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西省茶叶标准体系构建研究

2016-12-28廖珊珊

质量探索 2016年8期
关键词:江西省茶叶标准化

刘 涛,廖珊珊

(1.江西省标准化研究院,南昌 330029;2.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南昌 330029)

江西省茶叶标准体系构建研究

刘 涛1,廖珊珊2

(1.江西省标准化研究院,南昌 330029;2.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南昌 330029)

本文依据江西省“四绿一红”茶叶品牌整合战略及产业发展方向,在贯彻实施国家、行业现行有效茶叶标准的基础上,立足全省茶叶标准化工作实际,按照整体协调、系统优化、因地制宜、采标优先的原则构建了江西省茶叶标准体系框架,并提出了茶叶标准体系实施过程中的相关建议。

茶叶;标准化;标准体系;实施

江西是茶叶的故乡,生态环境条件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发展茶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进入新世纪以来,江西茶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总体呈现出“产业规模扩大、产品质量提高、区域优势凸显、经济效益增加”的良好发展态势。近年来,江西茶产业的发展得到了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茶产业发展的意见》(赣府厅发〔2012〕51号)明确提出,要促进我省茶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产业化发展,做大做强茶产业,确保茶产业持续健康、稳定有序发展,促进茶叶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全省茶叶品牌整合的实施意见》(赣府厅发〔2015〕22号)明确了以标准化为推手整合我省茶叶品牌,助力茶叶产业转型升级,提升茶叶品牌影响力的新思路。开展茶叶标准体系构建研究,建立茶叶标准和标准体系,有利于推动茶叶科研成果产业化进程,实现茶叶产业规范化、科学化、可溯源管理,以标准化带动茶叶品质和品牌效应稳步提升。

1 江西省茶叶标准化现状

当前,我省茶叶标准总数偏少,品种覆盖面不全,标准相对零散,标龄较长。茶叶领域共制修订国家标准2项、地方标准25项,其中标准内容涉及重点建设品牌“四绿一红”(狗牯脑茶、婺源绿茶、庐山云雾茶、浮梁茶、宁红茶)的茶叶标准仅12项,尚无成形的茶叶标准体系。标准的实施缺乏评价机制和反馈机制,茶叶标准制修订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多数茶叶生产企业及种植基地、合作社组织缺乏标准化意识,对茶叶标准的制修订情况不清楚。许多茶叶科研机构的最新研究成果没有及时形成标准在全省推广。

2 全国部分茶叶主产区茶叶标准化情况

浙江、福建等外省主产区都十分重视茶叶标准化工作,对重点品牌相关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下了大工夫,构建的标准体系覆盖了茶树栽培、茶园建设、病虫害防治、生产、采摘、加工等多个环节。其中,贵州省针对当地重点品牌构建的茶叶标准体系内容较为全面,体系内标准不仅涉及茶叶的生产、加工领域,更覆盖了冲泡与品茶、流通销售、茶叶加工附属产品等领域。从图1可以看出,浙江、江苏、安徽和福建四省的现行的茶叶标准数量较多,茶叶标准的制修订数量呈现向中部沿海空间聚集的趋势。

图1 全国部分茶叶产区地方标准数量统计

从省内外茶叶地方标准制修订情况来看,茶叶地方标准体系建设各有所长。但是,各地在茶叶标准体系建设过程中也存在许多共性问题,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1)核心品牌标准数量不足,标准覆盖面不全;(2)茶叶统一包装标识标准缺失;(3)茶叶产品信息质量安全追溯标准缺失;(4)通用性地方标准不足,如病虫害防治、茶园管理、储藏运输、产品销售等。

3 江西省茶叶标准体系构建

3.1 构建原则

3.1.1 整体协调原则

将江西省茶叶产业标准化工作视为一个整体,做好江西茶叶标准体系规划,从整体上协调茶叶标准体系各相关要素之间的关系,确定最佳方案,科学地将标准体系进行细分,使标准体系层次清晰、结构合理。在茶叶标准体系中重点制定“四绿一红”茶叶标准和茶叶基础型通用标准,以满足我省茶叶品牌整合工作的现实需要,引导茶产业整体品质提升。

3.1.2 系统优化原则

运用系统理论和方法,对茶叶标准化的各种相关要素进行综合考虑和系统分析,优化调整相关要素及标准子体系,以实现标准体系实施整体效益最佳为目标,使各个具有内在联系的茶叶标准组成标准有机整体。

3.1.3 因地制宜原则

在国家和茶叶行业标准化工作的框架下,结合我省茶叶产业发展的区域性特征,包括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的实际情况,建立和运行江西省茶叶标准体系,提高各项标准的适用性。在标准化生态茶园建设中充分融入独具江西特色的茶文化,主打生态、有机的理念;在茶叶加工工艺上融入茶叶名师和传统匠人技艺;在茶叶产品包装上凸显茶叶文化标识。

