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萨特存在主义思想

2016-12-23郑雯

青年文学家 2016年32期
关键词:行动存在选择

摘 要:萨特是法国著名的存在主义哲学家、文学家。萨特不仅在他的哲学著作里阐述他的存在主义思想,而且在他的文学作品中也宣扬他的哲学思想,表现他的基本哲学态度。本文通过对萨特的哲学文本和文学作品的阅读,对萨特存在主义思想中的人的存在、自由选择、承担责任以及勇敢行动等方面进行初步探析。

关键词:存在;选择;责任;行动

作者简介:郑雯,中央党校研究生院14级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B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2--02

萨特,法国著名的存在主义哲学家、文学家。萨特1905年出生于法国巴黎,1929年在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获得哲学学位,1933年赴德国柏林,研究德国哲学家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等人的哲学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他的存在主义思想体系。他主要哲学著作有《自我的超越》、《存在与虚无》、《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以及《辩证理性批判》等。而且,萨特也是位伟大的文学家,9岁时他就下定决心要当一名作家。他提倡“介入”现实,将文学创作称为“介入文学”,并在其文学作品中阐述和宣扬他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表现他的基本哲学态度。萨特主要的文学作品有中篇小说《恶心》、短篇小说集《墙》、长篇小说《自由之路》(三卷)以及戏剧《苍蝇》、《隔离审讯》(又译《禁闭》)、《死无葬身之地》、《恭顺的妓女》、《脏手》、《魔鬼与上帝》等。这些文学作品让其存在主义哲学思想走出书斋,进入普通大众视野,抚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们受伤的心灵。因此,本文将结合萨特的三个戏剧作品,对萨特的存在主义思想进行初步探析。

萨特是位存在主义的无神论者,他的存在主义是一种无神论的存在主义。萨特说,早在1917年的一天,他本想心无旁骛地思考上帝,“可是上帝立刻就烟消云散,无影无踪了,连招呼都不打一个。‘他并不存在,我诚惶诚恐地对自己说。”上帝不存在了,上帝不再是造物主,人不再是上帝按照特定程序和概念造出来。上帝造人时,隐藏在这神圣理性中的某种概念也不存在了。萨特就是从上帝不存在这一结果中推出人的存在先于本质,即他的哲学主张“存在先于本质”。“意思就是说首先有人,人碰上自己,在世界上涌现出来——然后给自己下定义。”[1]6也就是说先有人的存在,人遇上自己,然后自己给自己下定义,不再由上帝下定义了。“人就是人。这不仅说他是自己认为的那样,而且也是他愿意成为的那样——是他(从无到有)从不存在到存在之后愿意成为的那样。人除了自己认为的那样以外,什么都不是。这就是存在主义的第一原则。”[1]7所以人能给自己下定义,能自己选择成为怎样的人。

同时在萨特看来,人是自由的,这种自由是与生俱来的,先于本质的。“人的自由先于人的本质并且使人的本质成为可能,人的存在的本质悬置在人的自由之中。……人并不是首先存在以便后来成为自由的,人的存在和他‘是自由的这两者之间没有区别。”[2]这意味着人拥有自由选择权,能通过自由选择来成为怎样的人和怎样存在着。既然人有自由的选择,人也就要对自己的行为选择负责,承担起自己存在的责任,对自己负责。因为上帝不存在,人没有了束缚和依靠,失去了上帝为人提供的必须遵循和得以依赖的价值准则,也没有上帝为人承担责任。萨特说,存在主义的核心思想就是“自由承担责任的绝对性质”。萨特在戏剧《苍蝇》中就生动形象地阐释了这种绝对自由和责任。

