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六盘水乡村旅游发展的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2016-12-19李劲松

当代旅游 2016年8期
关键词:乡村旅游问题分析发展

李劲松

摘 要:分析了贵州省六盘水市乡村旅游存在问题,结果发现,旅游景区缺乏科学规划,旅游基础设施和经营管理不完善,旅游产品单一、粗糙,少数民族文化特点没有很好体现等问题,并进一步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

关键词:乡村旅游;发展;问题分析

2012年,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明确要求发挥贵州的优势,建立贵州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开始实施,贵州六盘水被国务院列为资源富集区,启动循环经济试点,这也为六盘水市的旅游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1]。据统计,2014年六盘水市旅游总收入57.27亿元,增长29.1%,增速全省排名第一。六盘水市旅游业特别是乡村旅游起步非常晚,但随着近年来中国“凉都”品牌的建立,直接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2]。本文以贵州省六盘水市乡村旅游的发展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六盘水市钟山区月照乡村旅游区及大河乡村旅游区的调查研究,找出六盘水市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六盘水市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乡村旅游景区缺乏科学规划

六盘水乡村旅游因为缺乏整体、统一的规划管理,开发一直处于自发状态,开发过于热情性缺乏理性,很多景点注入了较多的人造景观[3]。调查显示:大河乡村旅游区顺应市政府推行的"四在农家"创建工作,民居建筑一律“青瓦、白墙、灰线条”;月照乡村旅游区则整个村子都是红瓦橙墙。而且不仅颜色一致,就连民居外形也是千篇一律,完全失去了原有的本色,与周边自然环境和民族文化格格不入。访谈过程中,一位在外求学的学子表示:“整齐划一的村容村貌改造却让家乡失去了独特性,走到哪都一样,好像小时候的记忆也一并消失了一样,开心的同时也挺惆怅的!”。由此可见六盘水实行“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的民居建筑改造过程中导致了许多特色村寨失去其独特性,沦落为千篇一律的普通房屋,其文化价值的损失不可估量,更严重限制了乡村旅游发展。

(二)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

六盘水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滞后主要体现在交通和卫生两方面。就交通来说,目前多数乡村旅游点分布在郊外,相对分散,从市区到旅游景点的道路仅有一条,且道路狭窄凹凸不平,常常会交通拥堵,旅游巴士行走艰难导致旅游者花费在路上的时间较长。交通基础设施的滞后严重限制了六盘水乡村旅游的发展。同时六盘水乡村旅游卫生条件也不尽如人意,着重表现在饮食环境、厕所卫生和景区卫生。根据我们调查的三家农家乐发现它们饮食环境和卫生条件都比较差,比如没有像样的洗手间,厨房蚊子苍蝇乱飞,游客遗留的旅游垃圾太多,当地景区内垃圾桶太少等等。究其原因,可能由于景区村民长期以来与外面的文明观念接触较少,本身的环保意识与城市的人相差甚远,另外还与当地的基础设施不完善有关。

(三)旅游经营管理不完善

在月照乡走访期间,我们发现没有直达的公交车或旅游大巴,致使想要游玩的市民出行不方便;在饮食方面,也只有寥寥几家农家乐和乡村饭馆,不能满足大量游客的需求,虽说园区内允许自主烧烤,却缺乏专人监管,有不小的安全隐患;在住宿方面,旅馆都是村民自家房子改造的,房间异味大,没有单独的洗手间,住宿条件不成熟,导致较少有游客会在当地过夜;除此之外,当地的游玩项目甚少,只是单纯观看少数民族表演以及游园,缺乏吸引力。在大河乡也存在着相似的问题。由于管理人员主要是乡干部职工,从业人员也主要是当地村民,所以当地乡村旅游经营管理粗放。当地村民文化素质低,且从未接受过专业服务培训,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根本无法满足旅游业的基本服务要求,导致当地旅游接待能力低下,服务水平还有待提高。月照乡村旅游区和大河乡村旅游区虽是钟山区重点建设的项目,可这一系列的问题却导致其发展缓慢。

通过调查,我们不难发现六盘水现有乡村旅游极为分散,点面结合不好,未形成有机整体,各地区大都是自主开发经营,没有能力打造出集行、食、住、游、购、娱于一体的一条龙服务产业体系,致使旅游资源无法聚拢发挥最大作用,自然缺乏市场竞争力。

