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能力的内涵、测量和展望

2016-12-19燕倩倩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46期
关键词:职业能力计算机专业定量

燕倩倩

摘要:通过梳理以往的职业能力研究和相关的心理学理论基础,试图理清职业能力的内涵和结构,未来研究希望以计算机专业的职业能力为落脚点,确定计算机专业的职业能力的内涵和结构,量化计算机专业的职业能力等。

关键词:职业能力;计算机专业;定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6-0238-02

一、引言

当前社会背景下,企业对求职毕业生的岗位技能的关注重点发生了变化。求职毕业生为了获取更好的职业机会,努力提高自身的岗位技能,增加竞争优势,愈加凸显出职业能力的重要性。前期访谈和文献研究发现,企业比较关注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责任、主动性、学习、沟通和坚韧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许多计算机专业学生能力定位不清晰,易眼高手低,不能很好地适应岗位要求。同时,计算机专业知识更新速度较快,学校获得的知识老旧,而没有很好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学生就无法满足岗位的知识与技能需要。许多学生进入职场以后,因性格或者过于追求个性,不能很好地融入团队协作中。以上问题表明,提高其职业能力是必要的。研究计算机专业的职业能力具有以下几点意义:丰富和发展计算机专业的能力领域的研究,为未来研究提供新的框架与路径;有利于提高组织在筛选计算机专业员工时的质量,也为计算机专业的求职毕业生在选择职业时提供一个可参考的依据。

二、职业能力的概念与测量

1.职业能力的概念。关于职业能力,目前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概念。邓泽民等人(2002)从性质定义、条件定义、结构定义和过程定义四个角度出发比较分析不同领域的职业能力的界定,概括职业能力为:个体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在特定的职业活动或情境中进行类化迁移与整合,最后形成能完成一定职业任务的能力。[1]吴晓义(2006)指出职业能力是指从事某项职业活动必备的相应知识、技能、态度和个性心理特征的整合。[2]徐国庆(2007)指出职业能力是一种“联系”,在知识和工作任务的要素之间形成联系的过程就是职业能力形成的过程。[3]匡瑛(2010)从心理学理论发展的角度比较分析国内外职业能力内涵的差异,梳理出职业能力的内涵:技能、知识、潜能以及情境性的综合能力。[4]王君普(2006)在心理学视野下对职业能力内涵进行再分析,将职业能力内涵概括为一般能力(智力)、情绪智能和专业能力。[5]甘英等(2013)指出职业能力是个体在面对某一职业时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包括交往能力、概念能力及技术能力。[6]

2.职业能力的结构与分类。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要确保职业能力培养的可操作性,换言之,职业能力应该具备可以量化的结构或者标准。陈宇(2003)认为,职业能力是可以被结构化的,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第一,职业特定能力。第二,行业通用能力。第三,核心能力。[7]颜青(2010)分析了职业技术教育中的职业能力的构成,指出职业能力是由知识、理解力和技能诸要素构成,并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综合发挥作用,其中还包括创新能力。[8]心理学中,能力是指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有效方式以及与此相应的个性心理特征。其包括两方面,一是具有一定的知识、技能和熟练程度;二是概括化的心理活动或称智力操作。职业能力就是将知识、技能和态度类化迁移与整合的一种能力。[9]

3.职业能力的测量。对职业能力的测量,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是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职业资格制度的认证体系。在西方国家,就业情境中常用的是一般能力倾向测验(GATB)。最早的一般能力倾向测验是由美国劳工部就业保险局编制的,确定了9种与职业紧密相关的能力倾向因素。这9种因素主要包括:一般智力、言语能力、数理能力、空间关系理解力、形状知觉能力、文书知觉能力、动作协调能力、手指灵活性和手部灵巧性。一般能力倾向测验施测后,个体得分最后转换成平均值100,标准差20的标准分数,由此可以绘制个体的能力剖面图,进而可以直观地看到9种能力因素在每个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优劣倾向,也可以比较个体之间在9种能力因素上的相对水平。同时,以往研究表明一般能力倾向测验与工作绩效存在显著性相关,能够预测职业的成功与否。