《苍蝇》是根据古希腊神话改编而成的复仇故事。戏剧一开头写幸免于难的阿伽门农之子俄瑞斯忒斯长大成人,带着保傅来到阿耳戈斯城。这个他出生的地方,在其父阿伽门农被谋杀后满城便飞舞着苍蝇,这里的人们被悔恨、赎罪的氛围笼罩着。幸免于难被寄养在姑父家的俄瑞斯忒斯则是一位“摆脱了各种奴役和信仰的羁绊,没有家庭,没有祖国,没有宗教,没有职业,可以自由自在地承担各种义务”[3]16的自由人。知道自己身世的俄瑞斯忒斯回到阿尔戈斯城一开始应该是想看看自己出生的地方是什么样的,并没有复仇计划,因为他没有在仇恨中长大。当主神朱庇斯和他的保傅劝他离开这座城时,俄瑞斯忒斯就决定离开这里前往斯巴达。可是他碰见了他的姐姐——厄勒克特拉。这个一直生活在被奴役和复仇世界里的人,她一直在等待着她想象中气势汹汹的武士弟弟回来给她和死去的父亲复仇。最终他们相认了。厄勒克特拉点燃了俄瑞斯忒斯心中复仇的怒火,同时俄瑞斯忒斯也希望有他自己的土地和在阿尔戈斯人中有他自己的地位。他选择了留下,选择了承担罪行,选择了承担阿尔戈斯人的痛苦,选择了复仇。于是,在厄勒克特拉的带领下,俄瑞斯忒斯潜入王宫刺杀了篡位的国王埃奎斯托斯和他们的母亲克吕泰涅斯特拉。

完成这一复仇行动,俄瑞斯忒斯自觉自愿地背负自己选择所带来的责任,他感受到了自由,知道了他的自由。他说:“我完成了我的行动,厄勒克特拉,这一行动好像背人过河的驮夫一样,我要把它背在肩上。我要将它背到河的那边,我才感觉到分量。背的越沉,我就越高兴,因为我的自由,就是它。”[3]72相反的是,他的姐姐却无法感到一丝丝的自由和快乐,厄勒克特拉自我重重地背负上了杀害母亲凶手的罪名。她充满了悔恨和懊悔,没有勇气承担自己的罪恶。厄勒克特拉选择了终生赎罪来逃避生活,沦陷于懊悔和羞耻之中,用悔恨奴役和麻痹自己,无法正视今后的生活,只能被动活着,让自己失去了自由。

俄瑞斯忒斯是自由的,他说:“不过,我不怕,我是自由的。我可以超越恐惧不安和可怕的回忆,我是自由的。我认为我做得对。”[3]80他对自己的行为没有丝毫悔恨,他认为厄勒克特拉的痛苦来自她自己,也只有她自己才能从中解脱出来,因为她是自由的。每个人都是自由的,人类都是自由的。他对诸神之王朱庇特说:“我就是我的自由。你一旦把我创造出来,我就不再属于你了。”[3]87俄瑞斯忒斯没有悔恨的念头,而是自觉自愿地承担起罪恶,“我愿意承担这罪行的责任,它正是我活着的目的,我的骄傲。”[3]94他没有被悔恨奴役,他也希望阿尔戈斯城里的百姓不再被悔恨笼罩奴役着,能从无止尽的懊恼中解脱出来,像他那样正视罪行、自觉背负悔恨、勇敢的承担责任。人类是自由的,自由的选择,勇敢的承担责任,不必用悔恨奴役那颗本是自由的心。这样人才会有所作为,自由的活着。

萨特认为人是懦夫还是英雄不是天生的,是人主动选择的结果,“是懦夫把自己变成懦夫,是英雄把自己变成英雄”,而且“懦夫可以振作起来,不再成为懦夫,而英雄也可以不再成为英雄。”[1]23最重要的就是要勇于承担起责任。在还能改变现状时,就不要一味当懦夫,不要丧失行动力,要抓住可以改变的机会。若陷于懦夫的泥潭无法自拔,就只能依附于他人,受人摆布,感受“他人即地狱”的折磨。

