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对特需少儿的钢琴教育

2016-12-27徐宁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6年19期
关键词:特殊教育钢琴教学

徐宁

10.3969/j.issn.1671-489X.2016.19.096

摘 要 分析对特殊需要少儿进行钢琴教学的必要性,针对教学现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阐述对特殊需要少儿进行钢琴教育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 钢琴教学;特殊需要少儿;特殊教育

中图分类号:G76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9-0096-02

特殊需要少儿(特殊需要儿童)是指在身心发展过程中或者在学习和生活中与普通儿童相比有很大的差异,需要一些特殊照顾或者帮助的人。这包括高于正常的超常儿童,学习困难的儿童,在视觉和听觉上有障碍的儿童,也包括在某一个方面或者某个时期在发展或学习中需要短期或者长期的各种特殊服务的非残疾儿童。现在许多国家用“特殊需要儿童”代替了“特殊儿童”和“残疾儿童”的称呼,主要是为了消除这种称呼对残疾儿童及其家长等造成的消极影响。本文所说的特殊需要少儿主要对象包括学习障碍、情绪障碍、语言障碍甚至智力障碍的少儿。对这些特殊需要少儿进行钢琴教育,就必须想办法克服障碍。在实际教学中,特殊需要少儿对音乐的需要远远超过常人的想象。通过用音乐的方法与少儿建立沟通的桥梁,帮助特殊需要少儿走出内心世界。

1 对特殊需要少儿的音乐教育现状分析

在发达国家,对特殊需要少儿的教育分为两部分,在日常学习中他们会有一部分时间在普通班里学习,而另一部分的教育是特殊教育教师实施的。随着年龄和教育程度的增长,情况有所好转,会逐渐纳入正常学生的教育中。而现阶段,我国对特殊需要少儿教育不仅缺乏充裕的资金支持,并且没有建立较成熟的运作模式。我国的特殊教育学校招收的大部分学生是在听觉上或者视觉上有障碍,有的存在语言障碍、智力落后等。而对于在学习上或者情绪上有障碍的少儿缺乏家长和社会的重视,导致这些儿童得不到有效的帮助。我国缺乏专门针对学习障碍和情绪障碍特殊儿童进行教育的学校,只能在普通班里学习。但是普通班级的教育根本满足不了特殊需要少儿的需求。

已经有人在对特殊需要少儿进行音乐的培养,并且在这一方面已经有不少成功的例子。在我国湖北武汉有一名智力障碍的儿童,由于父亲从事乐团工作,经常带他去参加排练演出,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位智力障碍的儿童从电视中自学能够指挥乐队,甚至可以独立演出。这说明特殊需要少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做出与正常人一样的成绩。有实验研究表明,正常的婴儿在4个月的时候就已经对声音有反应,并且在学习、智力、情绪等方面,有障碍的儿童与正常儿童在这方面没有差别。所以当发现他们不能正常用语言表达时,可以借助音乐来抒发内心的想法。音乐的抽象性和不确定性也符合儿童发展的特点。

2 对特殊需要少儿进行钢琴教学的方法和建议

音乐对于特殊需要少儿具有重要意义,现在一些特校已经有对特殊需要少儿开设钢琴课程。正常人在学习钢琴时都会遇到各种难题,更何况教学的对象是特殊的少儿,所以在钢琴教学上有一定的难度。在钢琴教学中,教师是关键,要多鼓励学生,让特殊需要少儿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取得他们的信任。针对特殊需要少儿的钢琴教学上提出一些建议,希望有利于钢琴教学[1]。

避开曲谱,模仿式教学 教师对特殊需要少儿进行钢琴教学,应该尽量少用曲谱,采取模仿教学。学生跟着教师的指法,对曲子熟悉之后再用曲谱练习。由于特殊需要少儿的沟通能力和控制力较差,教师必须要做到带领学生分析曲谱,把曲谱拆分开,帮助学生找出乐曲的规律,认识曲谱、背会曲谱。教师在教学生时应该具备耐心,多鼓励学生。

