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大发展理念创造性地坚持了科学发展观

2016-12-16

关键词:五大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

郑 又 贤

(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方法学研究所,福建 福州 350117)



五大发展理念创造性地坚持了科学发展观

郑 又 贤

(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方法学研究所,福建 福州 350117)

[摘要]《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五大发展理念创造性地坚持了科学发展观。其中,“坚持”是体现前者对后者的继承和贯彻,“创造”则表示前者对后者的丰富和发展。五大发展理念和科学发展观在不同层面的实践中相辅相成地发挥着指导作用。

[关键词]五大发展理念;创造性地坚持;科学发展观

[DOI]10.13322/j.cnki.fjsk.2016.02.001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明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而且如习近平同志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以下简称《说明》)中所言,这五大发展理念“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发展经验的集中体现,反映出我们党对我国发展规律的新认识”[1]。由此引发了人们关于五大发展理念与科学发展观关系的思考,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认为,五大发展理念不同于科学发展观,党中央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就是用以取代科学发展观的;有人认为,二者没有什么区别,就是一回事;也有人认为,二者是并列的关系,都是党的指导思想。上述观点貌似有理,实际上都不全面。从本质上说,五大发展理念与科学发展观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不但贯彻和坚持了科学发展观,而且丰富和发展了科学发展观,即包含着理论与实践的“新的突破”[1]。

一、五大发展理念贯彻和坚持了科学发展观

从根本上说,五大发展理念和科学发展观是一脉相承的,即都以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为理论基础,都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与当代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五大发展理念是科学发展观在“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具体贯彻和落实,二者基本内涵是一致的。有人夸大它们的区别,甚至认为中央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就是用来取代科学发展观的,那是错误的。

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而五大发展理念的表述中虽然没有直接出现“第一要义”这样的字眼,但其主旨就是要说明什么是发展、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去实现发展,同前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习近平同志在《说明》中说得非常明确:“建议稿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并以这五大发展理念为主线对建议稿进行谋篇布局。”[1]《说明》的第一、第二部分属于总论,主要阐述“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形势,以及“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基本理念;第三至第七部分是主体,主要说明怎么去实现发展及其应该达到的状态,即要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并循此对“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实现的主要任务作出具体部署;第八部分讲党的领导、政治保证、社会条件,旨在说明实现“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条件和保障。如习近平同志所说,“这五大发展理念,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1]。所以,《建议》以五大发展理念为主线,实际上也就是以发展为主线,是在新的形势下贯彻和演绎“发展是第一要义”这一观点。

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说到底就是以人民为本,而五大发展理念之“共享发展”强调“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2],同前者在本质上也是一致的。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以人为本强调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依靠人民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来实现科学发展,并确保人民以共建为基础,能够共享科学发展的成果。这种惠及全体人民的理论立场和实践要求,正是五大发展理念之“共享发展”所秉持的。“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对广大人民群众来说,这是见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效并兑现其红利的关键时期,五大发展理念不但要继续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而且要把基于共建的共享发展和着力增进人民福祉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所以,《建议》要求“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2]。

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是“协调”,其根本方法——“统筹兼顾”也包含有协调之义,而五大发展理念的第二个发展理念就是“协调发展”,同前者在本质上仍然一致。作为科学发展观,“协调”是指发展要有协调性、均衡性,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发展要相互适应、相互促进,特别要全面协调和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发生的各种重大关系和重大问题,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建设及生态文明建设等协调发展。而五大发展理念之“协调发展”,如《建议》所言,也是“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也“必须坚持区域协同、城乡一体、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并重、经济建设国防建设融合”[2]。这同科学发展观的“协调”要求一样,都是为了避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抵触或冲突。对于必然要面对的矛盾,则能够在协调各方利益诉求的前提下予以合理解决,特别要坚决杜绝因独来独往、自行其是而导致的内耗或折腾。