3.1.4 采标优先原则

将我省茶叶标准体系相关要素与国家和行业标准体系进行比较分析,对同项指标具有现行国家和行业标准的优先采标,对要素空白领域制定地方标准或团体标准,进而完善标准体系。

3.2 体系框架

江西省茶叶标准体系框架(图2)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茶业综合标准(图3),主要为茶叶生产加工的基础性通用标准,包括名词术语、图形符号和代号、信息技术、通用检测方法、包装标识、储藏运输、产品销售、企业和场所、观光园设计、茶园管理、病虫害防治11个标准子体系;第二部分为茶叶原料标准,包括种苗、栽培、产地环境、采摘、毛茶5个标准子体系;第三部分为茶叶工艺标准,包括初制加工、精制加工、冲泡、品茶、茶馆、茶艺师、茶艺表演7个标准子体系;第四部分为茶叶产品标准,包括茶叶产品、加工附属品、产品质量追溯3个标准子体系;第五部分为茶叶设备标准,包括茶树修剪设备、茶叶采摘设备、茶叶分选设备、茶叶加工设备、茶叶冷藏设备5个标准子体系。

图2 茶叶标准体系框架

图3 茶叶综合标准框架

4 茶叶标准体系实施建议

4.1 重点突出,稳步实施

围绕全省茶叶品牌整合这一系统工程,由我省茶叶品牌整合领导小组牵头,省质监局、省农业厅、省商务厅等有关部门共同协作,加强茶叶科研、标准制修订和标准体系实施。着力支持“四绿一红”五个省级重点品牌主体加快标准体系建设,支持各品牌主体建立统一的生产规程、标志标识、包装贮藏、质量追溯等标准,及时将茶叶新工艺、新技术的研发成果进行标准转化和推广应用,并与国家物品编码中心合作构建产品二维码等质量可追溯系统、产品防伪系统。

4.2 完善机制,闭环管理

由省农业厅牵头,筹建江西省茶叶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简称茶标委),开展茶叶标准研制、TBT/SPS信息通报、茶叶产品包装标签审核和预包装标签市场准入审查。建立茶叶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培育发展茶叶团体标准并开展茶叶团体标准试点。鼓励龙头企业和社会团体法人构建茶叶团体标准,由省茶标委开展团体标准实施评价。建立标准实施信息反馈机制,开展茶叶标准实施效果评价,探索建立茶叶标准实施情况统计分析报告制度。

4.3 开展示范,品牌带动

由省质监局和省农业厅共同组织建设我省“四绿一红”茶叶标准化示范区,指导茶叶企业、合作社、示范县(市)等示范区建设单位开展标准体系建设,并加强标准宣贯实施,促成我省茶叶标准化工作厅局牵头、县市共建、企业参与、机构协助、大众监督的合力局面。

对“四绿一红”茶叶主要产区进行标准化示范建设,有利于推动企业实施茶叶标准体系,优化茶叶企业生产加工等操作流程,节约企业成本、增加经营收益,以品牌效应对周边地区茶叶产业起到引领、整合作用,加快周边小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标准化进程。

4.4 培育人才,激励创新

标准化人才队伍的建设将促进茶叶标准的创新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将有力地推动我省茶叶标准体系的实施和改进。可通过标准化培训、科研院所合作以及外部引进的方式培养和孵化我省的标准化人才。一方面设立标准化培训基金,孵化我省的茶叶标准培训基地,培养标准化技术人才,推广标准化工作领域优秀经验和成果,对企业和科研机构承担的标准化培训拨付一定的培训经费;另一方面设立茶叶标准创新研发基金,鼓励企业、科研机构进行茶叶标准化创新、研发和科研成果转化,将科技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培育标准化创新示范基地,并对企业和科研机构制订和研发的地方标准、专利给予适当奖励。

4.5 区域协作,共同发展

加强与周边省市的标准化技术合作与交流,加强技术标准协调与互认,保持茶叶标准信息沟通渠道的畅通,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提高应对技术性贸易措施的能力。推动标准研究联合申报立项,积极参与区域性团体标准制修订工作,逐步增强我省在国际、国内和行业内茶叶标准制修订的话语权。学习借鉴外省地方茶叶标准化体系制定和实施经验,推动我省茶叶标准体系的实施和不断优化,切实提升我省茶叶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1] 郑国建,陆小磊.国内外茶叶标准分析研究[J].中国茶叶加工,2014,(3):5-10.

[2] 徐奕鼎.我国茶叶标准化现状与发展对策[J].茶业通报,2005,27(3):104-106.

[3] 翁昆,方晨,张亚丽.茶叶标准体系研究[J].中国茶叶加工,2011,(4):14-17.

[4] 翁昆,黄皓.论我国茶叶标准体系的建设[J].中国茶叶加工,2009,(3):3-6.

Study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 Standard System in Jiangxi Province

LIU Tao1, LIAO Shan-shan2
(1. Jiangxi Institute of Standardization, Nanchang 330029, China; 2. Jiangxi Province Bureau of Quality and Technical Supervision, Nanchang 330029, China)

The paper, according to Jiangxi province "four green and one red" tea brand integration strategy and direction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base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ational and industry current effective tea standard, with the practice of local tea standardization conditions, in the light of the overall coordination system optimization, local actual conditions, adopting giving priority principle to build Jiangxi Province tea standard system framework, and put forward relevant recommendations in the process of carrying out tea standard system.

tea; standardization; standard system; implementation

F326.12

A

1672-6286(2016)8-0070-4

刘涛(1990-),男,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农业标准化研究。

猜你喜欢

江西省茶叶标准化
《茶叶通讯》简介
模拟成真
标准化简述
《江西省志•审计志》顺利通过验收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考了个大的
香喷喷的茶叶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
交通运输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