选择适当的曲目 要选择适当的曲目进行重复练习,对曲子选择要精,在课堂上要循序渐进选择曲目练习,对特殊需要少儿的指法练习可以简化曲谱。在节奏上可以采用多种变换的方式,使得学生对钢琴的指法练习保持新鲜感。在选择曲目上可以选取一些名曲改编成四手联弹,教师与学生可以互换角色。在钢琴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性的掌控力[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敏感性,是学生学会聆听音乐,并且有能力学习掌握别人钢琴演奏的技巧。

陪同练习 特殊需要少儿不同于正常少儿,在教课结束之后,学生需要自己重新学习和练习,在学习的内容上阅读曲谱,明确钢琴的音准,理解音乐记号的含义。练习新学的曲谱,避免错误。这些要求对于特殊需要少儿来说会有些困难,所以在课程讲解结束之后,教师要做陪练[3]。

加强示范 教师在对特殊需要少儿进行钢琴教学时要做好示范。因为特殊需要少儿沟通能力较差,如果在教学中使用大量的词汇,会加重学习负担,教学效果也理想。教师在教学中加强示范动作,通过不断重复示范动作,帮助学生理解,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对特殊需要少儿进行钢琴教学的意义

对特殊需要少儿进行钢琴训练有一定的积极意义,钢琴中多种声部的旋律可以提高注意力。钢琴是和声乐器,能产生单声部、双声部以及多声部的旋律,学生可以通过练习单旋律和多旋律,提高听力。声部的练习具有很高的要求,这无形中提高了特殊需要少儿在钢琴练习中的难度,有利于学生锻炼注意力,对学习障碍和情绪障碍的少儿有一定的帮助作用。对许多轻度障碍的儿童,学习钢琴有助于恢复成正常儿童一样;对于中度或者重度障碍的儿童来说,学习音乐体现了自身的价值。通过钢琴教学,也为特殊需要少儿开辟了一条道路,一方面实现了人生的价值,另一方面钢琴成为特殊需要少儿传递内心想法的载体。

钢琴教学对特殊需要少儿的身心训练有很大的帮助。在弹钢琴时需要双手配合,在钢琴的复调乐曲中对双手操作的要求更加严格,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身心发展的协调性。钢琴教学模式一般情况下是“一对一”,有利于教师方面直接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根据不同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特点进行钢琴教学。,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训练钢琴技术,有利于培养学生眼、耳、手等的协调能力。

4 结语

在对待特殊需要少儿教育上,我国的教育方式比较落后,缺乏资金,没有建立完善的制度。我国已经开始重视特殊儿童教育,并且取得一定的成效。针对学习、情绪等障碍少儿的钢琴课程提出建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避免使用曲谱,帮助学生划分曲谱、认识曲谱并且记忆;在选择曲目上要有一定的依据,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选择不同类型的曲目,教师也可以对一些世界名曲改编加工成四手联弹的曲谱,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互换角色演奏;在教课结束之后,教师要起到示范作用,并且应该加强陪练的作用。

让特殊需要少儿学习钢琴是有必要的,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钢琴是和声乐器,具备多声部,加强多声部的练习可以提高特殊需要少儿的注意力。钢琴的学习可以改善特殊需要少儿的发展状况,实现人生价值。通过学习钢琴,特殊需要少儿可以把内心的想法寄托于音乐中,抒发情绪,也更容易理解他们的需求。学习钢琴可以有效提高特殊需要少儿的身心协调性,钢琴演奏时需要双手的配合,再加上钢琴踏板的要求,锻炼了特殊需要少儿多个部位的协调发展。因此,应该加强对特殊需要少儿的教育工作,积极探索教育方式、方法,使这些儿童同普通儿童一样享受社会的关怀和呵护。■

参考文献

[1]尹颂华.浅谈特殊需要儿童教育中的钢琴教学[J].人民音乐,2008(8):62-63.

[2]郭洁.钢琴在特殊教育领域中的实践应用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

[3]李冬梅.浅谈儿童音乐素质教育中的钢琴教学[J].技术与市场,2012(5):346.

猜你喜欢

特殊教育钢琴教学
特殊儿童早期教育中的立法制度建设初探
提高高校钢琴教学的有效性
关于特殊音乐教育师资培养的个人见解
新时期我国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因材施教
关于普通高校音乐专业钢琴教学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考
中国钢琴作品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钢琴教学中“音乐表现力”的培养和训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