4.科学发展观的另一个基本要求是“可持续”,而五大发展理念的第三个理念就是“绿色发展”,其着眼的也正是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前者在本质上还是一致的。科学发展观之“可持续”要求,是强调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坚持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而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的“绿色发展”,正是从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出发,将环境资源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素,并努力实现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的“绿色化”。绿色发展,是对可持续发展,从而也是对科学发展观在新形势下的坚持与贯彻;可持续发展只有进一步升华和落实到绿色发展上,才能具有更强的时代气息和更大的现实意义。

二、五大发展理念丰富和发展了科学发展观

五大发展理念虽然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坚持和贯彻,但它不是机械的继承与照搬,而是一种理论的升华和创造,也就是在坚持的同时丰富和发展了科学发展观。有的人夸大它们的联系和一致性,认为二者是一回事,那是片面的。

1.五大发展理念不但坚持了发展是第一要义的观点,而且如习近平同志所说,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新的突破”。其中最重要的是,它更加突出发展理念对发展行动的先导作用,即把它看成是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的成效乃至成败的关键。《建议》的最主要创新之一就在于提出五大发展理念,而且通篇都在讲五大发展理念的形成背景和贯彻落实。所以,《建议》强调:“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2]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对此掉以轻心或麻木不仁。

2.“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将更突出强调“创新发展”的特殊意义,这是五大发展理念创造性地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最重要表现。在这里,“创新”是发展的“灵魂”,是发展的生命力所在,是发展趋动力再生的不竭源泉,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而且,创新发展“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1],既适应“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又聚焦在我国创新方面的突出问题和明显短板上,所以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创新发展强调实现全面创新,即要“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2]。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创新的竞争。”[3]“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4]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认识:“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5]创新发展理念就是要把我们带向这种境界,就是为了能够占领先机、赢得优势。

3.五大发展理念不但坚持了科学发展观关于“协调”的观点,而且其关注的侧重点从方法论上实现了从“怎么实现发展”向“达到什么样的发展”转变。科学发展观从两个方面涉及“协调”的观点:一是从其基本要求上比较具体地阐述了“协调”的问题;二是从其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上论及了协调的内容。无论是基本要求还是根本方法,其着眼点主要都是放在要“怎么实现发展”的路径或方法论角度上。五大发展理念不但从方法论上吸纳了“协调”和“统筹兼顾”之义,而且在侧重点上更关注要“达到什么样的发展”,即“协调”和“统筹兼顾”的成效上。现在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虽然解决方法和途径依然重要,但在思路上已经更加明晰乃至趋于解决,关键在于如何促进其产生最佳、最大的成效。所以,《建议》明确目标设定:“坚持协调发展,着力形成平衡发展结构”[2]。而且,《建议》坚持协调发展的观点,对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提出了具体的奋斗目标,部署了主要任务。在谋划和实现协调发展上,习近平同志非常强调增强针对性,因为只有有的放矢才能提高协调实效。他在《说明》中指出:“谋划‘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全力做好补齐短板这篇大文章,着力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和平衡性。”[1]注重有的放矢和提高实效,是五大发展理念之“协调发展”的重要特点。

4.五大发展理念之“绿色发展”,不但坚持了科学发展观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而且将“绿色发展”直接上升到总体性发展战略来加以定位。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是“可持续”,是指发展要有持久性、连续性,不仅当前要发展,而且要保证长远发展。其中,当然也包含着某种对“绿色生产”“绿色产品”的要求。但这里的“绿色发展”,在总体上只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大盘中的某种具体的目标或部署,而非直接的战略定位。五大发展理念是一种战略理念,其中的“绿色发展”,虽然是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但已经不是后者的一种具体的目标或部署,而是上升到了总体性的“发展战略”层面,是对科学发展观所含之“绿色”发展的升华。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绿色发展”同已有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相比,其主要特点是表现在时间的对应性上,即直接瞄准“十三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和任务;在内容的侧重点上,突出“绿色发展”,是直接针对现存的问题和短板的。“绿色发展”在思想上是一种战略理念,在实践中是一个系统工程,包含着自身的逻辑,而且只有遵循这种自身的逻辑才能取得预期的成功。根据“绿色发展”的内在逻辑,我们应该坚持绿色理念先行,以绿色生产奠定基础,狠抓绿色生活这个关键环节,卓有成效地开展绿色救治工作,形成严格的绿色制度和执行规范,以确保绿色发展战略真正落到实处,并达到预期目标。

