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7种杀菌剂防治黄瓜白粉病田间药效评价

2016-12-19宋益民马亚芳姜永平邱海荣章洪娟丛国林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南通654江苏南方农药研究中心南京0046

现代农药 2016年3期
关键词:病指白粉病药效

宋益民,马亚芳,姜永平,邱海荣,章洪娟,丛国林(.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南通 654;.江苏南方农药研究中心,南京 0046)

7种杀菌剂防治黄瓜白粉病田间药效评价

宋益民1,马亚芳2,姜永平1,邱海荣1,章洪娟1,丛国林1
(1.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南通 226541;2.江苏南方农药研究中心,南京 210046)

为筛选防治黄瓜白粉病的高效、低毒、安全杀菌剂,对戊唑醇等7种杀菌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3%氟菌·肟菌酯SC 192.6 g/hm2、300 g/L醚菌·啶酰菌SC 270 g/hm2处理的防效较高,病指防效分别为88.69%和83.30%;430 g/L戊唑醇SC 96.75 g/hm2、37%苯醚甲环唑WG 90 g/hm2、36%硝苯菌酯EC 216 g/hm2处理的病指防效分别为78.75%、73.23%和74.55%;250 g/L嘧菌酯SC337.5 g/hm2、250 g/L吡唑醚菌酯EC 150 g/hm2处理的防效较差,病指防效分别为49.40%和47.78%。

杀菌剂;黄瓜白粉病;药效评价

白粉病是黄瓜生产上一种常发性、气候性病害,在黄瓜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其主要为害叶片,一般基部叶片先发病,并逐渐向上部叶片发展,发病叶片虽不脱落,但光合作用明显受到抑制,对黄瓜的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近年来,随着设施栽培面积的扩大及重茬、连作次数的增加,该病发生日趋严重。不少学者对白粉病生物防治技术及物理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防治效果[1-6]。但化学防治仍然是目前防治该病害的主要技术措施[7-12]。为筛选防治黄瓜白粉病的有效药剂,2015年对戊唑醇等7种杀菌剂进行了防治黄瓜白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以期验证其防治黄瓜白粉病的田间效果,供植保应用和产品开发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药剂及处理

① 430 g/L戊唑醇悬浮剂(PD20110287)96.75 g/hm2(有效成分用量,下同),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② 37%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PD20111404)90 g/hm2,山西运城绿康实业有限公司;③ 36%硝苯菌酯乳油(PD20151472)216 g/hm2,美国陶氏益农公司;④250 g/L嘧菌酯悬浮剂(PD20060033)337.5 g/hm2,英国先正达有限公司;⑤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PD20080464)150 g/hm2,巴斯夫欧洲公司;⑥ 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PD20152429,21.5%氟吡菌酰胺+21.5%肟菌酯)192.6 g/hm2,德国拜耳作物科学公司;⑦300 g/L醚菌·啶酰菌悬浮剂(PD20101017,100 g/L醚菌酯+ 200 g/L啶酰菌胺)270 g/hm2,巴斯夫欧洲公司;⑧清水对照。

1.2 供试黄瓜品种

黄瓜品种为山东密刺,嫁接苗。9月上旬移栽。

1.3 试验概况

试验于2015年10~11月在江苏省如皋市长江镇禾盛现代农业园区连栋大棚内进行。每处理设4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为8 m2。试验田土质为沙壤土,pH值为7.2,有机质质量分数为1.1%,肥力中等偏上。试验期间,除整个连栋大棚内2次施用20%腐霉·百菌清烟剂外,白粉病试验区内未使用其它杀菌剂。害虫防治及其它栽培管理措施按常规措施进行。采用3WBD-16型电动喷雾器,对叶片正反面均匀喷雾,用水量为750 L/hm2,施药2次。第1次施药时间为10月22日,第2次施药时间为10月30日,施药间隔期为8 d。第1次施药前和第2次施药后10 d(11月9日)调查、记载各处理小区病害情况。

1.4 调查方法

每个小区随机取4点,每个点取2株,共8株。自下而上调查全部叶片的发病情况。

病害严重度分级标准:0级,无病;1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以下;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6%~10%;5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11%~20%;7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21%~40%;9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40%以上。

采用下列公式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

2 结果与分析

2.1 防效比较

各处理对黄瓜白粉病的病指防效见表1。

表1 戊唑醇等7种杀菌剂对黄瓜白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供试7种药剂处理对黄瓜白粉病均有一定的防效。其中,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192.6 g/hm2、300 g/L醚菌·啶酰菌悬浮剂270 g/hm2处理的防效较高,病指防效分别为88.69%和83.30%。430 g/L戊唑醇悬浮剂96.75 g/hm2、37%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90 g/hm2、36%硝苯菌酯乳油216 g/hm2处理的病指防效分别为78.75%、73.23%和74.55%。250 g/L嘧菌酯悬浮剂337.5 g/hm2、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150 g/hm2处理的防效较差,病指防效分别为49.40%和47.78%。采用SPSS软件新复极差法对防效进行差异显著性比较,250 g/L嘧菌酯悬浮剂337.5 g/hm2、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2个处理的病指防效与其它5个药剂处理差异显著。

