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

2017-01-07毛良燕韩守宏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咏物诗诗人

毛良燕+韩守宏

打开苏教版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便会看到这样一段话:“鉴赏唐诗宋词,是探寻‘美的历程,你可以鉴赏它的‘形象美——外在的形象,精神的形象,丰富的意象,多样的意境……”是的,诗词这一独特的文学形式有许多特点,但其最本质的特点无疑是形象性和抒情性。诗歌离不开形象,不管这形象是鲜明的亦或是隐藏的,诗人的情感不可能脱离形象而单独存在。那么,诗词借以寄托情感的形象又有哪些类型呢?

一是内外兼修的人物形象。在偏重叙事的诗歌作品中,诗人往往借助笔下塑造的人物或隐喻的人物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对社会的看法、对人生的领悟,或者寄托自己的理想和情感。鉴赏人物形象应以人物(肖像、行动、语言、神态、心理等)、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情节为依据,以所写人物的身份、性格、思想感情以及作者对所写人物的态度为角度进行剖析。有时,抒情主人公形象实际上是诗人自己,是“诗化了的作者”。鉴赏此类诗,要抓住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特点,并要知人论世,从背景角度切入,才能更好地把握诗歌形象的内涵。要注意的是,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说和戏剧中的形象完整丰满,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神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言语和声音,也可以只是一个典型的细节、一个令人难忘的特写镜头,等等。还有,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往往是内外兼修、“秀外慧中”,而又特别具有内在精神的美,我们鉴赏时切不可见其表而不见其里。

如“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从对春日景色渐渐离去的着急,不难体会出一个少女对自己虚度闺中光阴的焦虑。“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表现的是傲岸不羁、豪放自负者的形象。“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展现的是青衫泪沾、忧国忧民者的形象。“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勾画的是钟情山水、归隐田园者的形象;“我劝天公重抖搂,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己亥杂诗》)描画的是渴求人才、爱民如子者的形象;“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推出的是忠贞不渝、儿女情长者的形象.“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塑写的是怀才不遇、壮志难酬者的形象;“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刻画的是矢志报国、慷慨愤世者的形象。“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特写的是怀念亲友、牵挂故土者的形象。“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燕歌行》)凸显的是献身边塞、哀怨不公、反对征伐者的形象。而李白之诗:“苍穹浩茫茫,万劫太极长。麻姑垂两鬓,一半已成霜。”则是虚构的女仙形象……

二是丰富多彩的景物形象。以寓情于景的抒情诗和托物言志的咏物诗为主,以山水田园诗派为代表。先说景象。古典诗词讲究“一切景语皆情语”,抒情诗往往借助客观景象表现主观情感,而古代诗人最钟情的客观景象便是山水田园,具体说来就是四季交替、时令变化、地域风貌等情景和春耕秋收、夏狩冬猎、战事离别等场景。

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让我们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无限。“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令我们感触到诗人对朋友深厚而热烈的友情。“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抒写的是对人事变迁的无比惆怅之情;“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此二联联缀六项景物,鲜明地描画出一幅荒山早行图,寓艰辛于言外;“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绝句》)字里行间流露出暂时定居草堂后的诗人对初春时节自然界一派欣欣向荣景象的欢悦情怀;“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诗人把自己幽雅清淡的禅寂生活与辋川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结合起来写,洋溢其中的是隐居山林、离尘脱俗的闲情逸致;“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抒发了对大自然的挚爱之情以及对远离喧嚣尘世、浑浊官场的隐逸生活的深沉陶醉;“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诗人通过池中淡淡的“疏影”以及月光下清幽的“暗香”的烘托,鲜明又微妙地表现出梅花的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闲静的气质风韵,流露出“梅妻鹤子”的林逋孤高隐逸的情怀;“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诗人写心远世俗、陶醉自然的兴致和领悟,可谓达到了物我合—、主客融合的浑然天成的艺术境界;“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这里借助边塞特有的景物环境的描写,衬托出边关将士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的英雄气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雄浑、辽阔而又肃杀、凋零的气象,使诗人更加感到太空浩茫,岁月悠久,于是情不自禁地联想到自己年华已逝,壮志未酬,心情是何等落寞悲壮。

在这里不能不说到“意境”。在中国古代的文艺理论中,意境是指作者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在中国古典诗歌里,意与境的交融有三种不同的方式。一是情随境生。《文心雕龙·物色篇》说:“物色之动,心亦摇焉。”讲的就是这由境及意的过程。如王昌龄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这少妇的愁是由陌头柳色触发的,又是与陌头柳色交织在一起的。二是移情入境,即诗人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接触外界的物境,把自己的感情注入其中,又借着对物境的描写将它抒发出来,于是客观物境亦带上了诗人主观的情意。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便是移情入境的典型例句。三是物我情融,就是意境上达到了物我合一的高度,仿佛这情不是主观所赋予的,而是客体本身便具有某种性格和感情一样。如:“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陶渊明《读山海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都达到了物我情融的地步。王国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浩浩起,白马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实际上就是说进入到一种物我情融的境界了。

再说这物象。咏物诗寓情于物,托物言志,也是一种抒情诗。鉴赏咏物诗,要注意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掌握:一是欣赏作者对于所咏之物特点的把握和刻画,即意象分析。古人认为写咏物诗要做到“不即不离”,就是说既不停留在事物的表面(不滞于物),又要切合所咏之物的特点(曲尽其妙)。二是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如陶渊明咏菊,抒写自己悠然闲适、不慕富贵的心境;陆游咏梅,表明自己不媚于俗、坚守正义的气节。有些咏物诗的感情表达比较含蓄,更需要用心体味。由于作者的经历遭际、情趣爱好以及对事物观察的角度、认识的深浅不同,面对同一事物,往往会表达出不同的感情来。如唐代有三位诗人都写过“咏蝉”的诗,被诬入狱的骆宾王,发出的是“雾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的“患难人”的心声;仕途蹇滞的李商隐,慨叹的是“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的“牢骚人”的遭际;而身居高位的虞世南,表达的却是“居高声自远,端不藉秋风”的“高贵人”的志得意满。三是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咏物诗托物言志,在整体构思上经常用到拟人、比喻、双关、借代等修辞手法。如于谦《石灰吟》,其中的“清白”二字,不只是对所咏之物外形特点的吟咏,也是对其神韵、品格的高度概括。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心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具体描写上,咏物诗通常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如陆龟蒙《白莲》:“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堕时。”就是用“月晓风清”的背景,写出了白莲独特的气质和神韵。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物象在长期的文化传承中已被赋予了某些特定的内涵,成为熔铸了某种特定思想情感的意象,有意识地熟记这些意象的内涵,对提高诗词鉴赏能力还是大有裨益的。如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梅花被寄寓了不怕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鹧鸪的鸣声勾起的是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梅子的成熟常用来比喻少女的怀春,还有以折柳表惜别,以翠竹隐气节,等等。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225400)

猜你喜欢

咏物诗诗人
新锐诗人
遇见一名诗人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咏物诗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咏物诗
近四十年杜甫咏物诗研究述评
体物尽其妙,品之有寄托——杜甫咏物诗《房兵曹胡马》赏析
晒娃还要看诗人
我理解的好诗人
诗人猫
咏物诗的一种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