戏剧《隔离审讯》(又译《禁闭》)讲述了地狱里的三个死者(一男两女)互相折磨惩罚的故事。他们被关在一间没有刑具的屋里,所以惩罚他们的不是遭受刑具的皮肉之痛,而是阴魂般戏弄、嘲讽,不痛不痒、难以名状的思想上的痛苦和折磨。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对其他两个人来说就是刽子手,他们互相审视和拷问,谁也无法安宁。同性恋者伊奈司喜欢风骚的埃司泰乐,而埃司泰乐却喜欢贪生怕死的加尔森,但加尔森却苦恼伊奈司说他是胆小鬼更渴望被她认同是硬汉子。他们谁也无法达到各自的目的,他们追逐着、排斥着,他们也永远无法改变这种格局。最后以“那就这样继续下去吧”,幕落。

在萨特看来“存在先于本质”,人首先要存在,然后用行动说明人的性质,自己给自己下定义。“只有行动才能断定人的愿望。”人死了,丧失了行动力,他的性质也就定型了。这三个地狱里的杀人犯因为他们都不是在世的人,是死人。他们丧失了行动力,没有了改变的能力和机会。他们永远也无法改变世人对他们的糟糕看法;在地狱里,他们也无法改变彼此对彼此的看法,只能这样痛苦地僵持着、忍受着。那么,要避免生活中“他人即地狱”的糟糕模式,就要用行动力去改变,去砸碎自我背负的思想枷锁,不惧他人的偏见,不囿于陈规陋习,不依附于他人的判断。这样才能有机会重获自由、迎接新生,做生活的勇士。

人若失去了存在,也失去了自由,就丧失了行动力,只能被定性下结论,被他人的言论牵着走。所以,人首先要存在,并且人是生成性的,是仍旧在形成中的。在《死无葬身之地》中抵抗运动分子遭到了屈辱的拷问,面对可能存活的机会,有人想有自尊地自杀殉义,而卡诺里却坚持想活着,哪怕苟活。他说:“你和别人一起有许多事情可做。你会忘掉的……你考虑你自己太多了,亨利。你想挽救你的一生吗?……好!那就应该干,这样我们就能自救。(稍停)听我说,亨利。如果你今天死了,人家就给你作个结论:你是出于自尊杀死了小弟,这就盖棺论定了。但如果你活下去……”“那就不会定案了。人家根据你的整个一生来判断你的每一个行为。(稍停)如果你在还能工作的时候听任别人杀死你,那没有比你的死更为荒谬的了。”[3]216萨特认为人是生成性的,是不断在形成的,不是一成不变的,不能把人当作目的。人只要活着,就应该通过自己的选择来造就自己,通过行动重塑自我。而且,人应该是一个有理想有目标的人,不断去超越自己。“另一方面,人是靠追求超越的目的才得以存在。……而必须始终在自身之外寻求一个解放(自己)的或者体现某种特殊(理想)的目标,人才能体现自己真正是人。”[1]35

总之,正如萨特所反复强调存在主义哲学并不是“悲观”哲学,是一个行动学说。存在主义关注现实的人,鼓励并引导人们重新找回自己,寻求生存和人生的意义,自由选择又勇于担当,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并不断超越自己。

参考文献:

[1]让-保罗·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M].周煦良,汤永宽,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2]让-保罗·萨特.存在与虚无(修订译本)[M].陈宣良,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53-54.

[3]让-保罗·萨特.萨特文集·第5卷[M].沈志明,艾珉,主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行动存在选择
保护考古文物,重在行动
电影《前目的地》的悲剧美学意蕴
浅谈戏剧影视表演中行动的三要素
用舞台“行动”进行创作
怀疑与存在:米兰?昆德拉《庆祝无意义》
“互联网+”时代新闻采访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飞机燃油系统对多路输入信号源选择的方法
浅析笛卡尔之“上帝”观
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及应用
微信圈子的“存在”之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