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政治选修课堂的情感生成策略

2016-12-23叶兰留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14期
关键词:情感目标选修课高中政治

叶兰留

摘要:随着深化课程改革的推进,选修课开发和开设成为许多高中政治教师的必然选择。本文是在选修课堂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把研究范围锁定在情感体验——生成的角度,探讨使选修课堂更加有效、且富有生命力的实践操作策略,同时希冀能唤起政治教师在选修课教学中对情感目标的重视,真正发挥选修课的应有价值。

关键词:高中政治;选修课;情感目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7-0044

相比必修课,选修课多的不仅仅是学生的选择,更是背后对整个教育教学心态的调整。选修课让我们的课堂摆上了台面供学生在选择时评判、挑拣。这时,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学生的个性需求,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持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以激发学生选择你的课程的源动力。本文认为政治选修课课堂教学中学生情感的培育、生成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入手: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通过情景设置,使主体在特定的环境、氛围中经历生命的过程,参与生活的体验,激发内在的情感,在自我反思、自我建构、自我生成中获得认知、升华思想、内化品德。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通过多环节、多手段来创设情景交融的氛围,创造有形与无形组成的“教学情意场”,使学生“触景生情”,使课堂充盈着应有的生命活力和育人魅力。

一、景中有情,引起共鸣

王夫之曾说过:“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情景创设的重要作用和前提条件是所设置的情景必须要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共鸣,所以情景创设必须景中含情,要把握住学生的情感兴奋点,将教材、教师、学生的情感统一在情景之中。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必须把自身的情感融入教学内容的境界之中,进而在教学中,创设某种特定的情景,来诱发学生的情感,使之进入教学内容所体现的艺术境界中。同时,上课时要注重内容能使学生进入意境,从而在感情上产生共鸣,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验到其中的真正涵义。比如,在上《生态观光农业:现代农业的“美丽梦”》这一课时,笔者以我们当地的一个具体旅游渔村为案例,设置情景让学生模拟规划如何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并且形成建议稿,邮寄当地相关部门。虽只是模拟,当由于贴近学生生活,重视细节而倍显真实、用心。进而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成为许多同学一次快乐而有意义的课堂学习体验。又如,在开设《时事直通车》的选修课过程中,围绕钓鱼岛争端,笔者播放了一系列相关视频,讲述了钓鱼岛争端的由来以及现状,并布置了活动“大言不惭”——如果你是国家领导人,你将如何应对当前的钓鱼岛争端。在视频的铺垫下,设计这样宏大的问题,与其说我们想要的并不是学生具体解决问题的知识,更多地是触发学生对国家前途的关注和思考,对自己使命和责任的思考,让学生有一次比较严肃的情绪体验。

二、灵活选择,合乎情理

教育家巴班斯基指出:“所谓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就是指教师在正确的教学思想指导下,有目的地选定一种建立教学过程的最佳方案,使它能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解决教养和教育学生的任务,并尽可能取得最大的效果。”由此可见,课堂教学情景的合理创设恰恰是实现教学目标最优化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设置情景只是一种教学形式与手段,其目的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灵活选择合乎情理的情景,才能使学生进入其景、激其情、揭其理,使学生在乐中学、学而思、思后行,最终增强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而且相比必修课,因为选修课增加了许多教师的自主权,在情景创设形式上就可以更加活泼、开放、有趣,以便吸引学生。比如,在《漫画插图中的哲学故事》中,笔者把哲学原理融入一幅幅漫画、一个个故事就能更加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乐着学、学中乐,又何乐不为呢?又如在《时事直通车》中,我们大量采用模拟实践,如模拟联合国、模拟法庭、模拟新闻1+1等。通过这些情景设计,让学生收获知识、锻炼能力的同时,更是一次情感的体验过程,学生在活动中最大限度地“真情流露”。

三、质疑甄别,感悟真情

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质疑甄别之于情感的生成十分可贵。景到情的转化若经历一番“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质疑甄别,则会更加真实、深刻、持久。不经过质疑甄别的认同是对权威的盲从与屈从,是缺乏主体性人格的表现;通过质疑甄别后的认同才是富有理性与自主精神的真正意义上的认同,它反映着社会的进步、人性的觉醒。学生课堂上围绕具体情景表达和获得的情感,有时是明确正确的,但更多的时候是模糊甚至错误的,要经过不断的引导调适,在质疑问难、批判争辩、独立思考、相互评价等互动探究中,修正错误点,清晰模糊点,树立正确点,感受真情实感;在激烈的情感矛盾冲突中,质疑鉴别,明辨是非,感悟真情实感。因此,在教学的关键处设置疑问情景,人为制造动态生成的“节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认知的冲突和探究的欲望。比如,在选修课《时事直通车——围观的力量》教学中,我们先通过典型的新闻事件介绍网络围观很多时候会形成强大的舆论力量,发挥着积极的社会影响力。同时,就在学生以为课堂结束,觉得教师希望他们积极关注社会,发挥“围观的力量”的时候,笔者再设计了一个追问:作为当代青年,面对社会问题,我们只会、只能围观吗?课堂到此结束,同样不追求学生的具体知识答案,只想激发学生的自我追问、自我反思。

四、实践践行,深化感情

荀子说过:“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行而止矣。”成功在于尝试,没有主体自觉地参与实践,就不可能有切身情感体验,也就很难形成人的真情实感,很难以形成良好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其实,追求高尚情操的生活并不是一种痛苦的选择,而是一种自我愉悦的过程,学生在学习中自觉主动地去践行崇高的情感目标,在情感体验中感受情趣和美丽,最终促成学生的知与行、情与理的统一,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所以,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坚持“知行统一”的教学原则,注重实践环节对情感内化和道德行为的强化作用,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和主动性,组织开展了各种特色活动,为学生提供参与实践的机会。如开展小调查活动、环保行动、公司考察、模拟招聘会等形式,引导学生认识自我、认识社会,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与道德实践,使他们在体验中得到情感的投入、心灵的共鸣、品德的升华和行为的转变,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并内化为自觉行动,从而真正实现思想政治课的最终目标。在具体实践中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想方设法调动学生情感,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获得情感体验。同时,寓情于行,以行激情,在实践中发展升华情感,进而固化成学生个体性格、意志和思想。

情景交融,心心相通,学生在情趣盎然的氛围中受到了无形熏陶、悄然感化,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理想效果。教学是一门永远没有终结的艺术,教与学相依相伴,永远没有穷尽的时候。让学生情感插上翅膀翱翔在万里蓝天,穿行于千顷碧浪,把政治教学中的情感看作洒落在沙滩上的珍珠,让我们一起去采撷、拾取、挖掘!

参考文献:

[1] 崔允漷.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 李希贵.面向个体的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3] 沈嘉祺.论道德情感的生成与培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6.

[4] 王 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政治选修课程实施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3.

[5] 杨学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策略[J].教师,2009(3).

[6] 褚宝福.高中政治情感教学必须澄清的几个问题[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7(10).

[7] 孙 赢.浅议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情感教学[J].学周刊,2012(4).

猜你喜欢

情感目标选修课高中政治
新课改下中学历史教学情感目标的实现途径
三维动态形成性评价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研究与实践
河南省普通高校乒乓球选修课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错题管理”研究
高中政治互动教学有效应用研究
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