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初中生数学运算能力的教学策略研究

2016-12-17木尼拉·依明

人间 2016年31期
关键词:运算能力初中数学课堂

木尼拉·依明

摘要:运算能力是新课标要求注重发展学生的十大能力意识之一,是最基础又是应用最广的一种能力。在数学学科教学中,运算能力是需要培养的学生基本能力之一。本研究通过对当前初中学生数学运算能力培养现状进行调研,然后分析了对当前初中学生数学运算能力影响的因素,最后提出了有效提高初中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运算能力;学生;教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120-01

运算能力是指对记忆能力、计算能力、观察能力、理解能力、联想能力、表述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数学能力的统称,是学生在有目的的数学运算活动中,能合理、灵活、正确的完成数学运算、影响运算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和多种因素有关,不能将数学知识的运用单独出来,需要与推理能力、记忆和观察等能力结合在一起,这些能力之间互相渗透,共同支撑起了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发展。学生数学运算能力表现在解题过程当中,一方面其要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去感知数学题目的结构和形式,另外一方面还需要能够依据运算法则及规律去解决数学问题,同时其还利于数学知识及方法的有效迁移。

一、当前初中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现状调研

当前从总体上来看学生的运算能力尚处于偏低的水平,并且发展水平还处于不平衡的状态,从分数段来看,学生数学运算能力大多数都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其中运算能力较弱的学生占比是较大的,和教学目标之间仍有很大的差距。

新课标当中指出了学生运算能力的要点包括了实数概念、关键符号等的把握,当前初中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与教学预期是有一定差距的。学生对于运算便捷性、灵活性、合理性方面存在很大的盲目性,这就导致了学生无法实现更高层次上的运算思维应用能力培养。另外在数学运算方面还有的学生存在审题不清的问题,甚至有着严重的思维定势,在运算过程当中只会生搬硬套。

二、对中学生数学运算能力发展的产生影响的原因分析

从上述的分析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当前学生整体数学运算能力相对是较低的,很难向着更高的层析去发展,而要想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对产生其影响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提出针对性的策略。

1.考试引导下的教学使得学生学习意识不强。在应试教育的引导下,学生为了提高分数、学校为了提升升学率,在教学上偏重于数学知识的灌输和记忆,这就使得教学方式过于僵化,没有办法有效的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意识,有些的学生在数学考试中出现了机械性应对和解题不规范的现象,时间一长甚至出现了学生数学运算能力倒退的情况。

2.教材选择及课程安排不合理。在数学教学当中有些教师习惯性的教学的面面俱到,认为增加题目难度、增加题型才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这就使得教辅用书过难,学生没有办法消化知识、理解问题本质,那么自然数学运算能力没有办法提高了。

3.认知结构不完善导致学生数学运算能力不足。知识储备、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等都会对学生知识的掌握产生影响,当前初中生认知结构并不完善,解题思路没有灵活性,也无法做到知识的有效运用及迁移,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不够分明,尚未形成正确的问题解决观念,运算过程生搬硬套。

三、有效提高初中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策略

1.加强常规性的数学训练。很多学生习惯于进行单层次、单向性的数学运算,而对于那些多层次、惯性思维的数学运算则非常不擅长,所以在数学教学当中要重视常规性的训练,重视运算定向,对问题当中隐含和显见的条件全面的进行分析,运算正确的运算方向,去有效的提高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

2.利用数学思想方法引导学生找出简捷算法。教师在教学当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类比和归纳的运算方法,从而实现对学生类比能力的培养,对数学运算当中的各种运算进行归纳,引导学生发现运算当中的通法,通过对一定数量的数学运算实现运算能力的最快提高。训练数学思想方法的方式主要包括数形结合训练,换元法、整体思维训练等,同时教师还需要在训练当中加强一题多解的训练,引导学生利用自己以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多种集体方法的探索,从而归纳出最为简便的解题方法,使其能够在以后的运算中以最快的速度找到简捷算法。

3.加强学生解题习惯的培养。在数学运算当中有一部分学生运算不规范,并且存在马虎和粗心的习惯,似乎题目一看就会,但是一做就会错误,那么作为教师来说就应该在实际当中去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帮助学生去纠正不认真审题和分析题目的习惯,从而实现迅速的解题。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当中要从板书设计、平时作业、学生板演等环节当中对学生的解题格式、解题过程进行严格的、规范性的要求,从而让学生有效的克服运算中的不良习惯,实现运算的规范化和合理性解题习惯。

4.注重课堂的应变性,对学生进行多元思维与速度思维的训练。所谓的应变性就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差异,知识的难易,教师的讲解等等因素,造成了教师需要时时观察学生反馈的信息,做到应变有法,预料之中,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实践经验的积累。数学课堂有一个明显的特点那就是知识的“消化”问题,这就是体现知识的时效性方面,如果知识能让学生当堂接受的,那就要求学生能即时消化并会应用,如果知识是还需要加深理解的,那么就要求加强课外训练,给学生的课堂环境就要求是内涵的理解加深。

在课堂中实现学生学习质的进步,除了知识的处理技术和解题能力之外,还需要心理机制的技巧,在学习环境中竞争机制的适当运用,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上得到质的飞跃。通过长期的实践表明,竞争可以让学生对学习有更深刻的认识,开拓更广阔思路,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通过实践也得出可操作性强的竞争机制就是多元思维与速度思维的训练。

总结:

在数学运算当中,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发展非常关键,当前从总体上来看学生的运算能力尚处于偏低的水平,并且发展水平还处于不平衡的状态,运算便捷性、灵活性、合理性方面存在很大的盲目性,而要解决考试引导下的教学使得学生学生学习意识不强、教材选择及课程安排不合理、认知结构不完善导致学生数学运算能力不足这些问题,就需要通过加强常规性的数学训练、利用数学思想方法引导学生找出简捷算法、加强学生解题习惯的培养三大措施来实现。

参考文献:

[1]周宇剑.国际视野下的数学运算技能[J].湖南教育.2008.6.15-18.

[2]韩占举.影响初中学生运算能力的因素及对策[J].教学研究.2008.61.

猜你喜欢

运算能力初中数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探解题方法悟价值取向
浅论高中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
高中生数学运算能力的问题及策略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