5.五大发展理念之“开放发展”,不但包含着作为科学发展观根本方法的“统筹兼顾”所要求的“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思想,而且提出“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2]。其中,创造性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由原来侧重于强调我国经济发展“要融入”世界发展轨道,并充分吸收和利用对我国经济发展有利的因素,转化为更注重提高“融入实效”,要求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诚如习近平同志所说:“我们将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6];要“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7]。二是要由侧重“适应”既成的国内与国际发展的关系和秩序,转化为更注重“改造”既成的国内与国际发展的关系和秩序。过去讲“开放”,更多地强调要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利用好国际市场和资源,并在准确把握好国际产业分工的基础上确定国内产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而五大发展理念之“开放发展”,虽然仍有一个“适应”国际经济关系和秩序的问题,但更需要主动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健全和完善经济生产和交往的制度、规范、机制,调整或改变现存的不合理的经济关系和秩序。当前,我国在提高全球经济治理的制度性话语权上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提出诸如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责任共同体的主张,并相应地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一“一带一路”的新思路,用实际行动践行“坚持开放发展、着力实现合作共赢”的庄严承诺[2]。

五大发展理念不但创造性地坚持了科学发展观,而且其中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是相互制约、不容分割的有机整体。“创新”是发展的灵魂,是发挥引领作用的核心力量;“协调”是发展的路径,也是发展过程所要达到的状态;“绿色”是发展的方式,体现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开放”是发展的格局,旨在推进国内与国际、世界各国之间的合作共赢;“共享”是发展的目的,要让人民在共享发展红利中汇聚可持续的共建动力。这五大发展理念在实践中不能“孤军作战”,也不能“单兵突进”,而应协同配合、相辅相成,要在整体推进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中实现“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三、五大发展理念和科学发展观在不同层面的实践中发挥指导作用

首先应该肯定,五大发展理念和科学发展观都具有指导性的意义。但有人夸大了这种共同点,以致认为二者是并列的关系,都是党的指导思想,这是不科学的。

指导思想是一种观念或理论的体系,是相对于一定时空条件下的实践来说的。如果实践的时空范围不同,其指导思想也会有相应的不同。正因为如此,指导思想具有多样性和层次性。在我国,指导思想大致可以区分为如下3个层次。

1.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本来这只是就中国共产党来说的,但由于其是执政党,所以适用的实践范围就必然要涉及其执政的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这种指导思想,一般要通过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大法,即《中国共产党章程》(以下简称《党章》)加以明确规定。正如党的十八大通过的《党章》所指出的:“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8]这里讲的“行动指南”,就是指指导思想,而且是最高层次的指导思想,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广泛的普遍性。一旦其明确后和在作出新的调整之前,人们不得以任何借口加以违犯,而且其他层次的指导思想都必须服从这个最高层次的指导思想,并在本质上同其保持一致。

2.党和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或关于某一专项工作部署的指导思想。党和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工作部署,主要指党的中央委员会每一届任期乃至每一年度的工作安排,以及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一个五年规划等。部署和落实这种目标或任务,都会有自己相应的指导思想。这一般是通过中共中央的重要决定或文件加以明确的。如《建议》明确规定了“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思想,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坚持最高层次的党的指导思想,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二是坚持与“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宏观战略和目标任务直接相联系的指导思想,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等[2]。党和国家关于某一专项工作的部署及其实施,也会确立与之相应的指导思想。如《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有关于指导思想的明确规定。其中的第一个层次也是坚持最高层次的党的指导思想;第二个层次是坚持与全面深化改革直接相关的指导思想,即“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等[9]。《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都提出了某一专项工作部署及其实施的指导思想。诸如此类的指导思想,都以坚持第一层次的指导思想为前提,但又都与一定时期的工作或某一专项工作相联系,在原则上都只适用于相应时期的工作或相应的专项工作。其中所包含的第二层次的指导思想,不能混同于第一层次的指导思想。