2.2 试验分析

本次试验中,试验区内黄瓜白粉病药前病指在15.57~31.17之间,病情基数较高,且设施栽培条件有利于黄瓜白粉病的发生及病情扩展,故第2次施药后10 d调查,对照区平均病指达48.27。此条件有利于试验的开展及药效的正常发挥。7个药剂处理对黄瓜白粉病均有一定的防效。其中,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300 g/L醚菌·啶酰菌悬浮剂2个复配制剂处理的防效较高,说明其是生产上防治黄瓜白粉病的有效药剂;2个三唑类杀菌剂430 g/L戊唑醇悬浮剂、37%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处理的病指防效及36%硝苯菌酯乳油处理的病指防效虽略低于前2个复配剂处理的防效,但与之无显著性差异,如果适当增加有效成分用量,其防治效果可能会更为理想,可在生产上继续使用;2个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250 g/L嘧菌酯悬浮剂、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处理的病指防效较差,说明其在生产上已经不能单一使用于防治黄瓜白粉病。

3 结论与讨论

防治黄瓜白粉病可选用戊唑醇、苯醚甲环唑等常规杀菌剂及其复配制剂,以及氟吡菌酰胺、啶酰菌胺、硝苯菌酯等新型杀菌剂及其复配制剂。其中,戊唑醇、苯醚甲环唑属三唑类杀菌剂;氟吡菌酰胺、啶酰菌胺属新型的SDHI类杀菌剂;硝苯菌酯为新型氧化磷酸化解偶联剂。

从农药减量使用的角度出发,可以优先选用三唑类药剂及其复配制剂;从农药抗性治理的角度出发,为防止和延缓新型杀菌剂对白粉病的抗性,建议采用药剂复配或不同作用机制药剂轮换使用。

嘧菌酯、吡唑醚菌酯等甲氧基丙烯酸酯类药剂田间防治黄瓜白粉病的实际效果偏低,可能与该类药剂长期单一使用,致使病原菌产生抗药性有关[13],需进一步验证。

[1]唐洪杰,魏萍,姚夕敏,等.2种生物制剂对有机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J].农学学报,2015,5(6):42-44.

[2]李卫利,何鹏飞,吴毅歆,等.黄瓜白粉病的生防细菌筛选及鉴定[J].中国农学通报,2015,31(16):160-165.

[3]刘文涛,黄廷伟,李炳涛,等.壳聚糖防治黄瓜白粉病的试验初报[J].中国植保导刊,2014,34(12):55-56.

[4]王永山,陈华,丁世峰.1%多抗霉素水剂防治黄瓜白粉病田间药效试验[J].上海蔬菜,2013(2):54.

[5]刘琴,吴毅歆,薛原,等.一种生物诱抗剂防治黄瓜白粉病效果及对诱导酶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3,29(36):367-371.

[6]许世芬,张宇,刘益新,等.空间电场对温室黄瓜白粉病及生长的影响[J].中国果菜,2015,35(6):55-57.

[7]陈红远,何云凤,李红玫,等.30%戊唑醇·嘧菌酯悬浮剂防治黄瓜白粉病药效初报[J].耕作与栽培,2015(3):51-52.

[8]霍建飞,郝永娟,刘春艳,等.500 g·L-1氟吡菌酰胺·戊唑醇SC防治黄瓜白粉病田间药效试验[J].天津农业科学,2015,21(8):144-146.

[9]张皛,陈金龙,黄亚川,等.硝苯菌酯等防治黄瓜白粉病试验[J].现代农药,2014,14(2):55-56.

[10]陈磊,何欢宇,黄淼,等.几种杀菌剂防治黄瓜白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J].农学学报,2014,4(7):24-25.

[11]夏海波,刘永光,潘好芹.3种杀菌剂防治黄瓜白粉病的田间防效[J].中国植保导刊,2014(11):57-58.

[12]陈加红,宋会鸣.戊唑醇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J].浙江农业科学,2013(4):443-444.

[13]赵平,严秋旭,李新,等.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开发及抗性发展现状[J].农药,2011,50(8):547-551;572.

Field Efficiency of Seven Fungicides for Controlling Cucumber Powdery Mildew

SONG Yi-min1,MA Ya-fang2,JIANG Yong-ping1,QIU Hai-rong1,ZHANG Hong-juan1,CONG Guo-lin1
(1.Jiangsu Yanjiang Area Agriculture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Jiangsu Nantong 226541,China;2.Jiangsu Southern Pesticide Research Center,Nanjing 210046,China)

To screen excellent,low-toxicity and safe fungicides for controlling cucumber powdery mildew,seven fungicides were tested in field efficacy trial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ield efficiencies of fluopyram+trifloxystrobin 43%SC 192.6 g/hm2and kresoxim-methyl+boscalid 300 g/L SC 270 g/hm2were high,the disease index control effects were 88.68%and 83.30%,respectively.The field efficiencies of tebuconazole 430 g/L SC 96.75 g/hm2,difenoconazole 37%WG 90 g/hm2and meptyldinocap 36%EC 216 g/hm2were 78.75%,73.30%and 74.55%,respectively.The field efficiencies of azoxystrobin 250 g/L SC 337.5 g/hm2and pyraclostrobin 250 g/L EC 150 g/hm2were poor,the diseased index control effects were 49.40%and 47.78%,respectively.

fungicide;cucumber powdery mildew;field efficiency assess

S 481+.9;S 436.421.1+2

A

10.3969/j.issn.1671-5284.2016.03.015

2016-02-29

江苏省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基金(2015)

宋益民(1964—),男,江苏省如皋市人,硕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植物病害治理研究及农药应用与开发研究工作。E-mail:yiminsong378@sohu.com

柏亚罗)

猜你喜欢

病指白粉病药效
2021年稻瘟病防控药剂有效性监测试验报告
一到春季就流行 蔬菜白粉病该咋防
绩溪县水稻纹枯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意见
玉米锈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药效
空心病
拉萨设施月季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
几种杀菌剂防治香梨树腐烂病的药效对比试验
用于黄瓜白粉病抗性鉴定的InDel标记
黄瓜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