(四)旅游产品单一、粗糙,形式趋同

通过调查发现六盘水大多数乡村旅游,向游客提供产品和服务基本上都是:烧烤、吃饭、打麻将、打扑克、赏花。除此之外,较少有其他服务,内容雷同且乏味,没有体现乡村文化特色,吸引不了游客,根本不具有长期发展潜力。在交谈当中,我们得发现农家乐的老板都是当地村民,他们认为所谓的“乡村旅游”就是城里人换个地方吃饭、打麻将,所以在旅游产品上压根没有花心思,盲目追赶潮流,没有将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乡村原有风土、风俗、风景充分运用到经营当中,加之政府部门的监管、引导和鼓励不足,致使千篇一律,丧失特色。调查结果表明,69.7%的游客认为当地的旅游产品十分单一。由此可见,六盘水市乡村旅游的通病就是项目雷同、内容单一、产品粗糙、经营粗放。虽有小部分地区抓住了对民俗民风、传统文化的开发,可还是存在"散、小、差"问题,致使市场竞争力有限。没有突出重点,也没有特色品牌。缺少复合型休闲度假旅游产品,星级旅游产品还有待挖掘和开发。

(五)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特色未能体现

月照乡是彝族、苗族、回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这本应是一个充满浓郁民族风情的乡村,可在走访期间,我们却看到全村民居建筑统一被漆为红瓦橙墙,外形也趋于一致,全然没有体现独特的民族文化。通过了解,我发现不止在月照乡,类似的情况在六盘水其它地区也一样存在。村民为了获取眼前的经济效益,一些传统民族文化、民俗如苗王祭神仪式、火把节、婚嫁风俗也不是根据原来的特定方式、时间举行,只为了满足游客的好奇心以及对文化探秘的旅游需求;很多少数民族的特色工艺品如苗族、布依族的蜡染等为应对大众的需求,出现了批量生产,之后逐渐走向粗制滥造,致使其失去了传统的艺术形象和文化价值。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共居的省份,其中六盘水市共有44个少数民族,50个民族乡[4],所以民族文化应该是六盘水市主要旅游资源和产品品牌,其开发利用是六盘水旅游开发的核心内容,可是由于种种原因,其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未能在乡村旅游中展现出来。

二、原因分析

(一)政府对乡村旅游的认识不足

六盘水乡村旅游景区规划不科学主要的原因在于政府对乡村旅游概念的混淆、认识不深,对于村民没有良好的宣传,以致于对乡村旅游的了解比较片面,不能充分地体现乡村旅游的内涵。在发展规划过程中,政府过度参与景区的规划设计,许多乡村旅游项目没有经过充分论证,对客流量、消费能力、周边城市及本市旅游者旅游偏好等缺乏科学调查,导致乡村旅游项目脱离市场、品质不高。由于乡村旅游的开发缺少统一规划,任由开发商盲目开发和投资。导致景区开发重复建造的现象比比皆是,浪费大量的财力、人力、物力,也使六盘水乡村旅游产品呈现低品位、短周期的问题,这对六盘水乡村旅游将来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

(二)投资体制不健全,发展资金匮乏

六盘水市对于旅游行业发展,单纯依靠地方政府的优惠,忽视了改善投资环境,缺乏小而精的个体项目,致使旅游招商引资难度大。2015年六盘水市虽然在旅游项目上总投资45.14亿元,但事实上景区开发主要都是以政府投资为主,社会投资严重不足,全市乡村旅游的发展需求不足以被满足,使得乡村旅游滞后发展。

(三)缺乏相关专业人才

旅游的开发和管理都需要开放性、先进性的人才,而目前,六盘水乡村旅游地的管理主要由当地政府官员和村干部负责,从业人员主要是当地农户,缺乏旅游规划、管理、投融资、景区建设等方面的旅游人才,加之政府方面不重视和缺少人才引进资金,直接导致旅游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出现了“引不进、留不住、用不好”的现象[5]。从而也致使景区工作人员分工不到位,旅游经营管理不完善。

(四)市场定位不明确

丰富的民族文化是贵州乡村旅游最应该凸显的亮点,但由于不明确的市场定位和单一的开发模式,导致很多乡村旅游项目缺少原创性,都是跟风模仿,不能深入的挖掘本地民族文化。一些乡村旅游景区只是提供必要的食宿,除此之外,特色旅游产品几乎没有,农家民俗文化氛围不浓厚,缺乏特色化和本土化创意。此外,众多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族民间工艺品或是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利用,难以满足游客需求;或是为满足市场需求,大量生产,出现粗制滥造的现象,破坏了原有的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杨京华.贵州省六盘水市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探索[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12-217.

[2]2015年我市生态旅游发展工作成绩斐然[EB/OL].http://www.gzlps.gov.cn/art/2016/1/22/art_20467_714730.html,2016.1.22.

[3]彭婧,张遵东.贵州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 改革与开放,2010,(1).

[4]路雁冰,刘俊娟.贵州民族文化产业与民族地区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5]刘强.六盘水乡村旅游发展对策与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15.(3).

猜你喜欢

乡村旅游问题分析发展
区域发展篇
谈数学建模时的问题分析步骤
全域旅游背景下海南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范式
乡村旅游供应链优化探析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乡村旅游环境中不同污染源以及保护措施分析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