更加谨慎。具体到会计信息的处理,管理层需充分估计到企业经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和损失,即保持一定的稳健。从本文的实证结果来看,管理者过度自信将削弱会计的稳健性,因此,企业在公司治理层面应采取相应的制度设计,抑制管理者过度自信,控制企业的风险。此外,本文还发现分析师关注的压力效也易使得企业会计稳健性降低。因此,市场监管部门应注意引导市场客观理性决策,对于以分析师为代表的中介机构应加强教育引导,鼓励并督促其发布客观的信息报告。

*本文系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4XNH23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1]程六兵、刘锋:《银行监管与信贷歧视——从会计稳健性的视角》,《会计研究》2013年第1期。

[2]陈策、吕长江:《上市板块差异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会计研究》2011年第9期。

[3]杜兴强等:《政治联系、政治联系方式与民营上市公司的会计稳健性》,《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第7期。

[4]李晓玲、任宇:《证券分析师关注与审计监督:替代抑或互补效应——基于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审计与经济研究》2013年第6期。

[5]徐昕、沈红波:《银行贷款的监督效应与盈余稳健性——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金融研究》2010年第2期。

[6]张纯、吕伟:《信息环境融资约束与现金股利》,《金融研究》2009年第7期。

[7]Anwer s. Ahmed and Scott Duellman. Managerial Overconfidence and Accounting Conservatism.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2013.

[8]Campbell,T. C,CEO Optimism and Forced Turnover.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11.

[9]Dyck A,Morse A,Zingales L.Who Blows the Whistle on Corporate fraud?Journal of Finance,2010.

[10]Heaton,J.B. Managerial Optimism and Corporate Finance,Financial Management,2002.

[11]Huijgen,C.,Lubberink,M. Earnings Conservatism,Litigation and Contracting: the Case of Cross-listed Firms,Working Paper,Lancaster University,2003.

[12]HongH,LimT,Stein J C. Bad news Travels Slowly: Size,Analyst Coverage,and the Profitability of Momentum Strategies. Journal of Finance,2000.

[13]Malmendler Ulrike and Tate Geoffrer,CEO Overconfidence and Corporate Investment,Journal of Finance,2005.

[14]Watts. Conservatism in Accounting Part I: Explanations and Implications. Accounting Horizons,2003.

[15]Watts. Conservatism in Accounting PartⅡ : Explanations and Implications. Accounting Horizons,2003.

(编辑 梁 恒)

猜你喜欢

稳健性盈余过度
过度情绪反应的背后
中药煎煮前不宜过度泡洗
儒家文化、信用治理与盈余管理
关于经常项目盈余的思考
希望你没在这里:对过度旅游的强烈抵制
会计稳健性的定义和计量
The world is the youngest backpacker Wenwen’s kindergarten
会计稳健性的文献综述
会计稳健性研究述评
货币政策、会计稳健性与银行信贷关系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