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绩效为目标,加强高校预算管理

2016-12-31文/王

财会学习 2016年11期
关键词:高校财务管理绩效财务预算

文/王 俊



以绩效为目标,加强高校预算管理

文/王俊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步伐的不断加深,传统的高校预算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高校不断发展变化的财务管理工作了,如何建立以绩效为目标,提升高校预算管理的执行力,深化财务管理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从绩效为高校目标的预算管理的基本原则入手,分析高校预算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之后,提出了提升高校绩效预算管理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高校财务管理;财务预算;绩效;对策

以绩效为目标,加强高校的预算管理,是一种以绩效目标结果为导向的预算管理模式,通过对产品的收益和投入成本的比对,力求以小投入实现相对丰厚的收益,这个过程我们称为绩效预算管理。高校的财务管理的核心步骤是绩效预算管理,它由“绩、预算、效”这三部分构成,其中“绩”就是指目标业绩,也就是预算主题的具体执行行为;“预算”是指为了达到目标业绩所申请的拨付款;而“效”指预算主题执行行为的效率,我们所说的“绩效预算”是依据预算主题的业绩和效率来确定的预算拨付额。和传统预算相比,绩效预算管理的重点由“管人”转向了“管事”;核算方式从传统的收支核算演变为成本核算,考核方式从传统的业绩考核转变为客观公平的绩效评估体系考核,绩效预算管理极大调动了部门执行预算目标的积极性。

一、高校绩效预算管理的遵循的基本原则

高校绩效预算管理顺利实现,就要跳出传统预算管理的限制,强化预算的监控力,将绩效和预算管理互相融合。绩效预算管理是科学规划预算资金,整合高校优势资源、控制成本输出、提升资金使用效益的有效方式。

首先要构建立体多层次的目标体系;建立科学严谨的目标体系,是高校全面实行绩效预算管理首要任务,第一要根据高校总体战略目标来拟定教学部门,科研机构、后勤保障等部门机构的分支目标,第二步是具体到每个教职工的细化目标,由此形成包含高校总体战略目标、部门机构的分支目标和教职工的细化目标为组成部分的立体多层次目标体系。

其次是部门机构预算原则,高校战略总体目标的实现、绩效评估和项目管理的实施都依靠部门机构预算,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一年一预算,预算一整年”的传统预算体制带来的弊端,对预算执行和分配环节的违规行为有很大的限制作用。

第三是预算监控原则,预算过程监控主要是对预算执行的情况和效果进行监控,控制预算执行和预算目标的一致性,同时利用绩效评估标准对预算目标的合理性做出评价,起到优化预算管理体系,提升预算效率的功效。

二、我国高校预算管理现状

我国高校预算编制的总原则是“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统筹兼顾,保障重点”,在总原则的指导下,预算编制阶段要做到积极稳妥,不能高估收入,也不能有所遗漏,尽量做到项目明确,数字精确。在支出预算阶段,要做到“统筹兼顾和勤俭节约”两个原则,一切从收入预算实际出发,在保证重点的情况下统筹兼顾,使优势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预算分配和预算执行要分别做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和“科学性、权威性”。虽然预算管理的原则科学严谨,但是随着我国高校教育体制改革步伐进一步加深,高校预算管理仍出现了以下问题:

(一)预算编制中执行参与人员有局限,部分预算内容有缺漏,不够严谨

预算支出中如果没有执行人员的参与,那么哪些预算应该执行、怎么样执行工作就无法开展,例如高校教学设备的采购和设备维护过程中,需要对现有教学设备做详细调查,在设备维护部门工作人员的协助下才能完成预算的执行,但是预算编制中教学设备维护部门的工作人员直接参与预算编制过程的很少,导致预算作用没有完全发挥出来。第二,预算内容有待完善,预算科目太过笼统,没有细化支出项目,同时有的项目没有明细科目,预算内容不够完整和细致。

(二)由于预算缺乏严谨性和高校对预算监管不严导致超支现象普遍

第一由于预算编制本身的不严谨性和高校领导对部门预算把控不严造成预算执行过程中的超支现象普遍。

第二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工作,一般高校会放在期末结束时进行,这样就无法对预算编制和执行结果的差异进行及时分析比对,进而针对实际情况及时对预算编制做调整和修改。

第三预算监控职能的缺乏;高校专项项目资金的真正流向,过程是否合乎规定,在高校没有监控机构来监督以上行为,造成了很多学院科研基金被挪用、截留、挤占。

(三)高校缺乏预算管理机制和内部审计环节

高校传统的预算管理重视成本费用的支出,对支出项目的审核关注较多,对预算执行成果的考核环节重视度不够,缺乏对预算目标和预算实际执行成果的比对和分析,奖优罚劣的激励措施也只停留在口号上;在高校忽视了对预算执行状况的内部审计工作,对于预算编制和实际执行环节中发现的实际问题就无法得到纠正和弥补。

三、高校绩效预算管理的应对措施

近年来,高等教育在国内的迅猛发展导致高校对自身的办学质量有了更高要求,高校财务管理应从全面绩效预算管理入手,提升资金使用效益。

(一)依照科学性、严谨性的原则建立高校战略发展目标

高校绩效预算管理得以在高校内实现的重要前提是有科学性、严谨性的目标管理体系。目标管理体系包含高等学校总体战略目标和各部门机构的战略目标两个部分。其中高等学校总体战略目标是整个高校目标体系的关键所在,各部门机构依据总体战略目标制订与本部门机构相协调的分战略目标,以保证高校各学院、各部门

下接(第40页)

猜你喜欢

高校财务管理绩效财务预算
大型公司财务预算与控制措施探讨
医药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
加强中职学校财务预算管理的探讨
“营改增”对水上运输业上市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EVA价值管理体系在S商业银行的应用案例研究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高校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试论国有林场财务预算绩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