3.各地方党政组织及其各部门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重大决策或部署的指导思想。这一般通过各地方党委和政府的重要决定或文件加以明确规定。如《福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中,明确了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必须始终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包括3个层次:一是坚持最高层次的党的指导思想;二是坚持第二层次的指导思想,即中央关于该专项工作的指导思想,如“从维护中华民族核心利益、促进祖国统一的大局出发”;三是坚持同福建省实际相联系的指导思想,即“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按照‘六个着力’要求,靠改革、靠开放、靠创新,坚持‘四个重在’和‘四求先行’”等[10]。这种指导思想的主要特点是:既遵循第一、第二层次的指导思想,又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尤其是地域特色。

上述3个层次的指导思想可谓各有分工,各司其职,不能混为一谈。据此,不难看出,科学发展观属于第一层次的指导思想,即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都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而五大发展理念从总体上应属于第二层次的指导思想,即我国“十三五”时期指导思想的题中应有之意。虽然《建议》没有把它直接写在指导思想中,而以“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理念”来加以说明,但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这五大发展理念“对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1]。可以说,五大发展理念对我国“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它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作用不是“并列”的关系,不能以其混同或取代科学发展观所具有的第一层次的指导思想的地位,而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发挥第二层次的指导作用。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五大发展理念和科学发展观是在不同层面的实践中相辅相成地发挥着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N].人民日报,2015-11-04(02).

[2]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N].人民日报,2015-11-04(01).

[3]习近平.抓住机遇立足优势积极作为,系统谋划“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N].人民日报,2015-05-29(01).

[4]习近平: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EB/OL].(2015-07-19)[2015-10-15]. http://www.chinanews.com/gn/2015/07-19/7414237.shtml.

[5]牵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EB/OL].(2014-05-25)[2015-10-15]. http://paper.dzwww.com/dzrb/content/20140525/Articel01002MT.htm.

[6]习近平出席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演讲[N].人民日报,2013-10-08(01).

[7]中国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发展,中国将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N].人民日报,2013-04-09(01).

[8]中国共产党章程[N].人民日报,2012-11-19(01).

[9]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3-11-16(01).

[10]福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EB/OL].(2009-08-04)[2015-10-15]. http://news.163.com/09/0804/08/5FS1NPGJ00 0120GR.html.

(责任编辑: 庄艺真)

Five development ideas creatively adhering to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ZHENG You-xian

(MarxistMethodologyInstitute,FujianNormalUniversity,Fuzhou,Fujian350117,China)

Abstract:The Fifth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8th CPC Central Committee approved The Recommendations for China′s 13th Five-Year Plan (2016-2020) on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which clearly put forward five development ideas relating to innovation and coordination and green and open development with a fair sharing of economic benefits. Five development ideas creatively adhere to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In this meaning, "adhere to" is the former carrying-on and implementing the latter, while "creatively" is the former enriching and developing the latter. Five development ideas and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are at the different levels of practice and complementing each other to play a guiding role.

Key words:five development ideas; creatively adhering;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D61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922(2016)02-0001-05

[作者简介]郑又贤(1948-),男,教授,博士生导师,所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福建省优秀专家。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研究。

[基金项目]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FJ2015B052)。

[收稿日期]2016-01-07

猜你喜欢

五大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
试析绿色发展对科学发展观的创新
科学发展观指导视角下的工会工作创新与水平提升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村镇规划方案设计思路
浅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五大发展理念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研究
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法治保障
以“五大发展理念”统领推动陕南移民搬迁工作创新发展
以新理念开启新征程
科学发展观视阈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实效性探析