在我国,戴忠恒(1994)对一般能力倾向测验(GATB)做了三方面的修订:(1)改动了可能与文化因素有关的分测验的测题(仅体现在用词方面),使其适合中国国情;(2)11个纸笔测验的实施“说明”改动的更加详尽,以使测验更加标准化;(3)所有被试统一在答卷上作答,有利于重复使用测验。修订后的一般能力倾向测验的G(智力)分数与瑞文测验IQ的相容效度系数为0.567。除了能力倾向P、F、M的稳定系数分别为0.68、0.65、0.51外,其余的均在0.71以上。[10]也有学者参照一般能力倾向测验编制测验。王进礼等(2004)采用工作分析方法把长-鞍团队智力测验发展成为多项能力倾向测验(MAT),提出了武警部队一类团体工作任务所需的四因素能力倾向结构模型并确定了MAT包括抽象思维、空间能力、主义和速度、动作稳定四个分量表。该测验的重测信度为0.79,各分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73—0.88。测验的α系数得分为0.80,各分量表的是0.53—0.75。在效度方面,MAT总分及各分量表分测验与韦氏成人智力测验简式总分和相应分测验显著相关。[11]毕重增(2003)根据我国实际情况修订了职业能力倾向测验(EAS)1994年第二版。修订后的中国版本的EAS测验总体特征体现在:(1)项目分析结果表明测验的项目质量良好且编排合理。(2)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3)各分测验是单独计时的,可以灵活地根据选拔性质和工作特点选用其中的部分测验。[12]

三、研究展望

综上,职业能力在不同程度上涉及知识、技能、态度、个性特征、情境等因素。同时,存在分歧的职业能力结构和分类划分,表明职业能力不是一个独立的单一体。它是各种因素根据重要性整合的有机体。纵观职业能力的相关研究,多数是对职业能力进行定性分析,当然,也存在不少学者编制关于某个特定领域的职业能力倾向测验。未来研究可以聚焦在计算机专业的职业能力上,确定计算机专业职业能力的内涵和结构,量化计算机专业的职业能力因素等。

1.聚焦计算机专业职业能力的研究内容。通过文献搜集和前期访谈,以计算机专业为出发点,企业在筛选求职者时注重理论知识和技能,学习能力以及个人品质等。计算机专业职业能力应该包括工作知识、工作技能、态度和动机等等。计算机专业职业能力所涉及的知识不单单是专业的理论知识,还要包括相关的非专业知识。

2.注重计算机专业职业能力的定量研究范式。目前对职业能力的研究方法包括访谈法、问卷法、测验法。计算机专业的职业能力是一种特定职业领域内的职业能力。以往学者多是关注职业院校中计算机专业的职业能力问题与对策研究或者培养模式研究。这些研究从问题意识出发,为职业能力培养提供理论指导方向,未能使用定量的研究方法。今后的研究可以从定量描述的角度着手,在确定计算机专业的职业能力研究内容以及研究维度的基础上,运用调查法和相关法对计算机专业的职业能力进行定量分析。未来研究希望的技术路线主要是:(1)利用文献搜集法和访谈法确定计算专业的职业能力的内涵和结构;(2)利用问卷法,编制一份具有良好信度和效度的计算机专业的职业能力问卷;(3)利用编制的计算机专业的职业能力问卷,同时结合学生的课程成绩,建立一个数据模型,使计算机专业的职业能力更加量化,更加有说服力,从而达到对计算机专业职业能力的定量分析的目的。研究的意义不仅仅体现在丰富理论的层面上,在实践上,提高了研究结果有效可靠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邓泽民,陈庆合,等.职业能力的概念、特征及其形成规律的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02,(2):104-107.

[2]吴晓义.情境-达标式职业能力开发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

[3]徐国庆.职业能力的本质及其学习模式[J].职教通讯,2007,(1):25-28.

[4]匡瑛.究竟什么是职业能力——基于比较分析的角度[J].江苏高教,2010,(1):131-133.

[5]王君普.心理学视野下的职业能力内涵再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6,(21):254-254.

[6]甘英,梁芷铭.职业能力拓展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3,(2):82-84.

[7]陈宇.职业能力以及核心技能[J].职业技术教育,2003(33):26-26.

[8]颜青.浅析职业技术教育中的职业能力[J].中国电力教育,2010,(25):48-50.

[9]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0]戴忠恒.一般能力倾向成套测验简介及其中国试用常模的修订[J].心理科学,1994,(1):16-20.

[11]王进礼,龚耀先.多项能力倾向测验的初步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2):116-120.

[12]毕重增.职业能力倾向量表EAS的修订[D].西南师范大学,2003.

猜你喜欢

职业能力计算机专业定量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促进计算机专业教学理念创新与实践研究
显微定量法鉴别林下山参和园参
当归和欧当归的定性与定量鉴别
10 种中药制剂中柴胡的定量测定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能力提升的思考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研究
职业高中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浅析
慢性HBV感染不同状态下HBsAg定量的临床意义
非计算机专业C语言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